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冬雁 ...

  •   似乎我们就这样确定了关系,仅相知一个月。
      快到连我自己有时候也不信。

      五月后,我们相居一室

      我问昭明,他为何读那么多书?
      昭明拥着我,手指向黑夜中的满天繁星。

      “读书,使我们在天黑时能闪耀光辉。”

      我靠在他胸膛,是如火般的炙热与流水的交融,“昭明,你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
      “你曾在我的课上大放厥词,那时便记住你了。”昭明拍着我的肩,像小时候母亲哄睡自己的孩子。
      不过我从未体验,是从书中看见的——母爱。

      我不明,“我什么时候大放厥词了?”抬头看着昭明。
      他的脖颈有一股好闻的,淡淡的,我喜欢的花香。

      他刮了刮我的鼻尖,“我的第一堂课,你反驳我人为什么而活的观点。我那时说:‘不为了什么而活着。’你直接站起来,像只小刺猬,说我们的活着不谈为了什么,却还是要去为了什么,人生的过程,活着中重要的。
      的确,人生的过程最重要,有人浪迹天涯追自由,有人工作艰辛为买房。但对于自己是主角的人生,我们才最重要。”

      我恍然有了那段记忆,记得我拆了昭明的台,他却柔声细语对我说:“同学,你先坐下。”
      那时,离现在过去了将近一年之久。

      我搂住他的脖颈,“是那时候开始喜欢的吗?”
      昭明却摇摇头,“是欣赏。”

      “喜欢于何时,我也想不通。只觉得你像我许久未见的故人。或许是在食堂吧。”

      昭明的眼里无限柔光,我腻在潭里无法自拔,“那日的春风拂过你眉梢,你笑时碰巧乱了我心跳。”

      我羞得将脸埋在他怀里,“别的姑娘怎忍得了你的情话。”
      他捧起我的脸,“仅是对你,旁的人怎么可以。”
      然后一吻,入梦乡。

      我一时才明白,他对我也算一见钟情,也算日久生情。

      而我嘛,其实早在第一面就注意到了这个少年。
      一袭白衣,温文尔雅。梦中少年郎。

      而后暗自喜欢数月,恰逢缘分暗许,与心爱之人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的第一个秋天。
      秋分那日,我将他带到郊外。

      路上,我见梧桐微黄,散落满地。见天边候鸟南飞,见几个云喝醉了酒,相遇便成了晚霞。
      我将手伸出,感受风穿过的感觉,“昭明,我打小就最喜欢秋天。”

      昭明将衣服盖在我腿上,却不阻止我的举动,还笑着问我:“为什么啊?”
      “人人谈起秋,只叹离别,又或丰收。秋天,如果能和爱之人在一起,便是一年最欢喜的时候。我身边的人总喜欢不辞而别,所以我格外爱秋,祈盼有一日,有人能陪我一起看日落。”
      而后我站起身来,张开双手,感受风。
      风吹过我脸颊,耳畔的碎发如不值钱的烦恼抛之脑后。

      昭明单手开车,另一只手抓住我的腿,“小心点儿,先下来。”
      我听话,重新坐回座位上。

      “昭明,我给你唱歌好不好?”我笑得灿烂,想像秋花一样绽放自己最后的美。
      “好啊,从来没听过小姑娘唱歌。”昭明淡淡一笑,如冬日里难见的太阳暖了我心头的冰。

      我的衣服敞着风,将自己当做芦苇一般。

      “小时候常在想/长大以后的愿望/想去到很远的地方/做大人的榜样.”

      “依偎在外婆旁/数着星星画月亮/她摇着蒲扇微微凉/连风都变慈祥/”

      “月儿高高挂天上/满嘴桂花儿香/耳边歌声曲悠扬/那是她轻轻唱……”

      风将石子带进了我的眼睛,我猛地低头,想揉一揉眼睛,却摸到了两行带有些温度的泪。

      昭明见我如此,用手抹掉了眼角的泪,“如果难过,那就哭吧。”声音温温柔柔的,像春风一样拂过我心间。

      “想外婆了吗?”
      我摇摇头,“只是想起小时候那样无忧无虑,想起十岁那年夏天,我依偎在奶奶的怀抱里,鲜少的温暖充斥着我的鼻息,在炎炎的夏日,那样的绵软令我沉醉。”

      我长舒一口气,“昭明你说,怎么没有写奶奶的歌,反而多写外婆的歌呢?”
      “因为妈妈的妈妈也会向对待妈妈一样对待你,而奶奶,可能不会吧。我也不明白。”昭明垂下眼皮。

      “昭明,你想家吗?平城离这儿可很远很远呢。”中秋时,便没见昭明准备回家看望父母。
      记得那几日假他仅和我待在家里,他总待在他书房看书写作,我又在我书房里将我们二人的日常记录成书。
      只是我看他那几日格外脆弱,比我更像即将枯败的菊,却仍然挺直脊梁,装作风雨不怕。

      昭明叹了口气,又笑笑,“傻姑娘,有谁不想家呢?”
      “那中秋,为什么不回去呢?”我本想,中秋同你见父母。

      “我父母早已经离婚,我没什么家可言。”昭明故作看淡的神态被我看得透透的。
      我不是第一日认识他,我知道,他总是这样,明明自己就很难受,却总还装作无所谓地安慰别人。
      明明自己深陷痛苦,却如此温柔。
      我不明这是为何?又能给自己一个回答:正因为我痛苦,所以不希望别人和我同样痛苦。
      我信这会是昭明的回答,所以我从未问过他为何。

      那日我才从昭明口中得知,原来他七岁那年,父母便离了婚,是外公外婆养大的孩子。昭明家算得上是书香世家,父母是老师教授,外公是个作家,平常写写散文。

      昭明从小是被书喂大的孩子。从会识字起,读书。他不恨学,反而很喜欢读书。
      十二岁时,便通诗文,写下的诗成了书,我也曾读过的。

      我问昭明爱书吗?
      他说,他十岁起疯狂读书,每日读,每时读,有空便读,其实是逃避现实的一种做法。他不理解父母为何离婚,为何说不爱二字便抛下一个孩子,所以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只求得一个避风港。

      郊外。
      我抱住昭明,“没事,现在你有我,我会陪你一辈子,一辈子。我们永远不会分开,以后有你我的地方,就是家。”
      他拍拍我的背,声音有些低沉,“我知道。我长大了,便不执着以前的事情了。别担心,小姑娘。”

      他总叫我小姑娘,他说我就是一个小姑娘,想要他用一生守护的小姑娘。
      我总叫他昭明,但我更喜欢叫他“亲爱的昭明”。
      这是我们二人的昵称。

      亲爱的昭明,在这一刻,当你叫出我的名字,我已然泣不成声,我爱你。

      郊外的芦苇大片,有风时像狗狗的毛一样柔顺,向着一个方向飘荡。
      我拉着昭明,在芦苇丛里奔跑,一边大喊着:“有心爱之人相伴,何惧秋日一二忧伤!”

      我回头,和昭明对视,我们笑得像小孩子一样快乐。

      跑累了倒在田野上,“昭明,我爱你。”

      他牵着我的手,“小姑娘,世界上美好的东西不太多,立秋傍晚从河对岸吹来的风。”
      他曾将此作为睡前故事读给我听,我记得,这是宋小君的《下雨和见你》,下一句是:“和二十来岁笑起来要人命的你。”

      “你总喜欢和我猜谜语,说一句爱我,很难吗?”我故作生气,内心却早已满足。

      “我爱你,却怕今生你听多了,下辈子便不来寻我了。”

      他总这样,甜言蜜语。
      总这样,令我放心。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冬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