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承家(五) ...

  •   每天忙碌的生活,让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陆议已经十七岁了。孙策入主吴郡,也整整三年了。
      这三年孙策和吴郡四姓倒也相安无事。
      只不过这样表面平静的日子,让人有些憋闷。但比起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的战时,已经好了太多。陆议在陆璋的协助下,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他已经可以很熟练地审阅账册,有条不紊地主持家中的各种仪式,也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和吴郡其他大族的关系。他已经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了。
      而他此时,也仅仅十七岁。
      虽然和孙家的心结还在,但关系已经有了些许缓和的迹象。孙策对着吴郡也不再像刚开始那般剑拔弩张,一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姿态。陆议觉得稍微安心了些,陆家的家业暂时平安地保存了下来,庄园里的农户也现如今也可以安心地劳作和生活。他总算是能在暴风雨中,为陆家支起了一块避风港。
      可是,作为一家之主,仅仅如此还不足以让整个家族在风雨飘摇的乱世存活下来。陆议必须想得更远,看得更远,走得更远。如果孙氏入主江东最终会是无法逆转的事实,此刻,唯有考虑如何在孙氏治下长远地发展家族,才是最为紧要的。既然所求是家族的前程,那么个人的荣辱,便不值一提。
      陆议第一次萌生了出仕孙家的想法。
      尽管如此,此刻他也只是将这个想法默默放在心里。陆议很清楚,如今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吴郡诸多世族与孙家维持着表面脆弱的平衡,前路究竟是彼此放下芥蒂,求存共荣;还是彻底决裂,分庭抗礼。一切都还是未知之数。吴郡、孙策、陆家,此时仿佛都处于风暴之眼,谁向前动一步,就会掀起惊涛骇浪,失败的一方只会尸骨无存,彻底被乱世所埋葬。陆议知道,他不可以拿陆家的前景和家人的安危去冒险。但他也知道,一旦时机到来,有些风险又必须去冒。
      然而天象岂是人心可以操纵。忽的一阵狂风吹开了陆议书房的窗,窗楞被风吹得吱吱作响,远处的天空黑云压境。可在这片黑云之中,阳光居然还倔强地从云缝之间照耀下来,给整座城披上了金色的光晕。
      陆议的心里突然生出一种很奇妙的预感,无法说清好坏。

      吴县接连下了好几天的大雨,明明已经快要入夏,天气却湿冷异常,让人浑身不适。
      没想到,几天后,孙策遇袭身亡的消息就传遍了吴郡,所有的城郭都开始戒严。
      孙策在郊外打猎之时,为前吴郡太守许贡的门人重伤,当天夜里就不治身亡了。陆议说不清自己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孙策清算了吴郡的好几家大户,让剩下的世家自家子弟们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可他本人却着实英姿飒爽,颇有雄主之势,手下军官智囊皆同心同德,乐为致死。就连自己与他仅有数面之缘,也为其风姿所服。
      也许,是可惜吧。可惜可叹这样一个英姿豪迈的少年将军,壮志未酬,大业未成,竟如此儿戏地便失了性命。弱冠而继父业,能让那曹操高看一眼,不愿与之争的少年豪杰,这世上能有几个?回想起当年的宴会上,他笑语豪言,侃侃而谈的样子,陆议不禁有些唏嘘。
      就在这时,陆绩走了进来,“议哥,孙策他……你都知道了吧?”
