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 19 章 ...

  •   19、
      第二日,曹军启程。进京面圣按理说不应多带兵马,但曹操很不客气地将全军都召来,外加荀彧的四五千人,统统集合起来,浩浩荡荡向京城进发。
      曹操并不欲为难荀彧,虽然让他坐囚车,但里面铺了很厚的草垫,也没有戴刑枷,坐在囚车内,由一匹马拉着,随在队伍之中。甚至每日还有士兵送来汤药,为他治病。几日下去,高烧退了,精神也清爽了很多。
      荀彧定住了心,既来之,则安之,在颠簸起伏的囚车内闭目养神,或是折几根草茎排卜打卦,倒也悠然。
      一路风餐露宿,也不必细说。这一日,他们终究来到洛阳。

      洛阳自光武帝以来,久为都城,城池巍峨雄壮,上有将士拿着刀枪虎视眈眈。曹操等行至不远,已预先派人去城内报信,大队人马必须驻扎在京外,只有少数亲卫可以进城。
      通报过后,城门洞开,曹操等人提缰而入。荀彧的囚车也随着大队往里走。
      刚走到门口,忽而一骑飞马奔驰而来,马上使者高声喝道:“缓行!大将军有令!”
      曹操和众将皆是一怔,没想到刚进京,人未解甲、马未卸鞍,何进就迫不及待地派人来传话。曹操挥手止住军队,提马走出,在马上拱手:“车骑校尉曹操,请问何大将军有何指令?”
      “大将军说,曹将军颍川剿贼辛苦,先觅地休息,改日朝见皇上。”使者探头探脑地往队里看:“荀彧先生可在?”
      “唔,在后面。大将军还有话说?”
      使者点头:“大将军请荀彧先生过府一叙。”
      此话一出,曹军立刻响起窃窃私语之声。荀彧可是罪臣,何进竟用了个“请”字。而且这么急吼吼地来请,是什么意思?
      曹操眉峰耸动一下,倒也爽快,挥手:“来人,请荀先生过来。”
      荀彧很快来到。军校机敏,早将他的囚车开了,请他步行而来。一路上风尘仆仆,衣冠都沾了灰尘,但丝毫掩不去俊雅容色,形容憔悴,却不乏领军之人的杀伐气势。
      “荀先生,何大将军请您过府一叙。”使者见他到来,又重复了一遍。
      虽不知何进想要说些什么,但此举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荀彧正要答应,忽然马蹄哒哒,尘土激扬,又几匹快马奔来,为首的人尖声叫道:
      “董太后懿旨!荀彧谋害朝廷命官,即日下狱,听候审问!”
      声音尖细,来人是个小太监。
      身后“嗡嗡”议论声大作。说是董太后的懿旨,其实董太后与张让等人是一伙,这定是张让等十常侍的主意。
      没想到刚进京,就碰见何进与十常侍斗法,目标还都瞄准了荀彧。
      何进派来的使者闻懿旨大怒,却又碍于董太后不好发作,恶狠狠地瞪了那太监一眼。那小太监年纪虽小,平素骄横惯了,哪吃这个,立刻尖着嗓子道:“大胆!你是什么人,竟敢在这里乱传消息,放纵罪犯?快快退下!”又回头对身后跟来的几名侍卫叫:“还不快将荀彧收监,押往牢中候审!”
      眼看这太监跋扈,众将都心生不平。夏侯渊摩拳擦掌,直想冲上去扇他个耳光。然而算算又没立场替荀彧出头,只将眼觑着曹操。
      曹操瞥了这小太监一眼,他并不把这等角色放在眼里,但刚刚进京,不是与张让等人翻脸的时候。又看荀彧,却见他嘴角泛笑,似乎在看一出好戏,心中倒也佩服他处变不惊。便发话道:“既然董太后有懿旨,自然是……”
      “且慢。”

