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新茶包 ...

  •   “这个菜干是用我们之前送去的蔬菜做的吗?”腊梅问道,她知道姜茹之前说过要晒菜干,改善冬日伙食,难道就是这个?

      姜茹点点头,她很喜欢这个凉拌什锦菜干,许多蔬菜晒干再重新泡发之后,味道便会变得更加浓郁,凉拌还能保持脆生的口感,在吃腻了的时候,来上一筷子即为爽口。

      “今天有哥哥最爱的排骨,他一直埋头吃,都不说话了。”春杏哼哼唧唧道。

      被春杏这么一说,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正夹着一块排骨的杨知柏身上。

      杨知柏瞬间耳朵根都红了,这筷子放不是,夹也不是。

      “没想到杨大哥喜欢吃排骨,希望我今天做的合你口味啊?”姜茹一边憋笑,一边给杨知柏递了个台阶。

      杨知柏立马顺着台阶下了,“姜茹的手艺可是一顶一的好,让我忍不住一逞口腹之欲。”

      说完,还笑眯眯看了春杏一眼。

      春杏心里一凉,糟糕,得罪哥哥了,一瞬间,嘴里的排骨都不香了。

      大家都没有看到杨知柏和春杏的之前的眼神杀机,继续说着排骨。

      姜茹说了好几种自己知道的做排骨的方法,红烧排骨、冬瓜炖排骨、蒜香排骨、酱香排骨、蒜蓉蒸排骨、排骨汤。

      “我这还没有放筷子,就感觉又被姜茹可说饿了。”春杏皱了皱鼻子。

      “要不,以后姜茹就不去镇上摆摊了,干脆在家里做饭吧?”腊梅若有所思道。

      ???这那能行,姜茹赶紧说道:“不了,不了,哪能只让你们劳累呢?”

      “我们不累。”腊梅说道。

      “累的累的。”姜茹赶紧说道,“早上早起,回来了还要一直干活,怎么会不累呢?”

      这要是搁在现代,都是 007 的工作制了。

      吃过饭,春杏去洗了碗,杨婶就把今天摊上的事情说了一遍,又问姜茹胡辣汤的干货怎么弄。

      姜茹便把自己的打算说了一下,让李货郎帮忙,四处跑动,肯定比菜市场那一亩三分地要容易弄到。

      “你说她们一合计,这事儿不就穿帮了吗?”杨婶说道,估计也瞒不了多久。

      “要的就是穿帮,你说穿帮之后,我们还能一直卖胡辣汤,她们会怎么想?”姜茹笑着说道。

      她们只会越发的怀疑是不是有人背着卖了,疑惑的种子一旦种下了,便不会消失,这个同盟也就散了。

      杨婶和春杏去准备洗猪内脏,腊梅蒸糯米,姜茹做好卤肉的准备,他们之间俨然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

      如此长期以往,倒是个好事,姜茹如此作想。

      今日有空,她便想着把之前想要做的代替糍粑的东西弄出来。

      她要做的这个东西叫做南瓜饼,跟现代美食里面那种一块块的南瓜饼还不一样,现代的南瓜饼主料一般是南瓜和糯米粉。

      姜茹做的这种南瓜饼主料是南瓜和面粉,先将南瓜去皮去瓤,切块之后用水煮熟,等到水收得差不多之后倒入面粉,再加入一块猪油、适量的糯米粉、还有盐。

      搅拌成均匀的面糊糊之后,舀上一大团放在纱布之上,扯住纱布的两边轻轻滚动,使南瓜糊糊成一个一尺长圆鼓鼓的梭形,连同纱布一起放在竹匾里面等待晾干。

      因南瓜糊还挺多,姜茹还做了另外一种,将泡发的干红辣椒切碎后搬在糊糊里面,后面的步骤便都是相同的。

      做好南瓜粑粑后,姜茹一头扎进了库房,她要准备新茶包了。

      确定了只要是她参与的东西,最后有好感,好感值也会归到她身上,茶包就需要进一步的营销,最好是能谈成新的合作,对此姜茹有些想法。

      如今气候的转变,李货郎那边做茶棚生意的销量下降是必然的,所以她要做出一些适合冬日的茶饮。

      冬日茶饮的特点是甜、香,无论是味道还是香气都需要浓郁。

      但是这种浓郁之中还要别处心裁地加入一点清香。

      茶汤统一使用的是红茶,在现代的时候,国内比较出名的是安徽祁门红茶,国外则是产自印度的大吉岭红茶和阿萨姆红茶。

      不过做调味茶的话,对于茶底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所用的红茶的就是在李掌柜店中拿的普通红茶,她连品种都忘了问。

      选择了两种不同的配方,姜茹决定先试试第一个,她用开水烫过茶壶之后,将茶叶和配料都放进茶壶,沸水烫过第一遍后 ,将水倒掉,第二次冲入水。

      香气迅速氤氲开,闻起来还是不错,姜茹将茶水都倒入一捧大小的高水杯,当做公道杯使用,也避免茶水泡得太久发涩。

      再从公道杯里面倒入各个杯子中,分给在场的人,请他们一一品尝。

      春杏和腊梅都很喜欢,甜香味和花香味相交融,茶的醇厚口感又恰恰和这香气相交融,令人唇齿生香。

      杨婶也觉得好喝,但是若是要花钱,她便犹豫了。

      姜茹听到他们说口中留香,心中一动,转身进了库房,鼓捣了半天,又装了一个茶包。

      带着这三个茶包,姜茹去了李掌柜的店里,“李掌柜,近日可好?”

