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土 ...

  •   1、风化作用

      风化指地球表层的岩石和矿物,处于新的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发生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环境,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并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1)物理风化

      物理风化包括岩石与矿物的体积增大,机械破裂与酥松崩解。

      物理风化首先是处于接近地表和暴露地面的岩石,由于压力松弛而产生基本平行于裸面的减荷破裂。越接近地表面,减荷破裂越密集。物理风化是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性质,也不形成新矿物。

      (2)化学风化

      化学风化包括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某些成分的丢失与新生物质成分的产生。

      化学风化是空气,水及生物中的某些化学成分与岩石的一些化学成分发生化学作用,不仅使岩石结构发生变化,而且其成分也发生变化。

      影响化学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气候与环境。

      化学作用包括: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氧化作用等。

      (3)生物风化

      生物风化包括由生物的生长和分解的产物,对岩石与矿物所起的物理和化学的风化作用。

      显著的生物物理风化,如植物根系生长把岩石撑裂,动物挖掘使岩层破碎等。

      生物化学风化主要是生物的新陈代谢分泌出多种具有化学腐蚀能力的物质,使岩石矿物遭受腐蚀,或成为溶剂而溶解某些矿物并对该岩层起破碎作用。

      (□□化壳

      近地面基岩(或堆积物)经受风化残存于原地的产物组成风化壳。

      风化壳与下伏新鲜基岩之间的接触关系通常为过渡关系。其厚度取决于均衡风化剖面深度与剥离限定程度之间的平衡。

      风化壳的组成物质以黏土和碎屑为主;空间分布不连续,厚度差异大;在剖面上风化程度由上至下逐渐变弱,颗粒由细变粗,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

      (5)我国季风气候区地貌发育特点:很高的径流系数、很高的剥蚀速率、很大的输沙量、在河湖及海边很快的泥沙淤积。

      (6)地球关键带

      地球关键带实际上就是地表各个圈层相互作用的一个带,“地表岩石—土壤—生物—水—大气”相互作用带被称为地球关键带,从传统的地球化学来讲,地球关键带实际上是一个风化壳。关键带中最主要的是风化成土的过程,它改变了我们所有的地形地貌,也决定了生态系统的运行与演化。

      2、土壤有机质
      (1)定义:土壤有机质指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物质,是土壤的固相组成部分。
      (2)分类(按物质组成)
      ①碳水化合物: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微生物的主要能源之一,又是形成土壤结构的良好胶结剂。
      ②木质素:是植物木质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土壤中特别稳定的有机物质。
      ③含氮、磷、硫的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残体中蛋白质含量相当丰富,这类化合物十分复杂。
      ④灰分物质:植物残体燃烧后所留下来的无机物称为灰分物质。
      (3)转化过程:矿质化过程+腐殖质化过程
      ①矿质化过程:进入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在土壤微生物的参与下,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最后被彻底分解为无机化合物。在好氧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矿质养分,分解速度快、彻底、放出大量热能,不产生有毒物质;在厌氧条件下分解速度慢、不彻底、释放热量少,除产生植物所需养分外,还产生较多的还原性有毒物质,如甲烷,硫化氢等。
      ②腐殖质化过程:分解后的较简单的产物被土壤微生物重新合成为更复杂的有机质,即腐植质的过程。主要产物有黄色溶液富里酸和棕色沉淀胡敏酸。
      (4)对肥力作用
      ①土壤有机质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不断供应植物吸收利用。
      ②土壤有机质具有较大的代换能力,可以大量吸收和保存植物养分,以免淋溶损失。
      ③土壤有机酸和氨基酸等是络合剂,与钙、镁、铁、铝形成稳定络合物,能提高无机磷酸盐的溶解性。
      ④有活化土壤微量元素的作用。
      ⑤有缓冲土壤酸碱性的能力。
      ⑥能改变土壤的耕作性能。
      ⑦腐殖质色暗,可增加土壤吸热能力,同时其导热性弱,有利于保温。
      (5)影响有机质分解的因素
      ①土壤环境条件
      包括土壤的通透性、干湿状况、土壤温度、土壤酸碱度这些条件,通过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而影响有机物质的分解,凡利于微生物活动的,都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分解,反之,则受阻碍。
      ②有机物质的碳氮比(C/N)
      碳氮比值过大的有机物质分解缓慢,氮供应不足,微生物的活动受到限制,因而有机物分解缓慢。
      (6)有机质变化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
      由于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可持续利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并转化出相当数量的植物残体和分泌物(包括动物残体及排泄物);后者进入土壤,在生化作用下完成分解、转化、合成等一系列过程。动植物残体以及土壤自身的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分解是一个生物化学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大部分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但在动植物残体进入土壤一年后,约有1/3的碳被土壤截获,在土壤中构成复杂的土壤有机碳库。这种截获过程与土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密切相关,而腐殖化过程形成土壤有机质,腐殖化系数决定土壤碳截获的效率。
      有机碳的截获和矿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两者都受到土壤内有机质转化循环过程的制约。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和腐殖化过程对土壤的碳循环同样重要:没有矿化过程,土壤有机质中的养分不能释放并被植物利用;没有腐殖化过程,有机质不能在土壤中截获积累。

