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16~18 ...


  •   16·

      蓝氏内部教学迎来了小假期,弟子们纷纷相约下山游玩,我也趁着闲暇时分开始接手济世堂的内务,顺带到远处的沿海之地收集药材。

      在采药途中我结识了一位大夫,识得数百种稀奇草药,对于疑难杂症有一套自己的治疗方法。

      他已是而立之年,不喜凡尘喧嚣,只身一人住在小渔村的外围,闲时出门帮着村民看看小病,日子倒也过得悠闲自在。村里的人都尊称他一声“淮先生”。

      当时,村里的小孩子独自跑到小镇边玩,不想迷了路,我见那孩子哭得伤心,便上前问清缘由带他找寻回家的路,路上碰到淮先生采药,一并将孩子送了回去。一来一去,我们便熟知了对方的身份,相互探讨百草的药性。

      “不愧是天才,蓝姑娘的医术精湛,淮某佩服!”淮先生称赞道。“姑娘日后定大有作为。”

      “先生谬赞。”我抿嘴一笑,为了弄懂疟疾的医治之理,便特地在小渔村租了间茅屋,这小半月的研讨让我茅塞顿开,医道上也有所精进。

      随即淮先生递给我一本泛黄的书卷,我翻开有些破损的书页阅览

      ——这是先生的毕生所学。

      我吃惊的看向淮先生,看着他坦然而洒脱的眼神,我明白了先生的意思,只是无功不受禄,又怎好心安理得的收下......

      “蓝姑娘,我习医术却无处施展,乃此生之憾。”淮先生阻止了我即将脱口而出的话,他应人之约不可以离开此地,空怀赤诚却无处施展,于他而言无疑是痛苦的。他看向身后的茅草屋叹了口气,继而坚定的说。“这书卷乃我半生所学,若可归于姑娘整理的医典造福世人,也算无憾了!”

      “蓝姑娘,淮某在此谢过。”淮先生向我行大礼道。

      我连忙躬身回礼,淮先生如此大义,实乃医道大幸!有了此卷医籍,相信第一部医典会造福更多的百姓。

      太阳日渐升起,告诉我该离去了。事实上,我二人也不知不觉走到初见的小镇边,阳光肆意洒在青砖上,孩童嬉闹着跑来跑去,人群的喧闹声渐渐变大。

      淮先生停下脚步,我一人向前走去。

      “蓝姑娘!”

      我微微回眸,只见淮先生站在树荫下,因为背着光,我有些看不清他的神情。

      “坚持你心中的道,再会。”

      “先生,再会。”

      说罢,他向阴影中走去了,不曾停留。

      谢谢,多保重,先生。我向阳光下走去,重新回到了人海中。

      17.

      自离开中州以是两年多了,在我回到洛阳去看望阿婆前,厌离传信邀我去云梦游玩。想到自己还未曾与她好好同游过,便应了下来,我打算在归途中到莲花坞,放下手头琐事放松一番。

      我搭了条船家,向云梦莲花坞驶去。沿途中有很多莲塘,碧叶宽大,粉荷亭亭,挨肩擦头。湖风吹过,花摇叶颤,清新美好之中,还有几分憨态可掬。

      我饶有兴趣的欣赏着周边的景色,船家哼着小调向码头驶去。这莲花坞不似别家的仙府那般不食人间烟火,大门紧闭,方圆几里之内都不允许普通人涉足,大门前宽阔的码头上时常有卖莲蓬、菱角、各种面点的小贩蹲守,热闹得很。

      船家将船停在码头,付了银子,我下船向穿着紫色襦裙的身影走去。

      “阿婉,”温柔的声音传来,厌离满眼含笑。“好久不见。”

      “是有段时日未曾见面了,别来无恙。”我淡笑着与她向莲花坞内走去。一路上不少小贩和孩童与厌离打着招呼,这份热闹淳朴倒是有几分像洛阳的百姓,让人心生亲切。

      江宗主外出处理云梦外界的事,江夫人带领内门弟子在云梦内界夜猎,不在宗内。于是我二人来到了厌离的闺房。

      走进房间,环往四周,那用上好檀木所雕成的桌椅上细致的刻着不同的花纹,处处流转着所属于女儿家的细腻温婉的感觉。靠近窗边,那花梨木的桌子上摆放着几张宣纸,砚台上搁着几只毛笔,宣纸上是几株含苞待放的菊花,细腻的笔法,似乎在宣示着闺阁主人的温柔,竹窗上所挂着的是紫色薄纱,岁窗外徐徐吹过的风儿而飘动。

      这房间布置的甚是好看——我漫步走到桌前,内心不禁赞叹——虽然我与厌离交好,但还没有进过莲花坞,更别提到厌离的闺房了。

      “阿婉,一路可还顺利?”厌离拿出茶具,坐在桌前开始煎茶。

      “还好,让厌离费心了。”我笑着拿出食盒,“看看我带了什么?”

