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阿淮初探山城,盛夏龙眼与竹 ...

  •   炎炎夏日,早上阿淮醒来,全身是汗,下床出了屋门,便见那日头已是高高挂起。

      自从来到这里,她睡得最早,起得最迟。以前为了工作,起早贪黑,说是天选打工人也不为过。如今闲了下来,感觉整个人都不自在。自己前世小时候是不是也这样?仔细想了想,结果她并未回忆起小时候模样,只记起父母的争吵,和嫌弃自己的目光,便索性不想了。

      爬下竹床,推开门,一阵热浪袭来。她沿着走廊,避着太阳,往餐房去。树下丫头小蝶正坐在石凳上,仔细剥着龙眼,见阿淮醒了,便赶紧过来护着,“姑娘,来净脸。”

      那一盆水干干净净的,想来是早晨等着,见她一直没起,便放着,摸了下水,都热了。阿淮有点不好意思,回了一声,“嗯”。

      洗漱完毕,小蝶从厨房里端来一份早食。今日的早食是白粥煮龙眼和一张小饼。怕阿淮年幼噎着,那龙眼被切得稀碎,混在白粥里,喝到口中,一阵清新软糯的甜。小饼有点咸味,吃不出是什么做的,有点粗糙,但按照这个时代的工艺来说,已是难得。

      阿淮吃完,迈开小腿往外去,待到走廊的阴影里,指着大树问,“龙眼,熟?”

      “是啊,开始熟了,今早儿阿力上树折了一竹筐,给上厝送了几把。刚刚又剥了一些,等晌午煮汤。”。小蝶顿了一下,又道:“今日稻田灌水,杨妈妈去送汤,还没回来呢。估摸着,也快回了。”。然后她又调皮一笑,“姑娘有啥话,和我说,也是一样的。”

      阿淮一愣,原来最近练习说话太努力,树立了一个话痨人设。

      没过一会儿,杨妈妈从外面推开院门进来,她戴着大竹帽,手提大竹篮,脸被晒得通红通红的,看到阿淮,展开一个大大的笑容道:“姑娘起来啦~”

      因为起得太迟,阿淮小脸一红,应了一声,“嗯”。

      阿淮的小日子过得悠闲自在,但周围人却是忙的。想着过来这么久,还未出去看过,她便迈着小短腿,往书房里去。此刻父亲应是在上厝处理公务,推开书房门,里面果然只有母亲一个,她正奋笔疾书写着什么。

      听到推门声,林氏停下笔,抬头看去,见女儿露出了小脑袋,噗呲一笑,“阿淮乖,娘还未处理完,待会儿陪你。”。说罢她低头又写了起来。

      阿淮领会地点了点头,自个儿拉了个小竹凳,在一旁安安静静地等着。过了约莫半个时辰,林氏伸了伸腰,温声道:“乖女儿,和娘一起午食去。”

      阿淮打着瞌睡,听到母亲声音,清醒了过来。想起要出去看看,便说:“娘,我要出去。”

      “嗯,走,出去吃饭。”。林氏吃力地抱起女儿。

      “不是。娘,出院子,不是吃饭。”。见林氏会错意,阿淮急忙解释。

      “你要出院子干嘛?这大热天的,外面很热的。”。林氏疑惑。

      “下午,凉快!娘,好不好?好不好嘛~”。阿淮使起了撒娇大法。

      林氏见女儿虽说得不顺,但口齿清晰,已能表达基本意愿,心里一片柔软,她哪经得住阿淮软磨硬泡,当时便答应了,等傍晚凉快的时候,让杨妈妈带着阿淮出去转转,这给阿淮心里高兴的,午食也多吃了半碗。

      终于熬到下午凉风吹了起来。在杨妈妈的带领下,后面跟着丫头小蝶、小厮阿力和阿健,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外去。

      想到终于可以看到生活的地方,阿淮的心雀跃了起来。她人小腿短走不快,这一路杨妈妈和小蝶轮流抱着她,而两个小厮,阿力和阿健则是在边上跟着。

      虽已是傍晚,夏日的炎热却未真正散去,阿淮被抱在怀里,那一个热啊,她挣扎着想要下来自己走。到了平地,杨妈妈把她放了下来,阿淮往前一看,好长的一段下坡路,幸好不陡,不然滚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她转过身,回头指着上坡道问:“那边是?”

      “那边是竹林,上坡走一小段路就到了。林子里落叶多,会把衣服弄脏。我们今天往另一边去,好不好?”。杨妈妈指向下坡的方向。

      阿淮点点头,边走边观察四周。这边的房子只有几种简单的样式,且只有一两层,类型分为:石房,土房,竹木房和草房。自家的房子便是石头和竹子的结合体,承重墙以石块为主,而屋内窗户,屏风,以及部分非承重墙,以竹子为主。这一路所见,大部分人家的房前都扎着竹篱笆。

      阿淮望着一片片青翠的绿,感叹道:“竹子,好多!”