      3、成土过程(成土过程是土壤母质中矿物营养元素物质的迁移)
      (1)原始成土过程
      生物开始在裸露的岩石或风化的崩解物上着生,并进行生物累积,为高等植物生长创造条件。这是土壤发育的最初阶段,在低等植物和微生物参与下进行,形成的原始土壤初具肥力。(青藏高原:高山寒漠土)
      (2)淋溶过程
      可溶性盐类和其他移动物质(黏土矿物和有机化合物)自土体内淋失或从上部土层淋洗至下部土层。(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3)灰化过程(寒温带针叶林植被条件下)
      灰化过程是指土体亚表层SiO2残留、R2O3及腐殖质淋溶及淀积的过程。在强酸性淋溶作用下,土壤矿物遭受破坏,铁、铝和有机质发生化学迁移形成淀积层,SiO2在表层残留,形成灰白色的淋溶层(灰化层)和铁、铝氧化物的淀积层。
      (4)黏化过程(温带、暖温带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黏化过程是一定深度土层黏粒的生成或淋溶淀积而导致黏粒含量增加的过程,在温带、暖温带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土体中的水热条件较稳定,发生强烈的原生矿物分解和次生黏土矿物的形成,或表层黏粒向下机械淋洗而淀积,形成黏粒明显聚积的黏化层。
      (5)富铝化过程(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砖红壤
      富铝化过程是指土壤形成中土体脱硅富铝铁的过程。在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原生矿物遭受强烈分解,盐基离子和硅酸移动并大量淋失,铁、铝、锰在次生黏土矿物中不断形成氧化物并相对聚集,使土体呈鲜红色,甚至形成结核或铁盘层。这种铁、铝的富集过程伴随硅以硅酸形式的淋失。
      (6)钙化过程(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黑钙土、栗钙土、标钙土
      钙化过程是碳酸盐在土体中淋溶淀积的过程。在干旱半干旱弱淋溶条件下,易溶性盐大部分淋失,硅铝铁氧化物基本不发生移动,而钙镁等盐类就地累积或在土体中发生淋溶淀积,并在土体中下部形成钙积层。
      (7)盐渍化过程(干旱及高山寒漠地区)
      盐渍化过程是土体上部易溶性盐类的聚集过程。在干旱及高山寒漠地区,地表水、地下水及母质中所含易溶性盐分,在蒸发作用下向地表或土体中聚积形成盐化层。
      (8)碱化过程
      在季节性积盐和脱盐频繁交替作用下,土壤吸收复合体上钠的饱和度很高,即交换性钠占阳离子交换量的20%以上,水解后释放碱质,PH值大于9,呈强碱性反应,并引起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的过程。
      (9)潜育化过程
      潜育化过程是低洼积水地区土体发生的还原过程。土壤长期水分过度饱和,铁锰化合物在厌氧条件下被还原为低价铁、锰。由于铁、锰还原的脱色作用,上层颜色变为灰蓝色或青灰色的潜育层;同时,低价铁锰流动性强,极易流失,即发生“潜水离铁”作用,潜育层黏粒部分的硅铝率和硅铁率较高。
      (10)潴育化过程
      潴育化过程指土壤形成中的氧化还原过程,主要发生在直接受地下水浸润的土层中。由于地下水雨季升高,旱季下降,土层干湿交替,引起土壤中铁锰物质处于还原和氧化的交替过程。在土壤渍水时,铁锰被还原迁移,土体水位下降时,铁锰氧化淀积,在土体中形成锈纹、锈斑以及含有铁锰结核的土层,称为潴育层。
      (11)白浆化过程
      白浆化过程是指土壤表层由于土体上层滞水而发生的潴育漂洗过程。土壤表层由于季节性上层滞水,引起土壤表层铁锰还原,并随水侧向流失或向下淀积,或在干季就地形成铁锰结核,使腐殖质层下的土层逐渐脱色,形成粉砂含量高,铁锰贫乏的淡色白浆层。
      (12)腐殖化过程
      腐殖化过程是指在生物因素作用下,土体中尤其是土体表层进行的腐殖质累积过程。腐殖质化的结果使土体发生分化,在土体上部形成一个暗色的腐殖质层。这种土壤的腐殖化过程主要发生在草原和草甸土中,同时也广泛分布在其他自然界的土壤中。
      (13)泥炭化过程
      泥碳化过程指有机质以植物残体形式的累积过程。主要发生在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或地表有积水的沼泽地段,湿生植物在嫌气环境下不能彻底分解而累积于地表,形成泥炭,有时可保留有机体的组织原状。

