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黑骏马 ...
-
此时的韩二郎早已因为不断行军,军队频繁更换驻地,无法给家中写信。每每早晨日暮望着南来北往的大雁,心中总会生起对家乡、对心爱的赵姬无尽的思念。
“我不想当将军,我不想流芳百世,名垂千古,我只要我的赵姬,我心爱的赵姬”
“多好的女人。多么美丽,多么善良。这一生能取赵姬为妻,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只是希望战争早点结束,好早归故里”。
数月以前,韩二郎随着赵国大将廉颇出征,击败秦军前哨,以为战争快要结束,不料秦军迅速增援,导致赵军连输几阵。
老将军廉颇深知不能与秦军正面相敌,便选择了坚壁清野,让秦军粮草耗尽,便会退兵。秦军急于速战,屡次进军都是无功而返。因此那段守城时间还有闲暇向家中之人诉说边关战事、相思之苦。
不料后来年轻的赵王亲信谗言,将廉颇将军连夜撤换,换了新的主帅。
现在主将唤作赵括,此人口才十分了得,可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早就名身在外,被邯郸市民目为不世之材。
前几次小的交锋将秦军赶出百里,接连打了几次胜仗,士气高涨起来。
每次庆功大会上,他都是身披金色铠甲,当风而立,手持长剑,指向苍天,扬言要将秦军赶出赵国,打到咸阳城,活捉秦昭襄王。
士气大振,喊声震天。不只是军士激昂,就连从上党归降而来的百姓与城中赵国百姓无不气血高涨,仿佛取胜弹指可得。
只是韩二郎幼小从韩父口中得知,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来,已经成为顶级军事大国,赵国绝非秦国对手,就连身经百战的廉颇将军与秦国交战都是各有胜负,何况是这嘴上无毛的小将军。
更让韩二郎担心的是,秦军主帅现在唤作王龁,军中传言此人乃是秦国三流统帅,一流将帅乃是叫做“人屠”的大将白起,此人指挥上百场战役,从无败绩,而且据传从来不接受投降。万一秦国见战事不利,换了白起,那又将如何?
他不敢想象以后,只是觉得这位青年将军取得一点小小的胜利就夸夸其谈,名不副实。甚至他还隐隐约约觉得这家伙恐怕会让他们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在驻守之时,他主动请缨去承担一些打柴、探路的任务,万一有什么伙食,也好为以后留条逃生的退路。
近三个月随着大军开拔,已经到了叫一个长平的地方。长平乃是四野之地,广袤的平原上矗立着的一座孤城。
作为赵军作为千夫长他要对上负责,也要对下负责,他曾经向上级进言,要提防秦军围城,尤其是要提防秦军切断粮道,毕竟长平孤悬赵国边境,而秦军惯于抄人后路。但是上级军官却以他妖言惑纵怠慢军心为由,打了他一百军棍,幸亏军士求情,才留得半条性命。
战争是如此残酷,人命轻如草芥。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不想当将军,只想早日返乡,陪着心爱的赵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每每望着家乡的方向,这位七尺男儿内心都会一阵酸痛,幸亏有黑骏马的陪伴,这才聊以慰藉思乡之苦。
残酷的战争总是如期而来。
韩二郎清楚地记得,那天早晨他带领几名军士出城探路,半路上遇到赵军押粮官满身血污,骑着一匹身中数箭的战马风一样冲进军营之中,他当时就预感到大祸即将临头,怕是赵军粮道被劫了。
果然,当天军中下令口粮要减半,军心开始动摇,各个营寨开始有人发牢骚。
为拘束兵士,各营中加强了戒备,对于妄议军粮者一律鞭打二百军棍,对于敢潜逃者一律斩首。但是这丝毫无法阻止兵卒求生的欲望。
只是很快他们发现,他们已经无路可逃走。长平已经被秦军围得水泄不通,与此同时,传来噩耗,此时的秦军主帅已经没神不知鬼不觉的替换,主帅的正是“人屠”白起。
一时间恐惧之情,像洪水一般在军中弥漫开来。从下级兵士到中层军官无不胆战心惊,心生绝望。
但将军赵括却是兴奋不已,打败秦国三流将领无法凸显自己的天才,只有将这白起打个落花流水,他才能扬名天下。
好在赵括巧舌如簧,哄得大家上下齐心要与秦军决一死战。
赵括见城中粮食减少,为了求得生机,他将最精锐铁甲军士组织起来,开展正面冲锋。可惜白起并非浪得虚名,早就做好了完全准备。赵国几万军马刚刚出城,就被如蝗一般的箭弩射成刺猬一般,马惊人慌,溃败人马自相践踏,不到一个时辰,几万人马就横尸城外。
几万人遭遇惨败,城中开始弥漫着惶恐不安的气氛。
赵括的高谈阔论也解决不了吃饭问题,长平开始出现内乱。
一些军士不顾军令随意闯入民宅之中,抢夺财物,欺凌妇女,一时间长平城中人心惶惶。虽然杀了几名带头的军士,依旧止不住动乱的蔓延。
不到半月,城中军粮已经告罄,民间的食物也基本见底。飞鸟、老鼠、树皮、观音土、虫蚁,只要能吃,总会引发动乱。
