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十二章(中) ...
-
待赵四离开后,许仪道:“殿下,您怎么来西市了?真是出人意表。”
李明庭瞧她一眼:“你不喜欢惊喜?”
光有惊,没有喜。
这腹诽当然不能道出,许仪摇头。
“也不是……我没想到能在皇宫之外的地方看到殿下——”
李明庭盯着她的眼睛,道:“当真想不到?”
想起此前和李明庭的数次相遇,云中的山中、长宁京的寺庙、建平坊的府邸……绝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微服的。所以,其实也不真是那么意外。
二楼再无旁人,两人对坐,其间的案上摆着那壶青梅酒,李明庭问:“这酒闻起来清香四溢,味道怎么样?”
他说归说,却巍然不动。许仪对当今太子的每句话都会细心琢磨,唯恐思虑不周,错理这位太子的意思,难不成他的意思是是让自己应该给他倒酒?他能随意在外面喝酒甚至用餐?
她想了想,还是拿起酒壶给李明庭先斟了酒,再把自己的酒碗满上,同时解释道:“不过,我想肯定不如宫中的御酒……”
李明庭平静道来:“你喝过宫中的御酒?”
“没有——”
“那你如何知道不如御酒?”李明庭嘴角微微一扬,似乎是想跟许仪开个玩笑,“没有查证就下结论,可不像你这位大理寺丞的作风。”
许仪哑口无言,默默看着李明庭手持酒杯轻轻一晃,将杯子送到唇边,轻轻抿了一口,又道:“独有风味,但的确不如宫中的御酒。”
一瞬之后许仪才想到,自己是被这位太子调笑了一番,久违地脸上一热,气恼地盯了他一眼。
李明庭被她的视线扫到,只觉得心口猛然快了一拍。
瞪了一眼之后许仪猛然醒悟,大叫不好,一时间忘形,居然把小女儿情态做出来了,她假装镇定地去看李明庭的颜色,只看到他脸色平和放下酒杯,眼光中颇有深意,不过问出的话却是:“到是难得看到你身着常服。”
许仪低咳一声,说起来案件的进展。
“殿下,邓府送来的胡奴我一一审问了,有一点倒是引人注意。”
李明庭挑眉。
“人人都道奚三几乎不通汉话,那我想,主使者应当精通胡语,我审问的时候从他们口中得知,偌大一个邓府中,能通胡语的人,有两位。一位是邓重将军,一位就是邓舫。邓大将军懂一些胡语倒不足为怪,他和戎胡人征战多年,应当有所了解;但邓舫,我想不到他是跟谁学的。”
李明庭道:“研城大捷时,邓舫随邓重出征,做过记室参军。”
许仪微讶,“这我倒是真没想到。”
“邓峪位至司空,邓重位至大将军,大都是以军功受业。至于邓舫,既然是邓重嫡子,也曾随父亲上战场。他和胡人接触较多,懂一些胡语,在情理之中。”
当今太子对邓府的事务这么了解,大抵是因为他要娶邓昭为妻的缘故。
“各条线索都指向了邓舫,”许仪沉思道,“那接下来,就需要制订计划计,等邓舫露出马脚了。”
“如何打算?”
许仪避而不答,道:“殿下,我来西市,还是为了调查邓昭的坐骑。我以为,邓昭一案的关键就在于她的坐骑。”
“有何线索?”
许仪面露赧色:“暂时没有。”
“那要如何破案?”
许仪凝神看向他:“还望殿下相助。”
李明庭含笑道:“你说。”
许仪将视线投向窗外,西市上街上人来人往,不少商贩都牵或者骑着马。
“其实此案关键在于其他人的观点,”许仪指向对街的一位骑马而过的商贩,“殿下,你看,若是大家都觉得那马是邓昭的坐骑,那就是了。”
李明庭沉思片刻,又笑了,看向许仪的眸光中一派激赏之色。
“确实好计策。”
计策既已经定下,气氛倒是显然轻松得多。两人寂静无声,只有淡淡的青梅酒醇香萦绕在两人身边。虽是好酒,酒味清淡悠远,许仪虽然酒量不算很好,但也能陪着太子殿下喝上几杯。
“公孙远和韩敏一事,多谢殿下。”
“我为秦州都督时,他们常常随侍左右,”李明庭随口道:“我叮嘱过他们,听你调动,不可随意打扰你。”
的确是非常可靠的。他们二人平时深居浅出,安安心心住在旁边的宅子中,也不见有人进出,却几乎不打扰许府。
“他二人武艺超群,沉稳可靠,”许仪道,“还有那箱药材和补品,也多谢您。”
李明庭看她一眼,似随口道:“去年在云中时,我听阿初说过,你自小有不足之症,因此体弱多病;几日前谢少雍也同我说过,阿初也身体欠佳。”
许仪心弦绷紧。去年在云中初见时,李明庭曾经诧异为何出面办郭先生葬礼的是一介女子,她当时就同他解释了原因。兄长多病,一月中往往有半个月都躺在榻上养病,平时亦较少出门。
“……嗯,是的。”
李明庭淡声道:“你在京为官,只留阿初在云中,无人照顾,恐难以尽到兄长之职。”
许仪轻咳一声,“阿初不太习惯京城。”
“总会习惯的,许相也是云中人,在京为官多年,现在也十分习惯,”李明庭瞥她一眼,“京城虽然远离云中,用度不必担心。”
许仪心中苦笑,为今之计,只有敷衍了。
“是,我即日去信,跟舍妹商量入京一事。”
李明庭瞥她一眼,转了话题。
“我听阿初说,令尊令堂去世得早,她几乎是你带大的?”