      4、土壤退化
      (1)概念
      土壤退化又称土壤衰弱,指因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和人为利用不当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是土壤环境和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的综合表征。土壤退化的主要标志是有机质下降。土壤退化是一种后土壤过程,既可以在自然状况下发生发展,也可以在人类活动干预下发生发展,人类活动干预只是影响因素,土壤退化过程依然是其自身内质的渐变过程。

      (2)分类及原因
      ①土壤沙漠化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少雨、多风,易造成土壤沙漠化;不合理的放牧、樵采和开垦严重破坏了原有沙地的自然植被,可加重土壤沙化。
      ②土壤盐碱化
      气候干旱,地下水位高;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③土壤酸化
      根本原因:降水量大且集中,淋溶作用强烈,钙,镁,钾等碱性盐基大量流失。
      主要原因:施石灰、有机肥等传统农业措施的缺失。
      ④土壤毒化
      工业排放三废导致重金属超标;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⑤土壤污染
      由大气和水污染的转化而产生的属于点污染;化肥农药产生的属于非点污染。
      指某些物质在土壤层中含量增减到一定程度,导致土壤成分、土壤性能等发生改变,并直接或间接地对生物有害的现象。
      土壤污染类型:化学污染(无机污染,如汞,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及氧化物、硫化物等;有机污染,如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物理污染(固体废弃物,如尾矿、废石、粉煤灰、工业垃圾等);生物污染(带病菌的城市垃圾、废水废物、厩肥等);放射性污染(放射性元素含量过高)。
      土壤污染包括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产生的危害和自然产生的水或大气的污染再衍生导致的。季风暴雨、水土流失、漫水灌溉等,可在一定程度内减轻人为的土壤污染。

      (3)研究土壤退化的意义价值

      ①意义

      历史上,埃及与印度等国的古代文明是凭借其肥沃的土地而兴起,而西印、西亚及中美不少地区则毁于土壤退化,因此土壤肥力对于生态系统生产力、元素循环乃至自然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②价值

      1°研究土壤退化。有助于恢复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水以及物理支撑;土壤理化属性决定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而影响整个食物链、生态系统的状况。

      例如,通过研究盐碱地的成因机制,可提出如下治理措施:物理措施如沟渠排水、灌溉工程;农业措施如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生物措施如利用土壤生物活动、种植耐盐植物等。

      2°研究土壤退化,有助于改善全球气候及N、S、P元素循环。土壤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四大圈层的交界面,是最活跃的部分。土壤的变化,微观上影响元素在四大圈层中的循环,宏观上影响全球环境。

      例如,科学家发现磷素固定是红壤磷素退化的主要原因,解决了红壤磷素退化的实质问题。

      3°研究土壤退化,有助于解决土壤退化带来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水体污染及温室气体向大气扩散的问题。

