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肥肠 ...

  •   胡辣汤的单价对比冰粉,便宜了不少,但是它的材料价格低,且汤多为水,这样一算下来,竟然不比冰粉赚得钱少。

      若是没有什么意外,加上茶包,她一个月可以赚三十两。

      如果长期在城里做吃食的话,她更想买一个店铺,这样就免了每天都要把厨具和餐具拖过去再拖回来,除了早食,午食和晚食都可以做一些。

      而且有店面的话,座位也会稍微多一点,现在食摊最多只能同时容纳八九个人。

      不过这件事要等到开春之后,一来是等到十一月份估计会下雪,到时候来回不方便,这生意估计要暂停,二来是她手上的钱不够,算上里正手上的那点银钱,总共也就一百多两。

      但是目标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姜茹将胡辣汤要用的干菜都泡好后,就去了杨家,她有个想法要找杨叔帮忙。

      杨叔正在院子里面扎簸箕,手指飞快地从竹篾中穿梭而过,均匀而又缜密。

      “杨叔,我想把我家的灶给重新打一下。”姜茹说道。

      “你那灶不是好好的吗?”杨叔头也不抬地说道,手上的动作不受丝毫影响。

      “我想要一个双锅灶,现在做吃食生意,单锅灶不够用。”姜茹说道,她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双锅灶里面那口锅平常热水,或者炖煮东西很方便,免得每次一忙活起来又是炉子又是灶,火都顾不过来。

      “双锅灶也好,省事儿。”杨婶正拿着肉从院子里面路过,她家用的就是双锅灶,做饭的时候,外面那口锅炒菜,里面那口锅焖饭。

      “你咋买的猪头肉,那有啥好吃的?”杨叔瞅了杨婶手中的猪头一眼,小声嘀咕道。

      “陶家的猪肉卖光了,就只剩下这个了。”杨婶说道,要不是这玩意不是很好吃,估计连这个都买不到。

      姜茹听他们的意思是这个东西不好吃?但是猪头肉卤了可是贼香的。

      杨婶见姜茹的目光看向自己的手,又想起她之前做的猪心猪肺,灵机一动,“姜茹,你难道还会做这个?”

      “会倒是会,但是现在来不及了吧。”卤猪头肉少说也要一个时辰,这个时候恐怕是赶不上午饭了。

      杨婶一听,立马说道:“没关系,可以晚上吃,我再去买条鱼中午吃。”

      姜茹哭笑不得地应下来了,看着杨婶风风火火出了门。

      “你那灶急不急?”杨叔问道。

      “不急。”姜茹说道,现在的灶完全够用,只是用起来不方便而已。

      “那就种完小麦之后再打灶吧。”杨叔说道。

      “还有杨叔,您知道哪里可以买柴火?”

      自从做吃食生意以后,她家的柴火用得飞快,再不买点恐怕是真正意义上的开不了火了。

      “柴火都是自己打的。”杨叔慢吞吞地说道。

      姜茹……

      这个时候就体现孤女不好的地方,她家里没有人去山上砍柴火。

      “那我还是雇人吧。”姜茹说道。

      “何必花这个冤枉钱,等我家砍柴的时候顺便一起。”杨叔说道,这闺女又是给工钱,又是买柴火,真当这钱是大风刮过来的吗?

      “我那柴火要的不是一般的多。”姜茹赫然说道,她做吃食的话,柴火本来就用的多,而且,马上要到冬天了,取暖什么的都需要柴火。

      “没事,我叫兄弟们一起过来,你到时候准备一餐饭。”杨叔说道,“再配点酒。”

      “咋?又要喝酒?”杨婶去而复返,手中还拎着一条宰杀好的鱼。

      “没有,我这是建议。”杨叔立马改口,“等小麦种下了之后,就把准备把柴火准备起来。”

      “是时候了。”杨婶突然顿住脚,“姜茹,你有麦种吗?”

      麦种?姜茹想想自己从系统里面兑出来的小麦,“算是有吧。”

      “要是不够,你跟我说。”杨婶说了两句,就进了厨房。

      “麦种在厢房里面。”杨叔指了指方向,继续编他的簸箕。

      “那灶和柴火的事情就拜托杨叔啊。”姜茹压低了声音,“酒肯定是有的。”

      杨叔和她对视一眼,露出个了然的神色。

      姜茹去了厢房,杨知柏正在里面用簸箕装麦子,“杨大哥,这就是麦种吗?”

      杨知柏点点头,“你别靠太近,灰很大。”

      姜茹哦了一声,后退两步,心里却是泛着嘀咕,这小麦粒长得又干又瘦,跟她手上从系统里面兑换出来的麦子千差万别,“这麦子亩产是多少?”

      “大概 300 斤左右。”杨知柏说道。

      “太低了吧。”姜茹忍不住说了出来,现代的小麦亩产多少,她没关注,但是六七百斤肯定是有的。

      “不少了,有些更差的才两百斤的样子。”杨知柏笑着说道,姜茹什么时候还懂农事了?

