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第 52 章 ...

  •   路上季习斋片刻不敢耽搁,星夜兼程却也直至入秋才终于赶到流水县。此时已经过去四个多月。

      刚到流水县境地就先遇到修路队。

      这些修路队正是俘虏们,他们早起吃完早饭,就在头目的组织下到各个路线铺路,先是夯实地面,再是铺设一层乱石充作砂砾垫层,最后是支设模板和混凝土振捣。

      刚入秋,天气还有些炎热,干活的汉子们出了大力,豆大的汗珠沁满全背,照得皮肤黝黑发亮,但这些人却丝毫不见疲态,双眼也是闪闪发光。

      随着太阳高悬,已至晌午时分,有两位女吏目带着十几个汉子送来伙食。

      领头呼喊一声“开饭”,大家各自丢掉手上的活计,纷纷跑去水池旁洗手,拿着空碗排队。

      这些粗鲁的汉子们聚在一起就是社会不稳定分子,争吵都是轻的,有时候因为一两句口角都能打起来,此时只有两个女吏目,他们却很乖顺,眼睛直勾勾盯着前方。

      “今儿吃什么好菜?”

      修路队饭菜做得干净又卫生,还有主食管饱。一周至少有一天能吃到亮晶晶的白米饭。除此之外就是白馒头,红薯和玉米。但是无论哪样主食都管饱。

      菜有限制,却有滋有味,不像在家时,盐价太贵,他们买不起,有一半时间都不放盐。流水县就不一样了,他们的盐便宜,吃这样的饭菜干活才有劲儿。

      打完饭的人坐到一边,津津有味吃起来,排队的人瞧着直咽口水。

      也不知是谁发出一声惊呼,“有肉!”

      汉子们全都惊喜的眺望着,恨不得将前面的人挤开,把肉抢走,但他们也只敢心里想想,要是谁敢插队,流水县的女吏目们会直接将人揪到旁边罚站,直到最后才轮到他。

      要说女吏目们只有两个,为什么他们不敢反抗,因为她们完全可以借此惩罚他们,下次不给送饭。那样大家都跟着饿肚子,所以当有人闹起来,其他人争着出面维持秩序。插队的人惹了众怒不敢造次,乖乖受罚。

      等大家都打完饭,津津有味吃起来,“果真有肉。”

      有人笑道,“前阵子农民不是牵着猪入城吗?听说卖了个好价钱。”

      旁边有人立刻抬了抬下巴,“瞧见没?那几个农民又牵仔猪回村呢?”

      众人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可不正是几个农民从城里回来,赶着六七头仔猪往这边而来。

      这样的情况他们每日都能碰见,流水县的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

      听说他们喂猪用的都是米糠和麦麸。也不怪他们舍得,毕竟亩产四五百斤的粮食,交一半税,还能剩两百斤,每人三亩地,就有六百斤,而成年人一年也就吃三百斤粮食,能省一半粮食。将米糠和麦麸全部喂猪,也算是为家里创收。

      王二麻碰了碰同伴张三的胳膊小声询问,“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王二麻问的是昨晚县衙的官员过来给他们开会,马上朝廷会派使臣过来赎人,他们可以先择留下,也可以选择跟使臣回家。

      留下的人将能享受流水县百姓的待遇。想当农民,县城会给他分田,想当工人,可以享受流水县工人的待遇。

      像他们修路队是没有工钱的,但是那些头目都是流水县本地人,他们拿工钱,每个月有九百文,如果他们选择留下,每月工钱至少有六百文,通过扫盲班还能涨工钱。

      吃饭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之分。

      但是一个月六百文着实把大家诱惑得不轻。流水县百姓的日子是真的好过。

      就连最底层的农民,交完田税,还能卖掉多余的粮食,除此之外还能养猪养鸡,去城里打零工。一个成年人养活自己绰绰有余,还能再养两个孩子。

      除此之外,他们初中以下的教育完全免费。只需额外购买书本、笔和纸张。

      如果有流水县户口本,这些商品的价格非常廉宜。

      大荣的士兵除了武将子弟,大多数都是穷苦出身。张三家境贫寒,应召入伍,奈何他上有老,下有小,要是选择留下,他的家人该怎么办?