      例如,土壤退化导致植被无法生长,森林减少;土壤失去植被保护,造成水土流失,进而污染水体。植被减少也导致生物固碳能力的削弱,使温室气体排放相对增加。

      5、土地退化&耕地退化&土壤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土地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综合因素的干扰、破坏而改变土地原有的内部结构、理化性状,土地环境日趋恶劣,逐步减少或失去该土地原先所具有的综合生产潜力的演替过程。其产生原因有自然灾害、人为的破坏和不合理的利用等。土地质量退化的主要形式有: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是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途径。

      耕地退化:耕地是指经过人类后天培育而适合种植农作物和果树的土地,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耕地退化是指自然或人为因素下,耕地种植能力下降、产量降低。具体表现为:水土流失、沙化、土壤盐碱化、土壤养分亏损等。

      土壤退化:土壤退化又称土壤衰弱,土壤退化作用是指因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和人为利用不当引起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条件恶化和土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其中,有机质下降,是土壤退化的主要标志。所以研究土壤退化不但要注意量的变化(土壤面积的变化),而且更要注意质的变化(肥力与质量问题)。土壤沙化,就是严重的土壤退化现象。

      区别:
      土地和土壤概念不同:土地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与基础地质、水文与植物,以及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动物,就目前人类目前和未来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
      土壤退化是土地退化的最主要形式,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所以耕地退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
      土地包括土壤,所以土壤退化也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6、水土流失
      (1)概念
      土壤及其他地表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和人为活动等作用下,植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水土流失是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互相交织作用产生的。

      (2)原因分析
      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1°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2°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3°地面组织组成:地表物质松散、节理的地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4°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低,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弱,水土流失也就越严重。
      ②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土地面植被完整性和地形的稳定,以致造成严重水土流失。
      1°植被的破坏:比如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
      2°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如黑土地区顺坡垄作、坡耕地的开发、过分密植、多次翻耕等均能导致农田区的水土流失。
      3°开矿:地质矿物多集中于地下,开矿破坏了原始的地面完整性,采后未及时修复植被,造成地面裸露,在降水冲刷、风力侵蚀下,水土流失严重。

      7、土壤地带性规律
      指广域土壤与大气和生物条件相适应的分布规律,包括气候和生物条件、水文、母质、地质、经纬度、海拔高度变化等引起的土壤地带性分布。
      水平分布规律
      (1)纬度地带性
      ①概念
      是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极地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带性土壤大致呈平行于纬线并依纬度呈带状分布的规律。
      ②表现形式
      全球性的土壤纬度地带分布,大致沿纬线延伸而横跨全大陆,这就是由北而南的冰沼土带、灰化土带和砖红壤带;
      区域性的土壤纬度地带分布,由于地区性因素影响,使有些土带发生间断、尖灭、偏斜,以中纬地区表现得最为典型;
      沿海的纬度地带性,主要由森林土壤系列组成,分布在中纬大陆边缘。我国东部:自北向南依次为灰化土、淋溶土、铁铝土;
      内陆的纬度地带性,草原土壤系列和荒漠土壤系列组成,如欧亚大陆内部。欧亚大陆内部:自北向南依次为弱淋溶土、潮湿土、干旱土;
      自沿海至内陆土壤分带,依次湿润森林土壤、半湿润森林草原土壤、半干旱草原土壤、干旱的荒漠土壤系列。

      (2)干湿度带性
      是因海陆分布的态势不同,水分条件和生物因素从沿海至内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带谱也从沿海至内陆呈大致平行于经线的带状分布规律。一般是从沿海至内陆依次出现湿润森林土类,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土类,半干旱的草原土类及干旱的荒漠土类,以中纬地区表现最为典型。

      垂直分布规律

      (1)概念

      土壤分布的垂直带性,是指随山体海拔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在一定高度内增加,超出一定高度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按海拔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类型也相应呈垂直分带现象。

      (2)规律

      ①地理位置不同,亦即基带土壤不同,土壤垂直带谱的组成亦不同,而在相同的生物气候土壤区内,土壤垂直带谱的组成和排列规律较接近。

      ②在相似的经度上,从低纬到高纬土壤垂直带谱由繁变简,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有由高降低的趋势。

      ③在相似的纬度上,由湿润到半湿润、半干旱及干旱地区,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由复杂趋向简单,同类土壤的分布高度则逐渐升高。

