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1、回家过年3 ...

  •   “太冷了,我开着暖气片都觉得浑身直哆嗦。”阮一是真的怕冷,这一会儿她恨不得把被子披在身上。
      “刚回去,肯定冷,明天就好。”高姐和阮一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又催你吗?”
      “你嘴巴最毒了,赶紧呸呸呸,”阮一和高姐在一起说话这地方方言立马就调整到了普通话,她说着还伸手摸着床帮拍三下嘴里也呸呸呸三声去去晦气“我这刚回来,能不能让我缓口气儿?急什么急?我不着急我爸妈不着急我们全家都不着急。”阮一真的害怕全家人拿着这事儿大谈大论,她也是想给自己壮壮胆。
      “哎呦。。。”阮一在屋里正和高姐说着话就听见堂屋刘幺妹妈妈一声惊呼。
      阮长青爸爸也赶了过去“咋了?咋了?”
      “妈?”阮一反应够快拿着手机就窜了出去“咋啦?咋啦?”堂屋那关了一扇的木门都要被阮长青爸爸和阮一挤破了“爸~”阮一被自己亲爸伸手拉到后面去,阮长青自己先进去“疼~”阮一摸着被自己老爸捏的直发疼的胳膊也跟着进了堂屋。
      眼前这情况有点儿尴尬呀。
      刘幺妹妈妈正抱着一个收音机盒子和阮长青爸爸大眼瞪小眼,阮一赶过去的时候刘幺妹妈妈只是淡淡的来了一句“这个咋忘了给爸了?”刘幺妹妈妈只是说着还不算她那带着死皮和老茧的手指轻轻一动了一下一个按键就被按了下去,然后屋内就是“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和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混合在一起。。。这是阮一回来这么长时间最有过年味儿的时候。
      “没事了?”阮长青爸爸看着媳妇儿手里的收音机伸手拿了过来再按一下暂停键“初二拜年的时候送过去不就行了?”阮长青想的简单。
      “不行,”刘幺妹伸手又把收音机夺了过去,这时候她拇指碰到一个按键“《朝阳沟》选段”
      “哎呦,我的妈妈呀,这大过年的能不能放点其他的。。。”阮一怎么看怎么觉得这画面滑稽,她也赶紧转换语气“大晚上的咱们好好休息成不?”
      “这咋不好听了?我就觉得好听。”刘幺妹妈妈难道真是更年期的原因?怎么这么叛逆?阮一只要一句话惹的她不开心了就直接怼回去“你听听,你现在就听听,省的你以后老了想听还听不上。”
      “我。。。”阮一求饶“妈,我错了,好听真好听,我特喜欢,来来咱们一起听。”这大过年的一家人不能老闹别扭不是。
      “起开,”刘幺妹还不让阮一听了她动手按了暂停键收了收音机就让阮一回去睡去“睡你觉去,”刘幺妹妈妈是多善变?这一会儿的功夫就把女儿从心肝宝贝排位到眼见心烦的地步“你个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
      “不懂,不懂,啥都不懂。”阮一说着伸手安抚自己老妈“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好听,真好听。”阮一说着还伸手暑期大拇指表示好,中,行,牛。
      阮一被自己亲妈各种嫌弃也不敢多说啥,这时候还是找个清闲地儿降低存在感修护一下受伤的小心灵吧。
      阮长青爸爸给阮一使眼色,让她先出去,他安慰媳妇儿“她一个孩子懂啥?她啥都不懂,不着急,咱走前给爸妈送过去不就行了?”
      阮长青的安慰声还在脑后阮一就又听见堂屋传来高亢嘹亮的戏剧声。。。
      阮一自嘲的笑笑这才注意到自己兜里的手机还亮着。
      “阿姨没事儿吧?”电话那头不紧不慢的传来高姐调侃的语气“你这家庭地位。。。啧啧。。。”高姐还忍不住的咂舌。
      “没关系,我不在意这些,”阮一有重要的事情要问“姐,问你件事儿,你妈,就是阿姨,她更年期症状明显吗?有没有那种动不动就开始发脾气或者心情不好之类的情况?”
