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7、番外五 ...

  •   片冬今年六十岁,女孙满堂。她早就有了姓氏,随母亲姓的,改叫王片冬,这回事还引起她家乡一阵小小骚动。他们总觉得她该认祖归宗,当然认的是她父亲那边的祖,那边的宗。但她跟了母亲姓,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不过因为那时候她已经很有地位,并没有什么闹出很大的风浪。

      权力果真是很好的东西。权力在手,无惧狺狺狂吠。

      六十岁年纪,在彼时已是高寿,该是含饴弄孙的时候。但王片冬总是闲不下来,总忍不住和土地打交道。不过人老了,便爱唠叨,常常一面侍弄土地,一面与身边人说些往事。大家也爱听这个,与圣武大帝相关的事情谁不愿意多听两句?尤其还是与圣武大帝很亲密的人口述往事。孙女们爱围着片冬问来问去,片冬也是很和气的老人家。

      此时虽然讲究“传承”,但片冬并没有强行要求后辈跟随她一同种地。与其要毫无天赋的后辈在这一条路上死磕,倒不如放过彼此,选用在这方面有天赋的后辈。如果说过去必须将不传技艺传给自己血脉以使家族传承下去,如今这个问题倒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了。只要有真才实学,总能被朝廷选用,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这里的真才实学可不是指读书的本事,而是方方面面的本事。工匠的本事、行医的本事、种地的本事、纺织的本事等等,这些在过去大家看不上的本事,如今都得到重用。

      不少官员一开始对此反对不已,认为这是不务正业,被圣武大帝询问。

      什么才是正业?

      此事轰轰烈烈地争了十数年,最终由群众方面获胜。

      “圣武大帝常说,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片冬讲起话来有种娓娓道来的意味,她不常一下子说一长串话,听起来并不费劲。

      孙女们纷纷点头受教,圣武大帝说的,一定是对的!

      看着她们一个个乖巧点头的样子,片冬玩心大起,貌似严肃:“哎!你们也不动动脑筋,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孙女们大惊,这还附和错了?

      看到稚嫩的脸上出现惊慌之色,片冬呵呵笑起来:“要动脑子。”

      她用食指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说道:“圣武大帝常说,她说的话也不能尽信,要辩证地看待。所以你们啊,要多想。圣武大帝都不许别人将自己的话当作金科玉律,我的话就更不是什么圭臬了。慢慢想,多多想,觉得不对的就指出来。”

      围坐的女孩子们这次没有直接点头认同,而是沉吟思索祖母这番话有没有道理。

      望着女孩们严肃思考的模样,片冬面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现在的女孩们,时代使然,一代比一代伶俐,一代比一代要更加自信。而她认为自己在其中只是做了很微小的一部分工作,比如说让更多百姓吃饱,不被饿死,活下来的女孩也就更多了。

      “祖母。”

      片冬看向说话的孩子,是她孙女中最胆大的一个。胆大的孙女无惧地凝视着她,认真说道:“那祖母适才的话也不能尽信,要辩证地思考要不要辩证地思考。”

      片冬被逗笑:“没错,要不要思考也是由你们自己想过决定。”

      这边话说得正热闹,那边男人拎着锅铲来催促道:“母亲,饭做好了,来用饭吧。”他不是王片冬的儿子,而是王片冬的女婿。他倒是没什么读书或是其他方面的才能,但也有着一样长处,即做饭特别好吃。虽然是入赘王家,片冬照样出钱给他开了个酒楼,当然是女儿做掌柜。酒楼开得红红火火,生意蒸蒸日上。但每次片冬过来,两人无论再忙,都要亲自照顾她的,也是十分孝顺。

      听到吃饭的话,片冬起身,女孩们争着为她拿马扎回去。

      菜色倒没有多丰盛,都是家常小菜。片冬虽然叫夏国人都能吃上饭,自己却不爱铺张浪费,是以女儿女婿也都照着她的心意来,虽然亲自下厨,却不铺张。

      “我只是过来看看,趁着我这把老骨头还走得动路。倒是你们两个,回回都要来伺候我,叫我都不好意思来了。”片冬说这话时语气真诚,完全不似在做假。不过女儿女婿孝顺,怎么都是让人熨帖的事情。

      女儿一本正经:“母亲,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若没有您,哪有我们今日?旁人再贴心,哪有自家人贴心,亲力亲为照顾您,是我们应当做的事情。何况酒楼哪里请的有帮工,无需我们事事亲自盯着,您不必担心。”

