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糍粑 ...

  •   送走了李货郎,又收了一波前来卖苹果和枣子的人,这些东西分量都不多,姜茹一个人就可以搞定称重算钱的事情。

      等人走光了,时间也不早了,便去杨家递了个信,说是今日不排工了,等之后再说。

      回来的时候,姜茹顺便去了一趟田里,那几个坑里的东西已经变成腐殖质了,明天杨叔过来耙田的时候,便把这些东西撒进地里。

      自从开始忙碌,她便没怎么关注菜地,如今的菜地又长出来一层草。

      姜茹便蹲在地里拔了好了一会的草,她能认出来的有韭菜、菠菜、茼蒿、香菜还有一点点生菜,其余的太小了,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好在当初种的时候,是分片区种下的,如今也不需要移植。

      刚刚去杨婶家里的时候,被塞了一点白菜籽和萝卜籽,还有一点点蒜。

      姜茹拿出菜耙翻地,将种子撒下去。

      大蒜稍微不同,需要用锄头挖出浅沟,把蒜头种下,再覆上一层土。

      做完这些之后,姜茹顺手割了一把野蒜回去,今天改善一下生活。

      她先前在陶桃家里买了一小块肉,切成片后,混合干辣椒和野蒜做个小炒肉,又打了个鸡蛋汤,配上洁白的大米饭。

      猪肉并不是选的五花肉,而是后退肉,紧实不柴,将油煸出来之后,在放入泡好的干辣椒和切好的野蒜,充分吸收油脂。

      咬上一口,野蒜的辛辣和猪肉的油脂相融合,一点都感受不到猪肉的骚味,对付猪肉的那种味道,姜茹也有诀窍,一是花椒,二是陈醋,都能有效抑制住味道。

      姜茹一连吃了三筷子,这才喝了点汤,最近忙着冰粉,每天都是在凑合,如今还是觉得精致的生活最让人舒适了。

      吃过饭,姜茹把剩下的饭倒入鸡蛋汤里,搅和均匀之后,给了小黑仔和大橘。

      小黑仔如今长大了不少,有姜茹手臂那么长了,吃得也多。

      大橘长得慢些,如今也就是比成人巴掌稍微大上一点,但是会捉老鼠了。

      姜茹有次就看到它叼着一只老鼠从狗洞钻了出来,不知道去哪里戏耍它的玩具去了。

      对此,姜茹有一种老母亲的欣慰感,类似于养的娃考上了清华北大一样。

      姜茹洗漱之后,便开始临摹字帖,按照姜茹对字体的了解,这林氏字帖和隶书的字体有几分相似,庄重平稳。

      这一段时间,她每天都坚持写上一小张,已经初步有些成效,总算有了些骨头了。

      练完字,姜茹还看了一会书,主要是关于大庆王朝的风俗,大庆王朝如今已经有了四百年的历史。

      朝廷和姜茹之前了解的封建王朝也有所区别,皇帝是一朝天子,有一定的权力,但是朝廷的权利大多数还是在内阁的手中,只要有半数的人不同意皇帝的决议,那这个旨意便作废。

      姜茹草草看了几眼,便没有了兴趣,毕竟她又不是什么公主侯爵,看权力的架构还不如让她看看各地流行什么吃食。

      大庆王朝的饮食习惯,和姜茹之前了解的华夏古代差不多,南方稻米,北方面粉,再北边是一些游牧民族,以奶制品和肉食为主。

      姜茹所在的地方正是中部,所以面粉和小麦都是主食,目前还没有玉米、红薯这些高产量作物的踪迹,应该是不存在的。

      想到这里,姜茹打开了自己的系统面板,查看了一下农场游戏,能够种植的作物里面果然没有玉米和红薯。

      她拥有几千的好感值,级别挺高的,按照原来游戏的发展进度,现在完全是可以种植玉米红薯的,没有的话,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超出这个朝代农业水平的都不会有,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她目前只有牛栏和鸡舍,因为猪圈的产出是培根。

      所以这个游戏可能也被系统限制了一部分,不过也不打紧,现有的东西已经足够她使用了。

      第二天,姜茹吃过早饭,便去田里,先把肥从坑里掏出来,为了不浪费,她连坑上的土都扒拉掉一层。

      杨婶过来的时候,她已经掏了两个坑,正在歇息。

      杨婶手脚麻利地帮她把剩下的一个坑也掏完了,“这真的有用吗?”

