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历练 ...
-
汤泉行宫位于骊山北麓,为历代皇室避暑修养圣地,因建有大大小小数百个汤池得名。整座行宫依山而傍,与长安皇城遥遥相望,规格虽小了许多,登上层层玉阶,仰首望着磅礴宫殿暗红金漆大门,却也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皇家威严。
先帝在世时,每到七八月份,上至天子众妃,下至群臣随侍,皆会移驾汤泉行宫,议政休憩两不相误。然十余年前的南疆叛乱加之后来与突厥那场大战,虽是胜了,却耗费民脂民膏无数。又由多年来大周天灾不断,身处帝都的皇亲贵胄们却奢华成性,竞相攀比,花重金流连诗酒歌赋,或沉迷温柔乡不思进取,朝中能人贤人,少之又少。
如今的大周朝堂,已无昔日恢弘风采,国库亦拿不出充裕的钱财举朝搬迁。至此汤泉行宫寥落十年无人入住,唯剩常年驻守的侍卫和公公们守候在这里,不可谓不怆凉。
瑞王府一行车驾抵达汤泉行宫时天已入夜,远离了繁华的长安城,这儿的夜色格外慑人心神。一路长途奔波而来,一行人皆是风尘仆仆,玄琰敛袖擦了擦脸,不待家仆上前来扶便跃身下马。
“恭迎瑞王,”行宫前久驻的公公和侍卫依次列位道旁俯身下跪,三天前接到皇宫送达的信函,称瑞王不日便会赶往汤泉行宫小住,已久不见皇亲的公公匆匆将行宫打整一番,如今看来,倒也不似想象那般清冷寂寂。
“起来罢,”玄琰拂了拂袖,回身看向家仆,“李寒,让他们将车驾上的东西搬进去,”
“是,”李寒颔首应声。
秦嬷嬷由人搀着走下车,望着那一箱箱器物,也不知小王爷都带了些什么,旅途辛劳在她脸上添了几抹苍白,看了看周遭沉寂深林间漫不见边的墨色,缓步行至玄琰身侧,眼里隐隐透着不解,
“小王爷为何要来这儿,瑞王府和皇宫不比这儿好么?”虽是皇家行宫,却已荒凉多年,凡事做起来定有诸多不便,玄琰在府中一向自恃甚高,同那些王公贵胄一样,也好奢华攀比,怎的忽然转了性了。
“嬷嬷明日便知,”玄琰负手而立,挑眉轻笑,随擎灯的公公走向行宫侧苑,身后瑞王府家仆抬着数个紫漆檀木箱纷纷跟了上去。
月辉倾洒,夜色渐浓,站在窗前远瞰,偌大行宫里只见昏暗绛红宫灯迎风摇摇,这里远离尘世,似一方世外桃源。
从前听娘说起过,她和爹曾随皇上皇后到这儿久居,莺飞燕舞,年年春光胜韶华。那时候娘最喜骊山深处的幽兰,爹为此还独乘马驹往那悬崖峭壁里寻,最终采了一株瓣莲幽兰回来,不过三日却枯死了。
当时娘嘴上微嗔,说爹粗枝大叶只识行军打仗,哪里知道幽兰生性花期,眼底却噙着温脉笑意,玄琰知道娘定是开心的,因着爹的那份心。
“时候不早了,小王爷快歇息罢,”身后传来一声轻唤,是秦嬷嬷,披了一件湘锦长袍,想来已是睡下了见玄琰殿内灯火未熄又起身,
“嬷嬷,我这就睡,你别着凉了,”玄琰放下了平日的倔强,解了披风,似小时候那般乖乖钻进被里,黑眼珠转了几圈,忽然道,
“......嬷嬷和我说说爹娘的事吧,”
秦嬷嬷本已欲离去,见玄琰唤自己,轻轻勾起一抹宠溺的笑,行至床榻边坐下,伸手抚过玄琰额头,
“你想听什么?”
“他们是怎样相识的?娘年轻的时候美么......还有爹,他长什么样?”玄琰半匐起身,钻进秦嬷嬷怀里,眼中莹莹透亮。
秦嬷嬷望着他迫不及待的模样,心下泛起微酸,自幼丧父的玄琰早已没有关于王爷的半点记忆,而夫人亦不肯对他提起。十年来,瑞王府中唯一的禁忌,便是瑞王承泰。
指腹掠过玄琰光洁脸颊,秦嬷嬷温颜浅笑,“嬷嬷便一一跟你讲来,可别睡着了,”
瑞王在世时,几经战乱,为大周立下汗马功劳。然而瑞王从不以此自持,身为皇亲却谦恭和善,以德服人,门生广遍天下。虽堪当大周开国来功勋最为卓著的大将,却形貌温良,谦谦君子,宛若润玉。
若不是那场变故,瑞王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极地位。永平十八年,时年二十七岁的瑞王,戎马半生,空留一世英明予后人祭,那年大周街头巷陌,白衣素镐,家家门前皆祭酒以效英烈,哀鸣声悲彻九霄。
玄琰之母谢蕴如曾是当朝皇后殷容月家婢,当年随初为昭仪的殷容月入宫。后与瑞王两情相悦,缔结连理。这桩冲破门楣世俗的姻亲,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都道瑞王乃人中龙凤,多少闺阁梦中人,谢蕴如虽与皇后情同姐妹,却出生微寒,一朝同瑞王举案齐眉,巷里楼间,终传为一段佳话。
然瑞王勤俭,迎娶谢蕴如过门后,册封王妃大典迟迟未肯举行。时遇战火四起,常年征战南北,与国事相较,家事自是被放在一边。谢蕴如倒也贤良淑德,偌大的王府一手操持,里里外外有条不紊,更因产下一子慧名远扬。
瑞王忠贞不渝,年将而立亦不曾娶过侧室,世人都叹谢蕴如遇得良人如此,即便没有那王妃之名,亦胜过天下女子万分了。
瑞王薨逝后,天子念及其母子,降下圣恩,封谢蕴如为镇国夫人,位列一品。瑞王之子玄琰亦在同年受封,承其父爵位,成为大周有史以来年纪最轻的封王,连皇子亦不曾有过这般盛宠。
一时间,皇恩庇佑,百姓颂赞,门生敬重,将士忠心。瑞王府十年里不曾遭逢任何变故,根基一如瑞王承泰在时,余威尚存。
次日天还未亮,玄琰已披甲负箭踱出乾元殿,殿前公公见状忙俯身上迎,颔首请安。
“本王吩咐的事可备好了?”玄琰一身行装,英气逼人,微微仰首看着天际,骊山脚下大片葱翠草色蔓延,依稀可见几抹银色闪耀,
“汤泉行宫近卫队及驻边将士皆已在马场迎候瑞王,”
“好,”玄琰含笑点头,侧首对李寒道,“你随本王一同前去,”
“王爷,奴才也要骑马?”李寒面露难色,躬身尾随玄琰,低声问他,
“不止是你,瑞王府家仆除了女眷,男的都给本王上马操练去!”
