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8、第六十八章 ...

  •   暴雨终于停止。

      笼罩了暨云城两天一夜的乌云,稀薄地在天空中匀开,云层之后,隐约透出几分夕阳的霞光。

      人们从屋子里走出来,仰头目视这许久未见的太阳。

      大雨之后,空气里都泛着浓浓的潮意。

      住在城池低洼处的百姓,屋子里已经积起了一层泥水。各家各户正忙着用扫帚把家里的水往外赶,又舀水往外泼。

      妇人们愁眉苦脸,检查家里的存粮有没有被泡湿。

      倘若粮食湿了,那就该摆出来晾晾。不然捂上两三天,粮食就会发霉,味道怪怪的不说,吃了也会肚痛。

      最开心的当属小孩子们。
      在家里闷了好几天的童子们,总算获得了出门的权利。

      他们一个个光着屁.股,像是树丛里蹦出来的野猴子一样,结伴在水坑里蹦出佩奇的音效。

      忽然,街上传来一阵严峻肃整的马蹄声,压过了几个稚童的玩闹欢笑声。

      “守军出营,街里借路——!守军出营,街里借路——!”

      见多识广的老人家忙把几个孩子牵到屋檐下,让出主干大街上最宽阔的这条青石板路。

      又过了半炷香的时间,一营盔甲锃亮、刀剑崭新的骑士,威武昂扬地自街上奔过。

      哒哒的马蹄声踩着积水,踏过水坑时宛如芦苇荡溅起的雪白浪花。碗口大的马蹄乘风奔腾,抬起来时比幼童的脑袋还要高。

      小孩子看得呆了,缓缓地张圆了嘴。

      成年人们则挤眉弄眼地交换着眼神。等为首的银甲小将军带兵走远,便悄悄地凑在一起说话。

      “这是……又有什么事发生了吧?”

      “难道是西边有兵打过来了?”

      “不能。他们行军也讲究天时地利的。谁在这种烂天气里拔营,那可真不要命了。”

      “西边?诶,那不是陶家的地界吗?”

      话音刚落,人群就是一阵寂静,仿佛这话方才戳破了某种心照不宣的玄机。

      短暂的沉默过后,街坊邻居们就更加热火朝天地议论了起来!

      “居然惹得新小将军带兵上门,陶家是不是犯了什么事啊?”

      尽管没有人要求过,但百姓们还是自发地把从前的云归,和后面到来的云昂区分开来。

      围城三月的戍守之恩,暨云城百姓不会轻易忘却。
      女郎君是永远的云小将军。

      新来的这位女郎君的哥哥嘛……只能委屈他当个新小将军了。

      一说起陶家的坏话,当即就有闲汉摩拳擦掌,伸长了脖子。

      “那还用说!街里早有传言,先前咱们被围困三个月,就是陶家的人在城里里应外合,给韩燧石那天杀的送消息!”

      “嘿嘿,消息不消息的暂且不论。他陶家之前仗着陶仁老狗在太守府当主簿,其他家收佃户七分税,就他家收八分,这总不是假的吧。”

      一提起这个话题,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彻底收不住了。

      众人口沫横飞地征讨了一会儿陶氏的蛮横,忽然,有人抛出一个新的问题。
      “陶家究竟做了什么,连咱们太守都忍不了他了?”

      要知道,太守云松之的脾气,是公认的温和。
      能把太守逼到祭出刀兵的份儿上,陶氏一族必然是干了很了不得的事啊!

      “你怎么就知道是太守?”

      有人把手里蒲扇一摇,故作神秘地遮着半张面孔:“太守虽然对外风骨凛然,对内岂有这样的当机立断?焉知不是夫人来降伏他们呢?”

      此言一出,当即一呼百应,引来一票有识之士的认同。
      “那必然是段夫人。”
      “肯定是夫人啊,是段夫人!”

      ***

      陶氏一族断然没有想到,城中的风向会变化得这么快。

      天气甚至还没有完全放晴,天空偶尔还掉几滴淅淅沥沥的小雨。大坝差点决堤的消息,也还没有来得及传到城中诸人的耳朵里。

      所以,在陶氏一族人看来,完全没有任何理由地,他们的家门就被云昂领兵给堵了!

      太守的侄子,点齐了一千精兵,率下士卒们各个腰挎长刀、身披银甲,气势威风凛凛,一看就知道来者不善。

      自从陶主簿“病逝”以后,陶家掌权的人就换成了陶氏四伯陶牧。

      听见家人惶急地前来通报,陶史捻住胸前长髯,响亮地一甩袖子站起身来,发出一声清晰的冷笑。

      “好个夫人,好个段氏女。这妇人入太守府时,我便早知会有今日!”

