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16.别离 ...

  •   那是他平素用来打发闲人的偏院,里头草木萧疏,只有一株高耸的青松立在院子里,枝叶张开挡住了窗户,微弱的烛火就从掩映的针叶见漏下。
      开门的刹那,孝珩回身迎上来,看清来的人是谁后,明眸大震,跃动着的两团烛火,在他的眼底烧灼。
      他盯着宇文宪胸前的衣袍,朝后退了几步,摇着头,人却像悬在断壁之上的一株青松,挺拔着将要坠入万丈深渊。
      宇文宪走近了他,局促地收回了手,与他对望,开口道:“他死了。”
      他以为高孝珩会恸哭,会惊惶得怒吼,甚至会冲上来与他拼命。
      然而出乎意料地,高孝珩只是点了一下头,恍恍惚惚地应和了一句:“死了。”
      那两团跳跃着的,惊恐难安的烛火,也在他乌玉般的眼睛里湮灭了。
      孝珩撑着腿,吃力地维持着呼吸,可他觉得天旋地转,心头千万斤的铅块,压着,沉着,森冷得令人窒息。
      他又重复了一句:“死了……”
      宇文宪还想告诉他什么,可孝珩眼前便没了光,他垂着头,仿佛被什么东西碾压着,抬不起来,喘不过气,便只能寸寸弯曲着,弓着背,跪倒在地上。
      或许,自己不该这样直截了当……可宇文宪又想着,这确实是他此刻最关切的事情吧……他蹲在高孝珩面前,伸手去扶着他的肩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孝珩没有推开他,或许已然没了力气,他一天没有进食,在焦灼和不安的撕裂中几乎跑遍了每一处他认识的齐国旧臣,又在这里等候至深夜,吊着一口气,只为这一句答复。
      宇文宪低头,才看见,自己胸前,不知何时,沾染了一团几乎乌黑的血迹。
      高孝珩又问:“高绍信呢。”
      宇文宪没有说话,最后有些自私地,仗着他无力反抗的气弱,将人圈在怀里,起身朝外走去。
      仆从们纷纷让道,不敢多言,看着齐王将这位身份未知的来客带回了书房。
      齐王让亲信们守在外头,又将孝珩轻轻安置在榻上,垂眸来看他——这是一只将死,将要陨落的鹤啊。
      他握着高孝珩的手,暗想,他要离开我了。
      他们从此,山水不相逢。
      如果在信都时,他没有这样刚毅坦然的气度,自己没有生出些许动容之情……或许,不会这样麻烦。
      宇文宪回答了他:“活着。”
      孝珩点头:“好……”
      “可你现在,不方便见他。晚一些,等风头过去了,我带你去见他。”宇文宪握着他的手,他的掌心也是冷的,于是他不自觉地用指腹搓着。
      高孝珩想起身,回去给弟妹报信,他越是挣扎,越是无力,神魂也被抽离了一半,只剩下一口心气,执拗地不肯死去。
      只是,在他微弱的徒劳的抗争下,浓稠的黑暗和沉冷的寒气,流窜在他的脊髓,他的血脉中……他快要被冻僵了……
      想起出门前,弟妹说的话,孝珩拼着气力,仰头,对着渐渐模糊的宇文宪说:“延宗在何处,要告诉他的妻子,她还在等呐……”
      没等到答复,冰面裂开,寒渊破碎,他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坠入其中,失去了意识。
      宇文宪轻轻地叫了他几次:“广宁,广宁……孝珩?”
      没有回应。
      他想,要让人去给高延宗的妻子报个信。
      这是接下来,自己能做的事情。
      他能为大周,作许多事情,为了父辈和兄长的大业,出生入死。
      可他能为高孝珩做的事情,少之又少。
      他们本不该,这样相处。
      真叫人头痛。
      然而下一刻,齐王有些气馁地,弯下腰,抱住了昏沉的高孝珩,仿佛很是不舍。
      护卫们在外拦着老太妃派遣来探听消息的妇人,只说齐王还在里头议事,谁也不见。
      可书房内,一切这样安静,连窃窃私语的洒洒声也没有。
      宇文宪贴着他的侧脸,眼前无端地,浮现起蜀郡城外的青山,峰峦温柔,绿水含情,只是纷纷扬扬的雪,和弥漫的雾气,笼住了他的视野。
      终究,什么也看不见了。