骊山马场广袤郁郁,大周边陲重镇雁南城此去不过数十里,而马场便成了雁南城的后方补给,驻疆将士们所驭良驹需要的食草,全由这里运送过去。将士们三月一轮,往返马场与雁南城之间,如此往复,自此这里不单成了为前方提供辎重的地方,更是歇战时期将士练兵的宝地。
玄琰驭绝尘一路向马场奔去,衣袂随风翻腾拍打腿腹,策马扬鞭,神气非凡。身后李寒等人不善骑马,只得缓步追着踱去,望着玄琰飞奔的身影,心下焦急,李寒一咬牙,狠狠踢了马肚,高喝一声,
“驾——”
只觉耳旁风起狂涌,凛冽冷风扑面而来,迷得睁不开眼,清晨草上一片湿润,马蹄踏过,激起露珠飞散。
这便是父亲从前驻扎守护的地方,玄琰握紧马缰,胸前激越万分。远望大队将士戎装策马,静默在原地,目光似箭,朝自己投射而来,或疑或喜,亦有不屑和轻视。
近卫队统领魏光年过而立,当年乃为瑞王麾下大将,瑞王薨后,圣上下诏,封魏光为镇边将军,命他率瑞王余部十万将士久驻雁南城,未传诏令,不得入朝。
昨日听闻昔日王爷之子远赴汤泉行宫,并传唤驻边将士觐见,心下思绪万千。只隐隐记得当年他护送瑞王棺椁回长安时,那个年仅五岁的孩童像个白嫩瓷娃娃,抿着红唇躲在夫人身后,一语不发,怔怔的望着周遭众人哭天抢地,没有掉下一滴泪。那时只当他尚年幼,大概不知何谓生离死别,谁想却在夫人哭得几欲昏厥时,糯糯道了一句,
“爹是英雄,英雄不可以掉泪,孩儿不哭,娘也不要哭,”
待玄琰策马行至跟前,魏光亦沉浸在陈年旧事中,兀自恍了神。眼前忽然一亮,昔日稚童如今英姿勃发,傲然于马上,含笑望着自己,方觉失态,急纵身下马,单膝而跪,拱手拜道,
“末将失礼,还望瑞王恕罪,”雄浑声音低低传出,身后众将士皆受感召,忙跃下马来,齐声而拜,
“恭迎瑞王!!!”
玄琰见状,眉心一紧,翻身下马,俯身扶起魏光,面露惭色,“将军无需多礼,玄琰不才,还有很多东西要向将军请教,”
“众将都起来罢,今后见我只如一般小将,不必行礼,宫中那套繁文缛节都省了,”
见将士面有疑色,玄琰昂首而立,朗呼道,“在这里没有王爷和部下,只有同袍兄弟,”
抬眉望向魏光,久经沙场,到底在男人脸上打磨了一层厚重的沧桑,父亲若尚在,是不是也如魏将军这般,威严倨傲。
“将军可是嫌玄琰年纪太小,不屑以兄弟相称?”一抹戏谑爬上眉梢,玄琰眼底隐有撒赖意味,却见魏光怔忪片刻,倏忽朗声大笑,抬手一拍玄琰的肩,
“你这毛孩子,当真似极了你爹当年那股洒脱劲,好,若你真有你爹一半本事,我魏光便与你做那忘年交!”
这一笑间,队伍里再不见刻意伪装的敬重之色,原本边将就不比朝中禁军侍卫,向来血性傲然,不屑皇家那一套礼制规矩,这点和赫连宇倒十分相似。
玄琰后背一凛,怎的又想起那家伙了!
“玄琰比起爹还差得远,此番前来正欲向众将士讨教,毕竟在长安城只能纸上谈兵,若无真操实练,成不了大气,还请魏叔叔不吝赐教,”玄琰话毕,俯身一拜,眉宇傲气不减,眼底神色却是真挚恳切。
魏光沉吟片刻,微微露出几分欣喜,得子如此,王爷在天亦可宽心了。
“好,如此咱们先练射术吧,”魏光执缰上马,振臂一挥,将士纷纷退开一条道,玄琰跃马紧跟,随魏光朝着远处射场奔去。
不远处灞河奔涌向东而去,骊山之巅旭日初升,一派湖光山色绵绵不尽,迎着艳阳,玄琰任风呼啸而过,似一头初出山林的猛虎,磨爪砺齿,只待羽翼丰满,虎啸震天。
赫连宇,那把刺金弯刀我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