李明庭语气平稳,眼神温柔,用几乎称得上鼓励的语气激励她说下去。
“的确如此,父亲去世时,舍妹尚未出生;母亲去世的时候,我十岁,舍妹不过六岁,”许仪心中有些诧异,“不过,与其说我带大她,不如说只有我们兄妹二人互相陪伴了。”
“你们许氏一门,似乎人丁单薄,”李明庭若有所思道,“许相膝下,也只有二子。”
许仪心情沉重,苦笑:“时也命也。”
近五十年来,许家几乎遭到了诅咒一般,能长到成年的,每家最多只有两个孩子。比如祖父膝下本有四子一女,其中二子一女成年之前都已夭亡,只有父亲和叔父两个儿子长到成年;而她本来有两位兄长,但最大的那位,在她出生之前已经夭亡,活到成年的阿兄又体弱多病,从小到大数次徘徊在鬼门关边上,每年冬天尤其难过。
“人丁不旺也不难解决,”李明庭道,“我记得,许卿尚未娶妻?”
阿兄确实是不曾娶妻。愿意嫁到云中许氏的姑娘倒是很多,甚至还有不少大户的女儿愿意嫁入许家为妾的,但阿兄择妻向来谨慎,因为病苦太多,唯恐害了人家的姑娘。
许仪面色一紧,答道:“是的,但是——”
李明庭面带微笑,直截了当打断她的话,“容我为许卿做媒,可好?”
许仪脸上的血色“唰”的褪去了好几分,兀自强自镇定道:“殿下终日操心国家大事,臣的小事,实在不敢劳殿下心烦。”
“不光是为你,”李明庭端起酒杯,慢条斯理喝了一口,嘴角噙着一丝宽容的笑意,“弘法寺一事,许卿可还记得?”
“放跑惊鸿的那位,你也许已经猜到了,是我同母胞妹,华亭公主,”李明庭不紧不慢道,“自从弘法寺一见之后,华亭公主对你一见倾心。”
许仪都要结巴起来了。如果她知道那日会在寺院里碰见华亭公主,那她当日绝不要出现在弘法寺。因为假扮兄长,她平时说话举动都十分谨慎,虽然也有想过别人来提亲当如何,但那里会想到提亲者是太子殿下?
“臣……”许仪深吸一口气,“臣配不上公主。”
李明庭不说话,看到她端着酒杯的双手几乎不为人知地颤了颤。
许仪也恨不得咬自己的舌头,“位卑职小”对面前的太子殿下根本不是任何问题,既然要她娶公主,那自然会把她的官位提到合适的地位。殿下提起这个话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施恩,一种是试探。
她放缓了心情,缓缓开了口:“臣已满二十二岁,按理说早应娶妻,为何拖延到现在,因为臣体弱多病,唯恐辜负公主。”
“我看许卿的身体倒不如你自己说的那么差。”说话时,李明庭漆黑的眸子不眨盯着她的眼睛。
若是兄长的身体足够好,也轮不到她来冒充兄长为官了。许仪只得苦笑:“臣久病成医,对自己的身体很有数。”
酒杯停在李明庭的唇边,他若有所思道:“许卿,若你还有别的隐情,不如告诉我。”
许仪沉默半晌,缓缓道:“没有。”
“你真不情愿娶公主?”
“请殿下成全。”
李明庭看她神色并无半点作伪之色,于是没有在这个话题纠缠下去,只是看她抬起了手腕,拿起酒壶给自己再斟了一杯青梅酒。
“好。既如此,我也不能强求。”
许仪这才慢慢呼出一口气来。当今太子的一个奇思妙想,就足以让臣下忐忑不安,夜不能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