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1、豆腐 ...

  •   另一边,姜茹吃过早饭,陈氏也过来了,她如今马上就要临盆了,肚子看起来实在是吓人,王友良每天早上送她过来,晚上接她回去。

      她在这里和杨婶也能说说话,烤着暖炉,给肚子里面的孩子做点衣服。

      姜茹三姐妹练字的练字,看书的看书,春杏有点蔫蔫的,她原本以为哥哥出了一趟远门,就忘记了这回事,谁知道昨晚对她好一阵的批评,还加了功课,她现在和姜茹一样,每日写两张纸。

      姜茹出去一段时间,练字落下了不少,如今正在赶作业,算起来得有二十来张的样子,今日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吧。

      她们三个之中,只有腊梅现在最轻松,她每日自觉完成杨知柏布置的功课,还将姜茹给她的启蒙书看了不少,已经识得一些字了,她对诗词歌赋完全没有兴趣,倒是算学稍微认真一些。

      姜茹算是看出来了,腊梅学的东西都是一些实用性的,这以后可是干大事的人。

      本来以为这一上午就会这么过去,杨婶却突然说自己想吃豆腐了。

      腊梅跑了一趟,问了两家有模具的,都说没做,如今算是天寒地冻的,上哪里给买豆腐去?

      “模具能不能借,能借的话,我们就自己做吧。”姜茹说道,不卖糍粑之后,还剩了不少的黄豆,做点豆腐也是可以的。

      “借是可以借到,姜茹你会做吗?”腊梅问道。

      “不会。”姜茹摇了摇头,又说道,“但是我可以学啊。”

      她的确是不会做豆腐,但原理还是知道一些的,外婆家虽然是在农村,但是也算是在农村人口比较聚集的地方,曾经把房子租给一家做豆腐的人,所以姜茹知道一些步骤。

      “让姜茹试试,她拿块木头都能做出个好吃的来。”杨婶说道,她也不知道自己突然就为何如此馋豆腐了。

      借模具的事情就让腊梅去做了,姜茹将所有的黄豆都泡上了,点一次豆腐这么麻烦,不如多做点。

      等到第二天,看着泡发了快要溢出来的胖黄豆时,姜茹觉得自己有点失策了。

      泡都泡好了,只能都磨了,磨豆子是杨叔和王友良一起去的,姜茹在家等着他们把豆浆送回来,开始煮豆浆。

      磨好的豆浆还要过滤,姜茹早就用纱布缝好了两个袋子,和腊梅一起将豆浆过滤一遍,剩下的豆渣放在一边的盆里。

      煮豆浆需得大火,看起来沸腾之后转成小火,将上面的泡沫撇去后,盛起来放在一边的盆里,不过几分钟,上面凝结了一层皮。

      姜茹找了根干净的细竹竿将豆皮挑起来,挂在一旁晾着,这个干了之后就是腐竹皮。

      接下来就是点豆腐,一般点豆腐是用盐卤,也有用的是石膏,姜茹就是用的石膏。

      按照印象里面的比例,用温水将石膏化开,再拿一把勺子舀上一勺石膏水,浸入豆浆之中,慢慢划开,不一会就看见豆浆变成了絮状的豆花和清水了。

      腊梅在一旁准备好模具,模具是个方方正正的盒子,约有一米方正,底部的木板上有很多孔洞,方便压制豆腐时候滤水。

      将模具架在木盆上,垫上纱布,把豆花一瓢瓢舀进去,多余的水分便从下方析出,豆花的量要比模具高出来些,再将纱布反过来折好,包住豆花,盖上木盖,上面又压了两个陶罐。

      木盖也有奇特之处,要比模具的口径小一些,在压制豆腐的过程中,随着水慢慢析出,木盖会慢慢下沉,甚至可能低于模具的沿口,直到豆腐完全压好。

      一锅豆浆,刚好是一个模具可以装完,还没有等姜茹歇口气,杨叔便第二次送了豆浆来了。

      整整做了三板豆腐,才将所有的豆子用完。

      姜茹掰了一小块喂到嘴里,和在超市买的豆腐还是有差别的,口感没有那么细腻,卖相也没有那么好,不过好在不泛酸,就算是成功了。

      对,她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这么理直气壮的低。

      “这能吃完吗?”春杏看着摆了半个厨房的白豆腐,很怀疑自己接下来半个月都要吃这个。

      中午的时候,他们已经一人吃了一碗豆花了,感觉对豆制品的食欲已经满足了。

      这么多的豆腐的确是个问题,姜茹想了想一些豆腐的吃法。

      首先就是豆腐乳,这个不难,姜茹曾经听北方的朋友讲过,将豆腐切成小块的,上蒸锅蒸熟之后,拿出来晾干。

      趁着锅里面的水还沸腾着,姜茹丢了一把盐进去,将一些豆腐块一同放进水里。

      “这个是晚上吃的。”姜茹将春杏不解的样子,说道。

      “盐水泡豆腐?”春杏面露痛苦之色。

      “什么啊?”姜茹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你去买条鱼回来,晚上吃鱼头豆腐。”

