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2”这个数字 ...

  •   周一的领奖台上,孟灯很想侧过头看他,好奇他是否在笑,好奇他的笑容如何明朗,好奇他是否能察觉自己那小心翼翼的眼神。

      可没有,她内心平静,端正的好学生笑容,在人群中拍下一张张照片,而后随着队伍走下台。

      没有一丝丝留恋,找到班级的队伍,心中也没有一丝丝波澜。

      此时的她仍然不明,原来喜欢不一定是小心翼翼,总有人死板,固执地将坦荡表露脸上,以至于喜欢不着边际,没人能看得上眼。

      孟灯常盯着镜子中的自己发呆,脸有些圆圆的,不似小家碧玉般精致,大概是不喜欢出门的缘故,皮肤很白,也没有长痘。

      不过是那一双眼睛,她总不喜欢。

      她曾暗暗观察过旁人,原来男生的睫毛都那般长,比女孩子都要卷翘些。可惜她没有生一双好看的眼睛,幼时照片里都是单眼皮,后来发现是内双。

      再长大些,双眼皮明显了些,却还是不好看。灰色的眸底总是无神黯淡,像是被灰尘蒙上的窗。

      其实她不知道,即使如此,有很多人仍然喜欢她那双眼眸,亮晶晶的,好像能够装进整个星辰。不笑时又像一潭湖水,在月色的衬托下恬静平和,总带着丝毫无源头的忧伤。

      她便是如此,自认不出彩,也不讨喜。

      孟灯与陈犹见面的次数很少,少到或许可以数的清,直到初二临夏,她见过他十一次。

      在面积说不上的学校,三栋教学楼环绕着小树林,从校门口的路可以延伸到他的教学楼、操场、食堂、一条漫长蜿蜒的小路、到她的教学楼。

      两人相见的次数,甚至可以被记录。

      考试、领奖排练、领奖、考试、上体育课、考试、领奖排练、领奖、考试、擦肩而过、食堂......

      她小心地觉察到每一次相见,在脑海中记忆。连同自己也不知道为何。

      她算不尽两人相见的概率,算不到两人相见的地点、时间,算不出自己的心意,也算不出那份情愫的坚定。

      初时,死板而木讷的她想用某种语言解释,直到多年后的某天,她看见霍金的采访。

      记者问他人世间最让他感动的是什么。

      霍金认真思考后回答:

      「 ‘遥远的相似性’。比如量子力学里的量子纠缠,两个粒子在经过短暂时间彼此耦合之后,相距再遥远,其中一个粒子受干扰发生变化,瞬间地,遥远空间外另一个粒子也会发生变化。」

      毕业后她知道某届诺贝尔奖颁给了量子纠缠。

      她那时已经肯定,喜欢就像两颗粒子,只要曾经短暂相遇,就算今后天各一方,只要他的信息穿到她身边,相触时莫名的电流便会在她体内穿恒,仿佛要将整个人撕裂开来,明确心意。

      初中的他们几乎没有交流,那段时间她太迷茫,也太固执己见。

      认为少年时的喜欢定不会常伴,一时的荷尔蒙冲动是令人上脑的酒精作祟,她扪心自问,她对他一定不一般。

      但看见他的脸时,书上一瞬间的怦然心动或者漏跳一拍都没有,没有脸红的不自觉反应,也没有路过后想要回头的冲动。

      她一定不知道,当她真正看向他时,就像一潭死水被石子砸起水花,余下的涟漪散去岸边,微微地沾湿了岸边的泥土,硬土松软,连着石头一起又沉入了水中。

      在潋滟春光之下,她扑闪的睫毛只为眼眸挡住光影,却没能挡住一丝丝的波澜。

      初三那年,她保送了。

      知道他也保送的消息,竟然是在高一报名时,她坐在窗边第二排的位置,班上已经零零散散来了些人,坐得近的已经开始新一轮交友,在身后显得格外热闹。

      手肘撑在桌子上,托着下巴,她看向窗外。

      窗户半开,盛夏早过,可余风仍然有些炎阳阳的,将未拉的窗帘吹起,蓝色的窗帘吞下一大口暖风,兜得肚子很大,这是孟灯的第一想法。

      她在心中暗笑,教学楼正对着大讲台,铺着白色的瓷砖,在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镜面反射的角度刚好对准教室。

