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第 51 章 ...

  •   季习斋的目的地流水县此时却是热闹非凡。

      苏张虎一大早起来,就被母亲喊醒。今儿是他休沐的日子,却也不能闲着。

      家里的麦子已经割了,稻田也全部种好,母亲辛辛苦苦养了四个多月的猪可以出栏了。

      别看这猪不到七个月大,但是它体型比以前的土猪要大得多。

      吃完饭,赵张三(原名张三儿)带着媳妇过来,还有他家养的两头猪,要跟苏张虎一块运到老马场的屠宰场售卖。

      “别的村子都卖了,就剩下我们这些工人了。你知道我大哥家养的猪多少斤吗?说出来吓死你。”

      苏张虎慢条斯理铁链套上猪脖子,与赵张三一块将猪捆绑起来。两个人制不住它,张母和赵张三媳妇都过来帮忙。

      四个人花了近半个时辰才将两头猪捆好。

      苏张虎这才有空问,“多少斤?总不可能三百斤吧?”

      赵张三嗤笑,“三百斤?你做梦吧。一头278斤,一头269斤。把我大哥美得不行,我爸妈逢人就炫耀。”

      上回分家分田后,他们家的田被县衙收回去了,父母选择跟大哥大嫂过。钱财方面也闹出龃龉。

      另外三个儿子认为父母的田地都归大哥种,家里的财产应该分给他们多些,可事实相反,父母要大哥大嫂养老,四成财产是大哥的,其余三个儿子每人两成。

      这里面最吃亏的是张四儿,他还没成婚,但他主动要求分出来,县衙也给他分了田和宅基地,他却没有盖房,而是将田租给别人种,自己住在城里。

      苏张虎听他语气酸溜溜的,有些好笑。但也着实羡慕。两头五百多斤,又多了一笔入账。

      他向赵张三询问养猪技巧。

      提起这事儿,赵张三就越发生气,“还不是爹娘去地里割猪草。我们就没那个好命了。没有父母帮衬。”

      赵张三夫妻在县城也有工作,他只养了一头猪,还是家里两个孩子帮忙喂大的。

      孩子每天要上学,自然没空打猪草。

      苏张虎不再追问,他娘种地就够辛苦的,还让她去地里打猪草,把他娘累坏怎么办?

      两家人一路到了老马场,屠宰场已经排了老长的队。但里面的工人动作一点都不慢,称重,算钱,将猪拉走,分工合作,排了一柱香功夫就连到他们。不到十分钟,两家人就领到了钱。

      生猪的价格每斤十文,要是按照前两年的年景,猪肉每斤80文。但现在猪肉每斤只卖十八文,最贵也不超过20文。按理说这个价钱是亏的。但是流水县的粮价便宜,自然不能拿以前的肉价来比。

      便即便是这么便宜的价格,苏张虎依旧是赚头的,他家两头猪是404斤,除去买仔猪的1000文,还剩下3040文。他娘养猪采用的农家老方法,所以养的猪不怎么肥,多数用的多是麦麸和稻糠,他从报纸上说要用玉米和豆粕能长肉,但母亲舍不得。不过光是稻糠这些也花了2286文钱,总共还能余下754文钱。

      平均下来每个月是188文,这还只是养猪,要是连种地一块算,不比打工差。

      也就是在流水县,农民才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张母拿到银钱,喜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双手颤抖将钱收进兜里,一个劲儿要带儿子去还钱。百姓最怕欠钱,尤其是欠政府的钱。

      年前他们家盖房向钱庄借了三两银子。夏收后,粮价不高,他们没有卖,儿子工钱攒了二两,现在又有这么多入账,足够还了。

      赵张三卖猪进钱没有苏张虎多,但不妨碍他心情好,毕竟这是笔白得的收入。听到张母要去还钱,他忍不住打趣起来,“婶子,只欠了三两,不着急。我看还是先给虎儿娶个媳妇吧。”

      张母一听,喜得眉开眼笑,连拍自己脑门骂自己糊涂。苏张虎难得羞窘,只道还不急,先把债还了要紧。

      “相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还是先还钱要紧。”

      在苏张虎的坚持下,他们一行人还是直奔钱庄。

      还钱的人挺多,但是前来借贷的人却不多,那财务经理为了业绩愁眉苦脸,主动到还钱队伍向他们介绍借款服务。

      这属于病急乱投医了,苏张虎被推销,有些好笑,言辞拒绝了。

      还完钱从钱庄出来,路过一个工厂,四人忍不住勾头往里看,“这儿又新盖了工厂,做什么的?”

