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郊外 ...

  •   天气晴好,少徵带着霜降来到主母房内,向自家阿母请示出去,听到这个请求,萧元漪心下泛起嘀咕,怎的蓁蓁最近出去这么频繁?可不能是涉世未深,叫人哄骗了去。
      心下虽然着急,脸上不显,饮了一口茶不疾不徐询问道:“程家刚乔迁,蓁蓁你出去的这么频繁,可是在之前的宴会上结识了好友?可否说与阿母听听?”
      少徵灿然一笑,眼神都变柔和了几分,轻声道:“倒也不是宴会上结识的,说来有缘,上月蓁蓁去拜寒山寺赏景时,偶遇了靖王妃,靖王妃观之可亲,便时常去府上做伴。”
      萧元漪揉了揉发痛的太阳穴,思考了片刻点点头,便放行了。待到少徵走远,看着自家女儿的背影略微思索,也罢,蓁蓁有这番机缘也是福泽深厚,以蓁蓁的性格,要是能得到王妃的另眼相看也是多了层保障。

      和霜降立夏坐上马车的少徵却心事重重,待婢女通报,走进屋内,靖王妃看见少徵来到,放下手中的刺绣,拉着少徵的手坐下,嘴角带笑,声音轻缓而又沉静:“蓁蓁怎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可是在哪受了委屈?”
      少徵闻言一脸犹豫的看向靖王妃,绵言细语道:“城西郊外因天气原因,粮食短缺导致不少人生了病,蓁蓁别无所长,但在夫人的倾囊相授下学了医术,也存下了不少钱,想略尽绵力,但人力调度还想请夫人助我一二。”
      靖王妃闻言丝毫不在意,不由得好笑的点了点少徵的额头,满含笑意的说道:“有何不可?蓁蓁需要什么尽管说便是,女娘合该是这样,国家大义、民生小事不只是男子该做的。想做什么就去做罢,背后还有我靖王府呢。”接着又对着刘嬷嬷说道:“刘嬷嬷,去将王府的令牌交予蓁蓁。”
      少徵看着靖王妃这么支持自己,感动的靠在她怀里,靖王妃只是嘴角含笑的抚摸着少徵的秀发。
      两人闲聊了片刻,靖王妃将手中的令牌交给了少徵,“去吧,别耽误了,遇到任何难题或者有人有意刁难你,便报靖王府的名号。”
      少徵眼眶微红,行了一礼,便带着霜降和靖王府中侍卫采办好药材和粮食,坐上马车前往城西郊外。

      路上少徵看着窗外愈加萧条的风景,心中不由得焦急,待马车停稳后,少徵看到面黄肌瘦、穿着单薄的村民,虽然已至立春,但也尤为寒冷,便吩咐霜降拿了银子去采办一批衣物御寒。
      立夏打听到消息,便跑回来对着少徵说道:“女公子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废弃的寺庙,可以用来问诊和施粥。”
      待一切有条不紊的安排下去之后,少徵便坐在一个简漏的凳子上问诊。

      这几天,少徵在程府和城西郊外来回奔波,城外的村民经过这几天的医治,秩序得到了缓解,一些村民拿着本就不多的食物递了上来,面露感激的说道:“多亏女娘子,上头对我们是不管不问,只有女娘子心善愿意来救治我们这些农户,我们当牛做马也难报答恩情啊!这些东西您可一定要收下。”
      少徵莞尔一笑:“阿伯不必言谢,您把身体养好了,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这边,三皇子文子端一边坐上马车,一边吩咐人把东西准备好,对着身边战战兢兢的下属厉声说道:“天子脚下发生这样的事情,怎么不及时差人来禀报,耽误下去,你们有几个脑袋砍?”
      顾不得训斥,吩咐车夫快马加鞭,等到了城西郊外,却见百姓虽然瘦骨嶙峋,但是神采奕奕,丝毫不像上报的那样病役横行,心中颇有疑虑。
      待属下打听过后,便向破庙走去,尚未走近便听见女子和儿童的欢声笑语,行至门口,便看见一黄衣女子嘴角含笑蹲在门口抚摸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孩童,肤光胜雪,双目犹如一泓清水,见到眼前的士兵,直起身子,在各位脸上转了几转,容貌秀丽至极,当真如明珠生曼,美玉莹光,眉眼间隐然有一股书卷的清气。
      待到两人互道身份之后,文子端眯了眯眼睛,嗓音微沉:“据我所知是靖王府的人在这边行善施粥、治病救人,程家五娘子似乎与王妃并无交集?”
      少徵听着这试探的语言,也不生气,只是淡淡一笑拿出令牌道:“机缘巧合下与王妃相识,正如三皇子所见,王妃心系百姓但身体不适,所以便交付于我。”犹豫片刻又说道:“我观城西土地地质较硬,不好产粮,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粮食不足引发后患,不如将每一户的人口统计,闲置的土地按人口划分,适当的拨一些银两用来土地开发,土地划在自己名下定是更加用心,前三年待到秋收收取粮食的一成算作利息,剩下的可作为家庭温饱维持生计,后几年便按正常纳税便可买下土地真正的使用权,这样一来,闲置的土地和温饱都可解决。”
      文子端听闻此言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这女娘的想法倒是与自己不谋而合,目光缓和了许多:“你这女娘倒是有意思,可否问上一句为何这样做?”
      少徵目光坚定的回答道:“国安泰,方得万户安居乐业;国强盛,方得百姓无惧忧虑。时候不早了,少徵先行一步。”行了一礼,扶手上了马车。