      她的前桌坐着一个男生,后桌是一个女生,三人练成一条线,唯独没有说话,安静地有些尴尬。

      但这样的场合,她在初中早已见怪不怪。

      “同学,我可以坐你旁边吗?”耳旁传来清朗明亮的声音,孟灯偏头看去。

      她身后的女孩子也闻声抬头。

      瞳孔猛地一缩,一时无法作出反应。

      但男孩只是微笑着看孟灯,幽黑的眸子亮堂堂得映着她的模样。他没有继续说,像是等待着孟灯的反应。

      “可以。”

      当然可以。

      她始终没有想到,这一切本不在她的预料之中,就像一场突生的变故,将本喜湿热的水稻硬生生淹没。

      她放下手,一时间局促起来,但表面上仍是沉默的模样,看着他。

      陈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领口的扣子扣得端正,眼镜反射的光柔和。

      “同学,我们以前好像见过?”他坐下后轻声问。

      是,当然。

      “啊,或许吧。我是陈树中学九班的学生,孟灯,灯笼的灯。”这仿佛是她在发呆时想象过许多次的见面,他走到她面前,说出可能老套的认识方式,笑脸盈盈。

      “那我没有认错,我们以前经常同一个考场。”他淡淡地笑,眉眼亦融着笑,“我叫陈犹,犹豫的犹。”

      在年级榜公布在公告栏上时,她就已经去看过,她数着两人领奖时的距离,在榜单上找到他的名字——陈犹。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犹。

      也是犹豫不决的犹。

      “你怎么会记得我?”打趣的口吻,将她心底秘密花园的大门敞开。

      “我们经常在考场遇见吧,我见你总是熟悉,你不记得我也很正常。”像是打量这段话是否得当,他声音轻轻。

      原来在那时,他已经注意到自己了吗?

      转念一想,有记忆而已。
      那么长。

      “毕竟萍水相逢,但今天我们遇见了也是缘分,就认识一下吧。”他有些腼腆地笑,笑意如凉爽的风般。

      她淡淡一笑,自以为不算僵硬,“那很高兴认识你。”

      陈犹的模样已经不同于上一次见面了,短暂的时间里,少年的身姿更为挺拔,像一节青竹。但身上的气息却温和,不是小孩子的沉默与乖巧。

      孟灯试着打破二人间的沉默,“我记得毕业前第二次月考,尖子班里有一个学生空了一个阅读题没写都考进了前两百,那个人是你吧。”

      陈犹没有否认,反倒笑问:“这件事情那么多人知道吗?连不认识我的孟同学都知道。”

      她有些错愕,解释:“我朋友和我说的,和你一个班。”

      “哦,原来是这样。”他半回想道,“那次是考试到最后,我有些不舒服,就睡了一会儿。”

      “不过本来我语文也不太好,也没他们说的那么神乎其神,故意丢着题不写。”陈犹大概是知道别人如何传谣的,有些不好意思地为自己辩解。

      孟灯了解似的点了点头,这一点她哪里想不通。

      她只不过想不通他为何会想坐在自己身边而已。

      这个班是学校先定的清北班,若是想要个学习好些的学生,无论是前桌那位安静的小男生,或者后桌有些羞怯的女生都好。

      又想,大概通过以前的话题能够很快聊在一起吧,毕竟直到现在,她也没有看见熟悉面孔。

      她很快又陷入沉默,多是内心戏份的紧张。

      她很快想起初中时做过一年同桌的男生,他是个外向而乐观的人,对于沉默寡言的孟灯来说,让苦闷的生活有了很多乐趣。

      他曾问过她,“你没有喜欢的人吗?”

      “我初中不打算恋爱,年纪太小了。”这不是一个好回答,她又转口,“如果要喜欢,我喜欢数学咯。”

      那是她鲜少一次开玩笑,“毕竟数学可很粘人,若即若离就离开,一定要我多陪陪,没有空再喜欢别人了。”

      男生笑出声,连说几句行行行,“其实你长得挺好看的,要是想谈恋爱应该也不难。奈何你已经心有所属咯。”

      他戏笑的语气将孟灯逗笑,她心里很清楚。

      如果不是喜欢,至少心里有一个不一般的人。

      她将这异样的情愫瞒得很好,甚至再久一点,或许甚至可以欺骗自己。

      她的心有所属,在一场冷凛的风中。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42”这个数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