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怀周 ...

  •   一身青色布衣的弱冠少年背着包袱跨入悦来客栈时,小二便伸手去赶他:“住满了,住满了,去别家。”
      “等等!”一个华服的公子拦住小二道:“他是我的朋友,我提前订好了的!季期,我都等了你多天了!说好一起走,你不肯,瞧瞧,差点赶不上考试!”
      少年环视了一下热闹的大堂,平淡的脸上露出一个浅浅的笑,看起来好脾气的样子:“还好,有两天空余休整,已经很好了。”
      “还好我来得早,要不这悦来客栈还真订不上位置。”华服公子拉着他在一个明显是包下的雅座坐下:“你先歇歇,快听听看这些人的宏论。”
      少年任由他拉着坐下了,开始观察周围的环境。大魏的先女帝舒淳仁德,自开科举以来,从未有读书人因言获罪,因此春试前各地英才在考前聚集议政,是大魏的传统。邺城最大的酒楼悦来客栈每年春试前都是举子们最多的聚集之处,此处的辩论也尤为激烈,偶尔还会打起来。大约是考试期近,举子们虽然讨论的热烈,但是火药味并不重。
      少年大约听了一会儿,摇摇头起身,华服公子知道他烦了,便叫小厮准备带他去房间休息。起身间便听有一白衣书生道:“诸位说了这么多,倒是漏了一样。如今县主尚未婚配,各位若是能被县主看中,少不得比中状元前途远大。”
      周边人哄笑起来,有人高声道:“你这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咱们县主那可温氏百年来唯一的女儿,咱们温丞相是女帝特允儿女可不冠国姓,扶持大魏复国的第一功臣。且不说县主有皇室血脉,就单是温氏一样,寻常人岂能高攀?可何况,县主的叔叔们是温氏公子,当年二公子为天下第一美人,而带大县主的六公子传闻中到去世仍是谪仙之态。县主就是养上十个八个面首,也轮不到你。”
      白衣书生倒也不恼:“今次,封氏嫡出的长公子也参加科举,他可是有名的齐州第一才子,也是咱们大魏有名的美男子,而今刚好弱冠,他堂姐夫可是咱们齐州刺史,温家嫡脉的二公子,家世、才学无一不匹配!他已中解元,若是能为会元,再点为状元,配县主难道还不够?”
      另一举子站起来骂道:“呸!你们齐州第一才子就想做状元,把我们赵州放在何处?我们赵州的怀周公子,也是解元,说是县主都看过他的文章说好,怎知连中三元的不是我们赵州人?”
      本来已经走到楼梯口的少年步子微微停了一下,看向两个为地域争做一团的书生,侧头问旁边的小厮:“县主何时看过我的文章?”
      “这……小的不知。”小厮很显然搞不清这些读书人的事:“不过小的在此处住了一段时间,经常听人谈起这位县主,说是自癸丑春试,无论谁做主考官,县主青睐的考生才会被点为状元。至今六载,举子们时常玩笑,说他们若考上了,都是县主门生。”
      少年抿了抿唇,没有发表意见,正准备离开,就见那两人竟吵得更厉害了,齐州的白衣书生道:“你们那个怀周,再怎么厉害,不过是赵州五县中若耶溪边一富农幼子,怎可与我们封氏公子相比?”
      这话似乎惹怒了本来在旁听的华服公子,见他站起身冲上去,少年怀周按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对小厮道:“快去拉住你家少爷。”
      一瞬间因为华服公子的加入,现场乱作一团,差点打起来。少年在人群中拉开了华服公子,看着他气鼓鼓的对自己说:“季期!他们欺人太甚!”