      “有,”高姐也大大方方的承认“更年期也就是一个说法,注意点,别气你妈就行。”
      “你刚才不是也听见了吗?”阮一说着说着就委屈了“我哪里敢说一个不字儿?我就是觉得我妈怎么像个孩子似的?那变脸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你就当你妈妈跟你爸爸撒娇不就行了?”想想,似乎也是这样,不就是特殊时期需要多点儿关注度嘛,这不就是他们这群年轻人谈恋爱的模式一样的。
      “嗨,”阮一经过高姐这么一点拨就通透了“醍醐灌顶啊,姐,不愧是过来人,谢了。”
      “你放心,我这一‘醐’绝对是开水,”高姐和阮一在电话里开始逗起嘴来“好好过年,替我向叔叔阿姨问好,年后你要多出力啊。”
      “咱们一起的怎么叫我出力?您老干嘛?”阮一笑的眼角的鱼尾纹都出来了“躺着吗?”
      “躺着挣钱。”高姐是嘴上不吃亏的。
      阮一在西屋的门是虚掩着的,这会儿家里开始热闹了,邻居的大娘大爷们吃完饭喂完牛羊消食遛弯来了。
      是邻居赵娟花大娘,她手里还端着小半瓢的玉米面“大老远都听见你家放戏,回来了?”赵大娘声音洪亮,在屋里心情不好的刘幺妹妈妈听见有人来心情瞬间好多了,刘幺妹妈妈不仅在屋里都应和着“回来了,刚到家。”还抱着手里的收音机出来给赵大娘听戏“你赶春儿上去我们店里,我天天放给你听。”
      “咦~”赵娟花大娘真有表演天赋,她听着刘幺妹这么说那满脸褶子的脸上立马笑开了花,虽然高兴但是还是趔趄着上半身一问究竟道“我咋听前街王家说,你们那儿搞批发都是要会开车的大老爷们儿?我一个大字儿不识,能去干个啥?”
      “谁说的?这都找了你多少回了?年前帮帮忙一天五十块钱都找不着人,”刘幺妹说着也佯装生气的很“你在咱们村儿的号召力那是响当当,明年逢年过节,你只要带着村儿里人去,别说我给你放戏听,我还专门儿给咱们村儿的这一帮大姐姐们买个更好的喇叭放着听。”
      “哈哈,那感情好,”赵娟花大娘和刘幺妹关系最好,年轻的时候也没少帮着刘幺妹说话这年岁大了对刘幺妹更像妹妹似的“十五儿过节俺都能去,你说你要人不?我明儿都给你找人去。”
      “十五都过完年了,要也是要你一个。”刘幺妹有自己打算“开年儿我大姐也去,你们做个伴儿,多美的事,我一个月包吃包住还给你开三千。”刘幺妹妈妈这三言两语的就找着工人了,这交际能力让站在一边的阮一听的想给自己妈竖大拇指,这招工能力真强。只是这三千块的工资?阮一心里不平衡啊,她年前刚出去的时候也就管个住宿也就这么高的工资,现在老家的阿姨也能开这么高的工资了。
      刘幺妹和赵娟花站在客厅里聊着,两个人像是久别重逢的故人似的有说不完的话,两个人聊天还不算阮长青爸爸也加入,这家今年养了多少头牛那家今年养了多少只羊,谁家的娃娃今年考上大学了谁家孩子今年结婚了。。。。那信息包罗万象,村儿里的八卦就是用这种口口相传的模式传播的。
      没过多久,大门口就围了一圈人,这个时间点大家都不睡的,说是今夜要熬福。
      阮一老家门口就是T字型的路面,路边堆的是好多年前的榆树槐树杨树疙瘩,这些天然柴火也没啥大用处,一般处理情况就是烤火,再不然就是谁家红白喜事儿的时候给个一块钱拉上一大车再找有电锯的人家给破了当柴火用。
      人多了气氛就上来了,不知道是动手搬了一个槐树疙瘩再点燃一把风干了的树叶子,一群人就围着烤起火来。
      有亮光的地方总会吸引人,或许还在家里看春节联欢晚会的人们听见外面有人说话有人放戏剧或许是吃完饭喂一把牲口或者干脆就是好奇想出来转转。。。慢慢的人多了起来。
