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岩清望着裘依和夏容漆离去的身影,倚在书案旁。当时发生的事,又何止桐山冤案。

      仍记得那日,岩清在给窗台上的鲜花浇水,屋外清风阵阵,吹起廊下的风铃。裘佳踏着晨光走来,少女明媚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岩清。”于是他放下手中的木勺,回身行礼道:“凤主。”

      裘佳邀岩清在先皇寿宴上为她奏乐,舞一出《红鲤戏莲》。岩清欣然答应。他们日日相伴,有时裘佳踏着晨曦而来,伴着晚霞而去。又有时她顶着烈日而来,和着月光而去。

      彼时的岩清仍处在丧亲之痛中,敏感脆弱,时时望着屋外出神。若不是裘佳相邀,只怕就此沉沦。寿宴当晚,他看着舞台正中的裘佳,心跳如雷。接着他便看见裘佳与华北故匍匐在地,百官朝贺。原来,是先皇为他二人赐婚。

      后来裘佳再未踏足乐今楼,岩清也开始在楼里接客。婚期将近,帝都处处洋溢着喜气,人人都在讨论凤主与华北故的婚事。婚礼的前一日,楼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戍北将军剪齐,武国公剪巍的独子。武国公剪巍乃裘佳武师,师徒二人情谊深厚。

      剪齐为岩清带来了裘佳的消息:桐山有变,婚礼延期。此次剪齐返帝,是为了参加裘华二人的婚礼,婚礼延期,他也闲了下来,是以到乐今楼探望故人。说来,剪齐与岩清幼时师出同门,两家相交。可时过境迁,早已不复当年。

      裘佳抵达桐山没几日,皇陵失火。镇守皇陵的二皇子为救火身负重伤,昏迷不醒。以匠织阁为首的一派官员伙同谏官联名上书,请求陛下将二皇子裘闻迎回宫中救治。

      言二皇子身为陛下皇弟,早应封王。黎明之乱其虽有过错,但已尽力弥补,功过相抵,骨肉至亲应当和睦相处,为久辉开创盛世。又言凤主把持朝政多年,结党营私,二皇子应尽快封王归朝,制衡凤主,避免重蹈岩国公覆辙。

      与此同时,裘佳从亡魂山落水失踪的消息传到帝都,二皇子经御医悉心救治得以苏醒。原本观望的众人,再次上书,言凤主生死不明,应尽快册封二皇子,稳定朝野。二皇子裘闻,乃当今圣上,裘依的父亲。

      裘佳失踪一事,令武国公忧心不已,即刻动身前往桐山。二皇子一派有机可乘,先皇骑虎难下,册封裘闻夜阑王,暂代凤主行政。剪齐得先皇令,暗中调查皇陵失火案。岩清无意中在乐今楼探得线索,被人追杀。后剪齐将他送往桐山躲避,并从旁协助裘佳处理桐山冤案。

      待他二人从桐山返帝,岩清力证皇陵失火真相。裘闻背后的官员接连下马,匠织阁遭到重创。然裘闻仍稳坐台上,隔山观虎斗。裘佳与岩清抓不到其把柄,此事暂且落下帷幕。岩清为打击裘闻一党,不惜动用岩国公遗留的关系,惹得先皇不悦。为保岩清安危,裘佳将其藏在凤主府。裘闻利用此事,对外散播谣言,一时间满城风雨。

      另一位当事人华北故正处理江都假bi(第四声)一案,并未对外表态。假bi案涉及久辉七十九年的“黎明之乱”,是先皇的心结,亦是裘佳的心结。裘闻及匠织阁深涉其中,若厘清此事,裘闻便再无翻身余地。不过后来,华北故还是去见了岩清一面。说是相见,其实也只是匆匆一瞥。

      山雨欲来风满楼,岩清在中心雨亭看着翩飞的云帆如是道。第一道雷声落下来时,华北故迈进了风雨阁的大门。油伞下,一双淡薄如水的眸子迎上了岩清的视线。雨势渐大,遮住了华北故的面容。那日他二人并未相见,裘佳将华北故迎进了落雨堂,直至晚饭后才离去。后来,岩清回到了乐今楼。

      裘华二人同裘依和夏容漆一样,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意。裘佳年少丧母,不受父皇裘庭待见,日子过得清苦。若不是被选作凤主,只怕日子过得更加凄惨。但凤主一事仅有裘庭、剪巍、华国公、先皇裘长知道。宫中都以为裘佳是不受宠的公主,平日也不曾用心对待。

      裘佳五岁开蒙,跟随华国公习文,同武国公习武。但华国公并不认同裘佳,他更赞同裘长的胞妹,长公主裘雀担任凤主。华北故是裘长的伴读,是以,平日裘佳、华北故、裘长一同上课。裘长与华国公一样,力挺裘雀,但裘庭并未动摇。裘佳整日形单影只,只有华北故与她亲近些,剪齐偶尔随剪巍入宫看她。