      张三迟迟下不定决心,但王二麻就没有这么多顾虑了,他父母双亡,唯一的姐姐还嫁了人。此次应召入伍也是因为年景不好,粮食欠收,他又只有两亩薄田,收的粮食还不够交税,他实在过不下去,主动跑到军营,好歹能混口饭吃。

      王二麻以前羡慕张三家里兄弟多,在村子里不受人欺负,两者境遇倒转,王二麻别提多兴奋了,张三颇有些不是滋味。

      王二麻产生短暂的优越感之后,替张三出主意,“我们被赎回之后,要么被遣送回家,要么重新派上战场,到时候你就丢盔卸甲,主动投降,陆县长肯定会好生招待你们。你莫要糊涂,真的动刀动枪。”

      张三刚刚还郁郁寡欢的脸突然鲜活起来,竟还可以这样?

      “如果你被遣送回家,可以携家带口来流水县。花点钱,办点路引,这事准能成。”

      张三激动得一颗心砰砰跳,他环顾四周,确定无人听见,这才小声嘀咕,“陆县长需要这么多人给她做活吗?”

      他担心修完路,就没活可作,又要重新过回以前的苦日子。

      王二麻像看傻子似的瞥了他一眼,“陆县长志向如此高远,你觉得她会只占一县吗?”

      这话点到为止,再说下去就符合他们正派军的形象了。

      张三深吸一口气,是啊,陆县长有比朝廷更好的炮弹,她还有钱,有高产种子,需要大量的百姓为她种地做活。他们家到她管辖之地,连他的妹妹都有活做。

      “等我带着家人回来,还要劳烦你照应。”

      王二麻点点头,却又话峰一转,“我此次跟你们一起回去。”

      张三满脸错愕,“你刚不是说留下?”

      王二麻压低声音,“也是,也不是。”

      张三刚要追问,就听一声高亢的喇叭声响起,“有人靠近,速速收拾东西,快些进城。”

      王二麻和张三快速扒饭,连空碗都顾不上洗,捞起地上的脏衣服,跟随队伍火急火燎入了城。

      季习斋率兵到达流水县城门前,首先注意的不是紧闭的房门,而是修了一半的道路。

      水泥路面是一段段铺设,而且是先远后近原则,尽可能不影响县城百姓生活。

      有的水泥路已经能够走路,而有些却还在模板安装阶段,陆蓝紫为了让道路多使用几年,采用的是钢模板,此时那长长的钢模板就摆放在路上,不说季习斋,就连那些士兵都纳罕。铁向来是贵重之物,百姓买口铁锅都得限制,他们居然用钢模板修路,为了阴干之用,这钢模板至少要放置好几天。

      季习斋在等候的过程中,弯腰仔细打量这水泥路面,刚刚他们拖着板车在上面行走,厚实不压痕,现在这段是未干状态,伸手按一下,还有印迹,这个土比三合土还要结实耐用。但三合土造价极高,这土用得如此频繁,难不成它的价格很廉宜?

      士兵们也是细细打量,有的甚至拿脚去踩,其他人觉得好玩,也想学着做,刚准备行动,城楼有人高声呵斥,“住手!”

      众人抬头看去,那守城的是个女兵,她生得膀大腰圆,眼神往外喷火,森然冷叱,“县长请你们进去!”

      随着她话音落下,那紧闭的城门缓缓打开,修路队的汉子们拿着工具鱼贯而出,经过他们时,时不时瞧上几眼。

      他们在瞧着这些人,季习斋一行人也在瞧着他们,看着这些汉子,他眼里闪过一些惊愕,不是说流水县百姓很富吗?贼寇陆蓝紫有高产种子,治下百姓都能丰衣足食,为何他们并不那么强壮呢?

      就在他纳闷时,突然他身后有人惊喜叫道,“张三?你怎么在这儿?”