      姜茹正将肥料掀进地里,闻言道:“我也不知道,死马当做活马医嘛。”

      其实姜茹觉得能成,之前的树叶子已经沤烂了,一股子化肥才有的味道,即便是和真正的堆肥有所区别,但是效果应该也是有的。

      忙活了一会之后,杨叔来了,杨婶瞅了眼,“牛呢?”

      杨叔脸色难看,苦大仇深地道:“陈老二说要一百文一天,从巳时起,酉时结束。”

      杨婶呸了一下,“之前不都是八十文,他怎么不去抢呢?”

      姜茹现在对古代时间有了一定的了解,巳时就是早上九点的样子,酉时是晚上五点的样子,这可真的是朝九晚五了。

      可是农村里面一般早上六点就起来干活了,等到九点不知道要耽误多少事情。

      杨氏夫妇还在商量,这没有牛误了时间可怎么办,要不还是咬牙同意。

      “杨婶,你们为什么不自己买头牛呢?”姜茹问道,他们家那么多地,买头牛自然轻松很多。

      “这……”杨婶犹豫了一下说道,“你大概是不知道一头牛要多少吧,至少得八贯钱。”

      八贯钱也就是八两银子,对于姜茹来说并不算多,但是她之前收到过大房的赔偿,六亩田三成租子才四两银子,也就是六亩田能赚十三两银子左右,这可是半年的收入。

      杨家还有杨知柏在读书,笔墨纸砚都要钱,还有学院的束脩,腊梅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级,要准备嫁妆。

      这么一想,姜茹倒是能理解杨婶的犹豫了,她顿了顿说道:“要是有牛车了,以后也可以载人去镇上,算是有个收入。”

      “要是天天往镇上跑,那田地里可咋整?”杨叔说道,他家那么多地,指望杨婶一个人也不实际。

      但是杨婶却又有几分被说动了。

      姜茹想了想,“那便请个人吧。”

      见他们想说什么,姜茹说道:“之前我便有这个想法,要是有个牛车,我每日买完东西便可以早些回来,不耽误下午的活计,只是我肯定没有时间去照看这牛的。”

      这大半个月过了,姜茹手中有些银钱了,对于每个月能赚多少钱已经有了数,包个牛车,对她没有太大的影响,说不定能够节省时间,研究出更多的吃食。

      “要是您家买了牛,我便长期包下来,每个月算租金,”姜茹说道,“要是钱不够,我也可以出一半,这平日里面就送我去镇上来回,要耕种田地,便你们使用,只是平日放养牛可能就要杨叔杨婶了。”

