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第59章 ...

  •   出门去附近的越南小餐馆打包外卖回家,我问蛋哥现金有多少?他掏出钱包一看,那钱肯定不够买三份,更别提他跃跃欲试的四份了。
      我:你钱都不够就急匆匆出门?
      他:我有虚拟的钱啊。(我知道他说的是银行卡)
      我:人家那里现在刷不了卡你不知道?
      他:哎呀,那咋办?买两份?
      我:你的虚拟钱再多也没用,你真是有毒。今天你吃解毒药了吗?
      他:嘻嘻,没吃药想吃饭。
      早上煮酒酿圆子枸杞荷包蛋时,我按平时的操作打不开酒酿罐头盖子。蛋哥还在睡,我就网上搜视频学习别的办法,很快我就上手打开了盖子。然后我定睛一看视频下方第一条评论:以前有个姑娘找我开罐头盖子,我把这个视频给她看让她学习,这样以后她都可以自己打开了。结果,那姑娘瞥了我一眼说,活该你单身。啊哟哟,看来我也找到我以前在国内活该单身的原因了。而且立刻明白为什么国内有男同学的老婆怎么都学不会电饭锅煮饭,所以她每天都等着老公下班回家做饭,厉害啊。你看看,所以人家嫁的早嫁得好,活该我单身。
      昨天又跟G奶奶聊了一会天,她说作为一个75岁的独居退休老人,最近几天她时间都耗在网购和电子产品上。我不得不佩服她对电脑、平板和手机与时俱进的熟悉和熟练程度,也能感受到她对大女儿的深沉的爱。她的女儿比我大三岁,因为少年时期各种原因患上心理疾病,现在南德和同样有心理障碍的男友生活。两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是德国标准的月光族。前段时间因为女儿男友的工作发生变动收入减少,两人无法及时支付房租。她女儿不得不考虑增加工作量提高收入,但他们又暂时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出租房,结果还收到房东的律师信。G奶奶说我有虽然有钱但也不能她有需要就立刻出手帮忙,以后如果我不在了,她又该怎么办?她明明已经收到房东的催缴信但回避问题,直接把信放在一边也不和房东沟通,人家当然就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了。后来,她引导她女儿积极多方沟通,律师函的危机算是解除了,但经济问题依然摆在眼前。你别说,老奶奶这么大年纪了,每个月还给女儿50欧的零花钱,既是一种念想也是一种安慰。然后,今年她女儿生日,G奶奶按女儿的意愿给她添置床上用品。然而不很熟悉网购操作的她足足花了两天时间,在网上选了几件产品下单付款并安排买家直接发货给她女儿。网络支付她不熟悉,又不愿意麻烦在两公里以外工作生活的单身儿子,就不停想办法与各方沟通。后来,她还是让平台给她寄送账单,她通过电子银行转账方式成功付账。现在她又担心平台不能及时把东西送过去,也不知道礼物是否合女儿心意等等。她把账单和目录给我看,果然是一个温柔包容的妈妈,买了两床床单和四个被套,花的钱是我们在同样物价消费的大约4倍价格。聊天中,她女儿来信息说刚刚收到快递,G奶奶这才放下心来又赶紧问女儿意见。我见状就及时离开了,别打扰人家母女对话,何况这份生日礼物晚了一个多月呢。
      最近看关于美国地产的新闻和相关报道,因为房价和贷款利率上涨,出现了一些有趣和神奇的现象,很值得审视和深思。一个是鉴于目前抵押贷款利率在7%左右,很多因为刚需要买房或者各种原因要置换房产的买家不得不承受更高的成本或者延迟消费。但现在美国的租赁市场上也是僧多粥少,保守估计全国还差至少10万套出租房产。这与德国目前缺口在15万套房产很一致,但别忘了美国地广人稀,而德国人口密度高,城市集中化程度也更高,所以矛盾更突出。所以,现在德国的房产价格虽然因为贷款利率上涨而稍微温和上涨,但依然挡不住市场上供需失衡带来的上调。特别是上调的更多原因来自材料、资源和人工费用挺进,所以现在德国大多数地区的房产租售比让很多投资者也打消了念头。转回美国市场,据说现在成交的房产里至少三分之一都是现金全款交易。你就说说,这贫富差距,这高额储蓄或者母胎自带金汤勺的比例,真的不是以前宣传的那样啊。因为高贷款利率的锁定效应,让很多原本打算因为新工作高收入的人群也可能放弃跳槽打算,因为新地区的房价或房租让人望而却步。此外,有极端现象也让人不禁有唇亡齿寒的警觉。一个退休的老大爷本该一如既往衣食无忧的享受老年生活,没想到他所在地区的房价高歌猛进导致他的房产地税从每年不到一千涨到7千多。没错了,国外的房产持有成本可是每年递增的,除了高额维修保养费还有如影随形的地税。而地税价格是与房产价格紧密挂钩随时波动的,所以这个老大爷本来靠着家里继承了大房子,一个普通工作退休工资每月大概800美元收入,是该享受生活的好时候,现在不得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为地税买单。或者,当然他也可以选择置换一个本地区小房子减少地税负担,或者干脆卖掉这个地区的大房子换到另一个价格低的地区的小房子,安度晚年。但对于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这个地区的老年人来说,彻底离开搬到另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不知他作何感想?你看看,中年人背负房贷车贷抚养孩子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国外赡养老人没有任何规定,国内不一样),如果遇到裁员失业,这就是中年崩盘一朝返贫的前奏。但独居老人尽管有自有房产,没有足够的积蓄紧靠微薄的退休金,也可能是风中的一片枯叶,随时被收割随时返贫啊。如果再遇到身体不好,想重操旧业再工作挣钱讨生活,都没有出路啊。更何况就算不生病,退休年纪的人,再次返回到工作岗位,那种为生活燃尽最后一滴蜡的感觉,真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想想都让人噤若寒蝉汗毛耸立啊。蛋哥说,哎呀这种人年轻时候得过且过,继承家里房产安逸惯了,老了又是独居人口,政策上想搞点花活,分分钟的事情。我说,哎,人生的苦真的是,不在这儿就在那儿,不在早也躲不过晚啊。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