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叠翠寻迷 ...


  •   第二日,慕容琅和御风主仆二人骑马向乐清山疾驰而去。平日要行三天的路程,因他二人日夜兼程,两日后的下午就到了山中。

      夏日的乐清山,绵长的峰峦下林木葱茏,古树参天。头顶上,枝梢交错,绿叶繁盛,接连成片,宛如蓝天下的一片碧云,摇曳万里。耀目的阳光透过层叠的枝丫落于地上,斑斑点点。林中日影细碎,明暗交错,山间溪瀑纵横,流水潺潺,意境幽深空寂。有那么几个时刻,慕容琅不禁想起了自己年少时在卧云谷春猎时的情景。

      山路蜿蜒盘绕,间或苍苔石径。两人骑马缓行,大约半个时辰后来到叠翠庵门前。二人下马,御风轻轻叩门,不一会儿一个身着粗布僧袍的小尼姑开了门。

      “这位小师父,我和我家主子是前来拜访浸惠住持的。请问她可在庵中?”御风恭敬地说道。

      “阿弥陀佛,住持正在闭关,不见外客。”小尼姑双手合十道,说罢她上下打量了御风一眼,继而又道:“诶……这位施主,你……你是不是几日前来过?”

      “小师父好眼力。前几日我确实来过,这次是陪我家主子一起来的。我家主子姓……姓张,是在京城做买卖的。”说罢,他看了眼慕容琅。慕容琅点了点头。

      小尼姑又问:“不知两位施主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是有关我家主子的一个远方亲戚,名叫苏五斤。十几年前,他被送到了叠翠庵,后来就没了音讯。上一次我来便是为了此事,但我回去禀明后,我家主子想再求见住持一面,故而不得已又来叨扰了。” 御风拱手道。

      小尼姑有些为难:“可浸惠住持闭关时是不能打扰的,二位还是请回吧。”

      御风一滞,正思忖着该如何回应。这时,慕容琅款款走了过来。小尼姑见此人金冠束发,玉面剑眉,星眸鼻挺,姿容气度不似凡人,身上还带着一股似有若无的松香,就像山中的清风一样醉人,不由看呆了。

      只听慕容琅声如玉石,向她言道:“这位小师父,在下要寻的苏五斤乃我家一位重要亲眷,因失踪多年,家中甚为忧虑。都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怀,还请小师父帮忙向住持通传一声,在下感激不尽。”说罢,便拱手躬身施礼。

      小尼姑听面前这位公子自称“在下”,又向她欣然施礼,十分谦和,不禁面上一红,羞怯地说道:“那……那请二位稍后,容我去试试。”

      小尼姑走后,御风偷偷看了慕容琅一眼,心想:“主子这张脸好使自己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连出家人也吃这张颜。哎……主子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怀,那出家人还应该六根清净呢……”

      大约过了一柱香的时间,庵门终于开了。小尼姑向着二人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让两位施主久等了。住持命我带两位进去。”

      慕容琅道了声谢,便跟在小尼姑身后,迈步进入庵中,御风跟在后面。叠翠庵不大,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有殿三进,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坛、放生池、钟楼和鼓楼,南北两侧建有配殿。后院建有主殿及南北配殿。

      庵中建筑因年久失修,朱漆褪色,壁画剥落,但并没有破败颓然之态,反而更添了古朴清幽。庵内未见香客,只有寥寥女尼静默穿行。放生池中一波碧水倒映蓝天,几尾锦鲤悠游其中,有种超然离世的意境。

      慕容琅来到客堂坐等。片刻后,一位三十多岁的师尼缓步而来,身后跟着刚才引路的小尼姑。师尼身着黄色海青,头戴僧帽,手握一串檀香佛珠,神色安谧。她见到慕容琅,微微颔首,端然坐下。小尼姑为二人奉上茶水,随后便退了出去。御风则守在门外。

      慕容琅猜到此人正是住持浸惠,便起身拱手行礼道:“在下张逸之,见过住持。”

      浸惠住持双手合十回礼:“阿弥陀佛,施主不必多礼。”言毕,示意慕容琅入座便可。

      “听闻张公子是来打问本庵曾经收留的一位孩童,名叫苏五斤的消息?”浸惠住持问。

      “正是。他是我家的一位远方亲戚。”慕容琅回答,随后欠身道:“听闻住持正在闭关,然此事对在下甚为重要,冒然前来,打扰住持修行实属无奈,还请您见谅”。

      浸惠住持语气和缓:“事关张公子家人,贫尼自然理解。只是贫尼来到叠翠庵不过短短数年,关于这个孩子的事,贫尼虽知道一些,但更多是从前任住持净慈师太那里听来的。”

      慕容琅闻言,眸中一亮:“这么说,住持是知道苏五斤的?”

