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 ...

  •   一、感觉的概念
      1、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包括视、听、唤、触、动与平衡觉。(如:颜色、声音、味道、气味、温度等;感觉到身体的姿势,自身不舒服)
      2、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阔限。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感觉阔限与感受性之间关系成反比。
      (一)视觉的发生、发展
      在婴儿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是最活跃,最主动、最重要的感官。眼睛对光线的反映产生视觉。眼睛是儿童接触和了解周围世界的主要器官。
      1、视觉集中:
      婴儿的视网膜、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在出生时已经发展得很好,但新生儿在最初的2-3周内,眼肌调节能力差,双眼协调困难,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难以形成视觉集中。出生3周后,婴儿开始讲自觉集中在物体上。★视觉集中现象在婴儿出生后2个月表现得比较明显,能改变自己的焦点,对鲜艳明亮的物体,尤其是对人脸更容易产生视觉集中。
      2、视敏度:
      视敏度,俗称“视力”,是眼睛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的能力,★视力主要依靠晶状体的变化来调节。儿童的晶状体调节能力差,难以对视觉对象进行有效聚焦,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形象比成人模糊,因而视敏度比成人低。在新生儿眼里,母亲的面容是模糊的。儿童的视敏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2岁左右儿童的视敏度接近成人,4-5岁后视力趋于稳定。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治疗弱视的最佳时间在3-5岁。
      3、颜色视觉:
      3岁能认清基本颜色,4岁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的细微细微差别,并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也称为“辨色力”。新生儿的世界只有黑、自、灰3种颜色。★婴儿在3个月左右才开始有颜色视觉。儿童在识别颜色的过程中,一般先认识颜色,然后才学会标志颜色的词。将标志颜色的词语相应的颜色联系起来需要一个过程。太约从4岁起,儿童能将基本的颜色与其名称联系起来。5-7岁儿童能正确命名常见的颜色。研究表明,5岁是儿童颜色命名和再认能力发展的转折点。★儿童的颜色视党存在性别差异,女孩的颜色辨别能力比同龄男孩强。(2013年已考选择题)
      (二)听觉的发生发展
      1、听觉敏度:
      新生儿就能听见声音,但新生儿听觉阔限比成人高。人在低频和高频处的听觉能力在20岁以前是不断提高的,且对高频声音的敏感性首先成熟。听觉不仅要求听到声音,还要求辨别声音的差异。这种差异包括声音的强度、频率和持续的时间及定时等。新生儿的听力有明显的个别差异,可以经过训练得到提高。
      2、听觉定位:
      听觉定位能力出生后不久就能表现出来,且新生儿的声音定位能力比2-3个月的婴儿要好。婴儿听觉定位能力的发展有别于视觉集中的发展,表现出“IJ”型路线。★
      3、听觉偏好: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言语在大脑的左半球引发较大的电活动,而音乐则在右半球引发较大的电活动。这与成人是一致的。这说明在婴儿早期,大脑两半球已经出现处理不同信号的特异化,并能辨别语言与非语言。儿童在听觉辨别能力不断进步的同时,也表现出听觉偏好。新生儿对人类的声音有明显的偏爱。新生儿对嗓音,特别是女性的嗓音,对自己的母亲的声音有更高的敏感性。婴儿的这种反应具有明显的适应性,它能鼓励母亲与自己交谈,提供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有助于发展自己的情感、智力和社会性。
      新生儿喜欢听人说话,喜欢听自己母亲的声音,喜欢听高调的声音,不喜欢听嘈杂的声音。
      4、听觉辨别:
      2-3个月的婴儿能区分“be”和“pa”两个相近的发音,这种惊喜的分辨能力是先天的。婴儿会很快学会识别他经常听到的单词。4个半月的婴儿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会转过头去,即便是很现象的名字也不会转头。这说明这么小的婴儿显然还不知道这个名字是他的,因为经常听到而对它特别熟悉。婴儿对声音的回应有助于他们对环境作视觉性、听觉性的探索,有利于他们的社会交往。儿童的听觉影响着语言的获得、思维的发展和人际交往的发展。
      (三)触觉的发生发展
      触觉的发展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2岁以前,触觉在认知活动中占有主要的地位。★
      1、口腔的触觉:
      ★口腔的触觉比较早,儿童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初是通过口腔活动进行的,后来才是手的触觉探索。最初的本能的吮吸反射和觅食反射固然是一种口腔的触觉活动,新生儿和婴儿的口腔触觉探索还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得到发展,并在获得信息方面起重要作用。但婴儿的手的触觉探索活动发展起来以后,口腔的触觉退居次要地位,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婴儿仍然以寇的探索作为手的探索的补充。
      2、手的触觉:
      儿童的触觉探索主要通过手来进行,学前期是手的触觉探家活动产生的时期。其产生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一下几个发展阶段。
      (1)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
      儿童出生后有本能性触觉反应,抓握反射是手的触觉表现。★
      (2)视触的协调
      视触的协调主要表现在眼手探索活动的协调上。眼手协调活动的产生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探索活动的开始。其出现在出生后5个月左右。
      (3)积极主动的探索
      7个月左右,儿童出现积极主动的探案,如挤、用手指摆弄、拖、滚等,它们在双手协调动作产一生后才能出现。8个月以后,触觉在探索中已经起明显的作用。