      杨婶和杨叔对视一眼,觉得姜茹说的话有一定的可行性,他们很早之前就想买牛,但是手中的银钱并不充足,万一买了牛之后,再出个什么事情就捉襟见肘了。

      姜茹见两人还要商量,自己继续去撒肥,将肥料尽量铺撒的均匀一点,免得后面种地的时候烧苗。

      两人很快就商量出了结果,他们要找姜茹借四两银子去买牛,以后再还给她,以后平日里接送姜茹,按照他们的说法,接送这个事情免费。

      姜茹没有同意,这牛是杨家的,平常也是杨家照顾的,自己白白占了这个便宜,实在是过意不去。

      说定之后,姜茹带着两人去了里正家里,让里正帮忙立了字据。

      姜茹还有一部分银钱在里正手上,除去借给杨家的四两银子,还剩下八两,她依然把钱放在里正手上。

      杨婶回家一趟,又拿了四两银子给杨叔,让他找人一起去镇上把牛的事情给办妥。

      这个时候去镇上,只能步行了,身上还揣着银子,杨叔自然有几分胆怯,他找了王友良一起去。

      没想到王友良竟然对牲口这些还挺了解的,听他的说法是之前在外流浪的时候,曾经给人做过赶车的,牛马一类的比较熟悉。

      他这么一说,大家也放下了心,有个懂行的也不怕被别人坑了,再说,王友良一看人高马大的,也不怕半路有人劫财。

      他们这一去直到下午才回,杨叔坐在前面赶着马车,看姿势是现学的,但是掩盖不住他脸上的激动,一张晒地黑红的脸上看不到眼睛缝。

      王友良在村口下了车,杨叔让他等会一定要带着媳妇去吃晚饭,他也应下了。

      银杏树下不少人都看到杨叔的牛车,议论纷纷,不敢相信杨家竟然真的买了头牛,都跟上前去看热闹

      姜茹正在稻场收东西,杨叔跟她打了个招呼,看到牛车身后一片人,顿觉好笑。

      这就像是她小时候,村里有人买了个四轮轿车,一村子的人都来看热闹。

      姜茹没凑过去,自己把东西都收拾放好了,掐着时间拎着排骨去了杨家。

      看热闹的人已经走了,杨婶正在做饭,买牛车算是大事,杨叔还叫了自己的两个兄弟一起过来庆祝,三个人正在院子里面交谈,说什么买牛要看牙齿磨损程度。

      姜茹完全不懂这些,便去厨房给杨婶搭把手,她能看得出来杨家的人今日都非常高兴,连向来冷静的腊梅嘴里都忍不住念叨,可见真是高兴坏了。

      王友良带着陈氏一起过来吃的晚饭,陈氏性子内向温婉,加上月份大了,平日里都呆在家中,不怎么和村里人打交道。

      吃过饭,杨叔的两个兄弟住的远,便先走了,杨叔这才提了个事,说是想要王友良来赶车。

      王友良吃了一惊,显然杨叔并没有跟他提过这茬。

      见他想反驳,杨叔抬手制止道:“我这是有自己的私心的,村里的人大多数都不懂牛,要是把牛交给他们,我不放心。”

      王友良还是说道:“我怕其他人有想法。”

      杨叔眼睛一瞪,一拍桌子,“其他人能有什么想法,这是我的牛,大不了,他们不坐就是了。”

      姜茹正想为杨叔的硬气点个赞,就看到杨叔的眼神一转,落在自己的身上。

      “反正姜茹说她包车了,他们都不坐车,不还有姜茹吗?”

      姜茹……看到王友良看向自己的眼神,“我是无所谓的,只要赶车技术好就成。”

      王友良这才松了口气,连连跟两人道谢,又和杨叔追忆了一下过往岁月才告辞。

      回去的时候,王友良先将姜茹送到家,才和陈氏回去。

      姜茹一进门,刚点燃灯,小黑仔就已经绕着她的腿团团转了,“别急别急,给你们带了吃的。”

      走的时候,姜茹从杨家拿了一些剩饭和骨头,浇了菜汤,两小只估计是闻到味了,一直扒拉着她的腿。

      姜茹喂了食,趁着烧水洗澡的空档,把字给练了,想着有了牛明日自家的地就可以耙了。

      结果等她第二天去地里的时候,杨叔已经把地整好了。

      姜茹汗颜,这是几点就起来了啊?

      杨婶在一旁拆台,“昨晚上就一宿没睡踏实,总觉得跟做梦一样,天一清明,就过来下地了。”

      姜茹无话可说。

      自家的地已经耕了,没有她什么事情,她便跟着杨叔他们去搭个手。

      如今她能做的事情就是和腊梅春杏一样,把田里的石头、草根都拣出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耙地要比收割简单,三天就完事了,姜茹全心全意投入到鼓捣新品之中。