      “好了好了,无妨无妨。”少年安抚他:“这位兄台说的没错,怀周确是若耶溪边一富农幼子。”
      白衣书生整了整衣服,不屑道:“这位小公子说话公道,比你这厮有礼。”言毕,他拱手自我介绍道:“在下齐州张显成,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少年按住那华服公子,对他摇摇头,然后拱手道:“张兄,在下赵州五县若耶溪边一富农幼子——怀周。”
      那白衣书生愣住了,周围人也都安静下来,看着这个青色布衣,还背着个简朴小包袱的少年,好脾气的样子仿佛是邻家小哥。他就是那个今次科举与封氏嫡子封麟齐名的怀周。
      怀周似乎没有被周围突然的安静影响,还是那么淡然的再次行礼后道:“先帝驾崩尚不满三年,如今仍在国丧,兄如此轻言县主婚事,实在不妥。在下微见,言尽于此,告辞。”言毕,他不等对方回答,便拉着心有不甘的华服公子走了。他在走的时候注意到了二楼雅座的一扇开了一条缝的小窗同时也关上了,他皱了一下眉,压下了心中的一个念头,匆匆离开了现场。
      而那间雅座里,白衣的女子喝了口茶笑道:“这个怀周,人比他的文章更有意思。”
      “举子们在国丧期间如此轻浮议论姨母,是大不敬。”板着小脸坐在她身边的孩子大约十岁左右,但是话说的却严肃老成。
      “好了,昙儿,别学你父亲。”清平县主温舜英伸手捏了捏外甥的脸颊:“长的这么英俊,总板着脸可不好。”
      英昙的父亲英敛之任廷尉数十年,是女帝一手带大的,传闻他只有在女帝面前,他才会有个笑脸。如今女帝去世一年多,他始终戴孝,也没有再笑过一次。
      黑衣的孩童任女子捏着他的脸,只说:“时候不早,该回宫了,姨母。”
      “真是服了你。”温舜英站起身:“可比你父亲还铁面无私。”
      走到楼梯口,带着帷帽的女子看到为她开路的侍卫拦住了青衣少年的出门的去路,让她先走。那少年似乎也没什么脾气,只是站着等。女子路过他身前时,突然侧头道:“久闻公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侍卫很显然因为女子的行为有些紧张,青衣少年拱手道:“小姐谬赞。”
      “我常听家人说,若耶溪甚美,但从未见过。公子在溪边长大,敢问此溪是否如传说一般?”
      “比传闻更美。”怀周笑眯眯的回答:“有机会,小姐应该亲自去看看。”
      牵着女子手的黑衣男孩皱了眉,小声道:“姨母?”
      沉默的白衣女子道:“谢谢公子。”言毕便离开了。
      怀周看着她的背影没有动,直到华服公子出来看到他道:“怎么还站在这?不是说去买点吃的吗?不过还好你没走,我也饿了,和你一起!刚刚那是谁?”
      “清平县主。”少年轻声回答后迈步向前走,华服公子愣了下,然后追上去:“你发什么癔症,清平县主会来这里?”
      “或许吧。”少年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没有再争辩。
      而回到皇宫的温舜英刚换了衣服,就听宫女来报,说陛下有请。她让人先把英昙安置吃了晚饭再送回公主府后,独自去了桓宫。
      桓宫本是东宫,也是女帝为停放英年早逝的第一王夫温子桓骨灰所建。女帝去世与温子桓合葬,温子桓的儿子舒翊继位,本来这东宫应留给他的太子舒恒居住。可是舒翊因仍沉浸在丧母之痛中,居住在未央宫睹物思人,便仍时常在桓宫起居。
      “陛下。”温舜英被宫人引进偏殿,见舒翊背对着自己看着“大圣遗音”和“太古遗音”两把古琴,便知道他又在思念母亲。
      舒翊回身看到矮身行礼的温舜英,赶紧上前两步扶起她道:“跟你说了还叫我皇兄,也不许行礼,你偏不听。”
      温舜英笑着握住他扶起自己的手道:“陛下,礼不可废。我寻常行事,已然逾制,这点面子功夫再不做,御史大夫可是要发怒的。”
      舒翊听她搬出了岳父,无奈笑了一下道:“这时候你又听他的了,往日他参你的时候,你却也不理。”
      “有些要听,有些不听嘛~参我是他的职责,听不听在我,罚不罚在陛下。”温舜英说的振振有词,舒翊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啊!就会和绎如一起气他老人家。”
      凤绎如是当今皇后,也是御史大夫凤煌的二女儿。当年太子妃凤翕如生育太孙舒恒时被害,难产而亡。为了家族,她的妹妹凤绎如入宫,成为了自己姐夫的续弦,外甥的继母。因与温舜英一起长大,两人感情甚笃,时常沆瀣一气,自然也常气的那位御史大人七窍生烟。
      “陛下叫我来,该不会就为了数落我吧。”温舜英按下他的手,拉着撒娇道:“我还没吃晚饭呢。”
      “你就在我这里用些。”舒翊说着示意宫人去准备晚膳:“过两日要科考了,今年的主考官是裴邵,按例你仍在我身边垂帘听答。只是我听说,今年封麒已中解元,若能连中三元,倒也算一段佳话。”
      “解元又不止他一人。”温舜英坐下,接过宫人上的茶道:“我封地赵州五县也出了解元。”
      舒翊在上位坐下,也喝了口茶才笑道:“我前两日就听恒儿说,你很喜欢一个叫怀周举子的文章,看来今日是见到人了。怎么样,是状元的材料吗?”