      流水县变化是真的大。以前只有两家工厂,现在自打有了那些俘虏,十天就能盖出一条工厂,一个月往隔壁县的官道都铺好了水泥。

      三个适龄人都有工作,但是不妨碍他们好奇。

      走到工厂门口看到牌子上写的是“造纸厂”。

      苏张虎忍不住跟大伙分享一条消息,“听说咱们县用的纸都是陆县长从仙界带来的。咱们这边根本生产不出那么好的纸张。我估计仙界存量有限,所以陆县长才自己造厂,以后咱们也能自给自足了。”

      大家对建新厂是处于事不关己的态度,但是当他们看到有百姓一趟趟拉着麦杆过来,四人眼睛都亮了。

      张母发挥自己的社牛的能力上前询问,得知造纸厂现在收麦秆,家里用不着的可以拉过来卖。价格不贵,一车也就四五十文,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烧火做饭能用多少,还不如卖钱。

      于是四人折回家,又将麦秆装车拉过来卖。

      卖完麦秆,几人去百家惠超市买东西,回来的时候路过一家卤货店。

      鸡腿五文钱一个,价格是相当便宜。许多人在门口排队。苏张虎今天又是卖猪又是卖麦秆,又累又饿,馋得不行,立刻去排队。赵张三跟在他后头。

      赵张三就有些纳闷,“这边的鸡腿为什么那么便宜?”

      农村家养的鸡可不便宜,一只要上百文呢。鸡腿肉算是多的,但是却卖五文钱,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儿。

      苏张虎立刻断言,“肯定是陆县长从仙界带来的。”

      正好轮到他,听到他的话,店员就笑着解释,“这鸡确实是陆县长从仙界带来的,但是这鸡是养鸡厂自己养的。因为养得多,所以便宜。”

      不过这鸡腿肉真多啊,苏张虎买了两个鸡腿,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了。

      赵张三向店员询问这鸡品种是不是不一样?

      店员点头,“对,这是肉鸡。”他似乎应付过许多客人,“肉鸡种蛋不外卖。只能由养鸡厂生产。这样本地土鸡才能卖上价。”

      苏张虎家里就养鸡,他是知道鸡也不好养,“一次养那么多只鸡,不会生鸡瘟吗?”

      鸡最怕生鸡瘟,猪也一样,不过陆县长说了,猪是打过猪瘟疫苗的,六个月后就过期,让他们不要养太长时间,免得到最后鸡飞蛋打,难不成鸡也有鸡瘟疫苗?

      店员并不是养鸡厂出来的,所以他不清楚疫苗的事情,只含糊道,“可能跟勤打扫有关系。”

      苏张虎见问不出,只好带着不再追问。

      赵张三见他发呆,“你怎么了?”

      苏张虎挠头,“我在想这次要养多少头猪。”

      “还养两只呗”赵张三理所当然道,随即又反应过来,“你刚才登记的时候写的几只?”

      他们卖完猪,想要再养猪,就得先登记接下来要养的仔猪数量,三天后就可以过来拉。

      苏张虎却有些犹豫,如果养鸡厂可以一次养那么多头猪,他为什么不能多养几头呢?他家只有两个人住,完全可以盖个大的养猪场。

      两头猪赚了754文钱,平均每头是377文,一年可以出栏两次。每次养一百头,那一年下来就是75400文。而他上班每个月是800文,一年才9600文。

      赵张三经他这么一算,也是悚然一惊,“养猪居然这么赚钱?”可是紧接着他又颓了,“仔猪不便宜。一百头仔猪要五十两银子呢。再加上粮食,差不多要278两银子。”

      他们都是拿过小学毕业证的,简单的加减乘除还是没问题的。

      苏张虎抿了抿唇,走到母亲身边,将自己的打算说了,“我想去钱庄贷款盖个养猪场。”

      哪怕现在到处都张贴“男女平等”、“女人能顶半边天”的标语,但是人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张母是个非常传统的女性,她受的三从四德的思想,明明知晓儿子此举冒了极大风除,她还是听从了他的竟见。

      赵张三见张母不仅不劝,还由着他发疯,激动得捶了下好兄弟的肩膀,“你也太异想天开了?贷款是要抵押物的,你有吗?”

      苏张虎也知道自己情况,挠了挠头,“我也没打算一次就养一百头,我只是打个比方。能贷多少就贷多少吧。”

      “你算过划算吗?”赵张三想掰着指头给他算,“贷款的利率是5%,你借十两银子,年底要还500文。养一头的成本是1643文。十两银子能养六头猪,你可以赚7540文,还剩下7004文。”

      他越算眼睛越亮,心里也燃起熊熊烈火,真能赚钱。他要不要也养十头猪呢?可紧接着他又耷拉着肩膀,“万一生了猪瘟,那可就鸡飞蛋打。这……风险也大啊。”

      苏张虎提醒他们,“其实不仅仅是风险大。如果是我一人养,很划算。要是我和我娘两人一起养就不划算了。”

