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跳大神 ...
-
一帆美食的账号粉丝量逐步增长,之前石头洽谈的卖厨房清洁用品的商家也寄来了样品,双方谈好了推广费和推广模式,就准备开拍了。
厨房纸的广告,张逸凡觉得主要突出一个干净卫生,油烟清理的便捷就好。
和传统抹布相比,厨房纸除了可以清洁油污之外,还能吸水,洗干净的碗筷锅具用纸擦一下再放,就不会水滴的到处都是了。
这个不是普通家庭的必需品,它是现在家庭一种提升生活品质的产物。
“这个广告的文案还是等你回来再想吧,现在怎么先用存货就好”
石头负责和商家洽谈合作细节,对于文案的部分,商家确实是有要求,要接地气,要独特,要与众不同。
内容的生产部分是张逸凡负责,还得等他回来再定。
“没问题,过两天我就回来了,你们可以先看看其他竞品的广告词,看看他们是什么角度”
此时村里的民俗祭祀已经快要开始彩排了,作为祭祀主力军的张逸凡早早就到了现场,现在一边等着其他成员一边给室友回信息。
“张逸凡,你不是去上大学了吗,你咋回来了”
迎面走过来一个精壮黝黑的小伙子,看着张逸凡惊喜的叫出了声,原来是小时候的玩伴铁柱。
铁柱和张亦凡是穿开裆裤就认识的交情,可惜铁柱读不进去数,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去了,据说在外面也挣了不少钱,带回来一个外地媳妇,生了一儿一女,现在日子过的也很不错。
“铁柱哥,你咋来了”看见老朋友,张逸凡也很高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偶尔能见到也是过年的时候。
“哎呀,不是要过节么,我这不就回来了,反正开车回来也就一个小时,近的很。
你咋样,还在读书吗”
铁柱为了方便回老家,贷款买了一辆小车,时不时就回来看爸妈。
“还刚上大一呢,你这不错呀,能回来看叔叔婶婶”
张逸凡很是羡慕,他也想回家,但是无奈路途太远又没有时间。
”嗨,瞎混呗,也就剩个孝心了,还得管我饭呢”铁柱笑哈哈的开起了玩笑。
俩人又聊了一会儿有的没的,很快就有人来喊铁柱去搬东西了,张逸凡这边人也到齐了,负责人催着大家快点去彩排,俩人就先散了。
正式的仪式是在明天上午,今天彩排说实话已经有点迟了,但是没办法,大家都是从外地赶回来的,紧赶慢赶终于在这一天凑齐了人,要不然彩排都彩排不了。
村里的吹拉弹唱班子已经就位,都在试着各种古老的乐器,这些平凡又奇特的乐器,待会儿就能演奏出神秘又神圣的曲调。
这会儿大家都穿着正式的衣服,脸上没有化妆,村里古老的舞台周围围着的都是本村的村民,大家都是来看热闹的。
有的带着小板凳,端着瓜子花生磕着,闲话聊着,看台上一个个演员跳着唱着,虽然有的看不懂,但是无所谓,大家要的就是这个聚在一起的氛围。
张逸凡腰上扎着红丝巾,勾着一把小细腰,长长的丝巾直垂到脚背。
跟着节拍,他一会儿旋转腾挪,一会儿弯腰指天,表情时而痛苦时而严肃,时而欣喜时而惆怅。这不是喝醉了也不是精神不正常,这是一种古老的和神沟通的仪式,在外人看来就是一种舞姿奇特的舞蹈。
在台下嗑瓜子聊天的众人也只觉得跳得不错,这孩子就是有天分,从小就会跳。
大家的社交重点还是东家婆媳关系不好,西家的孩子进了传销这样的劲爆新闻,偶尔在聊的很嗨的时候抬头看一眼舞台上卖力表演的人。
彩排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直接把大家折腾的站不起来,一个个东倒西歪的瘫在地上。
表演人员都是平时民俗表演团队的,大家都只是走个过场,也不需要用什么很大的精神力去跳,但是这次不是表演,是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庆典,自然要拿出真本事来了。
张爸在家做了饭,等儿子彩排完了回家,可以直接吃口热乎的。
早上去胡屠夫家里割的新鲜瘦肉,就着地里的头茬辣椒一炒,好吃得很。
顾染和他的小团队已经在昨天下午离开了青龙山,临走之前采集了一些药草的样品,还给张师父留了联系方式,说以后有事可以直接找他,要是他们遇到什么疑难杂症或者有关药材的问题,还希望老先生不吝赐教。
众人在临走之前和张逸凡道了别,约定学校再聚,到时候大家集体请他吃好吃的。
人生际遇就是人聚人散,遇到就是缘分,是缘分就好好珍惜,不要留下遗憾。
师父已经七十多了,身体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好了,即便是有个老神仙的称号,到底也不是真正的神仙。
从前上山下山,腿不抖气不喘,轻松一个来回还能背个背篓带点山货,现在已经是稍微走远一点就气喘如牛,必须坐下来歇息才能再次上路的人了。
再一次挥别师父的小屋,看着小屋门前的老人身形越来越小,张逸凡第一次感受到了时间的残忍,谁也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袭,神仙也不能。
人们常说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可是生死之间何苦要加上老病呢?这可不是上天对人的不仁,而是怜悯,不然我们每个人都在七老八十岁却还健康的去世,那对这个世界该有多么留恋呢?
那样岂不是更痛苦吗?
