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却说华妃的仪仗到了年府,其父年遐龄带领子侄在门外迎接,其母亦带领女眷在正院中等候,各有太监指引着,分班给华妃行礼,华妃忙命都免了,含泪搀着父母的手进了内室。又有礼仪太监要上前挂起帘幕,华妃怒道:“家父已年逾八旬,耄耋之龄还有什么可避讳的!”众太监不敢再说,都忙退下了。

      华妃欲要给父母行礼,年母忙拦住道:“娘娘已经是天家的人了,娘娘要跪,连带着我与你父亲也要跪,何苦来哉?好容易回趟家,这会子也没外人了,咱们亲亲热热说说话岂不好?”华妃忙抹了泪笑道:“是,娘说的对,是我错了。”

      于是华妃携父母在上首落座,听其母道:“你姐姐们都随夫在任上,你这次省亲仓促,她们一时也回不来。你大哥哥如今也在广东为官,他一向不惯庶务你是知道的,所以我让你大嫂也跟着去了,总能周全一二。你二哥更是跑到三千里外,几年也不回来一次,倒是你二嫂这回没跟着去。”底下年羹尧的继妻觉罗氏忙上前见礼,华妃忙扶了起来,笑道:“从前在雍亲王府时倒还能见上几次,这几年却连面都不得见,先前哥哥送进宫来的首饰玩器,一看都是可着我的心意挑的,就知道是嫂子惦记我了。”

      觉罗氏含泪强笑道:“岂有不惦记的,虽然总是听说你得宠,又封了妃,但一入宫门深似海,你从小是最娇惯的,家里怎么能不担心呢?”说得华妃又落下泪来,年母忙哄她道:“好了好了,多大的人了,金珠子还流个不住,叫小辈们看着笑话。”

      于是又命子侄辈上前见过,年母一一提点道:“老大家的如哥儿前两年也娶亲了,娶的是李家的闺女,如今家里的大小事儿都是她管着。老二家的熙哥儿年初到浙江上任去了,富哥儿跟着他父亲打仗,倒是底下这几个小的都在家,眼看着也都要议亲了,所以你二嫂这回没跟着去川蜀,留在京里给他们相看呢。”

      华妃是年遐龄的幼女,年如等虽是侄子,实际上比华妃也小不了几岁,此时相见也并不生疏。只有年如之妻李氏没有见过,华妃忙命颂芝下去预备表礼,又拉着李氏的手道:“竟出落得这样标致,如哥儿真是有福。”李氏落落大方行礼道:“多谢娘娘夸赞。”

      觉罗氏在一旁笑道:“你不知道,咱们这侄媳妇儿岂止是长得漂亮,更是满腹才华。她叔叔便是南陈北李的李锴李铁君,顶有名的诗人才子。”华妃只作扶额状,笑道:“哎呀,谁说作诗呢,我怎么忽然头痛起来了?”

      众人都大笑,如此闲话半日,外边禀报说筵宴齐备,众人便起身至正院,各自归座,大开筵席。随侍的太监宫女们,另有族中亲眷别室款待。一时又有预备好的一班小戏子演了起来,华妃便去更衣,然后单携了父母到内室说话,众人知机,都留在席中把盏看戏不提。

      到了内室之中,年父一扫老迈之态,正色问道:“你先前传出信儿来,说皇上赐你的欢宜香中掺了麝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细细说来。”

      华妃忙扶老父在榻上坐下,道:“父亲别急,我没事。”一边说着,一边催动灵气,顺着父亲的经脉运转起来。年父八旬老人,虽说常年注重养生,身体硬朗,总也有些小毛病,此时受灵气一激,立时发觉身子有力起来,惊得他按住华妃的手,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华妃忙笑着安慰他道:“是女儿刚得的机缘,是好事儿。”运转几个周天后,又拉过年母的手,依样而行,年父犹疑道:“为父听说皇上颇有些信佛好道,也曾给你哥哥赏过些丹药,但为父一向不信这个,你也不要胡乱吃这些东西。不能生育咱们就不生了,为父虽然老迈,你还有两个哥哥,总能护你周全。可别信什么阴损的法子,人的气血都是有数儿的,一时催动气血,日后必然要受害。”

      华妃听得哭笑不得,忙道:“真是好事儿,父亲瞧瞧这个。”于是忙将头上的凤簪拔了,运转心法催动灵气,那凤簪便亮起灵光,变换形貌,瞬时变成一把灵剑。年母惊得说不出话来,年父亦大惊,就着华妃的手仔细端详了一番,又伸手摸了摸剑刃。华妃将灵剑递到父亲手中,又将空间里的功法秘籍一股脑儿取了出来,解释道:“我知道父亲一向不信那些怪力乱神之说,我也是不信的。但这回是真正的仙缘,父亲看这一手隔空取物,哪里是常人能做到的?”

      又翻开术法百种的秘籍,指给父母看道:“父亲瞧这个法诀,唤作月明千里。”说着手上捻诀,霎时光华大放,好似捧着一轮月亮,递到父母身前,笑道:“我刚引气入体不过十日,灵力不足,只能照亮斗室,日后若能进阶,才使得出名副其实的月明千里。”

      年母听了这话,方大着胆子摸上一摸,灵气又哪里是摸得到的呢?又握住华妃的手,仔细打量了一番,喃喃道:“我的女儿竟成了仙人?”

