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第五十一章 惆怅晓莺残月 ...

  •   瑜卿被下毒早产之事渐渐隐匿在满园深浅之色中,仿佛柳絮,经春风一吹便悠然远去。一些不满于沅妃高位的嫔妃诸多怨言,还有些胆大的甚至时常在皇上耳边进言。一回两回他还忍耐得住,待后来实在流言四起时,他一怒便下了旨不许后宫再议论此事。
      我喜欢与他一起的静谧时光,只摆一张桦木雕花矮桌于榻上,和他闲敲着棋子、品看五彩荷塘鸳鸯纹凤尾尊里的一抹春色。
      他偶尔提起:“其他妃嫔皆言,沅妃之事实在是有颇多蹊跷,不可轻饶过去,为何你不提让朕深究此事?”
      我托着腮颐微微一笑:“因为臣妾和皇上一样,都相信沅姐姐的人品,何况……”我轻轻下了一枚子道:“牵一发而动全身并非只有前朝才有,且不谈瑜贵人早产牵涉之人颇多,便是捉住一两个也实在无证据服人。只一根毒针,不定是哪个小宫女在瑜贵人身后服侍时放入软垫的。”
      过了这么许久,每当想起艺妃蛾眉轻蹙的神情,我几乎能断定这事是她所为。然而他终究不忍去怀疑,多年侍奉的情谊想来不能一日抹去。我只能等,等一个能让她毫无退路的机会。
      阳春三月的一日,我方用罢早膳,屋外下着细细绵绵的小雨,润如酥油、密如银针。
      紫砚从屋外端了水给我净手,她绞了一块帕子递到我手中,将耳边的几丝头发弯到耳后道:“小姐,二小姐又来请安了。前几次还好,今天下着雨万一被淋着了……”
      我仔细擦着手指道:“你让她回去,别以为淋了几滴雨就多少委屈,被外人知道还以为我有多大的架子。”遂扔了帕子道:“前几次不见,我今日也不会见。”
      紫砚不敢多言,只悄悄示意让婼水去。没一会儿功夫婼水掀了帘子进屋道:“奴婢方才劝了半晌,二小姐才肯走。”
      我怔怔愣着,轻咬着下唇,若非苡姿,林府本不会这样。
      那年我三岁,方有些晓人事。只记得那天下了场大雪,府里冰天雪地飕飕的冷,但檐梁上仍挂着昨日父亲娶妾时用的大红灯笼,窗上贴满了喜字,在寒风里凌乱地晃动。
      我有些不乐,问道:“爹有了娘亲又有了我们,为何还要娶姨娘?”
      哥哥拉着我冻红的小手,并不回答我的问题,只道:“母亲进去已经很久了。”
      我仰着红扑扑的小脸,贪玩地从地上抓起一把雪,问:“娘是要生宝宝了呀,将来生个妹妹陪我一起玩。”
      不知怎的,哥哥看起来始终有些忧心忡忡,我踮起脚伸手抚平他的额头道:“娘说了,你皱眉时看起来像个小老头。”
      我只知道过了很久很久,娘终究没有从屋里出来。
      乳娘张嬷嬷抱着我道:“小姐哟,该去歇息了。”
      我倦得揉了揉眼睛,道:“嬷嬷,娘一出来你就叫醒我。”
      嬷嬷应声着,边拍我边哼着小曲儿让我入睡,这样迷迷糊糊不知过了多久,只听见对面母亲房里人声嘈杂。
      我趿了鞋跑去母亲的屋子,只从门缝悄悄看去,闻见有人道:“生下的是一个男孩,只可惜是个死胎。”
      另一个人道:“七星子本就难养,我看即便要养大也不容易。”
      又有人叫道:“快拿些干净的纱布来,夫人出红不止了!”
      我还要看下去,嬷嬷边抱起我道:“小姐,你不该看这个,来,随嬷嬷回去。”
      后来我才知道,姨娘薛氏原是京城戏子,有了身孕而被父亲娶入府中。母亲气急攻心,又因素来胎象稍有不稳而引得早产。更令人痛心的是,因那次早产大出红,母亲已经不能再诞育。随着薛姨娘的入门,母亲失去的不仅仅是父亲唯一的宠爱,更是一个儿子和再为人母的权利。再后来,薛氏生了个女儿,祖母看不过去,又一直不满于姨娘满身的狐媚气,恐那女儿将来与其母相似,便自小带在身边。然而,我终不能忘,是因为苡姿的出现和存在,而使得母亲失去了这样许多。
      “小姐,仔细自己的身子。”我才发现下唇被我咬得隐隐出血,便用绢子轻轻拭了拭。
      “昨日您让奴婢打听的敬事房记档,奴婢已经打听清楚了。这一个月除了小姐您侍寝侍寝七夜,接着便是惠小媛三夜、艺妃和静小仪两夜,贤妃、昭贵嫔、瑾顺仪和容婕妤各一夜,还有十几日皇上皆是叫去。”紫砚掰着手指,娓娓道来。
      惠小媛是那黎氏,侍寝后便赐了封号并进一阶,而苡姿亦得封号静,晋封小仪。
      我拿了她手中记事的纸笺,瞄了一眼道:“那惠小媛倒是十分得宠,瞧着情形仿佛是要压过艺妃了。”
      紫砚颌首道:“论起恩宠来,惠小媛怎比得上小姐您?只是这新入宫的六位小主中,最得宠的倒真是那惠小媛,虽然二小姐的小仪排在了惠小媛的前头,但奴婢看皇上如此晋位大约也是因着小姐您,可论起圣宠,只怕二小姐是比不过的。”
      我淡淡一笑,把纸放在案上道:“男人么,对年轻又娇媚的总喜欢多看几眼,更何况是君王。”
      我起身拂了拂裙,道:“小厨房炖的燕窝鸡丝合该好了,陪我去趟御书房。”
      紫砚咯咯笑了几声道:“自从皇上说了句好吃,您便隔三差五的炖着,光凭这点惠小媛就没法跟您比。”
      我只笑了笑,也不理她,只让人备轿出门。
      到了御书房,他正在案前批阅折子,见我拿着食盒来了便放下朱笔,笑道:“来,陪朕一同用一些,等用了午膳朕还要去瞧瞧弘元。”
      我盛了一小盅给他,道:“皇后娘娘抚育皇子真是不容易,臣妾听闻娘娘的旧疾仿佛又发作了。”
      他喝了一口道:“朕已经嘱托冯太医多加看护,那冯太医医术一向不错,朕对他也放心。”
      我轻轻搅着盅里的燕窝道:“冯太医固然好,只是这一年皇后的病反反复复总也根治不了,想是要多些太医一同会诊,臣妾瞧那宋太医便不错。”
      “你说那宋子默?不行,他太年轻,只怕资历还不够。皇后自进宫后,身子就由冯太医照料,应该不会有多大的不妥。”
      我见他坚持也不便多说什么,只笑道:“娘娘有皇上的洪福庇佑,是臣妾多虑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