      “老三,今年没买花炮?”不知道是谁烤着火说着。
      “今年把这么好的表现机会留给别人,十五咱们再放花炮看热闹。”阮长青知道是村儿里的人都是想逮着这几个在外面做生意的瞅热闹。
      像是印证阮长青说的话似的前街的王家二楼也开始热闹起来,在二楼放炮那呲花筒飞得又高又亮。
      “走走,去前街看看。”有几个路过的手里揣着瓜子儿的年轻人想凑个热闹。
      “站在这儿也看得见。”有些年纪大的也挪挪脚下的步子站在街口看着天上瞬间炸开的绚丽烟花“咦,这花儿好看,这颜色看着也好看。”
      鞭炮声掩盖了收音机里传来的戏曲声,也掩盖了各种窃窃私语。
      阮一也站在门口迎着冷风抬头看着前街那炸出来的烟花。
      “嘭。。。嘭。。。”烟花一朵接着一朵的在黑色的夜空中炸开,很美丽,那绚丽的颜色也掩映着每个人脸上不同的表情,烟花落下脸上的表情也被黑色的夜色吞噬。这个时候刘幺妹妈妈伸手把还咿咿呀呀唱戏的收音机关了抱在怀里。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让阮一心里很不舒服。有一瞬间她也想成为在场所有人的焦点。
      绚丽的烟花整整持续了十几分钟,半个村儿的人都出来看一看这一场春节前的盛况。
      “明天一早,西头的土地庙有秧歌,咱们也去看看?”烟花落下又有人开始讨论明天的事情。
      “不是说大年初五?”一个村儿的信息好像也不统一。
      “都有,要土地爷保平安,今年大队里出大力气了,初五也要迎财神。。。”
      “那还不如二月弄几台大戏听听过瘾。”有人跟着附和,这个话题是目前最热门的话题。
      “今年少不了,你等着吧。”周边五个村儿二月十二大赶集,就像是庙会一样有杂耍的唱戏的演杂技的真比过年热热闹。。。
      阮一对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花瓶姑娘’,一个姑娘装在瓶子里养着,她那么小又那么可怜。长大后阮一稍稍懂事些才知道那些都是骗小孩子钱的把戏。
      讨论还在继续,似乎大家都对二月的赶大集更感兴趣,这个话题一直都是大家围绕着要进行深度讨论的,谁家姑爷在那天喝醉了,谁家送的礼贵了,谁家新媳妇儿在那天。。。。
      “东边谁家孩子放炮了?”没了烟花的噼里啪啦声儿也没了收音机里嘹亮的唱戏声儿不知道是谁吼这么一嗓子大家都被他给吸引了过去。
      “着火了?”“哪儿烧着了?”“东边场里,麦秸垛着了!”
      村东头儿是一大片连着的空场地,也就是平时晒花生晒玉米晒小麦用的空地,花生收了起来玉米收了起来小麦也收了起来,那秸秆就在场里垛成一垛成为冬天喂养牛羊的草料。
      “哎呦,谁家的草垛?”不一会儿大家都到村东头去。
      “这燥的天儿一场雪都没下,可咋办?”有人着急的向前看个究竟。
      “就是,就是,旁边是谁家的场子?这风刮的。。。”
      村里也热闹起来,有人拿出浇地的水管有人拎着水桶就冲了过去。
      这样的场景似乎有些熟悉,阮一想自己小时候在场里玩儿捉迷藏的时候被大人误会,这也不知道是谁家不懂事的小屁孩儿放鞭炮或者是谁吸烟的时候随手弹了一下烟灰火星子落在了草垛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1章 回家过年3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