      “不过一面,怎能得知。”温舜英没有回答舒翊的问题,只是岔开了话题道:“我今日出门,先去了父亲那一趟,他说殿试的题目他也没精神思量了,叫我们看着办。不若就按之前与裴大人共拟的十道,如何?”
      “也好。只是相父精神倦怠,令人忧心。”舒翊说的正是前任丞相温子远,也是女帝继位后唯一的丈夫,他的叔叔,温舜英的亲生父亲。舒翊未见过生父温子桓,心中始终将七叔温子远当做自己的父亲。
      “母亲去世,父亲悲伤也是难免的,我已宽慰他许久了。朝上的事便不再总劳烦他。”
      “话是如此,但我与贞白总还有些忐忑。”舒翊说着似乎又想到了另一个话题:“说到贞白,眼见四十了,尚未娶亲。虽说温氏诸位叔伯,除了嫡长,也多有不婚的先例。但贞白怎么说也是大伯的幼子,嫡脉公子不成婚,也难怪有人总明里暗里,怨朕苛待他了。”
      “还不是那些想把女儿嫁给三哥的官眷们。”温舜英替这位堂兄开脱:“当年项氏皇女那么大阵仗求嫁他,能为国家不费吹灰之力纳入项氏疆土,他都不动心。可见是真不愿意成婚。”
      “倒也是。”舒翊无奈摇摇头道:“如今项氏皇女可还没放弃,你还是要好好保护贞白的。”
      “她比不过我,陛下放心。”温舜英也忆起幼时与项昕比试维护温玄清的往事:“贞白哥哥的清白在我手里很安全。”
      舒翊被她逗的笑了一下,见宫人们摆好了晚膳,便叫温舜英陪她一同用膳。兄妹两都继承了温氏食不语的好习惯,吃完饭又闲聊了两句这才让人送县主回去。
      温舜英原本自幼在宫中所住是一不大的宫殿,命舜英阁。舒翊登基后,本欲留舜英仍住在宫里,但御史大夫进言,认为县主始终并非公主,仍居宫中实为不妥,按惯例当去赵州五县受供养。舒翊已仍要咨县主政务为由拒绝,僵持下便在宫外为温舜英建府,营造隐隐竟比当初夏侯畅下嫁英敛之时的公主府规制还要高些,竟仪同亲王。可把御史大夫气的不轻,觉得陛下在此事上有意逾制。
      但毕竟舒翊已经退了一步,温家若不是主动放弃,温舜英本也应有公主封号,思量之间,凤煌还是退了一步,默许了这座过于华丽的县主府的营建。这才建好一个月,为了给御史大夫些尊重,温舜英还是老老实实每天都回府,不再留宿宫中。
      她这边走了,舒翊招来侍卫道:“今日县主可遇到什么人惹她不开心了?”
