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贞观三年年初,太上皇的铁杆下属,裴寂被罢官了。原因只是被佛家沙门和尚法雅的事情牵连了。法雅和尚行事一直都太嚣张了,直接把佛家摆在真正的的当权者皇权之上。结果就是彻底栽在这上面,朝廷处死了法雅和尚,称其妖言惑众,而裴寂因为曾经闻其言,却未上报被免了官职。佛家也因此被打压了,长瑛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都已经是出了正月了。长安城里消息灵通,但是政治嗅觉敏感的长安居民,却是十分知晓明哲保身的重要性。

      这还不是那个文人言论自由的宋朝,初唐之人被经年的战乱都给吓怕了。见了生人,尤其是生面孔又不怎么经常现身的长瑛,根本不会谈论时政消息。所以长瑛只听说佛家被上面厌弃,是法雅的师弟,历史上著名的唐僧玄奘再次上表想要西行求取佛教发源地的原始经文。这种做法,估计是唯一能帮佛家缓解打下的局面了。虽然上皇还是没有表态,但是两位皇帝最终肯定会互相妥协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唐僧的取经能被准许,但是却只能是只身一个人独自离开长安。

      长瑛对于玄奘的事情还是比较关注的,只因为这个世界的设定是更加玄幻的。不知道真实的西游之路是不是也如小说里那样,充满着神仙妖魔的精彩冒险之路。但是他可并没想跟着去瞧,毕竟这一世他本职是道士,明面上跟和尚还是有着竞争关系的。长瑛记着玄奘是年中才走的,所以上面的扯皮事件还得折腾几个月呢。就是可怜的裴寂老爷子,临老牵扯进两皇之争的事端里。成了炮灰,估计这一次裴寂那一派的人会被大换血。

      历史上,裴寂回到故乡蒲州之后,没多久还会被流放至广西,如今的静州那边。之后,拖着年迈之躯剿匪平反了没多久就坚持不住死在那边,称得上没得善终。通过这一点,更是让长瑛坚定了自己一定要hold得住修行人士的大招牌。过他的平凡人间修行的小日子,他这个现代人,还是一个最为普通的平凡人,还是不要尝试跟这些古代的人精子拼脑子了。至于小说里那种入世济民积累什么大公德,长瑛认为他还是坚持做自己就好了,虽然有着后世的一点点先见之明,但是引领时代大方向什么的他自认为没那份能力,也不喜欢那种生活。

      长瑛的友人不多,孙思邈也在年后回了道观与长瑛得以见了几面。因为孙神医一直被上面盯着,也没机会请人到家中。总算长瑛记着带着小外甥去见了孙神医,请孙思邈给小崇道开了几个养生方子,希望调理一下自幼被磋磨出来的体弱毛病。孙思邈被长瑛拿出来的药材品质吸引了注意力,庭院空间的产出自然比时下的药材灵力充沛,是他们这些修行人士一眼就看得出来的。问及出处时,长瑛很自然地回答是家中自行种植出来的,顺便邀请孙思邈得了空闲,一定要来家中住上一些时日。

      打开了庭院之后,长瑛最想邀请的就是孙思邈了,孙神医品性高洁,是长瑛心中崇拜之人,也更为信任。若是有机会,有一位良师益友相伴修行,孙思邈自然是最好的人选了。这也是他原本来长安城时的想法,只是他抚养了小崇道。大致需要定居在长安,自然想孙神医也能在附近定居。可惜孙神医太忙了,一直没能抽出时间过来。身边又有无数眼线,长瑛只能有些郁闷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李淳风,惹来李淳风一阵怨念。

      他自是不能与孙神医相较,但难道他就不算良师益友么?好歹他可是尽量交好这位贾长瑛,甚至还会为他做些扫尾。不然长瑛这人不知道遮掩的个性,他的异常之处早就被京城里的不良人盯上了,世人贪婪,虽不至于伤到贾长瑛这位艺高人胆大的世人眼中的真仙修真者。但是光是各种计较手段,除非他躲在空间不出门,又哪里能够这么安宁平静地生活,自由自在地开茶馆。

      看到长瑛设想找到良师一起修行,未来就定居长安,一边学医修道,一边积累功德。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地,想要不要拐弯抹角炫炫富,用空间产出吸引孙思邈的注意改变长期在外行医的生活,一直留在长安。李淳风终是没忍住直接和长瑛直接挑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狠狠地指点长瑛知晓自己的种种错漏之处会带来各种怎样的危机,和麻烦。他算看明白了,长瑛这人就是个不谙世事的呆子!甚至不直接告诉他,长瑛的脑子都不怎么转弯的!这也太憨憨了!