      张三听到有人叫自己,闻声看去,很快发现叫自己的人,立刻泛起一丝喜意,“周五你也来了?我现在是俘虏啊,要在这儿修路。”

      周五有一瞬间的错愕,他们这一队至少有上百人,可管理只有零星几个,朝廷完全不用花钱,只要这些人鼓起勇气就能逃跑啊?

      季习斋心里也是如此想,但他们已经千里迢迢赶来,而且也到了城门口,自然不可能打道回府,他示意周五噤声,率着一众人等进城。

      十万两白银用箱子装着,浩浩荡荡推进城。

      城内街道也经过修缮,换成了水泥路,但周围的百姓异常忙碌,买完东西急匆匆离开,看到他们也只是轻飘飘看一眼,又去忙活自己的事。反倒是那些小商贩有闲情逸致打量他们。

      流水县是个小县城,城内没设驿站,就连当初崔文忠到这儿也是住的客栈,季习斋一行人到了之后,住进一家客栈。

      不多时,女吏目过来通知他们,“陆县长出城视察去了,回来后会见你们。使者们不得随意走动,待见过陆县长之后才能自由行动。”

      于是季习斋等人只得待在客栈向客栈掌柜询问流水县情况。

      朝廷对流水县落入贼寇之手早已知晓,但是因为暂时抽不出兵马,所以一直沉默不语。

      季习斋是工部官员,被派了人任务,他才向行商们打探流水县境况。

      他知晓陆蓝紫在拿下流水县后干的几件大事。比如强行征收地主田地、给百姓分田、冠母姓、改革税制、全民扫盲等等。

      每一样举动都有无数前人尝试过,却也无不付出惨痛代价。比王莽还激进的陆蓝紫,在她的治下,百姓又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客栈掌柜被叫来问话,自是小心伺候,他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现在大家生活好着呢。”

      这话一出,士兵们脸上皆流露出不信任的神色,季习斋早些年以教书为生,性格较为温顺,顺着他的话头问下去,“怎么个好法?”

      客栈掌柜笑哼哼道,“吏目们并不盘剥百姓,像我开的客栈无需交打点费,只需按时上交商税即可。这些税比以前少多了。而且有人闹事,告到衙门当天就能将人下狱,谁说了都不好使。”

      他这完全是从自身出发,士兵们也没有反驳,季习斋又问,“那百姓呢?”

      “百姓的日子更好过了。县衙发给他们田地,每人三亩,男女老幼皆有。农闲时还可以入城做工。交的田税也比以前少很多。”

      有些士兵早已知晓流水县被女贼寇占领,又因为是道听途说,传的消息很夸张,比如田税高得离谱,“听说你们田税要交一半?”

      光这一条就吓坏许多人。光田税就有五成,更别说还有其他苛捐杂税。

      客栈掌柜为他们细细算一笔账,“陆县长有高产种子,每亩……”

      他这一通算下来,这五成田税竟比以前三成田税还要少。更何况陆蓝紫无需他们服徭役,更没有苛捐杂税。

      季习斋很快就看出这里面的根本,“缘何吏目不收贿赂?”

      常言道“阎王好过,小鬼难缠”,流水的县令,铁打的衙役,这些人才是地方一霸。

      客栈掌柜笑呵呵道,“他们只要想往上走,就不能收贿赂,再说了他们敢索贿,难道我们不敢往上告么?写一封匿名举报信往邮筒一丢,只要查实,官位立刻被撸。”

      季习斋仔细一想,是了,流水县的百姓都是识字的,而且他们进城时就看到每条路都设了一个绿色的邮筒,问了女吏目说是寄信。

      大荣的衙役都是地方自己任命,靠的是关系,本人有多少真才实学,朝廷是不知的。而且就是识字率最高的江南,也有九成百姓文盲。只要识字,能考上童生,再会打点,就能在县衙谋求一份不错的职业。

      就算真的犯了错,只要肯花钱打点,吏照样做。

      而陆蓝紫直接将吏与官拿开,让所有官员都从小吏做起,给他们晋升渠道。只要有向上升的欲望,这些吏目们就得洁身自好。她此举是将自己的统治延伸到百姓当中。

      客栈掌柜又说了城内百姓有工可做,大家安居乐业。

      有人却颇有些不是滋味,忍不住出言讥讽,“所有人都感激她?我看不见得吧。她把地主田地强行征收,那些地主就没怨言?”

