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
-
“喂?”
“杨麓啊,是我。”
“哦,妈,在哪儿?”
那头闪过一波杂音,母亲的声音“他问我们在哪儿?”另一个声音“告诉他,我们在教学……区……处。”
“我们在你们教学楼三区的出口处。”母亲一字一顿的传达。
这是刚到学校的第二天,头一天下午被一个胖乎乎的师兄领着报了到,回宿舍天已然暗了下去,几个室友互相通报姓名,他们都笑得很诚恳,其中我的下铺——来自江西的顾华,送了一块几乎鼠标垫那么大的桃酥给我,那是他家乡的特产,比其他地方产的更甜更皂、也更塞牙缝。当时我实在困的厉害,其他三人谈的不亦乐乎的同时,我翻上床,睡了过去。
没有做梦,睡眠沉的像土。清早被母亲的电话闹醒。她说她在教学楼三区的出口处,可是天知道那是什么鬼地方,我对N大的校园环境一无所知。
“找不到。”我老老实实的回答。
“他说他找不到,”母亲在和谁说,“你告诉他吧?”
“喂!”那头响起了另一个声音,有些急躁的传到了我这一头,“不知道三区在哪儿么?”
“不知。”
“教育超市知道么?就是你昨天买热壶床单的地方,嗯,对,就是那儿……从教育超市笔直东走,有一个大屏幕,再南走一百米左右,就三区出口了。”
“哦,知道了,那我过来,挂了。”
“待会儿——”
“呃?”
“知道我谁吧?”
“嗯,姓周的。”
“嗯,昨天看到你了——从教育超市出来,抱一堆东西——长高了不少哈,那,挂了啊?”
“哦。”
关上手机,窗外的雾散尽。
N大的本部在城市的中心,早些年,学生扩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缘故,对土地的需求变得很急剧。市中心寸土寸金,加上,包围本部四周的,非机关单位即商业区,在那块老地四周扩建成为幻想。
这样,带点无奈,N大的分校区在城市的北部郊区出现了,此地也就是我现在呆的地方。因为建设的迟,这个校区还没有脱离□□的贫瘠,楼房稀稀拉拉,又由于树木覆盖了大半个学校,蚊虫得以滋生繁衍,在校园上空喧嚣而过。
按照惯例,本科生从大一到大三都要在这里度过,大四以上回归本部。
早晨,我咬着一块黄油面包,在这块即将呆三年的土地上行色匆匆。
“还记得杨麓吧?”母亲拉着我,问他,虽然我对自己的聪明毫不谦虚,但我有时候真的怀疑她作为我的创造者的智商。多白痴的问题啊,让人尴尬。
他愣了愣,看着我,笑,“怎么可能忘记?啧。”
我但愿她不要再问我是否记得他,但她已经开口:“杨麓还记得你呢。”咦?她在说什么?这句话无疑比刚才那句更加让我尴尬。
“哦?”他又愣了愣,又笑,“明白,怎么可能忘记?”
“毕竟一个屋子住了这么多年呢,”母亲总结道,“有一次,杨麓还咬了你一口,记得么?就在腰那里,事后你还没告诉我,有天你打完篮球,赤着上身回来,我看见你腰上有牙印,啊哟哟,可深了,就问:‘那是什么’,你说:‘跌了一跤。’我想哪里有跌跤跌出牙印的,正好杨麓放学回来,听见我们说话,那小子站在门口,大声说:‘是我咬的!’那神气,好像多了不起一样,我气的哦,追起他就打……”
母亲看来是想要怀旧到底了,我猜,她可能想要通过强制性的回忆来唤醒周雷孩童时代对我的“友情”,从而使他将关照初来乍到的我,当成一种责任。可惜,很多年前的她,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她的小丈夫身上,以至于,我和周雷之间的杀气腾腾她全然没有注意。所以,她那千方百计想要唤醒的,并不是我们的友谊——这种东西完全没有存在过——而是越来越明显的尴尬。
如果说原先我还有和他寒暄几句的打算,现在我彻底失去了这个欲望。
母亲好整以暇继续说,她的话题穿越时间和空间,从过去到了现在,从家乡到了此地,“周雷有女朋友了吧,今年大三了,又这么的俊,有了吧,肯定有了!没有?不老实哦,肯定有的!”她兴冲冲的,“是一个班的同学,还是其它什么的?”
“真没有,”他抓抓头,“我领你和杨麓逛逛校园吧。”
“哦!”母亲还没有从刚才的追问中转过弯,但看周雷不想说这个话题,于是,“好,好!说起来,杨麓好像对校园也不熟悉呢,连教学楼三区都找不到!”
说实话,这真是一次不愉快的经历,期间,我和他是两个陌生人,而母亲是联系我们的唯一纽带;没有她,我们完全失去关联;而即使有了她,我们也不过仍是有了关联的陌生人。
后来,在母亲的要求下,我们互相留下了手机号码;在她的撮合下,我们答应有时间再聚一次。怎么说,我真不对再见面抱什么期待。
诺大一个校园,即使房屋稀疏,也足够挡住两个不愿相见的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