      侍卫将下午在悦来客栈之事如实汇报了一番,舒翊皱着眉头,但听到若耶溪之问时,他又伤心的叹了口气道:“罢了。你们仔细伺候,此事不要再扰动县主了,也不要让她知道朕问过了。”言毕又对宫人吩咐道:“明日叫人做些酸梅糕,县主进宫是备给她做茶点。皇后从藏书阁回来后请她明日和县主去跑圈马,散散心。”
      宫人们应了,舒翊便去了淑妃宫中歇下。不久皇后回来听了宫人的传话,便道早些休息,明日好与县主出游。
      东宫的老宫人都知道,当初舒翊与太子妃凤翕如青梅竹马,极为相爱。因此,太子妃去世后,他求娶凤绎如时众人也不觉得奇怪。只是这位续弦似乎嫁进来只是为了代替姐姐成为皇后的,舒翊在续娶凤绎如后又纳了两位侧妃,诞下两位小皇子,但始终未与凤绎如同房。奇怪的是凤绎如和御史大夫一家也不以为意,更奇怪的是帝后情感甚笃,后宫只皇后一人说的算,正是国丧期间也未纳新人。时间久了,宫人们便也习惯了,只道这是太子舒恒的福气,不但陛下登基便立他为太子,就连继母也一心抚养他,甚至避免生下自己的孩子动摇他的地位。
      然而,回到了县主府的温舜英却没有睡,她在水榭上站着看月亮,自幼的贴身婢女翠缕劝了几次,说是春天的晚风仍寒,但是拗不过她,翠缕知她今日因为若耶溪的事又触动了六公子去世的伤口,便只得给她加了披风在旁边陪着。
      良久,温舜英望着眼前的湖面,开口道:“翠缕,你看这府邸多大,只我一个人,有些冷清了。招上十个八个面首的提议,似乎还真有点可行性。”
      翠缕一时哑然,不知该说什么。却又听温舜英叹息道:“我幼时曾说过,日后要嫁六叔叔一样的男子。当时六叔笑我,说那男子岂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和温家六公子比肩了。想来确有道理。”
      翠缕斟酌了一下开口道:“县主身份尊贵,议亲当慎重,是六公子思虑周全。”
      “他周全了一辈子,死在周全上。”温舜英说着,竟落泪了:“他明明答应了要和我一起去若耶溪泛舟,却食言了。”
      “县主……”翠缕还想劝,但却也说不出话来,温舜英深吸一口气抬手道:“罢了,今日是我失态了。想来皇兄也察觉了,只是担心却不敢说。叫暗卫上来回话吧。”
      翠缕看着一瞬间收了泪水表情变得平静的县主,心中有些心疼,但还是下去宣了待命的暗卫上来。
      温舜英此时倚着水榭,背后是月光下的粼粼波光,国丧期间的白裙趁的她如射姑仙子,仿若天人。暗卫在她身前跪下道:“已查清怀周确为赵州五县中谷粱县若耶村人,父母为当地富农,家中庄园在若耶溪边,兄弟四人,三个兄长都不善读书,经营祖业,是当地有名的乐善好施之家。他是排行第四的幼子,也是齐州有名的神童。开蒙是在村塾,后来老师们都教不了他,父母曾花重金送他去晋阳的白鹿书院,但据说他上了一阵觉得无趣,便自己出门游历了。游历期间四处寻访古籍孤本,似是没怎么用功读书,也无心科考。此次是他游历归来探望父母,正好赶上乡试,第一次参加便中解元。与他一起的是他曾经白鹿书院的同学好友,晋阳首富黄节独子黄炎。”
      “倒是个清白人家。”温舜英的声音听不出情绪,只是淡淡点评了一句,然后又道:“他游历期间,可有与往昔旧贵族来往的经历?”
      “目前未见,如要细致,还需再查。”暗卫的话让温舜英又陷入了一阵思索,过了好一会儿才道:“罢了,也不急。你们细细查访,莫有遗漏。有了结果,立刻报我。”
      温舜英挥退了暗卫,起身道:“时候不早了,回去吧。”
      翠缕应声跟上,有些警惕道:“县主担心这个怀周是有人安插进来的?”
      温舜英看了翠缕一眼,笑了一下道:“这么多年,难得遇上如此合我心意的良臣种子,我总得小心点,不是吗?”
      翠缕跟在她身后,内心暗自有些疑惑,这个合心意,到底是合什么“心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怀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