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第三十五章、缺柴 ...

  •   江老太想了想,认同了闺女这番话,从闺女对屋子、吃食和用品的追求,的确可以看出闺女这些年过得没有她想象的那么苦,那她就放心了。
      不过转而又担忧起来了,“那现在没有棉花咋办?”
      江雪耸肩,“不是还有草木灰嘛!”
      江老太用惯了草木灰自然觉得没什么,可是想到闺女用的都是她口里那柔软的棉花,就觉得委屈了闺女,不由低声叹道,“委屈我雪花了。”
      她心里不由想到,如果不是清松遇到危险,也许雪花就不会回来,那还能在那仙界过好日子呢,说起来都是他们拖累了闺女啊!
      江雪不想看她再内疚的样子,笑道,“还得麻烦娘教我怎么用呢,我可不会。”
      江老太闻言又开心起,“哎,娘教你。”
      这番话弥补了她错失教闺女癸水时的遗憾。
      她看着因刚刚母女的私密话题而被她哄到前面的三人,对着闺女说道,“我想着把东屋也安上水晶窗子,你睡那屋,咋样?”
      本来闺女这么大了,就该独自睡一间屋子,前几天也是她太过舍不得,加上方便照顾闺女才没有提出这事儿,今天趁这机会,正好提出来。
      江雪对安水晶窗子没意见,对于独自睡一个屋子……
      “柴够吗?”她就是因为这个才没好意思提出单独睡一屋的。
      江老太点点头,笑道,“如果是之前还真不一定够,可是现在白天有太阳,屋里不用烧火就暖烘烘的,这样就能多出一大半柴火来。”
      江雪听她说的笃定,心里也有几分欢喜,能自己住一个屋子当然方便很多啦!
      说到这儿她不由疑惑起来,“对了,娘,怎么家里都是树枝和树叶,没有劈柴啊,那个不是更经烧吗?”
      本来她以为只是自家如此,毕竟夫妻俩岁数大,清松年纪又太小,所以弄不来劈柴也是正常,可是今天去了大伯二伯家发现,他们屋子里堆放的也都是这种枝柴和叶柴,这就有些奇怪了。
      按理面对着群山,他们应该是最不缺柴火的啊?
      江老太笑道,“劈柴那都得砍树啊,可是树都是有主儿的啊!”
      “有主儿的?”江雪惊讶道,可话音刚落她就又觉得这很正常。
      在古代,连自己的命都可能不是自己的,更何况是山上的树呢!
      在她的惊讶下,江老太细细给她说了其中的原委。
      没错,山上的树都是有主儿的,不只是树,就连山也是有主儿的,所以山上的树是不许个人私自砍伐的,想要建房子用木材那都要交钱打申请的。
      每年九月份,趁着还未下雪,山的主人会组织一大批人上山伐树。
      这一大批人是哪儿来的呢?就是附近的村民。
      正好忙完秋收,村里的青壮一般都会加入到伐树的队伍,毕竟主人家还是很大方的,按天给的工钱从不克扣,对村里人来说也是不小的一笔收入。
      “每年到那个时候,山里都可热闹了,那些野兽啊什么都被吓到深山里,冬天也不用担心它们会下山来祸害人了。”江老太感叹。
      所以孙子会遇到野猪这事儿他们夫妻也很意外,按理,每年这波砍伐的大动作都会把野兽赶远的。
      不过,能因此让闺女回来,她又觉得一切都是注定的。
      砍下的树木则被主人拉走,或自用或买给城里的居民,用以冬季取暖。而过程中剩下的细碎树枝柴火则由就近的村□□回家过冬使用,也不收取任何费用。
      虽然这些柴火没有那些树木劈柴硬朗经烧,但是架不住多啊,所以也算是以量取胜了。
      “那这山的主人还挺好的啊!”在土地私有的封建社会,主人能做到这个份上,江雪觉得不能再多强求了。
      江老太点点头,“可不,除了不让村民随意砍伐树木,上山打猎、捡蘑菇、木耳、板栗、榛子什么的都不管的。”
      江雪心道,他想管也得管得过来啊!