街头的小巷子经常出现饿死的老人和孩子,城中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剧。
派出议和的行人也已经被秦军斩首祭旗,外出求援的人也没有了踪影,估计早已被秦军活捉了。
死亡的气息弥漫在长平的上空。与其坐困孤城,不如孤注一掷。
为了保存赵军的实力,赵括连夜召开千夫长以上级别军官的会议:
“列位将军,现在秦军已经将长平围得铁桶一般。议和不成,求援不成,与其死守,不如突围,突围或者还有一线生机。”
众人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也只有这样才有一线机会,便纷纷赞同。
东西南北四门分别由四位大将各自带领五万人马突围,一旦突围成功就绕道秦军背后进行偷袭,接应其他突围的军队。
秋夜冷风萧瑟,长平城内火光一片。
韩二郎细细的给黑骏马梳理着鬃毛,拍着它那黑绸缎一般的皮毛说道:
“老伙计,恐怕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出征,万一我不幸遇难,你要回家去,把我的这封书信带回家去。”
说完,他把帛书在马头面前晃了晃,然后将它搓成一根细细的绳子,紧紧的系在马缰绳上。
老马似乎听得懂他的话,不停地摇着头,发出了一阵悲壮的嘶鸣声,打破了夜空的静寂。
突围时分终于到来,四道城门城门瞬间被打开,吊桥也慢慢放下。
远处的山谷中漆黑一片,天地之间一片死寂。
韩二郎庆幸着,要是秦军不知他们今夜突围计划,将兵力集中在正面的南门,对于他们来说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但他高兴得太早了。白起毕竟是白起。
赵军部队刚刚出城不到三里,突然山谷之中号角齐鸣,一时间火光冲天。满山满谷都是手持长戈、挽满强弓的秦军将士。
带队主将一见,知道凶多吉少,在劫难逃,便挥着长剑喊道:
“兄弟们,生死在此一举,冲啊!”
号角齐鸣,人吼马嘶,沸声震天。
只见对方将领轻轻一挥手,万弩齐发,前面冲锋的人已经倒下一大片,旌旗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前方冲锋的将士惊恐过度,调转头来洪流一般后撤。
更要命的是,突然山上巨石横飞,火轮滚滚。
顿时山间一片混乱,一片腥臭。西门突围的几万人马一下子就失去了大半。
赵军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混乱之中将军已经被地方将领长矛刺死,韩二郎已经成为小首领。
他看到山谷西北处有一处火光相对较少,前些日子已经去探过路,知道那里有一条小路。小路紧靠着一处悬崖。
与其被秦军杀死,不如将人带到悬崖边,利用枯藤老树作掩护,坠下山崖,能救一个是一个。
他骑在马上,朝身后的兵卒喊道:
“兄弟们,跟我来。”
趁着夜色,韩二郎手持长矛,身跨着军马带着手下几十号人朝西北冲去。
很快就突破了秦军少数兵马的拦截,来到了悬崖边上。
“兄弟们,赶紧利用藤条爬下去,还有一线机会,否则大家都要葬身此地。”
“二郎,跟我们一起走吧”他的同里好友牛三劝说他。
二人交情很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上次韩二郎被上级责罚,也幸亏他带领军士求情,他看到韩二郎冒险断后,心中不忍。
“牛三,快走。我带着弓箭手在这里守着为大家争取时间,等大家都撤走了,我就下来。快执行命令!”
战场上赵军渐渐倒下,很快西门突围的军士已经所剩无几。秦军统帅也发现了这小股逃兵。
一时间火光都朝这里拥挤过来。
韩二郎命令弓箭手赶紧逃生,自己则骑着黑马朝前方奔驰而去。
这一招果然奏效,秦军小股队伍看到身披盔甲跨着骏马的韩二郎紧紧咬着他不放。
趁着夜色,马蹄声嗒嗒作响。
正在韩二郎跑到到这条小路尽头之时,前方与大路交叉处突然几十个火把出现。
“糟了!”他心中一惊。
“既然上天无门,那我就闯进地狱!”
“驾!”他左手勒起缰绳,右手持着还在滴血的长矛,催马弓箭一般朝人群冲去。
对方头目突然看到有人骑着骏马冲了过来,料想是赵国军官,便立刻下令:
“弓箭手,放箭!”
韩二郎身体一抖,瞬间觉得背后一阵钻心的疼痛,眼前一黑,从马上跌落下来。
黑色的骏马在不远处突然停下来,发出一阵阵哀鸣,而后又发疯一般朝韩二郎跑来,老马用嘴在韩二郎脸上不停摩挲,让他快点起来。
韩二郎知道自己恐怕无法回到自己的故乡,吃力地抬起手来,轻轻地拍着马头:
“马儿,多好的马儿。带着我的书信,快点回家吧。”
他的手猛地一沉,仿佛看到了雪地中的赵姬可怜的模样以及新婚时赵姬娇羞的模样。他看到赵姬笑意盈盈的朝他走来。
凝脂般的肌肤、如兰的气息、细细的步子,纤纤玉手在他脸上轻轻地抚摸,一切都这么熟悉,却又那么遥远。
“赵姬,我的赵姬!”韩二郎慢慢地闭上了双眼,此生再无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