      女婿也在一旁连连附和。

      片冬心中甚慰。

      闲聊两句,女儿又说起叫她在此处常住的事情。

      片冬自有住处,是不与女儿女婿住在一起的。不过这些年丈夫先一步走了,她也因为年纪上来体力不支,不好常在研究所操心,照理说搬到女儿这里似乎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有人照料,有人陪伴。但她并不想打扰女儿与女婿的生活。

      是以此时她没有立刻回答,不过是在想拒绝的理由。她女儿向来强势,若是没有正儿八经的理由拒绝,是不好推脱。

      “研究院那边,我还偶尔要去看看,不好在此地长留。”片冬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道,却也让人无法拒绝。到底事关家国大事,还是事关夏国人能不能吃饱饭的事。这话一说,无论女儿还是女婿都不好再说留下母亲的话了。

      面前的老太太看着和善可亲,没有任何高高在上的架子,但在场所坐哪怕与她血脉相连之人,都对她有着无边的尊敬。

      夏国人如今能吃饱饭,都离不开她,不少名字都没有正经一个的村落却都在村子里给她塑了像。如果他们敢对母亲有半点不孝,全天下都会戳他们的脊梁骨,也不止是戳脊梁骨,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将他们淹死。

      听到母亲说到研究院,女儿忍不住轻轻抱怨:“母亲都这样年纪,却还是要往研究院去,真是辛苦。”

      片冬只笑:“到我这个年纪,还能有一件事情可以为之用心,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

      大家自觉思想觉悟都没有这么高,只能说圣武大帝身边的人真的都是很不一般的人啊。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无声无息地改换如今的世界秩序了。

      片冬说研究所的事不过是借口,她是不想打扰女儿女婿的,但也不是全然撒谎。研究所如今仍有她的位置,不过没有什么重大发现她是不爱回去的。年纪都这么大了,该将天空给后辈的。何况她一向知道做人不能太贪心的道理,如今夏国百姓能够吃饱,已经是很让人感激的事情了。至于太让人吃好,不是他们这一代的任务。

      只不过说什么来什么,片冬筷子没动两下,门房就进来通传。

      “门外来了朝廷的人,说是来传话的。”门房气喘吁吁的,看来是有很重要的话要传。

      一大家子人顿时饭也不吃了,紧张起来。虽说如今朝廷的形象已经从“官老爷”变成了“做事的”,但长期以来的固有思维可没有这么容易被抹除,所以听到朝廷找来,多少还是紧张。

      “什么话?”片冬放下筷子问。

      “您要找的那一株穗,应当是找到了。”门房不懂这话是什么意思,只是做一个传话的作用。

      片冬却豁然从椅子上起身,脚都踏了出去,又想起来告知大家:“我这就得回去了,那是我一直寻找的……”如果真是她一直寻找的那株稻穗,日后能从根上让人吃饱。

      女儿晓得是大事,可是见母亲如此奔波,多少还是心疼:“用一顿饭的功夫都没有吗,母亲?”

      片冬摆摆手,面上因为激动而泛出红润的光泽:“不成,我要快快过去,快快看到,你们接着吃!不用管我!”

      女儿哪里还坐得住,见母亲离开得匆忙,急忙随手给她装了些吃用带去,将人送到门外。

      “好好吃饭,好好读书。”临上马车前,片冬这样对急匆匆送她的女孩子道。

      哪怕不是读书的料,字要认,做人的道理要清楚。片冬并没有什么望女或者望孙女成凤的意思,但人活在世,这样总能过得清醒些,浑浑噩噩度日有什么意思。

      “祖母放心。”女孩们应承道。

      片冬乘马车离去。

      望着马车在视线中渐渐消失的背影,女孩们不由感叹:“祖母这个年纪还要奔波,可真辛苦。”

      又有人说:“可祖母说的也对,这个年纪还有让人热爱的事情,是很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

      女儿目送母亲离开,又对自己的女儿道:“好了,回去吃饭了。祖母要去忙自己的事,你们也有自己的事要做呢。本来想着今日祖母过来看你们,下午就不让夫子来了。现在祖母走了,你们下午还要继续上课。”

      顿时一阵唉声叹气响起。

      女儿忍不住笑了,读书虽然是辛苦的事情,但这份辛苦也是来之不易的。她刚出生那时候,女孩子读书还是刚普及没多久的事。

      时代发展得真快。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7章 番外五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