      他们当然有怨言,客栈掌柜摊了摊手,“就算有怨言又能如何?他们抵得过县长的炮1弹吗?再说了他们剥削百姓这么多年,县长肯花钱买田,对他们已经算是仁慈。要是还不知足,那下场可就不好说喽。众位都听说过孔家吧?百年家业直接被抄,全部收公,孔家人三成坐牢,三成逃回本家,剩下四成还在做工呢。”

      “入城后,陆县长就将放印子钱和开赌坊的直接查抄。虽是女子,做事却干脆利落,半点不留情面。比朝廷派的那些酒囊饭袋不知好了多少倍。”

      众人脸色都有些不好看,有人更是窥探季习斋神色,他的注意力却放在对面“百家惠超市”。

      那掌柜正站在门口吆喝,盐价极为便宜,上好的棉布扯都扯不断,京城一尺卖上百文,这儿却只卖二十文。

      除此之外,还有粮价也很便宜。

      经过的百姓走进去,出来时都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一看就是收获颇丰,而看他们的神色,并不肉疼,反而很是轻松。可见家底颇丰。而这样的人不是少数。

      季习斋又询问掌柜,“河南干旱,你们流水县粮价有没有受影响?”

      “陆县长没来时,我们的米价涨到十五文一斤,自打她来了之后,粮价回落,现在仅要十文一斤。只要是流水县百姓,每月都能买三十斤粮食。”

      季习斋愕然,“买粮还限量?你们不是有高产粮吗?”

      客栈掌柜笑道,“百姓收完粮食交的税是粮食,多余的粮食也只能卖给官府,不许私卖。这些粮店卖的主粮价格由县衙来定,不许发国难财。多余的粮食则是统一卖到外县。”

      士兵们也都是农民出身,想到高产种,忍不住有了奢望,“我们买高产种回去。”

      季习斋还没有开口,客栈掌柜却是头一个摇头,“恐怕不行。陆县长对高产种很在意,而且它只能每年育种,你们找百姓私买,也没人卖给你们。买种子是按照田契规定,不许买太多。”

      士兵们只好将希望落在季习斋身上,“季尚书一定要想想法子,跟贼……陆县长好好商量,买她的种子。”

      季习斋没有答话,他只带了俘虏们的赎身银子,没有种子钱。而且哪有跟反贼做生意的道理。朝廷大员之所以愿意赎买俘虏,也是为了削弱贼寇们的实力。力图明年开春打败他们。

      客栈掌柜却想起一件事,“不过陆县长给周围几个县城都发了种子。”

      季习斋心里发凉,高产种子能让士兵们在意,那周遭的百姓如何不眼馋。恐怕他们会日日夜夜盼望陆蓝紫能早点拿下他们的县城,也好长长久久种她的种子呢。

      而地主们能跟成千上万的农民抵抗吗?这是一场必输的战争。

      一上午季习斋都在保持沉默,他站在客栈二楼,注视着街道商铺,来来往往的百姓过着舒适的生活。许多圣贤之主都没能做到的繁荣昌盛,一个女人却改变了一切。

      他转身回屋,拿起桌上的书籍,这是女吏目送过来的书籍,给他们启蒙之用。

      学好之后,他们能看懂县衙发的榜文以及报纸。

      这些头脑简单的士兵们将它们随手丢弃在桌上,躲回房间呼呼大睡,但季习斋知晓文字的魅力,更为陆蓝紫即将改变天下的一系列变革而惊心动魄。

      她改变了政体,她拥有更为选进的武器,她治下的吏目们清廉爱民,每个人都会拥护她的统治,甚至她还能蛊惑更多百姓。

      连年的蝗灾、旱灾、瘟疫、黄河决口,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大荣这艘破船已经走到它生命的尽头,他又该何去何从。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第 5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