      不是盐水豆腐就好,春杏赶紧去找杨婶拿钱,姜茹一出手,那肯定是好吃的。

      姜茹用盐水泡豆腐是想做冻豆腐,这个时代没有冰箱,只能指望天气。

      如今这雪天得有零下了,自然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冰箱。

      姜茹让腊梅等会把豆腐块捞起来,将水挤出后,放在竹匾里,放在雪地里冻着,而她就全心全意地来做豆腐乳了。

      准备两只干净的碗,一只碗倒入白酒,另一只碗则是放入大量的辣椒面、花椒面和盐,搅拌均匀,先将干了水汽的豆腐块在白酒里面滚上一圈。

      这一步和做咸鸭蛋是一样的,为了给表面消毒,免得细菌微生物太多,导致腐乳坏掉。

      接着再去佐料碗里滚上一圈,放入一个干净无水的容器中,再将剩下的酒和佐料都倒进去,最后淋上放凉的熟菜籽油,将罐子密封。

      姜茹一边做一边说道:“这不就和腌鸭蛋差不多的步骤吗?”

      腊梅仔细一想,好像也是如此,便道:“早知昨日的咸鸭蛋就挪到今日一起做。”

      果然天冷了大家的懒病都犯了。

       留够了这两天要吃的量,剩下的姜茹全部放进了竹筛,让腊梅带回去熏着,做成熏豆干。

      剩下的豆渣也放在了外面,明天早上加入面粉和鸡蛋可以做煎饼,当做早餐。

      春杏买回来的鱼已经杀好了,是条草鱼。

      姜茹将鱼头斩下来切成两半,鱼身对半切开后,将鱼肉切下来,鱼骨剁成块,鱼肉片成鱼片,放入淀粉——做胡辣汤的时候,她留了点面浆水晒成了淀粉,将就着用。

      锅中热油,将鱼头鱼骨放锅中两面煎成金黄色,放入花椒和姜片,倒入白酒、盐、酱油、醋提味,倒入热水,放入一大勺的辣酱和猪油,再将蒜苗撒进去,放在炉子上炖着。

      等到鱼汤沸腾后,将鱼片下入汤中搅散,便可以等待开饭。

      如今她也是拥有双锅灶的人,做菜的同时,饭已焖熟。

      “这炉子真好用。”王友良说道,“杨叔,这样一个炉子要多少钱?”

      “我们包砖,一个炉子五百文。”杨叔最近已经开始准备推广自己的烤火炉,砖是定制的,就会贵一些。

      按照时节来说,现在已经有点晚了,但是赚钱嘛,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王友良和陈氏对视一眼,这个价格对他们来说有点贵。

      “你们来我这里烤火不就行了吗?”姜茹说道,她也意识到这个价格对于王友良家里来说是贵了些,“杨叔他们也在,咱们三家人一起,也算是省了些柴火,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坐在一起说说话。”

      “对啊,我也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天天赖在姜茹家中。”杨婶附和道。

      “欢迎你们啊,我要是一个人在家,得多无聊啊。”姜茹嘻嘻笑道。

      陈氏自然知道这是给台阶下,脸微微发红,道了声谢。

      炉子上的砂锅开始咕噜咕噜沸腾时候,终于开饭了。

      “不是说有豆腐吗?”杨婶看了看锅里,没有看到她心心念念的豆腐,不禁好奇道。

      “先把鱼肉吃了,咱们再下豆腐,今天给大家吃个不一样的豆腐。”姜茹留下一个悬念。

      “这豆腐就是豆腐,还能不一样?”杨叔嘀咕道。

      春杏下午已经查看过了,知道其中的玄妙,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可把她给快憋坏了。

      好在人多,鱼肉吃得快,姜茹将外面的豆腐端了进来。

      豆腐已经和竹匾冻在一起,姜茹费了点劲从上面扒拉下来,下入锅中,还下了一些大白菜。

      冻豆腐的玄妙在于它疏松的结构,孔洞能够大量吸收汤汁,一咬下去,便能感觉到整个豆腐都浸满了汤汁。

      “的确是不一样。”杨婶又夹了一块冻豆腐,她实在是太爱这个了。

      今晚,冻豆腐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吃过晚饭,王友良夫妻先回去了,免得天太黑到时候看不清楚路。

      姜茹去菜园子拔了几根小萝卜,洗干净之后丢进沸水里面,再放入醋和盐,泡上一夜,明日切碎之后,加上香油凉拌之后,可以做个配菜。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1章 豆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