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拌面 ...

  •   冰粉的事情弄完之后,姜茹去了趟大银杏树下。

      这时候,三三两两的人正在下面乘凉,也不是纯坐着闲聊,手上多少有些伙计,补衣服、做鞋、捻草绳的都有,在这个没有空调的年代,树荫的确是好的乘凉方式。

      “哎,姜茹,刚好碰上了,想问你上次说的那个草籽还收不收啊?”问话的是个大姐,脸色发黄,带着几分营养不良。

      姜茹心生警惕,这位大姐看着面生,什么时候说过草籽?

      那大姐又道:“我屋里人姓姜,上次在河边找到草籽,说给您看看,您说收的?”

      说到后面语气越来越轻,似乎也不确定姜茹到底什么意思,她可做不出像周老四那种赖着的事情。

      自周老四的事情之后,姜茹后面还收不收村里人的东西都不好说,毕竟泥人也有三分气性,姜茹可不是什么绵软性子,那是能和自己大伯杠上了硬脾气。

      似乎有这么一回事,姜茹想了一下,是菰米,想起了这出,她也没有急着回答,而是问道:“大概有多少斤?”

      那大姐见姜茹没有直接拒绝,热切地说道:“不多不多,那玩意儿,不好弄,我家就收了十几斤的样子,您收吗?”

      谷物扎实,即便是十几斤也未必有多少,姜茹点了点头,“还是收的,晚点您去我那里把字据给拿了,到时候把东西晒干了送过来。”

      “还要字据?”大姐面露不解,又见姜茹不打算让步的样子,只好说,“那好吧,我等会去取一下。”

      村中人大多数是看人情,一口唾沫一口钉的口头协议,像周老四的那种人实属不多,但有这么一个就把姜茹给恶心着了。

      说完菰米的事情,姜茹又说起自己过来这里的目的,“镇上有人托我在村里收新鲜的山楂,一文钱一斤,要求没有虫蛀,个头大,颜色油亮。”

      “那玩意有啥好吃的,又酸,还糟胃……”

      下面开始有人嘀咕了,还有人说,“你管他呢,能卖钱就行。”

      “姜二丫头,这东西收去干嘛?”有人直接问道。

      姜二丫头?姜茹差点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叫自己,一想,自己在姜家可不就排行第二嘛,姜云是姐姐,姜兰是妹妹。

      “这我哪里清楚,人家就这么跟我说了一声,我也不好巴巴地上去问,都是做吃食的,万一我学去了咋整。”姜茹说道,四两拨千斤。

      她借着别人的由头来做这件事,就是为了防止别人在她面前攀扯人情,再来一个泼皮,她可能真的要暴走了。

      “那别的果子收不收?”有人顺嘴问道。

      “什么果子?”姜茹来了兴趣。

      “苹果啊、枣儿啊……”那人说道。

      “这个我到时候去问问,看人家要不要,要多少。”姜茹说道,没有一口应下。

      说完了这些,姜茹就该回去了,大姐跟着她回了,在门口等了一会,姜茹把字据拿出来,给她念了一遍,大姐按下手印,才离开。

      大银杏树下,姜茹一走,话题又起来了。

      “听说姜茹最近在镇上做吃食生意?”有人问道。

      “是的,我今早跟她一起坐的牛车。”

      “做啥生意?能赚钱吗?”

      “说是煮的啥汤?能不能赚钱谁知道呢?”

      “她这个人就是好吃懒做,这卖田才多少钱,又是买田又是盖房,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说这话的人,平日和姜家大房来玩不少,也是个看别人好就心里泛酸水的人。

      “这生意能有这么好做,只怕又是浪费钱咯……”

      “她卖田赚了多少钱?”

      “谁知道啊,我上次问了王友良,人家不说……”

      “咦~我看王友良那媳妇温温顺顺的,跟他也不是一路人,不会是哪里拐来的吧?”

      “有可能,能跟杀人犯过到一起去的,也不见得是什么良家女吧……”