      ④在相似或相同的地理位置,山体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土地土壤垂直带谱越完整。

      ⑤山地坡向不同,土壤垂直带谱组成及同类土壤分布高度也有差别,特别是有些山地,界于两个水平地带之间,不同坡向,基带完全不同,因而坡向的影响尤为显著。一般情况是:山地下部两坡带谱土壤类型各异,向上逐渐趋于一致,但同一土带分布高度仍然有别,在阳坡分布高度较阴坡高,在干旱地区较湿润地区高。

      8、土壤成土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成土因素学说(道库恰耶夫)

      ①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②所有成土因素始终同时存在,并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地参与土壤形成过程。

      ③土壤永远受制于成土因素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演化,是一个运动着的,有生有灭的自然体。

      ④土壤形成因素存在着地带性的地理分布规律。

      (1)母质因素(土壤的物质基础)

      成土母质是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在生物气候作用下,母质表面逐渐转变成土壤。

      ①母质影响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酸性岩母质含石英等抗风化能力强的浅色矿物较多,往往形成酸性粗质土;基性岩母质含角闪石等抗风化能力弱的深色矿物较多,形成土层较厚的粘质土。

      ②母质影响土壤次生矿物。酸性岩中钾长石发育的土壤以高岭石为多,冰碛物和黄土中含水云母和绿泥石为多。

      ③母质影响土壤的养分状况。钾长石风化后形成的土壤有较多的钾,斜长石风化后形成的土壤有较多的钙。

      ④母质影响土壤质地。发育在残积物上的土壤含石块较多,发育在坡积物上的土壤质地虽然较细,但夹有带棱角的石块。

      ⑤母质影响土壤的性质特征。如发育在石灰岩上的土壤应含有大量碳酸钙,阻滞和延缓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发育石灰土,保留了母质的某些特性。

      (2)气候因素(影响土壤地理分布的基本因素)

      ①气候影响土壤水热状况。不同气候带中,水热状况不同,决定土壤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过程及变化;不同气候带发育不同的土壤类型。

      ②气候影响次生黏土矿物的形成。降水量增加和土温增高、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加强,土壤黏粒含量增多。

      ③气候影响岩石矿物的风化强度。矿物风化包含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风化速度和化学反应速度均和温度有关,热带地区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速度、风化壳和土壤厚度均大于温带和寒带地区。

      ④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潮湿积水和长期冰冻地区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干旱、高温、好气微生物活跃地区,有机物矿化快、积累少。

      ⑤气候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种类。湿润地区中性、微碱性土壤中细菌最多,干旱地区中性、偏碱性土壤中放线菌最多,酸性森林土中真菌占优势。

      (3)生物因素(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因素是影响土壤发生、发育最活跃的因素。

      ①植物:有选择地吸收分散于母质、水体、大气中的营养元素,利用太阳能制造有机质,再以有机残体形式聚积于母质表层。

      ②动物:对土壤的组成、形态特征有很大作用(蚯蚓);有机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③微生物:充分分解动植物的有机体,合成土壤腐殖质,然后进行分解。是土壤物质生态系统中物质生物循环的重要环节,推动了土壤形成过程。

      (4)地形因素(通过其他成土因素起作用)

      地形是影响土壤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条件。

      ①地形与母质:不同地形部位可分配不同类型的成土母质。如山地上部、台地上主要是残积母质;坡地、山麓主要是坡积母质;冲积,洪积扇主要是洪积母质;从地形部位由高到低,土地质地由粗变细。

      ②地形与水热条件:地形影响水热状况和物质的重新分配。热量状况体现在不同地形部位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面辐射不同,影响地表温度差异;降水状况体现在坡度较陡的山地,降水大部分成为地表径流,土壤遭受侵蚀;地势平坦或低洼处,降水多渗入土壤,发生物质堆积。

