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回朝 ...

  •   荒郊密林,一支百余人的骑兵飞驰其中。
      为首的人身着轻甲,剑眉星目,一路风尘仆仆也掩盖不了周身凌厉的气势,那是真正上过战场的人特有的肃杀气。
      此人正是戍边三年奉召归来的大将军楚衡。
      楚老将军戎马半生,不料却遭匈奴奸细暗算,中了粹了剧毒的箭不治而亡。楚夫人悲痛欲绝,不久也撒手人寰。
      当年先帝见八岁的楚衡孤苦无依,便把他接进宫里与太子赫连汜一同抚养,并自认长辈早早为楚衡拟了字——怀远。杀父杀母之仇怎能不报,楚衡心里恨极了匈奴。
      后来先帝突然驾崩,太子登基,内政不稳。匈奴便趁机再度来犯,朝中无人可用,十五岁的楚衡便自请去边关抵御匈奴。
      如今一晃已过去三年了。
      不知道陛下如今怎么样了,楚衡心中怅然。当年他自请离京时赫连汜才十岁,哭着拉着他的衣袖不让他走。后来可能是真与他赌气,竟三年都没有给他写一封书信。
      忽然,密林深处一道白色光刺到了楚衡的眼睛,沙场见惯了刀光剑影的旋即反应过来这是刀剑的反光,急拉住缰绳:“戒备!”
      一群黑衣刺客从密林中飞身而出,手持长刀直奔他而来。
      楚衡拔刀挡开了刺客直刺他面门的一刀,翻身下马与刺客缠斗起来。他手中的朔风刀舞的虎虎生风,一时间刺客都没有办法近他的身。
      楚衡此行带的亲卫不多,却各个都是精英,一身本事都是从战场上磨砺出来的,不多时便制服了来袭的刺客。
      副将褚青向他汇报战果:“将军,这些刺客口中都含着剧毒,没有留下活口。在他们身上也没找到任何验证身份的线索。”
      “哦?”楚衡稍加思索:“把他们的裤子都给本将军扒了。”
      褚青虽是惊诧却仍是奉命行事,命手下把死去的刺客的裤子都扒开。
      “他们这……”褚青惊讶的看着一地刺客:“他们竟都是太监!东厂的人?”
      楚衡看了眼京城的方向:“看来是有人不想让我回去。”

      周国,城门口。
      少年皇帝站在门口向远处张望,赫连汜下朝便匆匆赶来城门口,已经在这里等了好几个时辰了。
      酷暑刚过,天气还有些炎热,纵使有随身侍候的太监为他打扇遮阴,仍有些细密的汗珠从赫连汜的鼻尖额头渗出。
      “陛下。”服侍赫连汜多年的老太监李禄不忍心看他在这里遭罪,上前劝阻。
      “这里日头这么大,您不妨先回宫里等,楚将军回来了一定会先去宫里拜见您的。”
      赫连汜微抿唇,却没有收回张望的视线。半晌终于开口道:“公公你不必再劝了,朕希望能早些见到楚将军。”
      李公公便不再劝阻。
      自从一月前听说楚将军要回京的消息,陛下一贯无波无澜的脸上便有了几分笑意,近几日更是日日跑到城门口来,盼着能早日见到将军。
      先帝去的早,陛下十岁就登基做了皇帝。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娃娃又如何服众?无权无势只能任人拿捏。蓟太后借母家的威势独揽朝政多年,陛下也只能任她磋磨。
      连他这个外人都看得出来,当年楚衡将军自请去边关一来是为了替陛下守住赫连家的江山,二来他手握兵权,朝中的人便不敢轻举妄动。
      是以太后虽然执手朝政,却始终不敢逼陛下退位让自己亲生的三皇子继位。虽是如此,陛下在宫中的日子也不好过。
      李公公又偷偷打量了一眼赫连汜,三年过去陛下已经比之前稳重了许多,如今听到楚将军回朝的消息,难得也表现出了几分少年人的焦躁。
      约摸又过了半个时辰,赫连汜感觉到地面轻微的震颤,远处隐约传来马蹄声,可以看见马蹄扬起的尘烟逐渐向城门口漫延。
      “来了!来了!”李公公第一个开口的是李公公。
      赫连汜没有说话,抿了半天的唇微微翘起,随着马蹄声渐进,赫连汜唇角的弧度愈发扩大,最后变成了一个少年人独有的明朗的笑容。
      几匹高头大马飞奔而至,打头的便是多年未见的楚衡,赫连汜不知怎么心开始砰砰狂跳。
      “吁——”
      楚衡猛拉缰绳,□□的千里驹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复又落下。
      “陛下?”楚衡没有想到少年皇帝会亲自到城门口来迎接他,故而有些惊诧地下马行礼:“臣楚衡参见陛下。”
      “楚将军不必多礼。”赫连汜急忙向前扶起楚衡,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注意到他身上干涸的血迹,心下有些着急:“为何有这么多血迹,楚将军受伤了?”
      “无碍。”楚衡看着长高了许多的赫连汜:“只是来路上遇到了山匪,已经尽数解决了。”
      赫连汜眼角泛红:“无事便好,无事便好。”
      二人一时无话。
      李公公察言观色向前行了一礼道:“陛下,楚将军一路归来风尘仆仆,不如先回宫,之后再叙旧也不迟啊。”
      “朕都高兴糊涂了。”赫连汜拉住楚衡的手腕:“你的亲卫朕已命人安置在北营好生招待,将军就先随朕回宫,朕有好多话想同将军说。”