      一个平淡的声音打断了曹操的话。声音从容自小太监身后发出,却无人注意到说话人是几时来的。唯独荀彧本来含笑看着两派争斗,此时一震,笑容不自觉就敛去了。
      小太监回头,刚要呼喝,看清那人却又变了脸,媚笑道:“哟,是荀大人。”
      荀攸一身朝服,头戴朝冠,除了袖口翻出的红边,余下全是黑色,衬着脸色愈发苍白,本就不苟言笑,现在更是一切不理会,转向荀彧:“有旨,荀彧接旨。”
      所有人都愣,心说今儿这是怎么了,皇帝也有旨?一头雾水地纷纷提袍角跪下。荀彧深深地看了荀攸一眼,跪下聆听。
      “着,荀彧即刻入宫觐见。”就这么一句话,荀攸干巴巴地念完了。周围一片寂静。
      荀彧愕然抬头。何进和董太后的表示都在意料之中,但却完完全全没想到灵帝竟然会召见他。以灵帝的软耳根,不是听何进的,就是听张让的,而今竟然自己有了主见,真是不能置信。
      而且,这个时间点拿捏得也太巧了些……
      正在迟疑,却对上荀攸的目光。深黑的瞳仁凝驻,恍如吸尽光芒而悄然沉淀,无丝缕外溢,也无外人可解内蕴。只一闪,又垂下眸:“荀彧,接旨,然后随我进宫。”
      “……罪民接旨。”
      叩拜接了旨意,刚然抬头,手肘已被扶住,感到轻轻一拽便被拉起身,耳畔是一贯沉静的话音:“此等场合不便行家礼,叔叔见谅。”
      松手转身,荀攸对那小太监和使者都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径自走过。荀彧举步随上,两人竟就这么扬长而去。
      留下城门口曹操大军和两名使者,你看我,我看你,好不蹊跷。

      骑马往皇宫行进的路上,两人皆是沉默。
      荀彧呼出一口气,顿时白雾蒸腾。而今已是寒冬岁末,天气苦寒,微风吹过也是刺骨冰冷,不由得拢了拢衣袖。
      身边荀攸道:“稍忍忍,入了宫就和暖了。”
      明明没看自己,为何就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荀彧道:“公达,陛下为何要召见我?”
      荀攸拉着马缰道:“自然是问杀董一事的真相。”
      “仅仅如此?”
      “仅仅如此。”
      荀彧沉默。
      他总觉得今天荀攸的态度很奇怪,虽然往日里他也总是淡淡的,但似一杯冒着热气的清茶,入口温和,回味绵长隽永。可是今日他的平淡,却多了一份冷冽,如同这冰寒的天气,让人望而却步。
      沉默地继续前行,又走了好一段路,皇城宫门遥遥在望。荀攸忽而叹息一声,似是无奈,又似是自嘲。转目看着并辔而行的荀彧,终究放柔了声音道:“陛下召见,只是想听听为何‘俯仰无愧’。以叔叔的人品才智,妥善应对,陛下定会赦免你的。”
      “公达……”听得荀攸点出那四个字,荀彧便知道皇帝会召见自己,是因为荀攸进了言。心中疑惑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感激:“多谢了。”
      “不必。”荀攸当先来到宫门口,翻身下马:“奉陛下诏,荀彧入宫觐见。”
      “二位请。”

      步行进入皇宫大门,两厢站着数排侍卫,宫禁严格。这座宫殿是董卓祸乱京师之前的,荀彧前世并未见过,而今四顾一下,重重叠叠楼阁殿宇,亭台水榭,处处雕梁画栋,较曹操在许都为刘协修建的皇宫宏伟富丽了不知多少倍。
      一面在心中嗟呀,一面随着接引太监走入内去。
      灵帝是在寝宫里召见的荀彧。之所以在寝宫,是因为这位皇帝已经病到卧床不起。殿内那浓烈的药味,隔着门老远都能闻得到。
      荀彧迈步走进寝宫时,听荀攸说道:“我在外面等你。”