      宫内,文帝和越妃正座上方,文子端行了一礼,如实汇报了郊外的情况,文帝越听越生气,手拍桌怒不可遏道:“这帮吃干饭的家伙,连个小女娘都比不上,阳田县瘟疫横行了这么久都不上报,都给细细查办,我倒是要看谁给了他们那么大的胆子。”
      越妃倒是对儿子口中的程五娘子感兴趣,便开口说道:“这程家五娘子我听阿媛在信中提过,对她可是赞不绝口,此举也当真是有阿媛当年的风范,圣上可要重重加赏一番?”
      文帝摸了摸胡子,看向自家不解风情的儿子戏谑的说道:“子端此事怎么看?”
      文子端闻言神色并没有太大的波动道:“程五娘子此举大义,实为闺中女子典范,臣认为可进行嘉奖一番。”
      文帝抚掌大笑:“好!好!难得听你夸赞一人,那便由你明日到程府传旨。”

      次日一早,程家众人正在用早膳,便听下人来报,说是三皇子有旨。程始夫妇对视一眼,皆是不明所以,来不及多想,众人赶忙到大厅接旨。
      大致内容不外乎是夸赞程家教女有方,赏赐了些金银珠宝给少徵,待到三皇子走后,程家众人围了少徵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萧元漪呵斥道:“还像不像个样子了?你们几个赶紧给我回房间,蓁蓁你跟我过来。”
      少徵安抚下兄长、阿姊,跟着自家阿母阿父来到九雎堂,端坐在位上,把这几天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萧元漪听得眼皮子直跳,深吸一口气道:“这几日我准你出府,原以为你是去拜见靖王妃,没想到你胆子那么大,给我暗度陈仓?”
      程始笑呵呵的说道:“夫人何至于生这么大的气?咱们家蓁蓁也是义举,救了那么多无辜百姓,还得到了圣上的嘉奖,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哈哈哈哈我程始真是生了个好女儿。”
      萧元漪瞪了自家丈夫一眼,扬声说道:“这自然是好的,但是阳田县那是什么地方?那里本来就乱民流窜,要是有个好歹可怎么办?你倒好,一声不响的跑到那种地方。”
      程始也反应了过来,一拍大腿说道:“咳咳蓁蓁确实不应该,凡事多跟我们商量嘛。”
      少徵知道自家阿母是担心自己,软声说道:“阿父、阿母放心,靖王妃派遣了近卫来保护我,不会出差错的,阳田县民风纯朴……”
      萧元漪揉了揉眼角,缓声说道:“即使是一尾池鱼,我也不敢说一动一念尽在掌握,更何况是人。你如何保证身边没有心怀揣测之人?”
      程始正色说道:“蓁蓁啊,你家阿母说的并不无道理,凡事要自己留个心眼,不可全然信任,当初潇瑜将军可不就是这样……”
      萧元漪连忙在桌下拍了拍自家丈夫的腿,程始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对着自家夫人尴尬一笑。
      少徵背脊挺拔,目光清正的说:“想要算无遗策也好,万无一失也罢,算都只是术罢了,道,才是根本,能救下的人在眼前,岂能不救。救下眼前就顾不到以后,那又如何?此道无他,凭心而行,后果自负而已。”
      听着自家女儿的这番话,萧元漪认真打量自家的女儿吐语如珠,神态天真却又眼眸坚定,年纪虽幼却又容色清丽、气度典雅。不知怎么的突然就泄了气,自己不也是那个时候过来的吗?有些事情旁人说千遍万遍,也不如自己亲自经历来得深刻,能长成现在这个样子既欣慰又矛盾,不希望女儿在经历自己那样的事,却又不想一直这样无知无觉的天真下去。
      罢了,女儿家总归不会闯出什么大祸,挥了挥手便让少徵回去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郊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