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12起 灭门案 ...

  •   当婚礼闹剧般进行的同时,S城某别墅内同样发生着另一场悲剧。

      厨房地板上躺着一具男尸,仰着脸,嘴张得很大,右脸靠鼻梁处有一排牙印,胸口插着一柄匕首,已死去多时。他的脚边两颗人头,一老一小;右臂不远处有一颗人头,已经被砸烂了,碎屑和脑组织掉了一地,依稀从发型上辨认是个女人。

      整个犯罪现场一片狼藉,厨房地板上到处是血印,墙壁、柜门上也布满血鲜红的手印,整个现场散发着一股浓重的血腥味。

      在厨房门口,一个女人横躺在一侧,脚朝厨房内,头朝外,脑袋已经被割下,胸口同样插着一柄匕首。

      罪案调查局的调查人员正忙碌着拍照、取证、搬运尸体。近阶段,这已经不是第一起灭门惨案了,对于最近频频发生的案子,调查员们感到无比愤怒也很疑惑。因为,每一起案件的尸体胸口都插着一柄把心脏刺穿的匕首,而法医的鉴定结果却如出一辙的奇怪,匕首不是致命伤,死因更像是窒息。

      “我们在天花板里发现了,这对夫妻五岁的女儿,和岳母。”一名调查人员向队长马建立报告。

      “什么?又是一家全部被害?”马建立眉头拧成了疙瘩。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十二起灭门惨案了,凶手的手段极其残忍,只要入户,必然是要将这家人全部杀害,但凡在室内待着的,无论是亲戚朋友亦或邻居,皆无一幸免,这在向来治安甚好的S城,是极为少见的。

      “情况真够棘手的。”法医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说:“老马,看情况,你们又有事要做了。”

      马建立重重吐口气,不语。

      调查人员在凌晨3点后全部离开现场,屋子被封锁,留待进一步处理。熄灯后,屋内再次恢复黑暗,阴冷充斥着每一间房间,这里的人都死了,屋子也跟着一起死了。

      一个小时候后,黑暗中,一条身影从窗户翻入屋内。他在屋子里来回穿梭,仔细搜索着每一间屋子,每一个角落,黑暗中,他的身影显得异常忙碌。

      搜索了约莫半个小时,依然一无所获,耐心在黑暗中散尽。此刻,月光透过窗户,撒了一地淡淡的光线,他的脸被月光勾勒出俊朗的轮廓,又因为比月光更寒冷的表情而显得阴冷难测,敌意满满。

      “凶器究竟是什么呢?”他脱掉乔装进来的安保制服,这套偷来的衣服并不讨他欢喜,他便随手丢掉衣服,得一刻的轻松。

      先前,调查人员来这里的时候,他也混在一堆人群里混着瞧一个大概,在他们离开时听听有什么风声。可惜,并无所获,所有精密的仪器和优秀的勘察方式,都始终无法找到这接二连三命案的关键。

      在寻遍每一个角落后他终于停止搜索,冷冷坐进沙发里,仔细整理自己知道的每一个细节。

      相同的死亡原因,窒息。可是,口、鼻、脖子这些关键点却没有任何地方显示导致窒息的致命伤,凶手用的究竟是何种手段,能杀人于无形?

      为什么只选择窒息?凶手的癖好很明显,喜欢看到人类因为极度缺氧后惊恐的表情,他应该已经享受了这个过程,那么,最后那把插入胸口的匕首又代表什么呢?

      持续发生12起命案,他可能还会继续作案。12个不同的家庭,毫无关联,凶手是随机抽取被害家庭吗?或者这些家庭还有别的什么特殊的联系?一切的一切,必须找到答案,只有找到一个突破口,才能逐一瓦解。

      前青街罪案调查局重案科所有人彻夜未眠。

      对于连续12起的凶案,上头高度重视,要求专案组必须在月底前抓到凶手,不能再让无辜群众再受害。

      会议室内,马建立和组员正在对最近的连环灭门案进行认真分析,每个人手上都拿到一份详细的案件相关调查资料,并进行逐一排查。

      “资料大伙都看过了。”马建立说话大声有力,一直未破的案子让他不免有些恼火:“尸体检验是窒息,却找不到窒息的要件——伤口和凶器。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被害人不是外力窒息,也不是药物窒息,这种两难的情况下,我会更倾向于先从外力窒息着手。”最前排发话的叫姜涛,他刚从调查局大学毕业一年,却是个办案的好手,破获过几起大案要案,深得队长赏识。

      马建立看向他:“说说原因?”