      “姜小娘子来了啊,您要是不来,这两天我要去找您了,您那红颜茶可还有?”李掌柜笃定她还有,只是礼貌性地问一下。

      姜茹也不隐瞒,实话实说,“还有一百多包。”

      “那我全要了。”李掌柜直接说道,这几日来了好几拨问红颜茶的人,市面上还出了仿冒货,是时候拿出真货让大家感受一下真假之间的区别了。

      “那就先多谢掌柜了。”姜茹起身给李掌柜行了个礼,这茶包的生意的确是多亏了李掌柜照顾,放在别的地方,说不定还没有开口,就被赶了出去。

      “客气,我也是借了小娘子的东风啊。”李掌柜说道。

      “不知李掌柜卖了红颜茶之后,有没有别的打算?”姜茹试探地问道。

      “您的意思是?”李掌柜压低了声音问道,这是有新的茶包了吗?

      姜茹掏出三个茶包放在案几上。

      李掌柜赶紧吩咐人去烧水,正伸手准备把茶包打开,姜茹却一手按住茶包,没让动。

      李掌柜错愕地看着姜茹,“小娘子这是何意?”

      “这茶要分先后,功效也不一样。”姜茹说道,她指了指第一包,适合聚友亲饮,又移到了第二包,适合宴后饮。

      “那第三包呢?”李掌柜好奇地问道。

      姜茹亲自动手把第三包拆了出来,里面的材料非常简单,“这个可以制作香汤,我听说城里的大户人家吃完饭之后,会煮茶漱口,我这个功效也可以,甚至味道要比茶汤要好。”

      李掌柜也看出来姜茹这次应该是有备而来,应该不只是谈茶包生意,便笑了笑,靠在椅背上,笑着道:“姜小娘子,有话尽管直接说。”

      “之前,您说过是背靠大商行,我想谈个合作,以茶方和营销为股份,跟您背后的商行合作。”姜茹所图甚大,系统让她有了非常紧迫的感觉,她必须一步迈一个大的。

      李掌柜叹了口气,他的目光移到桌面上,似乎想起了什么往事,手指在椅背上点了点,“不瞒小娘子,我之前觉得茶包卖得不错,便向上面的管事汇报过此事,却被管事以和茶无关拒绝了。”

      姜茹见他的神色不似作假,而且除了对被拒绝的愤怒,好似还有几分怅然,以她对李掌柜的手段的了解,他的能力应该还不错,怎么也不会沦落到一个小镇上做一个掌柜,难道说这里面还有什么隐情?

      “李掌柜,问一句冒犯的话,您想不想做这个茶包的生意?”姜茹换了个问题问道。

      李掌柜一愣,没有回答。

      姜茹又说道:“您要不再问问管事,但我估计他说话应该不会很好听,毕竟一个村女和小镇上的业绩,也没有什么可以谈判的资本,或者说潜力,但是您尽可以一试,也没有什么损失对吧?”

      “但是。”姜茹话锋一转,“要是再失败的话,您要不要考虑一下自己做?”

      这话说得李掌柜有些心动,他原本是在江都管整个州的管事,当时出了点事,被人陷害,差点下了大狱,还是东家看在他以前兢兢业业的份上,让他领了个在镇上的差事,相当于养老。

      要说甘心吗?他肯定不是甘心的,才到四十岁,就要这样窝囊的一辈子,看着当初陷害他的人趾高气扬,让他如何服气?

      但是他不是孤身一人,他身后还老母亲,还有妻子和孩子,岂能说豁出去就豁出去?

      李掌柜沉思一会,说道:“小娘子说的是,我姑且一试,若是还不成的话,我再与小娘子商量。”

      姜茹也不失望,她将茶包装了回去,笑着道:“那我就静候李掌柜的佳音了。”

      李掌柜颇为好笑地看着姜茹,这丫头精明得很,一听自己说要在考虑,便把茶包收回去了,自己从头到尾啥都没有看到,敢情这新茶包就是拿来钓钓他的?

      姜茹将东西收起来后,跟李掌柜约定了送东西的时间,便离开了。

      “师父,你真的要和姜小娘子合作吗?”李奎上前问道。

      “你那只眼睛看到我要和姜小娘子合作了?”李掌柜没好气地瞥了他这嬉皮笑脸的徒弟一眼。

      李奎心想,那姜小娘子把茶包收起来的时候,您的眼珠子可就跟着转,“您要博一把吗?让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人了解一下您的能力。”

      “我还要再想想。”李掌柜说道。

      “师傅,您都到这里四五年了,我可从来没有看过您对茶叶生意这么上心。”李奎说道,最开始的他们的确是没有把姜茹的东西放在心上,但是没想到竟然引起了一番热潮,尤其是红颜茶,那可真是把门槛都要踏破了。

      只有最近买红颜茶时候,他又才在师傅的脸上看到了那种从容志得的神色,一扫之前的消沉。

      “你倒是什么都看得明白。”李掌柜横了他一眼。

      “师父,我错了。”李奎上前给师傅倒了杯茶,有谄媚地给师傅捏捏肩膀。

      李掌柜叹了口气,“当初东家给了我一条路,就算我现在要离开,也要跟东家说清楚情况,免得被人说成忘恩负义之徒。”

      李奎听闻此话,就知道师傅心动了,毕竟姜茹的茶包是打破这几年如同死水生活的唯一一颗石头,即便这只是一颗指甲盖大小的石头,那也让这潭死水起了涟漪。

      但看姜小娘子这个架势,也不像只指甲盖大小的石头,这要咚下去,怕是得好大一层浪花。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