      二、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是对感觉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反映刺激多代表的意义,受经验的影响。(如:有一朵花,我们不是仅仅去反映它的颜色,香味和枝干,而是通过脑的分析和综合活动,从整体上同时反映出它是朵月季花,这就是知觉。)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是认识客观现实的第一步。
      (一)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是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的复合知觉。
      1、形状知觉:是对物体轮廓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的知觉。如:对几何图形的辨别。
      (1)3岁的幼儿,能区别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4-4.5岁,是辨认几何图形正确率增长最快的时期;
      (3)5岁能正确辨别各种基本的几何图形,但叫出图形名称比辨认图形要晚;
      2、距离知觉:是辨别物体远近的知觉。
      (1)不懂近物大、远物小,近物清楚、远物模糊等视觉信号;
      (2)他们画出的物体也是远近不分,不善于表现物体的距离、位置、大小等;
      3、方位知觉:是对物体所处的方向的知觉。
      (1)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上下——前后——左右;大
      (2)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早于对方位词的掌握;(3)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主要和语词所代表的方位概念结合;
      (4)5岁时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6-7岁是左右概念发展的飞跃期。★
      2-3岁——辨别上下;
      4岁——辨别前后;
      5岁——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2015年已考选择题)
      78岁——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两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
      (二)时间知觉
      1、时间知觉的定义:
      (1)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或事件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2)婴儿的时间知觉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事件的条件发射,这是人生最早的时间知觉表现。
      (3)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事件相关联。即:对事件的记忆是时间知觉和时间表现的主要信息来源。
      (4)由于时间的抽象性,幼儿知觉时间比较困难,水平不高。
      2、幼儿的时间知觉的特点:
      (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
      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8岁是时间知觉迅速发展的时期。
      (2)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呈正相关;
      生活制度和作息制度在幼儿的时间知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幼儿知道“天黑了,就是傍晚“等;说明幼儿能逐渐学习借助于某种生活经验和环境信息反映
      时间。(2015年已考选择题)(2014年已考选择题)(2013年已考填空题)
      (3)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幼儿先能理解的是天和小时,再是周、月或分钟、秒等更大或更小的时间单元;
      在“天”中,发展顺序是:今天——昨天、明天——前天,后天,上周、下周;
      (4)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年龄呈正相关;
      了岁左右,几童才开始利用标尺估计时间。
      (三)形状知觉的发展
      1、形状知觉是人对物体各部分的排列组合的认识,它是视觉、动觉、触觉协调活动的结果。
      2、6-7个月的婴儿就开始学会完全根据面部特征辨别不同人的本领。
      3、3岁儿童已经能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对儿童来说,辨别不同的几何图形,难度有所不同。
      4、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边形——梯形。
      5幼儿时期、儿童的形状知管逐新与堂据回形的左业相什么(四)深度知觉
      1、深度知党是人判断自身与物体或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认知,包括立体知觉和距离知觉。是对同一物体的凹凸程度或不同物体的近远程度的知觉,对于了解环境中各种物体的位置排序有重要作用。
      2、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用视崖装置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的发展。研究表明,6个月大的婴儿开始
      有深度知觉。婴儿的深度知觉能力与其早期的运动经验有关,尤其与婴儿的爬行经验有关。早
      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加敏感,表现出的恐惧更少。
      (五)知觉恒常性
      1、知觉恒常性是指知觉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对客观事物保持稳定的认识,它不随着视觉条件或视觉映像模式的改变而改变。
      2、在儿童头一年的心理发展中,知觉恒常性的发展主要是视觉恒常性的发展。
      3、视觉恒常性包括:年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等。
      (1)大小恒常性:指远处的一个物体尽管看起来明显变小,但是在个体的知觉中仍然保持原来的大小。
      (2)形状恒常性:是指个体对一个物体的形状的知觉不因距离远近引起的透视差异而变化。
      ●这两种恒常性在儿童头一年的下半年就以一种近似恒常的形式出现,直到10-12岁,甚至更晚才能完善。●现代儿童心理学证明,儿童在新生儿期已经具备人类基本的感觉和知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