      “那可不。大仑缺啥,都不缺竹子。咱们家用得竹凳,竹席,竹篓什么的,可都是从竹林里来的。天气这么热,白天大仑人都躲在屋里编竹子呢。等到过了十五,就送到城主府,让忠叔帮忙运出去买。”。小蝶清脆的声音响起。

      “出去?卖?”。阿淮疑惑。

      “当然是大甲了。”。小蝶回道。

      听到大甲,杨妈妈看了下小蝶,两个小厮也看了过来。看到众人这般,小蝶顿时不出声了。几个人陷入了一种奇怪的沉默,阿淮想问,大甲在哪里。但不知为何,觉得问了她们可能也不会说,便罢了。反正以后总会知道的。

      一行人顺着土路往下走,李淮注意到,这里的龙眼树好多,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看来是处于热带地区。路边空出来的小地,密密麻麻种着小菜。周围也无观赏类的植物,种植主要以实用性为主,可见经济并不发达。

      走了一段路,小蝶见阿淮累了,又抱了起来。这回阿淮没有拒绝。

      路上偶尔遇到一些山民,和杨妈妈等人恭敬地打招呼,有的还好奇地看了两眼。

      刚来时,阿淮以为山城很大。后来听说只有两个村庄,又觉得小,今天走了这么久,还没出大仑,又觉得山城大。她对自己反复无常的想法颇感好笑,当收集到的信息发生变化,人的判断也很有可能改变。

      终于,几人走到了下坡路的尽头,到了村口,边上有一个土地庙,供奉着各种当地食物,阿淮一眼便看到龙眼,指着庙宇道:“龙眼!”

      杨妈妈闻声忙双手合十,碎碎念道:“姑娘还小,望土地老爷见谅。”。又见她在蒲团上跪了下来,拜了又拜。

      接着,小蝶把阿淮放了下来,也拜了拜。

      两个小厮见状,赶紧凑了过来,接在小蝶后头,也神情虔诚地拜了。

      看得阿淮目瞪口呆,她作为现代人士...无神论者...

      见大家拜完,都往自己这边瞅。她心下一叹,也学起了他们的动作,同时心中默念,‘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

      众人拜完土地公,在庙里歇了歇脚,便要往回走。阿淮心知出来一趟不易,见状急了,指着远处道,“那边!”

      杨妈妈看小主子不肯回去,急忙解释,“姑娘,再过去是稻田了,那田里路不好走。且回去是上坡,走不快,再往外走,赶不上晚食了。”

      “就看一眼,稻田?”。她争取。

      “嗯,那看下稻田再回。”。杨妈妈说完,便要抱起阿淮。

      “妈妈,自己走。”。休息了一会儿,阿淮恢复了些许体力。

      杨妈妈见姑娘精力充沛,笑道,“好,好”。

      于是,几人继续前行,出了村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梯田,黄绿色的稻田在晚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浪潮声,田野里的小虫也吱吱叫着。伴着凉凉的风,好不惬意,此刻,众人的心都舒展了起来。

      这里地势高,望向远处,可以看到一些小河。

      “山城稻田,很多?”。阿淮看着广阔的土地问道。

      “不多,就这一大片,还是咱们来到此地,陆续开挖出来的。山城地大,但都是山,平地是极少的。”。杨妈妈答道。

      “山里有吃的?”。阿淮又问。

      “有兔子野鸡等。不过山里有大虫,以前还会出来作乱,姑娘记得千万不要靠近。也是咱老爷来了这里,派人进山打了几次,把那些野物打怕了,不敢来了。”。想到大虫,杨妈妈心里害怕,山城人都是日落就关闭家门。这个时间点,可见路人们匆匆往家里赶,她又劝道:“姑娘,回去吧。”

      “等等,水田那边是?”。只见阿淮又指着望不到边际的稻田问。

      阿淮从未生活在傍晚就要落锁的时代,也无人告知她,在这里一旦入夜就有危险,因此她未意识到此刻应该归家。而实际上,夜间必须回家的共识是在早些年野兽较多的时候。山城这几年,已经咸有野物下山了,毕竟有这么多兵士镇守,有下山的,也都纷纷成为众人的盘中餐。杨妈妈此时只是因为带着小主子才忧心,平日里这个点,她也是不着急的。

      “姑娘,咱们边回边说好不?再晚,夫人要担心的。”。只听她又催促。

      阿淮见她着急,便点头同意。杨妈妈见姑娘同意回去,马上抱起阿淮,带着众人往回赶,她边走边和小姑娘细细解说。

      原来,水田那边有一个小山坡,翻过小山坡,再走一段路,就是山城的第二个大村落,乌屿。听说乌屿那边盛产石头,周边很多石料都是从乌屿运来的。另外,乌屿挨着海,又靠着山,村民日常以打猎捕鱼为生。家里天天煮的鱼,便是那乌屿送过来的。

      出去了一趟,第二天阿淮起来,发现腿要废了,整个人酸痛不已。这个身体太弱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