      ③地形与土壤年龄及土壤肥力:地形对其表层物质的稳定性有着深刻影响。

      (5)时间因素

      时间决定土壤形成因素作用的强弱及土壤发育的进程。

      ①土壤的发育形成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过程,是个逐渐演进的过程。

      ②随着漫长时间的侵蚀过程,整个土壤剖面向下位移,越往深处越老。

      ③随着时间的增加,土壤是成熟度逐步增加,复杂性变强。一般来说,发育程度较高的土壤经历的时间长。

      (6)人类活动对土壤发生发育的影响具有双向性。

      有利影响

      人类通过合理利用土壤资源,采取各种措施改良土壤,定向地培育土壤,使原来的自然土壤成为肥沃的土壤;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通过有目的的改变成土因素,间接作用于土壤的形成、演化。例如,通过清除植被、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灌排工程、植树造林等农业技术措施改变土壤的环境条件,从而影响其形成发育。

      不利影响

      人类活动是社会型的,受到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土地利用耕作制度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类活动给土壤发育、土壤质地、土壤肥力等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使土壤退化,这是应防治的。例如,人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的不适当的灌溉,常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或使盐渍土分布范围扩大,盐化程度加深;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和杀虫剂等化学农药,造成土壤环境污染等。

      9、土壤侵蚀
      指土壤和成土母质在外力(水、风)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土壤侵蚀量: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土壤侵蚀速度: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侵蚀量。
      土壤侵蚀速率和土壤侵蚀量超过土壤过程允许的侵蚀速率和侵蚀量,会导致愈发严重的土壤退化。

      10、土壤地理
      (1)土壤类型
      中国的土壤分类共分七级,即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
      (2)土壤类型的地理分布
      弱淋溶土
      分布于世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大致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占全国土地3.5%。
      发育的自然地理条件:弱淋溶土多发育于山地及丘陵地区,成土母质为风化残积物和坡积物,褐土的母质多为黄土及黄土堆积物。
      分布区既有夏干冬雨的地中海气候,也有夏雨冬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共同特点是半湿润半干旱气候。
      植被类型方面:灰色森林土发育于温带森林草原或森林向草原过渡区,以落叶阔叶林为主;褐土发育于夏绿阔叶林与灌丛植被地带;镍红土则发育于热带稀树草原或热带稀树灌丛草原。

      淋溶土
      分布于温带、暖温带及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区。在我国自辽东、山东至大巴山、长江沿岸的广大地区有其分布,占全国土地面积12.9%。
      发育的自然地理条件:年均温-1到18℃,年降水量500到1300mm,夏季降水量占全年70%到80%。
      自然植被自北至南分别以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部分地区为草甸植被。
      地形多为低山丘陵,河谷平原,盆地及山前台地,成土母质以坡积物和冲积物为主,棕壤和黄棕壤分布地区稍有部分黄土母质。

      铁铝土
      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在我国分布于长江两岸,向南至南海诸岛,占全国总面积15.7%。
      发育的自然地理条件: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到28℃。年降水量1200到2500mm,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季雨林和热带雨林。
      成土母质为各种岩石的硅铁质和硅质富铝风化壳。黄壤多见于海拔800到1000米的山地,常见母质为砂岩和花岗岩等硅铝质富铝风化壳。

      人为土
      分布相当广泛,凡是有人工灌溉和耕作活动的地方均有分布。
      特征:分布地的气候条件相差很大。
      人工植被为水稻,小麦,多种旱作物。
      地形有平原,盆地,丘陵及坡度小于25度的山坡地。成土母质也多种,以冲积、湖积及坡积物为主。

      黄棕壤
      分布于长江下游,界于黄、红壤和棕壤地带之间。
      特征: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杂生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弱富铝化、粘化、酸性土壤。

      11、土壤剖面
      指从地表垂直向下,显示土层序列及其组合状况的垂直切面,是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依据土壤剖面中的颜色、质地、结构、孔隙等构成状况的差异,可划分为六个主要层次:有机层(O),腐殖质层(A),淋溶层(E),淀积层(B),母质层(C)和基岩层(R)。

      耕作土壤剖面
      耕作层(表土层)属人为表层类,包括灌淤表层,堆垫表层和肥熟表层。土性疏松、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颜色较暗、肥力水平低。
      犁底层(亚表土层)在耕作层之下,土壤呈层片状结构,紧实,腐殖质含量比上层少。
      心土层(生土层)在犁底层之下,受耕作影响小,淀积作用明显,颜色较浅。
      底土层 (死土层)几乎未受耕作影响,根系少,土壤未发育,仍保留母质特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