      浸惠住持慢捻佛珠,平静地说道:“听净慈师太说,十几年前苏五斤的父亲抱着他来到叠翠庵,请求净慈师太医治这个孩子,并希望留他在庵中修行一段时日。那时苏五斤还不到两岁。净慈师太听着这个名字实在不像话,便想为他改一改。因他父亲希望孩子长大后,不要学自己是个杀猪的,而是做个读书人光耀门楣,净慈师太便为他改名‘苏墨’。”

      她喝了一口茶,继而又道:“当时,苏墨应是从娘胎里带了一股恶症,骨瘦如柴,身子极为虚弱。虽说能够医治,但需花费很长时日,汤药也不能断。他父亲便恳求净慈师太无论如何将孩子治好,并放下五十文钱,说好以后每月都会过来送药资。”

      “然而大约过了半年,渐渐的他父亲来的就少了,一年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净慈师太心慈好善,便将这个孩子收留了下来,经过几年的悉心调养,终于治好了他的病。此后,苏墨就跟着净慈师太在庵中修行。”

      慕容琅认真听着浸惠住持的讲述,随即问道:“那这位苏墨如今可还在庵中?”

      浸惠住持摇摇头,语带苦涩:“想必施主也看到了,叠翠庵平素香客甚少,香火寡薄,生活极为清苦。几年前,净慈师太向周边村中的农户募集了一些银钱,分发给年老体弱的女尼,让她们下山各自返家。如今庵中只有十来个女尼,每日需靠耕种劳作养活自己。净慈师太圆寂后,苏墨就下山了,一则他已经长大,身为男子留在庵中多有不便,二来他也该出去闯一闯,不能在叠翠庵荒度一生。”

      “那您可知他去了哪里?”慕容琅又追问道。

      “他临行前,说是会去京城。余下的,贫尼就不清楚了。”浸惠住持捻着佛珠,眸色安宁。

      慕容琅不语,思忖了片刻,随后从袖中掏出一张画像,起身送至她面前,道:“请住持看看,可否见过此人?”

      浸惠住持接过画像,展开一看:“这不是苏墨么?”

      “哦?您确定他就是苏墨?”慕容琅确认道。

      “确定!这么清秀出尘的少年除了他,我还没见过第二个。”浸惠住持答道,看向慕容琅。

      慕容琅心下了然。

      浸惠住持见二人已叙话多时,便起身,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尼已将自己所知都告知与施主。如施主没有其他想问的,恕贫尼就不久留了。”

      慕容琅闻言心知这是送客的意思,便躬身深施一礼,道:“多谢住持为逸之解惑。今日在下多有打扰,望您海涵。”

      浸惠住持又念了一句佛号,便唤来刚才的小尼姑,让她将慕容琅主仆二人送出庵中。

      慕容琅离开前,让御风捐了一百两银票的香火给叠翠庵。小尼姑接过银票,恭谨道谢。二人旋即策马消失于山林间。

      叠翠庵正门旁的一条石径小路上,露出一角灰色僧袍,一位带发修行的师尼望着他们远去的方向,默默不语……

      日暮西垂,晚霞艳丽,为乐清山平添了一抹绚烂。林中光线渐暗,鸟兽归巢,比来时多了几分神秘。慕容琅和御风打马在山道上前行,待转过几个弯,再回首时,只见叠翠庵已没入了密林,仅留一角屋檐。

      “果然是个避世的好去处。”慕容琅暗道。他一边行路,一边将浸惠住持的话给御风讲了一遍。御风听完,拍了下大腿,爽朗地道:“这么看来,那位苏公子应该就是沣水县的苏五斤了。”

      慕容琅闻言,嘴角上扬,嗤笑一声道:“御风啊御风,没想到这些话连你也给骗了去!”

      御风一愣,不解地看着慕容琅:“骗?主子何处此言?”

      慕容琅目视前方,眸色深沉:“谢府上的苏墨就是净慈师太的义子,这一点通过浸惠住持对画像的指认已毋庸置疑。至于苏墨就是苏五斤,哼!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御风皱起了眉头,有些纳闷:“可我觉得那位住持说的没什么问题啊。”

      “没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慕容琅的语气不容置疑:“你想想,一个屠户的儿子,在叠翠庵生活了十几年,与京城没有半点干系。如果说,他下山后,寄居谢府是凭着净慈师太与谢鸿的关系还情有可原,但他闯进我父亲的书房,这又是为何?”

      “也是。”御风挠挠头,困惑地道:“这么说的话,确实讲不通。”

      “据我揣测,当年叠翠庵中除了苏五斤,应该还有另一个孩子。真正的苏五斤已经死了。他死后,这个孩子顶替了他的身份,变成了如今的苏墨。所谓的遣散众尼,恐怕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掩盖当年的秘密。”慕容琅冷冷地道:“净慈师太要么没对浸惠说实话,要么,就是浸惠在刻意隐瞒!”

      御风恍然大悟:“那是否需要属下将浸惠住持抓来审问?”

      “不必!”慕容琅眼中生出一丝狠厉,声音中似含了寒冰:“此事不知是否还有他人牵涉其中,这么做只会让他们有所警觉。命暗卫严密布防叠翠庵,如有异动,速速回禀!”

      “是!”御风抱拳回道。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叠翠寻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