      ……

      等到大姐离开,姜茹便去了田地里一趟,将几个大坑上的覆盖物掀起来透个气,便已经能闻到一股子腐败的味道了。

      姜茹带了一把锹,将其中一个肥堆翻了一下,其它的肥坑没动,翻动的过程已经能感受到高温了,说明还是能行的。

      翻过肥料之后,姜茹又将肥坑上的覆盖物还原。

      路过自家地里的时候,姜茹去看了一下,之前种下的种子,有部分已经发芽了,长到了手指的高度,有部分却是毫无动静。

      ——

      想着最近可能会一直忙着冰粉的事情,姜茹决定趁着今天有空多做点面条,之前做的已经吃的差不多了。

      她将家里的面粉都倒了出来,和面是个力气活,尤其是这么大的一个面团,揉得胳膊都酸了。

      等着面团醒面之后,姜茹将大面团均匀分成几份,擀成薄薄的一层,再切成细丝。

      湿面条留够晚饭的量之后,剩下的全部放在竹匾上晒着了。

      最后的一两个面团,干脆做了烙饼,饼皮擀得非常薄,放在锅里用小火烙熟,一会的功夫,就有了将近 20 个烙饼。

      这烙饼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卷东西吃,亦可以泡在汤里。

      家里还剩下一点点的猪肉,姜茹切了黄瓜干和茄子干,用热水泡过之后,同猪肉末炒熟,盖在煮好的湿面条上,配上中午的拌辣椒,晚饭齐活了。

      姜茹这次没忘记,先给小黑仔和大橘盛了点,才开吃。

      吃完饭,姜茹可不能休息,她还要打包茶包,按照李掌柜的意思,这茶包说不定后面还会卖得跟更俏,所以提前准备一下。

      要是以后这个茶包生意稳定下来,利润可观的话,她就要请春杏过来帮忙干这个活,那她可就省了不少的事情。

      姜茹一边打哈欠一边将搭配好茶包折起,用麻线缠好,放在桌子上。

      她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陀螺,转个没停,又累又困。

      第二天早上,她的生物钟失灵了,还是腊梅的敲门声将她吵醒。

      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先给腊梅开了门,才去洗漱,“啊,我太困了,不好意思啊。”

      腊梅道了句没事,便手脚麻利地先把东西都搬到门口,好在她也知道东西存放的位置。

      姜茹拿出三个饼子,两个放小黑仔的碗中,一个给了大橘,“对不起小可爱,今天起晚了,等我回来再加餐。”

      说完,她自己往嘴里胡乱塞了两口,又喝了一大杯凉白开咽了下去。

      姜茹走到门口的时候,牛车已经到了,师傅帮忙搭手把东西搬上车,她赶紧上前一同搬东西。

      牛车摇摇晃晃地朝着镇上而去,腊梅突然开口道:“我昨天说你,是我轻率了。”

      姜茹在这摇摇晃晃中还打着瞌睡,闻言,一时半会没想起来腊梅在说什么,等她回过神,“哎呀,我也是这么想的。”

      腊梅摇了摇头,昨天她回去和杨婶也说了这话,杨婶当时就说了她没有考虑的点——姜茹是个孤女,家中的一切都需要她操心,需要她亲力亲为。

      但凡是姜茹家里有人帮忙操持家务,姜茹也不会这么辛苦。

      腊梅能够这么全身心投入,那是因为家里的事情是其他人帮忙分担了,所以她没有后顾之忧。

      姜茹听了腊梅的解释,便道:“所以我以后要赚很多的钱,请人干活,这样我就可以躺着了。”

      腊梅……

      两人又说了几句,这件事就这么揭过了,姜茹不以为意,这些事情说到底,还是她没钱而已。

      没钱,就去赚嘛。

      到了食摊,两人先把摊子支起来,东西摆好,又去尽头打了水倒入木盆,等会好洗碗。

      她们还正忙活,昨日押货的那几人就过来了,“小娘子,给我们来一碗,我们就等着吃了你的这个冰粉再出城呢!”

      两人赶紧将冰粉送上桌子,几人呼啦啦地吃完,又续了一碗。

      离开之时,姜茹道了声“祝顺利”。

      那人笑了笑,“借小娘子吉言。”

      有了这么好的一个开头,后面的生意便同流水一般,高峰时期,甚至需要排队。

      更有不想等位置的,直接拿碗过来,打包带走。

      这一早上,姜茹几乎没有歇着的时候,浇汁、算账、收钱,腊梅也忙,舀冰粉、收拾桌子,洗碗。

      一番下来,两个人都累得够呛。

      姜茹提前留了一碗,给馄饨铺老板送了过去,那老板尝过之后,大呼神奇。

      甚至喝完之后,还有点意犹未尽,说明日也要捧场。

      姜茹道了声谢,收走了碗。

      今日和昨日收摊的时间差不多,腊梅叫来牛车把东西装上车之后,姜茹让师傅把她们送到了章家。

      敲了敲门,来开门的是章有晨的爷爷。

      姜茹问了声好,把之前的字据给了他。

      章爷爷似乎不爱说话,对着院子的角落指了指,姜茹探头看过去,便看到了两个崭新的木架。

      姜茹走过去,伸手摇了摇,很稳,一点都不晃悠。

      章爷爷对她这种验收行为十分不屑,傲娇地背着手走到了一边。

      姜茹无语,按照之前的约定,把尾款付了,便让师傅帮忙搬到车上。

      这一趟她多给了师傅两文钱,算是补偿,师傅也乐得开心。

      只是可惜,今天的运气似乎没有昨天的好,等到中午也没有把人等齐。

      姜茹便拉着腊梅再去转悠一圈。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拌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