      当初和韩燧石私下书信往来的,是陶仁。

      虽说陶仁此举,摆明了是为陶氏全族计。
      但对士族追究责任时,除非是非常残酷的政治斗争,一般是很少搞全家连坐的。

      在段夫人入住太守府,查到此事的端倪以后,陶仁当晚就畏罪自尽,对外宣称病逝,用性命给了一个太守交代。
      他陶氏一族也已经远避西郊,暂时躲避段夫人的风头。

      结果段璟娘还不满意!
      她竟然敢公然下令,派人带兵来围!

      段氏女着实太过咄咄逼人了。

      她究竟想要做到什么程度,非要取了他陶家上下几百口的老小性命才满意吗?

      陶史冷哼一声,大步流星地朝门外走去。

      那气势不像是去商议,倒像是要去问罪。若是不知情的人看了,只怕还以为门外的云昂将军,才是没有道理的那个人。

      双方甫一照面,云昂未曾下马,陶史也不曾以官职相称。

      “云昂侄儿,暴雨连绵数日,城中百姓正等着太守派人救济于困厄之间,你不思安抚百姓,反倒发兵围困我陶氏府邸,是何道理?”

      云昂万万想不到,世上居然还有人,如此积极主动地提起自己的把柄。

      假如他玩过千年之后一种叫做“狼人杀”的游戏,就知道什么叫做“傻狼自爆”了。

      “说得好啊,陶公,原来你也知天上暴雨,你也知汛情将至。”

      马背上,俊朗的青年将军,嘴角溢出一丝严酷的冷笑。
      被战争和死亡塑就的浓厚杀意,混合着铁与血的气息扑面而来。

      “既然如此,我倒要问陶公一声,你陶家负责修建的水坝偷工减料,致使暇水大坝差点决堤,陷我暨云城上万百姓于危难之中——又是何道理?”

      陶史原本中气十足,此时受此一问,气息却骤然一窒。

      古代交通不便,本来就容易产生信息差。
      陶家迁居城西,暴雨又加重了这种信息差的藩篱。

      根本没人告诉过他,太守和夫人都亲自带领民夫去一线检查大坝。

      这么大的雨天,哪怕是在大坝上多滑一跤,都可能被涛涛水流冲跑,从此下落不明。

      这两个人,一个是玉人般的云太守,一个是段氏锦衣玉食供养出的名门女,这鬼天气不好好在家里躲着,跑去大坝上干什么!

      假如是段夫人想搞政治清算,陶史已经派家人去给城中其他几家送信,在此之前,他会用如刀般的言辞,骂的眼前这小将军无地自容,拖延时间。

      但云昂竟然是为了大坝的事来质问他。
      这个,啊……

      陶史噎了一下,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

      陶家当然不会故意把水坝修坏。

      只是段璟娘掌权以后,陶氏一族门庭冷落,和此前烈火烹油的境遇有着天上地下的分别。
      所以,陶家人心里不平衡、有怨气,也是正常的。

      再加上,没了陶主簿做靠山,平时的进账来项也鲜明地减少。

      所以,陶史心知肚明,底下人负责修建大坝时,肯定贪了那么一些、偷工减料了那么一些。
      这都不是大事,只要面子上看过得去就好。

      所以陶史纵容了这种发展,也未尝不是对太守府做出的一种冷暴力回应。

      直到此刻,云昂率兵而来,一开口就是兴师问罪。

      他从怀里摸出一张薄绢,手腕一抖展开绢帛,上面正是陶史在事前签下的一纸担保。

      云昂淡声道:“陶公,先主簿从前勾结韩燧石,意图出卖城池在先;你又蓄意报复,欲毁水坝淹没暨云城在后……证据确凿,还请陶公束手就缚吧。”

      如果有边城百姓在此,他们会很惊讶地发现,云昂此刻凛然而不可侵犯的语气,居然跟一个多月前,边城水镜里于小将军当众宣判盗匪十二罪的声线极度相似。

      陶史的双肩像是一下子垮了下来,原本摸着自己胡须的手,也不小心揪断了几根长须。

      水坝修建不利,是有陶史的纵容在里面。
      但他没想过水坝真的会塌啊!

      他甚至没想到,这百年来都没有动静的水坝,居然真有用上的一日!

      而且,满城诸公,难道独他陶氏一家贪吗?不可能只有他一家的水坝塌了吧?

      段氏害他,一定段氏害他!

      但眼下的发生的一切,已经不容陶史做出反应。
      年轻将军给出的审判,远比陶史的狡辩更快。

      只见云昂提起刀来,隔着刀鞘笔直地指向陶府大门。
      “陶氏此举,与叛城无异。儿郎们,给我冲入陶府,擒住这上下逆党!”

      此时,最后一丝残阳沉入地平线下,士卒们打起火把,火光在陶府周边蜿蜒成了一条盘龙。

      乌云已经渐渐散去的天际之间,忽然响起一声闷雷。
      暨云城的天,从此要变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8章 第六十八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