      “如果是药物窒息,法医一定可以从尸检中检查出致命药物,但是尸检报告上明确表明,尸体没有做出药物反应。或许大家会说,药物也有检查不出来的偶发情况,的确没错,有这种情况。但是,众所周知,人的身体器官复杂而敏感,加之血液始终是流动的状态,那么任何一点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以后,或多或少都会有反映。这些反映可能出自于皮肤,内脏、也可能是到处流动的血液、□□等等。”他举起案卷说:“报告上很明确写着‘窒息’,身体组织没有毒物反应。所以,我推测,被害人的窒息应该锁定为外力,我们没法避免地必须先找到凶器。”

      “我有点想法,也很有可能是催眠暗示导致的自我窒息,比如让他感觉周围没有空气,让他感觉在密闭空间等等。”小琳,队中少数的女孩子提出异议:“我调查了关于被害人身上的匕首,都是居家用的小刀,并没有特定选择某一个款式。这些凶器,都是被害人死亡以后才插上去的,所以我认为,凶手一定是在表达某种情绪。我提议,可以请心理专家帮忙介入调查,也许会有突破。”

      “心理暗示、自我窒息?电视剧看多了吧。”姜涛好笑道:“心理暗示并非对所有人都适用。而且,你认为凶手有那么多时间一个一个去心理暗示被害人,他们快没氧气屏住呼吸吗?”

      “为什么不可以?”小琳不服气。

      “这不合理啊。”姜涛摊手,一脸好笑。

      “任何可能都要去查一下。”小琳不服。

      “这样,”队长打断他们的争执,直接指派任务:“小琳,去调查关于心理暗示方面的问题。姜涛你继续去查凶器,到时候一起把调查结果汇总。另外,让法医对尸体再进行一次彻底检查。记住,重点是脖子,机械窒息在脖子上找不到丝毫伤痕,实在是太不合理。

      “是!”两人领命,互瞪对方一眼。

      电视机每个频道都在报道:大都会炒了一个月的钻石城董事女儿的婚礼,成了一桩暗杀案,凶器是一根银针,直刺入眉心,当场毙命。现在罪案调查局还没有找到嫌疑人,此案正在调查中。

      没有“双绚”。新闻在播,冯藤卓充耳不闻,只望着草图发呆。刚才他可以杀掉委托人的,因为对方没有按照事先约定,把“双绚”原件拿来。

      上了一个女孩子的当,早知道就不要拒绝“夜牡丹”了。冯藤卓暗自后悔。

      “前天你还说最近休息,不接任务。怎么不到48小时就变卦了?”他身边的单人沙发里传来冷冷地问话。那是个俊朗而冷漠的年轻人,他的耐心极差,正用遥控器胡乱操控着电视屏幕,让频道不停切换,根本没办法正常播放。

      “你知道的博克明,因为我无法拒绝奇珍异宝的诱惑。”冯藤卓微笑,转头望向电视机上定格的新闻报道,那是一张四五十人的大合照,照片最后方艾小姐的身影虽然模糊,于冯藤卓而言,却是如此熟悉而让人心生小小的不快。

      “是‘双绚’吗?”博克明冷冷问。

      “你的案子如何?听说被害家庭数量已经到达12组。”冯藤卓掉转话题。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重组家庭。”博克明回答。

      “重组家庭?破碎的结合体。” 冯藤卓挑眉,显然,他的强势策略让他的下属加快了事态调查的进度,事情有了一些进展。“下一步你准备做什么,根据他选择被害人的习惯阻止他?”

      “阻止?阻止的事情留给罪案调查局的人去做,我可不是专门负责案件的调查员。”博克明不快地说。

      冯藤卓继续问:“调查员那里有什么新线索吗?”

      “只有成堆的资料。你还在担心我不能完成任务吗?”博克明的口气更加不快。

      冯藤卓笑笑不以为然:“我会遵守信用,给足你三天充足的时间。”

      “哼。”博克明没再多话,默默翻阅起手中的资料,这些资料他已经阅读过无数遍,但是依旧无法找到那个重要的突破口。“窒息……”博克明皱眉思索:“口鼻身体完好无损伤,脖子上没有勒痕,房间也不是密封的,用什么办法可以让一个人凭空窒息呢?为什么明明已经让对方窒息了,还要在胸口插上匕首?”

      一时无解。

      烦。博克明去公文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里面存储了关于这个案件的各种资料。他打开一个叫做“凶器”的文件夹,那些文本文件和图片被整齐地罗列着。这些,他也已经浏览过无数遍,却未发现不妥。到底有什么地方让自己疏忽了呢?

      杀人的动机又是什么?情?钱?恩怨?世仇?……

      如果是为情的话,和这12个家庭有何关联?如果是为钱的话,12个家庭收入也不等,他的选取标准又是什么?现在看来,凶手更像是有目的随机寻找被害家庭,目标是重组家庭,但对他们没有其它限定标准,真是又恶又坏。

      “一再犯案,到底是什么思想支撑着杀手,连续作案?”博克明自言自语道。

      “你知道离异家庭和完整家庭的区别吗?”冯藤卓站在窗口忽然说。

      博克明看着屏幕说:“有什么区别,人们不是常常说不求永远,只求彼此拥有。既然如此,离异或者永久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你的笔记本。”冯藤卓淡淡道:“你希望他是原装的还是二手或者组装的?”