      “就是采着那珍贵的人参什么的或者猎到什么稀罕东西,他们也都会收的,给得价钱也比药铺多呢!”江老太接着说道。
      江雪真心实意的点头,“那是挺好的。”如果对方以自已山上的产出为由强要,村民一点办法也没有。
      江老太见闺女好奇又继续说着听来的模糊消息,“听说是个什么王呢,咱们整个长境府都是他的。”
      江雪恍然,“封地啊!”半个皇帝了。
      不过王爷啊,封地这事儿,离他们这个小山村都太遥远了,江雪只要知道这方主事儿的不是一个敲骨吸髓、横征暴敛的就足够了。
      对她来说,还是把家里收拾得更好最重要。
      在江椿的帮助下,把东屋也换上了水晶窗子,一家人才算是闲了下来。
      不过东屋许多年不曾住人,屋内显得尤其阴冷,怎么也要先烧个几天炕暖暖屋子才能住人。
      江老太在询问了闺女月事还有好几天才会来,就提出让她先在西屋里凑和两天。
      江雪自然不急在这一天半天的,笑着点头答应了。
      江清松对姑姑要搬到东屋有些不乐,不过他也知道姑姑和他们住不方便,所以虽然不乐意,到也没说什么,再想想,白天还是可以在一个屋子里呆着的,那点不乐意也就烟消云散了,转而着急地追问起姑姑什么时候可以做馒头的事来。
      面盆一直放在炕上,温度不低,发酵的时间应该不需要太长,于是江雪把面盆端过来凑到窗口下仔细查看。
      见里面的面团比原先鼓胀了许多,于是伸手挥去了上面的那层水晶膜。
      密封膜去掉,一股刺鼻的酸味扑面而来。
      正好把头凑过来跟着查看究竟的江清松呛个正着。
      他赶忙扭过头大呼了一口新鲜空气。
      “姑,面坏了。”他失望不已。
      一旁正烧火做饭的夫妻二人凑了过来,自然也闻到了淡淡的面酸味。
      “没事儿,坏了再重新弄。”江老头怕女儿难过,连忙说道。
      江老太看着垂头看着面盘不说话的闺女,瞪了大惊小怪的孙子一眼,“哪有啥一次就成的,雪花,没事啊!”
      江清松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见姑姑竟然还用手指把面挑起来嗅看,不由也想安慰她,“姑……”
      江雪看着面团内部的蜂窝组织,闻着鼻前淡淡的面酸味,抬头看着三人笑道,“没坏,成了。”
      “哈?”三人一同惊讶的看着她。
      “姑,这面都变酸了。”江清松小心翼翼的提醒自家姑姑。
      “不变酸才是坏了呢!”对于一次就能成功,江雪也觉得有些意外。
      看着三张不相信的脸,她解释道,“做馒头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发酵,简单来说,就是面粉变酸膨胀的过程,你们看,这面团是不是比原来大了些,而且中间还有小蜂窝孔?”
      三人凑近一看,用手指挑起来的面团中还真的有小孔。
      而做为和面者的江老太也觉得面团似乎比原来稍稍变大了些。
      “可它为啥是酸的呀?”江清松纳闷道,“我记得买来的馒头没有酸味。”
      江雪耐心给他解释,“这个不是直接蒸馒头的,而是做为引子,让更多的面粉变得膨胀起来,那时候就不会很酸,如果闻着还酸呢,就要加一些碱中和了,对了,娘有碱吗?”
      江老太和老伴对视一眼摇摇头。
      江雪也不意外,想了想有什么可以代替碱。
      从草木灰里澄出碱水来?她记得拉面剂蓬灰好像就是用草烧出来的,也可以代替碱使用。
      算了,没仔细操作过,她也不敢保证,“那就仔细控制时间吧,不把面发的太过让它变酸好了。”
      “那姑,咱们接下来怎么做啊?”江清松见她停止了自说自话连忙问道。
      “娘,再准备面,把这个面团和在一起就可以了。”江雪掂了掂手里的面团,“大概来四碗面吧!”
      江老太赶紧去准备。
      在闺女的指挥,老伴和孙子的注视下江老太再次把面团和面揉成了一个光滑的大面团。
      江雪把它们密封后,放到温暖的炕上,“行了,等它变成现在的两倍大,就可以了。”
      接下来的时间,几人都有点心不在焉,隔一段时间就要凑到跟前瞅瞅。
      江雪感受到他们的焦虑和期待,笑着转移他们注意力,“爹,咱们村里有石磨吗?”
      “有的,村东头有个石磨。”江老头说道,“雪花,你想磨什么?”
      “磨豆子做豆腐呀!”她笑道。
      “豆腐!!!”江清松再次激动起来,小脸红扑扑的嚷道,“做豆腐。”
      江老头也高兴了,“对,正好从你二伯家拿了不少豆子。”
      “那我现在就去把豆子磨了?”说着江老头就要行动。
      江雪示意他别着急,“豆子要提前浸泡一天的。”
      “那就先泡上。”江老太在一旁催促老伴。
      看着兴致高昂的三个人,江雪却发现自己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也是制作豆腐最关键的一步,那就是,用什么点豆腐?
      在现代两大主流点豆腐的方法是石膏和内脂。
      石膏豆腐软嫩细滑口感好,内脂豆腐呢产量高、保持期长,各有优点。
      当然也有一些家庭自制时为了方便也会使用醋或酸浆来点豆腐。
      甚至再偷懒一点的还有直接买一袋豆浆往里打颗鸡蛋,直接上锅蒸的,出来的东西既可以说是鸡蛋糕也能叫它豆腐脑,端看自己喜欢了。
      总之,在现代,想要豆腐成形的方法多的是。
      那么,在这里用什么?或者说有什么可以让她用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缺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