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了解疫情 ...

  •   星儿施针后,约一炷香的时间,男子缓缓醒来。
      女孩见父亲醒了,十分高兴,对星儿千恩万谢,道不尽的感激之情,星儿道:“你爹爹只是暂时好了,他染了瘟疫,你不能再这么照顾他了。”若是继续接触,女孩也会被感染的。
      瘟疫?女孩听后,心中惊慌,跪地恳求道:“大夫,您是个好人,求求您救救我爹爹,只要您能治好我爹爹的病,让我做什么都行。”瘟疫,爹爹怎么会得瘟疫呢,不,不,爹爹不能像李爷爷那样死去,不能,爹爹不能死!
      求人下跪,在这个世界生活了五六年,这种情形已是见惯不怪了,星儿平静的道:“孩子,你先起来,你爹爹得的是瘟疫,不是一时半会能治好的。”
      女孩瞬间有了希望,问道:“大夫,您能治瘟疫吗?”
      “我……”星儿沉默了,病患无情,她不是神仙,不想女孩有了希望后再失望,所以,不知如何回答。
      女孩伤心落泪:“大夫,您能治好瘟疫的,是不是?”
      星儿仍是沉默,心中不是滋味。
      “大夫,您能治瘟疫是不是?您一定能治好瘟疫的,求求您,救救我爹爹吧,求您救救我爹爹吧。”女孩不住地磕头,星儿将她拦下道:“孩子,别磕了,我……我一定尽全力给你爹爹治病,但你一定要听我的。”
      “只要你肯救我爹爹,我什么都听你的。”
      “那好,你爹爹现在病的很重,不能再待在这里了,你家住哪里,我现在就送你们回去。”
      女孩道:“我家住在城东的柳家巷,可是爹爹不让我再回家了。”
      不让回家?星儿感觉奇怪,问道:“为什么?”
      “刘婶、王奶奶她们都病了,爹爹说她们的病会传给我,我们趁早离开家,或许还有条活路。”
      原来如此,星儿安慰道:“不会,只要不和她们接触,病就不会传给你,这个时候待在自己家里才是最安全的,孩子,你相信我吗?”
      女孩毫不犹豫的道:“我相信你!”
      星儿先是一愣,随后会心一笑:“好,那咱们现在就带着你爹爹回家好不好?” 被人相信的感觉是那么美好,她一定,一定竭尽所能医治她的病人。
      “嗯!”女孩到父亲跟前说明情况,男子心存感激的看了看星儿他们,道了谢。
      父女两个是带着推车赶路的,女孩坐车上,父亲推车,现在父亲病重,自然不能让女孩推着父亲回去。一番商议后,只有劳累王清推着“父亲”回去,女孩同星儿她们一起坐马车,春柳赶车。因为要同行,马车自然行的慢了些。
      星儿在马车内同女孩闲聊了解到,女孩姓陈,名叫草儿,父亲叫陈三石,母亲在她两岁的时候得病死了,家中再无别的亲人,只父女两个相依为命。
      一行人到草儿家的时候将近申时。陈家父女是寻常百姓,日子过的清贫,家中一个小院,三间泥瓦房,院中摆放着一张石桌,三个石凳,靠着南墙整齐的摆放着几件农具。
      星儿略微观察了下院子,问道:“草儿,家里可有药炉和桌子?”
      “有的,药炉就在厨房,堂屋有张吃饭用的桌子。”
      星儿请王清帮忙将药炉搬到院子里,让春柳、春兰两人把桌子从堂屋抬出来,她则领着草儿去马车里拿药和纸笔。
      星儿心系疫情,沿途每遇见一家药铺便进去查看一番,买些药材备用,再在晚间住店时,反复研读师父对病情的记录,仔细推敲师父提供的药方,将买的药搭配成包,为的是一到泉县便能着手医治病人。
      星儿配的药包大致分为三类,分别针对神医描述的病情发展的三个状态,轻症、中症、重症。使用的药,参考师父给的药方,或增或减,也有完全按照师父给的方子配制的,具体如何用药,还要她看过病人才知道。
      众人忙活一阵,王清在院子里支好了药炉,春兰、春柳从堂屋抬出一张半旧的桌子,将笔、墨、纸、砚摆好,星儿将熬制药汤的方法教给草儿,给她做了示范,随后坐到摆好的凳子上,再次给陈三石把脉,详细询问病情,春兰在旁记录。
      把了脉,详细询问之后,星儿让陈三石戴上口罩坐到旁边休息。
      春兰将笔记递给星儿,星儿看过之后,微微点头,很是满意。
      如何简洁的记录病人的情况,这些在路上星儿都有教过春兰、春柳,客店休息时也让她们练习过,所以春兰做起记录来得心应手。星儿夸赞道:“很好,以后就这样记录,这是咱们接诊的1号病例,也是柳家巷记录在案的1号病例,柳家巷的病例按这个编号排下去。”