      博克明打开邮件,有人给他发了个链接,他点开,是一款下载软件,不免心里一喜。果断下载,并立刻安装,他忽然感觉有那么点希望了,这款软件说不定对自己和案件会有极大的帮助。

      “嗯?”没获得答案,冯藤卓挑挑眉并不纠结。

      “原装。”博克明这才想起对方问话,随口回答。

      “为什么不喜欢二手或组装?便宜又超值。”冯藤卓继续问。

      “我可不喜欢临时拼凑的东西,没有安全保障。更不喜欢二手货,少了默契。”博克明看着电脑被转装上一款叫做“特殊微粒识”的软件,离开点开,并从一堆被害人照片中选取一张,在软件中打开。

      软件很简单,就是放大缩小的功能,以及提供检索和一支涂抹笔,其它再无。博克明快速选取放大镜,将被害人脖子处的部位不断放大,以期能获得些许线索。

      冯藤卓提议:“保障、默契、习惯等等,离异家庭总少了原配家庭的一些要素,当然这只是指部分,并非全部。不过,我建议你也许可以朝着这个方向查一查。”

      “嗯。”博克明鼻音回答。

      冯藤卓虽然站在窗口,却似乎知道博克明的一举一动,他突然问:“阿克鲁设计的软件如何?”

      博克明正用图像放大一丝一丝观察,又用检索对极微区域进行深入提取,但暂时还未有发现。不过软件好用,他便多说几句:“很好用,也很顺手。倍数放大照片的前提下不改变清晰度,都能看到肌理组织了,还能通过检索方式,对可能引起窒息的微区域进行像素提取,很牛。”

      “有发现吗?”冯藤卓问。

      “也许……”博克明突然默声,他正用那支适配的画笔,涂抹检测的区域。他先用了红色、黑色、灰色,都没什么效果,但是他用蓝色的时候,某一个区域忽然出现了一条极淡,肉眼几乎会忽略的透明细线。

      “有发现?”冯藤卓注意到了这里的沉默。

      “软件帮助栏说,颜色可以适配不同伤口,但不保证都能适配,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十”博克明紧紧盯着屏幕看:“这个……是不是伤口?”他一边说,一边扩大蓝色的涂抹范围,然后那一段透明的线很快就连城了一条长长的、断断续续的细线。

      “什么?”冯藤卓快速走过来,坐在电脑前仔细查看:“这印记好淡,几乎如无。”

      博克明把图片缩小,放大蓝色区域,可惜,只找到这么十厘米长的一段,再无建树。博克明懊恼地说:“可惜,其它地方都不显形了,不能知道具体长度。”

      “颈部纹理?”冯藤卓问。

      博克明摇头:“不是。颈部纹理在软件的识别范围内。不是。”

      “能加深吗?”冯藤卓又问。

      “可以。”博克明点色彩框,跳出一个新的对画框,里面有一个‘选择区域内事务’加深的选择框,他勾选了,按下确定,照片上那一段线瞬间就变得清晰无比了。

      “咦?”冯藤卓和博克明同时发声。

      只见,画好的蓝底之上,出现了一条白色细线,那并不是一条平滑的细线,而是一条虚线,每一段的尺寸近乎相同。

      博克明看着屏幕说:“这段东西很奇怪,如果是纹理,一定不会有这样切割平衡的虚线;如果是不小心划上,因为着力点的不同,伤口就算有虚线,也是长短不一的。所以,这段更像是某种特殊绳索造成的。”

      “的确,太规整了。查查其他被害人的照片。”冯藤卓提议。

      于是,博克明立刻调阅出其他11组案发现场的照片,将每一个被害人脖颈处的照片,用软件一一查阅。在近一个小时的比对和观测后,他们在七位被害人的脖子上发现了相同的虚线,其他被害人则查阅不到。

      冯藤卓看着报告说:“有七个人能查到,也不算少了。其他人没查到,并不代表没有,只是无法显形态而已。”

      “什么线能无痕,又制造出这种痕迹呢?除非……出去一下。”博克明突然起身,冷冷扫一眼显示屏,像是有了什么目标,匆匆赶了出去。

      “除非这种细丝出自会制造特殊器具的供应商。”冯藤卓挑挑眉,淡然给出答案。

      案子就由下属去完成,免得插手多,又闹小脾气。冯藤卓保存文件,关掉软件,然后顺手登陆上了一家大型门户网站。首页铺天盖地,连篇累牍都是关于钻石城董事女儿婚礼的新闻,一屏装不下,滚动条都缩成了小小的一块。

      “钻石城董事的小女儿!”一张放大的照片印人他眼帘,图片里穿着粉色裙装的女孩,身影依旧如此清晰。不过,他依旧有些出乎意料,雇主竟然是钻石城董事的小女儿,她用假“双绚”结果了姐夫的性命,完结了姐姐的幸福。

      “这就有意思了。”冯藤卓挑挑眉,既然艾小姐的身份如此特殊,那么她拥有‘双绚’的可能性将从零升为一百,甚至更高。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12起 灭门案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