      裘佳仍记得第一次见到华北故的场景,他一袭白衫在云龙桥上诵诗。那日裘佳睡眼朦胧,恍惚间还以为仙人下凡。后来裘佳十年那年,偶然救下被人追杀的华北故。

      此事说来凑巧,那时正值一年一度的秋狩。华北故一人进山狩猎,偶遇歹人密谋突袭裘庭,打马赶去通禀,不料被歹人发现。为躲开追杀,裘佳拉着华北故滚下山坡。那日他二人在山坡上翻腾,天旋地转。华北故将她护在怀中,幸而林中多树,才堪堪停住。他二人狼狈不堪,却不约而同地冲对方扬起了笑脸。

      他二人坠下山坡,未能及时禀告裘庭,那伙歹人还是引起了不小的骚乱,好在武国公早有准备,也算有惊无险。华北故忍着伤痛,带着裘佳走出树林,回到营地才倒下身去。裘佳照顾了他几日,华北故醒后,裘庭决定将她送往蔚山。裘佳自是不愿的,在永明殿跪了几日。她从未在外人面前流泪,那几日一双眼睛肿成了桃子。

      后来还是华北故从病床上赶来,捞起地上的裘佳,将她带回寝殿。那日下了第一场秋雨,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裘佳不负众望地得了风寒。她被送走的那天,便在马车上起了高热。裘佳费力地撑起身子,看着渐行渐远的城门,以及化作黑点的华北故,晕了过去。

      裘佳挺到了蔚山,苏老太师延请名医悉心呵护,养了半年才大好。裘佳体弱,于是苏老太师便让她每日去后山走一趟,从山脚爬到山顶。裘佳前往蔚山一事对外保密,宫中称她身患重病,闭门不出。蔚山书院仅有负责教授裘佳课业的先生才知她的存在,彼时岩清是苏老太师名下的弟子,在书院中颇为有名。苏老太师瞒得极好,日日相伴左右的岩清都不知有其人。

      裘佳体弱,爬山格外费力。一日,她千辛万苦爬到山顶,累得浑身乏力,摊在台阶上。不远处的竹林里响起了琴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裘佳悄悄走去,便瞧见在林中奏乐的岩清。她藏在竹林外,听他从《三叠曲》弹到《乐生吟》。

      后来裘佳每日都坚持爬山,只为听他奏上一曲。琴声成了裘佳在书院唯一的慰藉,她在竹林外,看朝霞飞升,看山鸟出巢。听琴声高鸣,系上她的思心,飘向远方。

      久辉七十九年,裘佳十四岁,江都、水都、安都连月大雨,民心不稳。裘庭急召裘佳回宫,沿路访查,查探灾情。裘庭派出匠织阁副长使玄品中赶赴江都治灾,却越治越乱。那时裘佳已回到帝都,后江都生乱,波及水都,安都有裘长在尚且安稳。

      久辉八十年,暴雨并未停歇,三都流民顺势起义,浩浩荡荡朝帝都进发,剪巍受命前去镇压。二皇子裘闻及三皇子趁乱发动宫变,裘庭早已因灾情急火攻心,重病不起。宫变那日,是裘佳十五岁生辰的前一日。她一如往常地去给皇后请安,众姊妹都在,唯二皇子的胞妹裘莺因病缺席。后来不知何处发生了骚乱,众人四散。皇后带着裘雀逃离,裘佳和其他姊妹在皇后寝宫中躲避。

      裘佳换上宫女的衣服同侍女逃出此地,她其实很想留下保护其他人,可她势单力薄,无力抵抗。裘佳踏过遍地的尸骸,滚过鲜血淋漓的地砖,头也不回地奔向裘庭的寝宫。她依着裘庭的命令,取出继位诏书藏在身上。后来裘长与武国公及时赶到,二皇子见大势已去,将三皇子斩杀伏罪,自愿退守皇陵为逝者祈福。

      后来裘佳才知道,那日逆贼血洗皇后寝宫,诸位姊妹都未能存活。三皇子心狠手辣,趁乱铲除了其他皇子。宫变结束时,晨光熹微,黎明将至,裘庭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史称“黎明之乱”。

      连月的阴雨终于消散,裘佳看着喷薄欲出的红日,掏出怀中的遗诏泪流满面:太子裘长,文武卓越,有龙英之姿。传承大统,以张国祚……

      至此,裘长登基,裘佳封为凤主。二皇子一派退出朝野蛰伏。玄品中浮出水面,成了二皇子在朝中的耳目。岩国公参与宫变,暗中支持三皇子,岩家树大根深,裘长一直未能将其铲除。

      各阁官员损失惨重,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岩国公令岩清默守蔚山,裘长几召岩清未成,只得作罢。岩清忧心朝局,想入朝为官。苏老太师洞悉局势,将他留下。一待就是五年,直到岩国公私通丹漆一事事发,岩清被押回帝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第 4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