      “这样子啊,我不是很懂这个。”姜茹找补道,“杨大哥对农事很清楚吗?”

      “略晓一二,总不能读个书,就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吧。”杨知柏说道。

      这种读书人可比小说里面的读书人好多了,姜茹看过很多小说里面的农家子读书那都是当甩手掌柜,根本就关心田间事。

      “杨大哥辛苦了。”

      “还好,我听娘说,你现在在识字,腊梅也要学,晚点我一起指导吧。”杨知柏说道,有好学之心是好事,女孩子读点书也好。

      啥?姜茹觉得自己是不是开始幻听了,杨知柏要教她念书,不是吧,她只是学个字,并不是要考状元啊。

      “我又不会特别严苛,你不必如此表情。”杨知柏被她视死如归的神色逗乐了。

      姜茹为自己掬一把辛酸泪,这泪就是当初脑子进的水,拗什么好学的人设啊,现在塌了吧。

      “我觉得我现在就挺好的,不需要您在亲自教学。”姜茹赶紧摆手拒绝道。

      哦吼,连“您”字都出来了,杨知柏感受到了她拒绝的决心,“无碍,顺便的事情,刚好我也可以温故而知新。”

      最终,姜茹也没有摆脱杨知柏教学的,蔫蔫地从厢房出来了,天要亡我载。

      杨知柏在里面唇角微勾,带着几分笑意,她明明十分抗拒,嘴上还要说着感谢的话,有趣极了。

      姜茹神不守舍地拐去了厨房,拿起猪头肉,用火燎了一遍,再用刀刮洗后,猪头肉干干净净,“杨婶,陶家还有没有剩下什么别的东西?”

      杨婶想了一下,“还有猪肚猪大肠这些内脏。”

      姜茹眼前一亮,肥肠哎,我的爱,“我去看看有什么能一起卤的,反正都是要做,我就多做点,这个季节也不会坏,到时候凉拌或是炒着吃都可以。”

      杨婶应下了,正准备给钱,就看到姜茹拉着春杏飞一般的跑走了。

      “这孩子……”杨婶笑着念叨了两句。

      “春杏,你吃过猪大肠吗?”姜茹问道,她好奇这个时代的人事如何处理猪大肠的,谁知这话一出,春杏的脸都皱起来了,似乎像是想起来了什么极为不愉快的回忆。

      这是猪大肠对她做了什么吗?

      “吃过。”春杏回忆地很艰难,“很难吃,很难闻,感觉我这辈子都不想再吃了。”

      听了春杏的描述,姜茹觉得应该是没有洗干净的原因,“我今天做一次,保证你喜欢吃。”

      春杏不太相信,苦着脸道:“我可以拒绝吗?”

      “不,你不可以。”姜茹冰冷无情地拒绝道。

      两人打闹着到了陶家,陶桃看到姜茹,笑眯眯道:“来拿骨头吗?”

      姜茹做了胡辣汤之后,便让陶桃每次把猪大骨给她留下来,陶家每三天杀一次猪,这附近三四个村子就只有他一家屠户,也不愁卖不出去。

      “我听说猪大肠还在,准备买回去。”姜茹说道,“骨头也一起给我吧。”

      “你吃这个?”陶桃吃了一惊,“两文钱一斤。”

      “都要了。”姜茹说道,对比猪肉,这价格真是便宜得很,“还有什么内脏吗?”

      “猪心、猪肝、猪肚。”陶桃说道。

      “那是什么?”姜茹指着一个扔在木盆里面长条状的东西问道,她心里有个猜测。

      “猪舌头。”陶桃瞟了一眼说道。

      “那就猪大肠、猪肚、猪舌头、猪肝、猪心,都给我。”姜茹说道,“那个猪舌头就做个添头吧?”

      陶桃愣住,这是要做什么?

      “你都要?”陶桃再次确定一下,生怕自己幻听了。

      “嗯。”姜茹点头,反正卤一点是卤,卤一堆也是卤,干脆一锅全搞定。

      陶桃手脚麻利地把东西都装起来,因为太多,她干脆直接拿了个木桶,全放了进去。

      这一堆的东西加起来才四十文钱,再加上骨头,五十文不到,姜茹爽快地付了钱。

      “姜茹,我们这的要吃这些吗?”春杏已经想远离了。

      “你不想吃?”姜茹反问道。

      “不想。”春杏的脑袋摇成拨浪鼓,她是相信姜茹手艺的,但是她不相信这猪肠子、猪舌头有啥好吃的。

      “行,那你等会就看着我们吃,一筷子都不许动。”姜茹笑着说道。

      被这么一说,春杏又开始犹豫了,“我等会就尝一筷子吧,不多吃。”

      “那哪成,做人要言而有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不吃就一筷子都不吃。”姜茹心里快要笑死了,神情却依然一本正经。

      春杏很为难,她这么小的年纪为什么就要面对这种选择?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3章 肥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