“师父,你有什么遗憾吗”
下山前张逸凡问了师父,他很想做点什么让长年累月与山川草木为伴的师父开心,但是又不知道他到底需要什么,或者有什么未完成的心愿。
“没什么遗憾的,即便是时间倒流,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好了趁着还有日头,赶紧下山去吧,有时间呢就上来看看我老头子,没时间就算了”
师父躺在摇椅上,望着满天的云霞,嘬一口紫砂壶里的茶,不知道是在回答自己的徒弟还是在说给自己听。
已经开始起风了,山风轻柔拂面,山间松涛阵阵,也许他真的没有什么遗憾吧。
张逸凡后来想了很久才明白,师父虽然这辈子孤身一人,但是他很快乐。
快乐的像是一个老顽童,他和任何人都没有因果的牵连,他仿佛是一棵树,一朵云,一缕风。
这个世界上第一快乐的人是不需要对别人负责的人,第二快乐的人就是从不回头看的人,遗憾是没有呢,人都是往往快死的时候才发现最大的遗憾是一直在遗憾过去的遗憾。
遗憾在电影里是主角崛起的前戏,而在生活中则是让人沉沦的毒药,都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胡一手好牌,而是打好手上的烂牌,师父这把烂牌,打的挺好。
这段话是一个短视频博主写自己二舅的一生,得出来的感悟。
张逸凡莫名觉得那个二舅就是自己的师父,也许还有千千万万个二舅。
回到家里,看到正站在门口等他的张爸,还有桌上热腾腾的饭菜,张逸凡觉得自己平凡且幸福着。
“爸,今天彩排完了,明天就正式仪式了”
“是啊,明天可是大日子,你可不能掉链子啊,对了,你师父不下来吗”
父子俩吃着饭,张逸凡聊起了这次活动,张爸在听到张师父不下山的消息,还是惊讶了一把。
这么大的节日,村里都提前半个月在准备,他老人家怎么能缺席呢。
“师父说自己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已经有了徒弟继承他的衣钵,就不出来打扰大家了”
张逸凡平静的吃着饭,心里却是对师父的决定五味杂陈。
年纪大是一点,师父也知道现在外面的世道变了,大家都乐意接受新的事物,新的风俗,对老的、旧的,仿佛就是天然的摒弃。
几千年世世代代累积发展起来的文明,在短短几十年之间被冲击的摇摇欲坠,他虽然还是那个受人尊敬的老神仙,但是他也是新生一代看不起的老古董。
也许是社会发展太快了,忘了还有很多腿脚不便的的人,这些人有的跌倒了,再也没有爬起来,有的跌跌撞撞往前跑,却怎么也跑不过那些坐着小汽车的人。
这些人在经过你身边的时候,飞溅的泥点子溅了你一身,你没等来道歉,只等来一声声嘲讽。
“也是,毕竟是年纪大了”张爸也有点惆怅,村里的老面孔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快不认识了。
吃完饭,张爸制止住了儿字要去洗碗的动作,自己一个人收拾碗筷刷锅洗碗,这事儿他现在做的熟了。
儿子好不容易回一趟家,说啥也不能让他做家务,虽然他妈不在了,他爹还活着,就不能让他受委屈。
“你没事就出去逛逛,谁家小伙子整天歪在家里的,现在村里搞新农村建设,都可好呢”
“那个茶园也开了,去看看”
张爸撵着张逸凡出去玩儿,要他去找小时候的小伙伴们联络一下感情,别整天宅在家里,出去露个脸。
刚吃完饭的张逸凡不得已带上手机和草帽,往茶园的方向去了。
“晓光,这里的单子今天要全部打包完,等下我们一起出去送货”
一帆美食工作室里,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苗小华把打印出来的一张单子递给了他的小助理王晓光。
为了方便打单子,他们在某二手平台买了一个打印机,平时就打打订单和复印合同什么的。
苗小华现在学会用表格了,每次订单就直接录入表格,表格自动计算总金额和成本利润,比之前东拉西扯的记账高效了不少。
“好的,我回完消息就去”
王晓光答应下来,手上依旧忙着回消息,对方是新客户,对他们的产品都要了解一遍,他只能一次次给他们打字,发图片,发视频。
王晓光已经在这上了三天班了,居然干的挺不错的,学习能力也强,确实给苗小华减轻了很多负担,他都能抽出时间去开发新客户了。
确认订单,打包,贴单子,这是王晓光目前的工作内容之一,他一般是放在晚上放学之后来工作室打包,有时候还能蹭到一份晚饭。
白天的时候就主要是回复消息,发广告啥的,毕竟还要上课,他也没法在这边工作。
每个月2000块钱的收入,对他来说足够覆盖生活费了,他平时基本没什么别的花销,不买衣服也不买电子产品,吃饭就去食堂,每个月也就吃个300块,现在午饭也免了,每天花销不超过10块。
攒一攒,说不定下个学期的学费都能攒出来,这样就不用爸妈辛苦工作供他了,爸爸的腰伤也能去医院看了。
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王晓光之前一直围绕在他周围的焦虑顿时减轻了不少,整个人也没有那么剑拨弩张了,和寝室同学之间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
大家知道他找了个稳定的兼职,都替他高兴,工作第一天他就给大家带了牛轧糖,一帆美食出品,吃了都说好。
看着一帆美食的几个合伙人,本身人家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还这么努力工作,自己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和懒惰呢?
况且人家一点也没有瞧不起自己的意思,大家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没人嫌弃自己开胶的鞋子,土掉渣的衣服。
大家谈论的也不是吃喝玩儿乐,而是账号的发展,怎么拉广告,怎么赚更多的钱。
碰到有什么不懂的,大家也都是耐心的教他,没有不耐烦,也没有轻蔑和讽刺,苗小华说大家是一个团队,团队好才是大家好,个人得失从来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大家都是有因为热爱,因为有一样的目标才聚在一起的。
王晓光甚至都开始庆幸自己来了一帆美食,能让他遇到这么多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