      与此同时,皇城内,长寿宫。
      一缕青烟在香炉中缓缓升起,整个宫殿内充盈着略浓的檀香味,蓟太后跪坐在蒲团上默诵着佛经,手中的佛珠一颗一颗的转动。虽然已是一国太后,蓟太后今年仅三十三岁,风韵犹存的年纪。
      不多时门被悄悄打开,大太监王喜跪在太后身后汇报皇帝的行程:“太后娘娘,陛下今日又去了城门口等楚将军。”
      “派去的人有消息了吗?”
      王喜偷偷抹了一把汗:“回娘娘,派去的人都没了音信。楚将军今日已经回京,现正在随陛下进城。”
      蓟太后停了手里的佛珠:
      “哀家也没指望你派去的人能伤了楚衡。”
      “哀家只是给他提个醒,若是他真要与哀家作对,那这将军换个人当也是可以的。”
      服侍太后多年,王喜自然知道太后喜欢听什么,便依言说道:“娘娘英明,那楚将军在边关再厉害,在京城这地界儿也翻不出什么水花。”
      “罢了。”太后继续转动手里的佛珠:“传哀家懿旨,楚将军退匈奴有功,今晚在宫里设宴,为楚将军接风洗尘吧。”
      “是。”
      “去趟重华寺请云心师太,哀家近日参读佛经有一处不明,想请大师为哀家指点迷津。”
      “奴才这就派人去请。”
      “退下罢。”
      待王喜走后,太后看了看桌案上还冒着缕缕轻烟的香炉:“这檀香味道太重了,熏得哀家眼睛疼,熄了吧。”
      角落里一个宫女端了一杯水来,揭开香炉的盖子,干脆利落的浇灭了燃的正欢的香粉。

      王喜出了长寿宫,一个侍卫打扮的少年便凑上来行礼:“义父近来可好?”
      少年十三四岁的样子,身量纤长略显削瘦,容颜俊美却因皮肤过于白皙而带着几分阴柔。
      王喜:“小凌子,你怎的到这里来了?”
      “今日该我轮值,听说义父进宫了,特意来长寿宫给义父请安。”江凌低敛眉目,十分乖巧的样子。
      “你倒是机灵。”王喜满意的点了点头,顿了顿又道:“今晚太后娘娘要设宴为楚将军接风洗尘,你带侍卫巡逻的时候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万不可出了岔子。”
      江凌心中一动,抬头追问道:“义父说的是哪位楚将军?”
      王喜一蹙眉,似乎是觉得江凌蠢笨:“咱们周国还有几位姓楚的将军?自然是楚衡楚将军。”
      江凌听罢躬身行礼:“是儿子愚昧,义父交代的差事儿子一定好好去办。”
      “嗯。”王喜似乎仍不太满意,又提点了几句:“在这宫里当差,要知道谁是真正的主子,回头咱家在太后面前替你美言几句,往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是。”
      看着江凌如此谦逊听话,王喜似乎这才满意,拂袖出了长寿宫。

      漱琼池,池壁上白玉雕刻的花鸟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着莹莹的暖光,此时楚衡正在汤泉中沐浴,这漱琼池之前便是他与太子沐浴的地方。
      一个身形修长的太监捧着盛衣服的托盘从金丝楠木雕花的屏风后走进来。
      此人正是江凌。
      他看着池中楚衡光裸的布满伤痕的肩背眼神逐渐变得阴冷,阴鸷的目光死死盯住楚衡肩上的一处伤疤。那似乎是谁留下的牙印,因为咬的太狠太深以至于留下了疤痕。
      “若是想看便凑到近前来仔仔细细的看清楚。”楚衡转过身看向江凌,调笑道:“公公如此盯着本将军看,难不成是倾慕本将军?”
      江凌急忙低下头不让楚衡看到他的脸,故作慌张的样子:“陛下让奴才来给将军送换洗的衣物。”
      楚衡刚想接着调笑两句,赫连汜恰好从屏风外走进来,他看了一眼捧着衣服的江凌道:“把衣服放下就退下吧。”
      “是。”江凌放下衣物躬身退出了淑琼池。
      此时终于没有外人在场,赫连汜憋了许久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大滴大滴的往下掉。氤氲的薄雾熏的他眼尾更加通红:“怀远哥哥,你终于回来了。”
      一声哥哥,叫的可怜又委屈。
      楚衡轻叹了一口气,柔声安慰的道:“一别多年,陛下怎的还和小时候一样爱哭。”
      他自然知道赫连汜年幼,在宫里的日子定然不好过,当年他走之前特意嘱托几位秉直忠正的老臣好生照看辅佐陛下。现如今看来陛下如今的处境比他想象的还要艰难。
      见赫连汜仍抽噎个不停,楚衡抬手为他拭去脸上的泪水:“阿书别哭了,如今我回来了定然不会再让你受委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