      高绍信被人从木屋里拎出来的时候,还以为自己要被押解着去见阎王。
      雪后的冬日残冷而刺眼,他抬手,去遮,看见自己在日头下的影子,才反应过来:我还活着呢。
      他的心底空荡荡的,说不上什么感觉,血和泪都流干了,现在自己这样站在阳光下,五哥却不知道被周人随意处置在哪里……
      绍信觉得羞愧,羞愧……他要怎么和二哥去解释呢?两个人出来,只有他一个人可耻地活了下来……
      几个士卒将这个缄默混沌的青年赶上了马车,带着他朝郊野驶去,一路衰草连天,寒鸦阵阵惊心。
      他看见一匹杂色的骏马,载着齐王,朝自己行来,就探出头,问他:“你来杀我么?”
      那天,满殿的血污中,只剩下自己还跪着,恸哭不已。
      一个黄门尖利地呼喊着,让宫人们进来,清理四处余温尚在的横陈凌乱的高家人。
      他才回神,见他们要抬走五哥,便像一只小兽似的,揪扯着五哥的衣带,他们的力气这样大,他拉扯不过,还要跪趴着,赶上去。
      头顶上有人在说话,可他已经不在意了。
      皇帝瞧着这个惊惧失措的高绍信,朝五弟吩咐着:“下不了手?”
      齐王看着他拽扯着高延宗的袖子,无助地失声痛哭,不由皱眉:“陛下,算了吧。”
      四哥笑了笑:“好吧,朕来替你做一回恶人。”
      说着,他从架子上,掷出了一把剑,剑锋脱出几寸,落在齐王的脚边。皇帝对他说:“齐王,你替朕,除了这个高氏余孽。”
      杀了高绍信,再将高氏年龄尚幼的子弟们迁入蜀地,独留一个高孝珩,他必然会自请入蜀,赶着去看顾晚辈们。
      老五,这不正是你的心愿么?
      宇文宪俯身,捡起那柄长剑,出鞘的龙吟声清寒一凛。
      他提着剑,走到高绍信面前,扯住他的发髻,挥剑,伶俐地一划,割下一缕黑发,对着宫中的人扬声道:“高绍信已死。”
      绍信只是木然,不明所以。
      他看着策马而来,与自己的马车一路并行的齐王,又问:“为什么不杀我呢?”
      宇文宪默默,与他并行一段后,才叹气:“你要记得,从今后,世上没有高绍信。”
      绍信爬在摇晃的窗口上,疑惑道:“那我是谁?”
      齐王没有说话,挥鞭,疾驰而去。
      护卫和车夫纷纷跟上,他们在冬日的郊野上快马而过,扬起一阵烟尘。

      这队疾驰的车马来到城郊的一处庄园,四下萧条,人迹罕至。齐王一路无话,领着他走进庄内。
      他们再见到二哥时,孝珩正对着李氏,隔着一张案台,行大礼。
      案台上,放着一个乌黑发亮的坛子。
      见他们进来,孝珩与齐王颔首示意后,才对绍信说:“过来,行礼。”
      李氏端坐着,从方才二伯朝她俯首躬身时,就没有退让,反而坦荡地端坐受下了。
      高绍信也不多问,径直走到嫂夫人面前,恭敬地跪地,俯身而拜。
      起身时,他看见五嫂的双手,指头和衣袖上满是污泥和血迹,心下大震,明白了一切。
      李氏便也朝他们再拜还礼,哑着嗓子开了口:“二伯,六叔,答应他的事情,我都做到了。邺城路远,我不得擅行,余下的事情,烦劳二位叔伯。”
      绍信问她:“五嫂,以后如何打算?”
      “天子诏令已下,我会和孩子们一同,迁往绵州。”她能自由出入的时间不多,起身,对着房内的男子们微微欠身,这便匆匆离去。
      绍信目送着她出门,转而看着二哥:“哥哥,你如何打算?”
      一旁的齐王转过头去,看着窗外满园的枯枝古藤。
      孝珩平静地回答道:“我会上表,乞愿归葬山东。”
      宇文宪的身形明显僵持了片刻,起身,走入院中,在窗下驻足,一时难平。
      绍信点头,又问:“带着五哥一起?”他看了看那个乌亮的坛子。
      孝珩颔首称是,朝他抬手,他便乖巧地凑了上去,仿佛还是幼时的模样,二哥拍着他的额头,气息也不太平稳了,却还一字一字地与他说道:“绍信,从今以后,你不用再担负着高齐文襄之子的虚名活下去了,世人不会再用对待亡国之人的态度,来对你妄加非议……”
      说到最后,他笑着,似乎从绍信身上,看到了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渺茫的期盼。
      他摸着弟弟的额头,有些怅然,又似乎带着万般欣慰:“弟弟,你自由了,山河邈远,从前你想去的地方,都去看一看吧。”
      外头的宇文宪似乎也察觉到了,他的心中同样生出一丝极单薄的羡慕,稍纵即逝。
      却听见高绍信说:“我确实要走,二哥,几位晚辈亲眷都要入蜀,弘节和正礼都在其中,我会更名乔装,一路追随他们,照看他们。”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孝珩微微愣住,凝望着弟弟:“好吧,我会带着延宗回去邺城,等你从蜀中寄来的家书。”
      说罢,兄弟二人仿佛心有灵犀,都预感到,临别在即,蜀中至邺城,三千里外音书绝,从此相会无期……
      他们相视着,彼此端正身姿,郑重拜别。
      起身时,绍信见孝珩满目悲怆,就说:“二哥,不要难过,我在蜀地,即便身死,也会魂归故里。他年风自西南入邺城,吹到你的屋檐下,就是我乘着风雨来看你。”
      孝珩点头,他知道,自己的身体,或许根本等不到弟弟的书信,也说:“好,如果你带着侄子们归来时,我已不在,就在我的坟前插上一束柳枝。”
      “如果风抚杨柳,就是我在向你们俯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