      姜茶已经晒好,姜茹找了个干净的方形木盘,将捣碎的红枣、枸杞、桂圆和姜糖放在一起,搅和均匀后,压成方方正正的形状,再用竹刀将之划成大小均匀的长条。

      再用植物纤维纸把每块糖都包好,用浆糊封口,每五块再用一张稍微硬点的纸包住。

      纸上的花纹也用了杨知柏给打的那套模具,姜茹选择了红色的花样,正配“红颜茶”之名。

      看到这个花纹,杨氏姐妹还惊叹了一阵,觉得真好看,尤其是腊梅的包装手艺好,平平整整,四四方方,美观度更高。

      姜茹把姜茶的事情交给她们俩,自己则是去负责果丹皮的制作。

      先将边角不齐整的地方划开,剩下的切成长条一卷,一个圆乎乎胖墩墩的果丹皮就成了,依旧是用植物纤维纸包装后,放到一边。

      边角料切碎之后,算作冰粉的辅料,姜茹还给腊梅春杏喂了一口,两人都说好吃。

      除此以外,还有红糖糍粑,之前她就拜托杨婶买糯米和黄豆。

      糯米用水泡上一个半时辰,在放入蒸格铺平后,大火蒸透,最好是熟而不不软的地步。

      蒸熟之后,便将糯米饭放入石臼之中,这石臼是姜茹用二十个鸡蛋和人换的,鸡蛋当然是从杨家买的,毕竟中间是杨婶搭线,姜茹也不敢随便出幺蛾子。

      这石臼操作起来不难,只需要有个人站在后面的木碓杆上,利用杠杆原理,石碓翘起,落入石臼之中,便可以轻易将糍粑打出粘性。

      到后面的时候,粘性越来越大,姜茹力气不够,便换做杨婶来弄好了最后一部分,将木盘上面刷上油,捣好的糍粑放进去,压平塑形。

      姜茹则是借着这个时间将黄豆炒熟,在用小磨盘磨碎成黄豆面,用小筛子过筛,将细腻的黄豆面用罐子装好。

      弄完所有的事情,姜茹给结算了工钱,每人都是二十文。

      杨婶这次没有推拒,之前姜茹就跟她说,自己忙不过来,她要是不来的话,自己也是花钱请别人,杨婶这才接受。

      第二天一早,姜茹正在喝着筛剩下的黄豆面加开水搅成的糊糊,就听到门外有动静。

      小黑仔刷一下从窝里面探出来个脑袋,警惕地看着外面。

      姜茹猜测是王友良来了,透过门缝一看,果然是的,她赶紧三下两下喝完糊糊,给两小只的碗里也倒了点,才去开了门。

      “王大哥,这么早啊?”姜茹说道。

      王友良正背着她,听到声音回过头,“我怕耽误事情,就早起了些。”

      此时天空还是昏蓝色,距离太阳起来还有段时间,姜茹让王友良进院子搭把手把东西都搬上车。

      杨家母女两人也过来了,见状,纷纷上前帮忙。

      王友良果然是驾车的好手,一路上都没有之前那么颠簸。

      到了城中,还是像以往一样,将东西先送到食摊那里。

      隔了几天没来,桌椅上都落了层灰,姜茹打了盆水擦。

      有杨婶帮忙,做起事情来果然快得多,一会会就将东西都支棱起来。

      姜茹则是将带过来的小炉子生上火,放了一块木炭,煎糍粑得要小火,不然就会糊掉。

      姜茹用竹刀将糍粑切成均匀大小的块状,先在已经热过油的锅中煎上几块,不一会焦焦的米香味便散发开了。

      “姜小娘子,可总算等着你了。”来的是王仲,“最近我可想念这口吃的,这是新品吗?”

      王仲看着姜茹锅中的糍粑,这味道真是香极了。

      “是的,叫做红糖糍粑,十八文一盘。”姜茹说道。

      “哟,这个价格可不便宜啊,给我来一盘红糖糍粑,再来一碗冰粉。”王仲说道。

      十八文可以买上一斤猪肉了,后面的人听到价格便失了兴趣,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吃得起的。

      姜茹手脚麻利地装了一盘已经煎好的糍粑,浇上红糖汁,又撒上一点黄豆面,端给王仲。

      王仲夹了一块糍粑咬了一口,洁白的糍粑煎得焦黄,从断口处拉出点丝,无比软糯。

      又喝上一口冰粉,细嚼之下,竟然发现辅料的味道变了,有点酸,“姜小娘子,你们家辅料变了?”

      姜茹笑道:“大人真是明察秋毫,加了一点果丹皮。”

      “果丹皮?”王仲疑惑道,没听说过这个东西。

      姜茹从竹篓里面摸出来一个丢给王仲,“尝尝味道。”

      王仲双手一合,接住了,拆开纸,是一个红彤彤圆墩墩的东西,他直接咬了一口,酸甜可口,是山楂的味道,“不错,给我来五个。”

      “四文钱一个。”姜茹报了一下价格,接过王仲的钱,给他拿了五个。

      其他正在喝冰粉的人自然也感觉到了辅料的不一样,只是并没有王仲那么大方,就买了一两个。

      倒是糍粑很受欢迎,毕竟王仲端着一盘子在那里吃得非常香,一口糍粑一口冰粉,跟吃什么山珍海味一样,想装看不到都很难。

      没想到,最后糍粑竟然先于冰粉卖完了,卖完糍粑之后,姜茹和两人打了个招呼,便背着姜茶去了茶叶店。

      李掌柜看到姜茹,立马使了个眼色,李奎赶紧上前把姜茹的篓子接过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5章 糍粑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