      我挑了挑眉将食盒递了过去,打开盖子,精致的糕点端端正正的摆在碟中,将软酪、蜜浮酥柰花、千层糕等小食端出,放在桌子上。

      “这是......姑苏那边南北铺子做的?”厌离有些惊喜,这糕点是姑苏山下一间有名的点心铺子做的,因为样式精美、味道清甜且价格亲民,而深得女儿家喜爱,但南北铺子的糕点可不好买,想吃的话要排好久的队,有时还会限量。

      我邀厌离在云深不知处游玩时,兄长外出归来曾为我们带过一回南北铺子的乳酪,莹润如脂,入口甘沁,我们十分喜爱,本想着再买些,但听说就连兄长都排了将近一个时辰的队,才买上这一小盒,就作罢了。

      厌离净手后,夹起一点乳酪的放入口中,眸中瞬间亮了亮。

      “味道如何?”

      “极好,阿婉也尝尝。”厌离笑着招呼我,我们坐在窗边的小席上,边赏景边聊些闺阁女儿家的心事。我拿起一块千层糕轻咬一口,糕体松软,味道香甜可口,是为上上佳品。厌离好奇中州的民风习俗,我便挑件有趣的逸事讲给她听,那些民间逗趣的故事让厌离忍俊不禁。

      时间过得很快,正午实在炎热,几缕微风袭过,莲塘水波泛起阵阵涟漪,带来了丝丝清凉。

      “那书生就问:‘你既不是女儿身,因何耳上有环痕?’”我故意顿了顿,激起了厌离的好奇心,她捂嘴小小的惊呼一声。

      “是被发现了?”

      “没发现。这女孩好机灵,她马上说道‘耳上环痕有原因,兄台何故有疑云?’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办观音。
      “不仅如此,她还倒打一耙 ‘你写文章要专心,怎可不思前程思钗裙?’ ”

      厌离眉眼弯弯,赞叹道:“她好聪明啊,那......那位书生怎么说?”

      “他说——”我模仿书生的样子,拿起一本书饶有架势的叹息道。“ ‘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厌离微微睁大双眼有些讶异,紧接着不由笑出了声。“这故事着实有趣,那姑娘真是机敏,若是我在场,怕是早就被人识破了。”

      厌离突然想到了什么,直起身。

      “瞧我这记性,阿婉,我炖了些莲藕排骨汤,还在小厨房温着。”她有些不好意思的站起来,向我解释道。“这......”

      (潜意思:火没关,汤要糊了!)

      “快去吧,我等你回来再讲。”我不在意的摇摇头,要是示意厌离先去看看,自己坐在原地等待,看着厌离小跑出去的身影,不禁好笑的摇摇头。

      18.

      不多时,厌离端着一盅羹汤回来,刚坐下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前厅有跑动的声音响起。

      “师姐师姐,我们回来啦~”欢快的少年音传来,后面还跟着一声怒吼。

      “魏无羡,你能不能安分些!”

      “叩叩叩”敲门声响起,打闹的嬉笑生也逐渐消停下来。
      “阿澄,阿羡,进来吧。”厌离向外道。我有些好奇的望去,想看看厌离常常记挂着的弟弟们是何许人。

      只见为首的少年一袭黑衣,神采飞扬,明俊逼人,后面紧跟的紫衣少年细眉杏目,同样一脸笑意。看见我,两人有些诧异,忙将目光移向厌离。

      “阿澄,阿羡,这位是姑苏蓝氏的嫡系长女,蓝音婉。”厌离笑着将他们引向我,接着为我介绍。“阿婉,这是我的弟弟,江澄。”

      紫衣少年抿了抿嘴,颇为乖巧的向我行了一礼,有些拘谨。

      “这是父亲的大弟子,魏无羡。”

      黑衣少年倒是比江公子放松些,向我行礼后欢快到:“见过蓝家姐姐。”

      “姑苏蓝氏蓝音婉,”我同样回礼,淡笑着看着他们。“早就听闻云梦江氏的两位公子天资过人,郎艳独绝。如今一见,果真如此。”

      “蓝姑娘谬赞......”江小公子连忙行礼。

      “谢谢蓝家姐姐,蓝家姐姐同样生的好看。”魏公子开心的应下,随即被江公子狠狠怼了一肘子。“干嘛,江澄,蓝家姐姐难道说的不对吗?”
      “闭嘴把你,就没见过你这么自恋的!”
      “哎你......”

      我和厌离相视一笑,江澄和魏无羡果真如厌离信中所述,活泼极了。

      少年意气壮虹霓,豪迈不入时人目。

      看着眼前玩闹的少年人,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这么一句话。突然记起忘机小时候,似乎是这般活泼,常常拉着我的手软软糯糯叫姐姐,喜欢围在我的周围玩闹——

      如若没有三千家规束缚,忘机大抵如魏公子一般,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吧......

      我垂眸掩下眼中深色,笑着看向他们。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 7 章:16~18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