      “嗯。刚才门人来报了。我已经吩咐人准备了丰厚的奠仪,先行送去将军府。这些礼节,我们要做足,不能落人口实。等他们开府允许宾客吊唁之时,你再同我一起前去致祭。若是能同顾叔他们一道就更好。”陆议收敛起刚才的情绪,平静地说。
      “虽然他跟我们家里那些事情……可是这些日子和他有了些交往,发觉他是个英雄。壮志未酬,就这么丢了性命,我也着实觉得有点可惜。他手下那些能人,不知还会不会留下。对了,我听说他死前,把他打下的江东六郡全交给了他二弟。叫什么来着……对了,孙权。”陆绩摸了摸脑袋,接着说,“他这弟弟之前倒没怎么在吴郡出现过,听说他前一阵一直在庐江带兵,这孙策出了事他才连夜赶回来的。我还打听到孙策那个义弟周瑜也带着自己的兵马回来奔丧了……江东六郡尚未完全安抚,这态势,他们自己人不会先乱起来吧?要真是那样,怕不是吴郡又得遭殃。”
      “阿绩,休得乱说。如今他们势力内部出了这么大的事,想必会有不少好事之人,我们这时更要自隐韬晦,切不可引人注目。你平时怎么说话,我都可以不管。但如今这时局,你一定要收敛些。希望他们内部能尽快解决,莫要诉诸武力弄到台面上。将军府如今是个是非之地,这些日子你切莫再独自去拜访。”陆议此时十分谨慎,他打定主意决不能让陆家陷入争端之中。江东又要易主,好不容易平和下来的态势再次变得复杂。
      “知道了。出了这种事,那将军府怕不是乱成一团,他们才没这闲工夫理我。”陆绩说罢,便从书架上取了几卷书,“议哥,这最近也不能出门,我这就拿你几卷书去读了。”说着便出去了。
      孙策的死打破了吴郡这一年来的平静。气氛仿佛又回到三年前。大家在不安中等待,等待新的,也许也是真正的江东之主。
      朝廷的一纸公文终结了所有的猜测。封孙策二弟孙权为讨虏将军,并会稽太守,驻吴郡。孙权似乎已经顺利地继承了哥哥留下来的基业。而孙策的发小周瑜也带着手下一众将领公开表示,会全力支持孙权。一时间,似是尘埃落定,皆大欢喜。
      这位新上马的江东之主和孙策确实也很是不同。
      虽然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可孙权和孙策的长相上却完全没有一点相似的地方。他的身形壮实魁梧,看上去甚至比带兵多年的孙策还要强健;眼睛大而有神,可那眼神却是让人畏惧,仿佛能看透这人世间的一切;须发茂实,虽然只有十八岁,却已经蓄起了厚密的胡须,看上去比年长的孙策还要老沉了不少。若非早已知道两人关系,很多人只怕会认为此时跪在孙策灵柩边上的才是大哥。而且比起孙策在世时的豪迈爽朗,眼前的孙权显得极为沉郁阴鹜,完全感受不到一丝孙策身上的明媚气氛,更不像是一个尚未及冠的少年。
      这便是陆议与孙权的初见。不过,应该说只是陆议一方的初见。
      朝廷颁了公文后不久。将军府就放出了接受公开致祭的消息。吴郡几个大族的家长商量过后,决定一起前往,以策万全。于是陆议和陆绩跟着同郡其他几大家族的家主便相约同日去了将军府。因为陆议和陆绩是其中年纪最小的,便跟在了队伍的最末。
      将军府的丧仪布置得简单肃穆。白色的帷帐挂在房梁上,随着夏风飘扬着。灵堂里充满了熏香和焚烧的气味。孙策的灵柩和灵位摆在大堂的正中,前方摆放着很多祭品。大厅里,孙权领着吴夫人、孙策的家眷、孩子,还有其他的亲属跪在灵柩一侧;而其他家臣模样的人则由另一个同孙策有几分相似,却更显柔和的男子领着,跪在另一侧。
      所有人致祭后,便上前问候孙权。孙权跪着,恭谦地向每一位来宾回礼。只不过,他的眼睛从未抬起,一直盯着自己腰间的玉带,双手握拳,紧紧地抓着素服的衣角。
      陆议最后上前,低声说道:“孙将军请节哀。”
      孙权依旧低着头,没有看陆议,声音低沉地说:“多谢关心。”
      陆议即将踏出正堂大门时,不觉意地回头望了一眼孙权。那一眼回眸让他突然想起陆儁离开的时候,那个时候他觉得自己失去了所有的支持和依靠,茫茫前路,只能一个人孤独地向前走。而眼前的孙权,让他觉得无比熟悉。
      也许,他可以成为自己的那个同路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