      “是!”得到认可,春兰心中高兴。
      大约半个时辰,药熬好了,星儿在旁指导草儿如何把药汤盛到碗中端给病人。
      陈三石把药喝完了,星儿让他回屋休息,建议他加盖几层被子,尽量捂出汗,有助于病情好转。
      草儿搀扶爹爹回房休息,再次回到院子时,星儿递给她三包药,并嘱咐她道:“按照刚才的方法熬制,一次半包,三碗水熬到一碗水,每个时辰给你爹爹喝一次汤药,夜间也不间断。”
      接过药包,草儿感激的道:“谢谢夫人。”临近县城,春兰、春柳不忘临行时王开山的叮嘱,刻意纠正了对星儿的称呼,马车上,草儿得知星儿是女扮男装,便跟着春柳、春兰她们喊“夫人”了。
      星儿帮她戴好口罩道:“把药放好,去叫人吧。”
      “嗯!”草儿应了声,把药放到堂屋好后便出门了。
      这场温病,来势汹汹,往往是一人得病便会传给全家,死亡率又高,已经出现多起全家得病死亡的案子,所以,泉县的人称它是“绝户病”,人人恐慌,连大夫都不接诊了。
      来的路上,星儿得知草儿的邻居多数都染了病,没有大夫医治,只能去山上采些草药撑着,听天由命。心中便有了盘算,既然已经开始医治陈三石,又来到了柳家巷,不如索性把周围的邻居都诊断一番,了解病症,建好病例,到了慕容府,也好与师兄交流意见,共同寻找医治的方法。
      星儿说出自己的想法,让草儿帮忙请邻居。草儿听闻星儿要给邻居们治病,心中高兴,欣然应允,心想一定是老天爷听到了他们的祷告,派来个好心的夫人给他们治病了。
      草儿去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便回来了,身后跟着一个妇人,三十上下的年纪,一身灰色粗布衣服,倒还干净,头发用荆钗挽着,有些凌乱,因常年在田间劳作,风吹日晒,皮肤颜色偏暗,略显粗糙,面相也比实际年龄显老,因为生病,更显憔悴了。妇人右手牵着个十多岁的男孩,相貌平平,双眼却是特别的有神,看他面色神态,不像染病,想是孩子的抵抗力较强,还没有被感染。
      星儿看了看被春兰、春柳拦在大门前的母子,知道这便是草儿口中的“玉蝉婶”了。妇人名叫李玉婵,新婚两年后便死了丈夫,一个人养活孩子,母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苦,陈三石看她一个妇人养活孩子实属不易,虽然自家的日子也是紧巴巴的,却还是时常接济他们母子,所以两家人平日相处的较好,草儿也十分亲近李玉婵。
      草儿来到星儿面前,回头望了眼李玉婵母子,春兰、春柳正在教两人如何戴口罩,以及平时在家应注意的事项(防疫知识,注意事项,来泉县的路上星儿向春兰、春柳两个普及过),开心的笑了,向星儿介绍道:“夫人,这就是我和您说的玉蝉婶子,她的活计做的可好了,让春兰姐姐教她做口罩,她一定能学会。”
      星儿点点头道:“一会诊断后,让春兰给她讲一下,这个很容易,你也能学会。”
      两人说话的功夫,春兰、春柳已经让李玉婵母子戴好了口罩,并带着他们走了过来,星儿伸手示意,声音温和道:“请坐!”
      李玉婵不知所措,向草儿求助,草儿安慰道:“婶子,没事的,这就是我刚才和您说的赵大夫,我爹爹也是她医治的。”
      李玉婵看了看女扮男装的星儿,因为星儿也戴着口罩,她看不清容貌,但看身形气度,只觉这位夫人身份不凡,怕自己唐突了人家。
      星儿微笑道:“您别介意,是我让草儿请您过来的,为的是向您了解下病情。”
      李玉婵道:“夫人客气了,乡野粗人,怕唐突了夫人。”
      星儿微笑:“咱们都是乡野人家,没有这么多礼节。”说过,再次示意她坐下。
      李玉婵犹豫了下,有些拘束的坐到旁边的凳子上,将右手放到桌上,星儿笑道:“这样我才好为您把脉。”
      草儿见这边没她什么事了,便说道:“夫人,我再去喊其他人。”
      “好!”星儿应了声,草儿和李玉婵打过招呼后便出门了。
      星儿认真把过脉后,详细询问病情,从哪天感到不适,都有哪些反应,李玉婵一一作了回答。从李玉婵对病症的描述和诊断的结果看,李玉婵属于轻症患者,及时治疗,或能阻止病情加重。
      (本文首发晋江原创网)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