      年父亦是心神俱震,强自镇定,翻阅起那几册秘籍,华妃把那照明的法术熄了,依偎在母亲身边撒娇道:“便是成了仙,也是您的女儿,再说我离成仙还早着呢,这才将将入门呢。”

      年母摸挲着华妃的脸,落泪道:“先前接到你的信儿,说是中了麝香,为娘的心里便似油煎一般,哪里想到你竟有这样的机缘?这才是老天有眼,保佑我的女儿遇难成祥。”又咬牙道:“可恨皇帝心量狭窄,你哥哥还在西北挣命呢,他就这样防着,早知今日,当年何必帮他拿下十四王爷?”

      话音未落,只听年父道:“噤声!这样的话以后别再说了,皇上防的可不就是这个?”又向华妃道:“你自幼娇养,为父总想着你是幼女,上头有哥哥,总能给你撑腰。谁料先帝降恩,封你为雍王侧妃,更不料皇上是潜龙在渊,待时而动,一朝承继大统,践祚九五。固然你哥哥在西北有些功劳,但自古功臣不可为,咱们家又是汉军,旁人且不说,只说当年你祖父,明明以科举入仕,偏顺治十二年停选汉军庶吉士,所以不能入翰林院。今上虽说满汉一家,但前朝后宫果真如此作想吗?”

      华妃默默摇头,听父亲接着道:“你祖父虽然官至知州,却去得早,为父当年也不过十七八岁,又要守孝三年,只得以笔帖式进官,到你哥哥方是正经科举出身。他少年得志,一路顺风顺水惯了,先帝也提拔他,所以性情有些狂妄,况且这些年要带兵。本朝的规矩,领兵主将必是满洲宗室亲贵,只是涉及九龙夺嫡旧事,所以皇上有所防范,才点了你哥哥做大将军。但八旗之中,满洲亲贵不知凡几,岂能都心服口服?连卫霍之功,太史公亦将其列入外戚,你哥哥若不以施以雷霆手段,疆场之势瞬息万变,倘或有一二不服者,必定扰乱军心。但领兵之将如此骄悍,皇上心细如发,城府深沉,自然生出防范之心,却不料祸及于你。你心里要明白,不要怨你哥哥。”

      华妃忙道:“我明白的,我又何曾怨过哥哥。哥哥有将才,便如锥至囊中,终究要脱颖而出的,难道非要哥哥庸庸碌碌才好?”说着又忍不住落下泪来,向父亲哭道:“我只是……他既然这样防着咱们家,又何必假意宠爱?那欢宜香还是特特赐给我的,旁人都没有,结果就是这香里掺了麝香!还说什么皇后多病,让我协理六宫,到最后不过是一时煊赫,无子宠妃能有什么好下场?若不是有这一场机缘,我真恨不得一头碰死了才好,免得将来还要受皇后磋磨。”

      年母听到这话却道:“岂止你哥哥狂妄,你也狂了,本朝岂有汉女能封后的呢?便是你这妃位,也是前所未有的盛宠了。”年父忙劝解道:“这也不能怪世兰,咱们的女儿难道配不上一个后位吗?”把年母气得笑骂道:“你还说,还不都是你惯的!”

      年父安慰道:“是是是,都是我不好,早知世兰将来要为嫔为妃,就该让她多读史书才是。”因又向华妃道:“你母亲虽是气话,却也没说错。皇上便是真心宠爱你,也实难不顾这满汉之分,更何况还有你哥哥功高震主。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你哥哥那里,战场凶险,眼下暂且罢了,等他将来回京,为父自然嘱咐他。至于你,既然皇上如此用心防范,你又有这样泼天的机缘,又何必耽于一时情爱?”

      年母也附和道:“正是呢。当年先帝赐婚时娘就想着,有多少人家嫁不得,偏要嫁到皇家去,还是屈居侧室,偏偏皇命不可违,心里有多少话也说不得。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你如今脱去凡胎,有了这样的神通,自当专心修行精进,旁的事情,自有父母兄长为你料理。便是功高震主又如何,难道咱们就坐以待毙了不成?”

      年父道:“正是这话,为父这把老骨头,也还挪得动,该给隆科多大人下个帖子拜会一番。再者皇上子嗣不丰,如今只有三阿哥养在宫里,为父身上现还有个太傅的虚衔,自当上书,请四阿哥与五阿哥出阁读书。”又向年母道:“吩咐老二媳妇,留意太后族中有没有适龄的好孩子,可以结亲的。”

      华妃听父亲提起皇帝的子嗣,便忙将先前曹贵人的主意说了,又生气道:“我想着既然皇上如此防着我生孩子,便是收养皇子又有何益?”

      年父道:“你想的很是。再说皇室大统,从来不是后宫能定乾坤的。远的不说,只说敦亲王,温僖贵妃亲子,论血统何其尊贵,可先帝何曾有意重用于他?”又温声训斥道:“你不要弄这些阴私手段,都是小道。为父粗粗翻阅了一番你这些仙法,其中虽颇多艰深晦涩之处,但究其本意,也是煌煌大道。你从小在功课上就不用心,这些年囿于后宅,只怕愈发不学无术了。我年遐龄的女儿,可以张扬骄狂,却不能是个蒙昧无知的蠢人,自今日起,为父重新给你布置功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 1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