      赵张三和媳妇对视一眼,两人的激动稍稍褪去些。赵张三媳妇肯定养不了十头猪,她还要照顾孩子呢。张母同样如此。

      苏张虎却道,“先去钱庄问问,能不能贷到二十两银子。低于这个数,我辞职不划算。”

      见他都想好了,赵张三心下佩服。

      四人到了钱庄,负责贷款的经理何金凤热情接待,得知他们的打算,何金凤有些为难,“你们没有抵押物。又不是贷款买房或盖房,这可难办了。”

      见他们失望,何金凤咬牙道,“你们先写个投资报告。我去向陆县长申请一下,万一能成呢。”

      苏张虎大喜,真就按照她的要求写了份投资报告。

      何金凤找过来的时候,陆蓝紫正在与张素娘在盘屠宰场的账。

      她让张素娘负责将养猪场屠宰好的猪肉、大骨、排骨等东西分别扫描进系统。

      现在张素娘是她个人的管家。她在系统商城给张素娘设了个收银员的职位。

      在古代猪肉每斤是80文,而陆蓝紫为了让治下的百姓能吃得起猪肉,每斤只卖30文。但是即便农民家家户户都养猪,穷惯的百姓依旧过得抠抠搜搜,不愿大口吃肉。按照现在的销售预估,一年只能消耗两成。陆蓝紫只能另想他法。两成用来做香肠往外销,六成全部卖进系统商城。

      整猪卖的话,一头猪是3000元。但是如果屠宰好了,可以多赚1000元。

      陆蓝紫看着后头的账户,钱真的不经花,她这个首富不到两年功夫,就花了一半身家。大部分都是购买的设备和太阳能发电机。这些可都不便宜。

      如果有选择的话,将猪肉卖给古代人更划算。毕竟古代猪肉的价格比米贵多了。而系统则是相反。可是这边人的消费能力不行。而且她在系统商城基本上是买的多,入的少。

      但是能赚钱的古董字画,在系统里不值钱,因为系统里不认平衡世界里的古董。她唯一赚钱的东西就是刺绣和名贵家具。名贵家具用的是好木材,几百年才成材,少之又少。而刺绣更不是人人都会,没有好手艺,绣出来的作品照样不值钱。这两类入账显得杯水车薪。

      没办法,为了让自己账户丰盈,她只能将猪肉入账。

      仅仅只是六成,她也入账了两百万元,还是相当可观的。这样算下来,她将猪肉卖给系统还是划算的。毕竟她可以将系统里的钱换成古代更为昂贵的银子或奢侈品。

      就在这时,何金凤求见,陆蓝紫让张素娘继续打描,她则到自己的办公室。

      何金凤的父亲是账户先生,从小耳濡目染跟着父亲打算盘,对生意上的事情更是如数家珍。陆蓝紫见她聪慧,人也豁达,舍得下脸面就让她负责钱庄的贷款业务。

      何金凤是进来汇报工作的,“这几个月以来,百姓贷款大多数都是用于盖宅基地或是生活有困难,其余业务倒是没有。今天有个工人想开养猪场,他没有抵押物,问我能贷多少钱?”

      她将报告递给陆蓝紫,由对方定夺。

      陆蓝紫看完报告,对方估计没看过投资报告,所以这报告写得很粗糙,更了养猪场的各项成本。对他本人倒是写得不多。

      陆蓝紫放下报告,问苏张虎的个人情况。

      何金凤早就苏张虎的情况摸透了,说得也很详细,末了替苏张虎说了句好话,“我觉得对方应该是真心实意想开养猪场。”

      当个钱庄的贷款经理,何金虎是扬眉吐气的。甚至是她父母都以她为傲。但是真的上岗,她才发现这工作是真的很难。

      她求着贷款,那些人都不搭理她。百姓没钱就饿着肚子,轻易不愿冒险。她也能理解他们的选择,毕竟是天灾之年,手里留着钱财人不慌。此时冒险扩大产业,万一大荣打过来,逃跑都没钱傍身。苏张虎主动要建养猪场,她觉得这个契机。

      不仅她这么想,陆蓝紫显然也是同样想法,她不能奢求处于乱世中的百姓有多少壮志雄心,但是既然有人冒出头,她就给予支持,“这样吧。你让他注册个养猪厂的厂子,在他附近,但是又远离村落的地方划块地方建厂。贷给他一百两,但是要五位亲朋好友联名担保。”

      何金凤惊讶地瞪大眼睛,一百两?她以为十两就顶天了,没想到县长这么大气。不过仔细一想,如果五人联保,苏张虎还不起钱,还可以找另外五人要,她又释然了。

      陆蓝紫紧接着又补充,“不仅是养猪场,养牛场,绸缎庄都可以参考这个方法。要尽可能将钱贷给信用好的人,咱们要的是钱生生,将经济搞上去,要多多发展私厂。”

      何金凤仔细咂摸她的话,点头应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1章 第 5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