      灵帝半靠着枕头坐在床上,一个小太监正跪着给他揉捏双腿,身边还有个大太监,荀彧不认得,却听灵帝边哼哼边叫着“赵阿母”,立刻便知道,这是十常侍之一的赵忠。
      灵帝把十常侍当做亲人,宣称“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这事天下皆闻。然而亲耳听见,荀彧还是一阵恶寒。强忍着心中的厌恶,来到灵帝床榻前,叩拜:“罪民荀彧,拜见陛下。”
      “咳咳……平身。”灵帝其实才三十多岁,正当壮年,但脸色腊黄,一副萎靡的模样,昏暗的眼睛闪了闪,也不知看见荀彧没有,就摆了摆手,让他起来。
      “陛下。”还没说话,赵忠在旁边哄小孩一般的语气:“药煎好了,可费了不少功夫呢,陛下先喝了药,再办正事吧?”
      “咳咳咳……好好,阿母将药……咳咳,拿来。”
      一碗黑乎乎的汤药端过来,灵帝就着赵忠手里喝了一口,似是嫌苦,撇了撇嘴。旁边的小太监立刻碰上一个碟子,装着蜜饯等物,喂给灵帝吃。喝一口药,咬一口蜜饯,一时又咕咕哝哝地说两句闲话,全然把下面站着的荀彧当做空气。
      好不容易将药喝完,赵忠给灵帝擦了擦嘴。灵帝又咳了几声,才道:
      “荀……你说你叫什么?”
      “荀彧。”荀彧按捺着回答。
      “哦……荀彧,颍川荀家。”饶是汉灵帝这等不理政务,也知道颍川荀氏,一边咳一边道,“听张阿父说,你杀了河东太守董卓?”
      “回陛下,是有此事。”
      “为什么呢?”灵帝的语气里竟然饶有兴味,像是听见了个有趣的故事。
      “董卓冒充贼寇残害百姓,还意欲谋反,被罪名发现,便想杀人灭口。是罪民反击时将他杀死。”
      赵忠在旁边尖声叫道:“大胆荀彧,竟敢在陛下面前扯谎!董卓是朝廷栋梁,你随便就杀了?你说他谋反,有何证据?”
      “证据自然有的,”荀彧冷冷顶他,“董军冒充山贼,残杀百姓无数,现有多名人证已至洛阳,陛下可以亲自召见。朝廷委派董卓剿灭黄巾贼,他却囤兵颍上,不肯进军,又暗中与贼寇勾结,不是谋反又是什么?还有……”
      正要将路上整理好的说辞一一道出,却见灵帝无趣地摆摆手:“算了算了。人都死了,死无对证。再说朕也知道,你们颍川荀氏也不会谋反。就这样吧。”
      “这……”什么叫就这样?荀彧一愣:“陛下,那罪民……”
      “赦你……咳咳,赦你无罪。”
      “……”
      这赦免来得太轻易,比荀彧所能料想得轻易百倍,让他反而毫无欣喜,只是怔忡,一时竟忘了谢恩。
      “荀彧,还不谢恩?”赵常侍尖着嗓子,却能听出那声音里的强烈不满。
      荀彧咬牙,道:“罪……草民还有一事启奏。”
      “说吧。”
      “陛下赦免,便是草民杀董无过,草民军中手刃董卓者,应得嘉赏。”当时他亲口许诺“杀董卓者,赏百金,表奏陛下嘉赏”,虽是形势逼迫下的权宜之计,但人无信不立,既有机会,当然要提出。
      “咳咳,赏赐?”灵帝偏着头想了想:“你这样说似乎也有道理……但阿父阿母都不高兴……咳咳……这样吧,朕以口谕赐他黄金百两,就不发诏令了。”
      荀彧更希望获得明面上的赏赐,那便等于说他杀董是名正言顺了。但料来皇帝不会答应,便不强求,叩首谢恩。
      却听灵帝有气无力地咳着,一边道:“荀彧啊,朕还有件事要问问你。这事儿可比董卓有意思多了,哈……”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第 19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