      除了朝中一些没长脑子的武将,李淳风还头一回遇到贾长瑛这种书呆子风格的憨憨。平日里接触到的,甚至是少年之时见识到的,民间学者商人,甚至是里长乡民,都不是简简单单没防备的。入仕之后,遇到的朝中文人雅士甚至是修行之人又哪个不是人精子。像是贾长瑛这种类型真是太松懈,太没防备了!让他忍不住给他直接泼泼冷水。

      “呃,多谢李兄指点,以后也劳烦兄长你费心了。世事经济我还是有很多不足,多亏了李兄你帮忙。”长瑛被点醒之后也是惊了一身冷汗,他不是没见识,只是步入仙路之后,对这个时代也变得更加居高临下了,满是自大的心理。疏忽了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这觉着自己艺高人胆大,啥也不怕了。

      财不露白这么简单的道理他当然知道,尤其是现在家里有着小孩,也打算在长安定居,实在是不应该此放纵大意的生活的。“多谢兄长指点!”这个时候能够直言相告,还暗中帮了自己不少忙,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吧。长瑛再次感谢李淳风,也同他更加亲近了了一些,把李淳风真正当作了自己人。

      李淳风看着态度变得诚恳谦和的长瑛点点头,接过长瑛敬过来的茶水,轻抿了一口。真是好茶,长瑛是个大宝贝,好在为人总算不是块榆木疙瘩,只是有些不谙世事罢了。凡事儿有他盯着呢,这人可是他的仙缘,自然要好好保护。李淳风心性高洁,一点儿也不曾升起什么杀人夺宝之类的阴暗心思,但是这不代表别人不会起什么幺蛾子。早已经把长瑛当做自己的机缘了,李淳风自然要好好守护这人。

      长瑛同李淳风交了心,对待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待家里孩子的老师那样子了。当初更多的只是客套,他的朋友不多,别人对他好,长瑛一时间真是想方设法想要回报给李淳风。这种热情,与时下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时风不同,让李淳风有些不适。但是得了好处的是他,总不会因此抱怨。真是痛并快乐着,直到入夏,长瑛才渐渐变得不那么过度热情。

      这段期间里长瑛觉得自己应该要生活地在入世一些,在留意观察了几日周围邻里都是怎样生活的之后,长瑛也开始做些改变。充分地花时间打理了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最初决定在外面农家小院里种植的药草种上了。还养了几只鸡,当然鸡雏是在集上用鸡蛋跟附近的居民换来的。这个时代小鸡孵化全靠母鸡,为此长瑛拉着小外甥一起做了一个月的现代小学实验。

      利用小院的厨房里的农家土灶搭了简易的火炕孵小鸡,一步一步按照书楼里的农牧百科书籍要求,买了鸡蛋鸭蛋和鹅蛋回来孵化。当然选的都是种蛋,为此还热的卖货的农民因为他的各种挑剔不高兴,长瑛手把手教小崇道每日记录实验日志。甥舅俩的小活动,一开始还让李淳风批评他带着孩子玩物丧志,不过看小崇道还是按时完成他布置的学习任务,就没再多言。

      书上的记录很详细,包活温度湿度和保温时间都有记载,但是完全照搬就不是简单的,简易的温度计和湿度计长瑛的初级炼器手法也制作的出来。但是想要普及就不那么容易了。再加上两人都没什么操作天赋,第一次孵化鸡蛋30个、鸭蛋20个、鹅蛋10个,只成功孵化16只小鸡和4只鸭子,至于鹅蛋一个都没成功。

      不过,整个实验还是让发现他们成功了的李淳风稍稍震惊了一番。仔细研究了一下他们的实验记录,就没管那两甥舅在那里烦恼为什么鸭子和鹅那么难孵化,得了长瑛的允许,就把实验记录带回家去让家仆照着尝试了一番。当然也很容易成功了,甚至比长瑛更加成功的孵化了大于半数的种蛋,还顺便解答了两人没那么成功的原因,手挫!尤其是看了小崇道的记录,又观察了小孩的日常基本孵蛋操作。只能说翻蛋时间太不规律了,也太频繁了,使种蛋局部过热,甚至可能把蛋给晃散黄了。

      不过,甥舅两人对没孵化成功的鸡蛋并没浪费,烤毛蛋,卤毛蛋都尝到了。只可惜李淳风对这种吃食并不感冒,只是对茶叶蛋挺有好感的,还推荐长瑛在茶馆里添上这道吃食。而既然人工孵蛋的手法可以普及,李淳风还是在征求过长瑛之后,报上去了。

      至于司农重不重视,行事喜欢顺其自然的道士李淳风也并没太过关注。只是直接在自家产业里填上一个孵化坊,赶上春季生意一时间火爆起来。当然李淳风原本还打算给长瑛分成的,被长瑛干脆地拒绝了。只建议要是可以希望孵化房的价格更加亲民一些,让更多百姓得到好处。长瑛并不缺钱,入世修行需要的也只是功德。

      而且,很快也有了别的事情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西游要开始了。朝堂上的二龙之争,因为突厥边境那边的屡屡捷报,变得缓和了许多。三月起,李世民提拔了杜如晦为右仆射,房玄龄为左仆射,再加上尚书右丞魏征辅佐,朝堂事物渐渐上了正轨。朝政清明,李世民的政治思想总算渐渐能够顺利实施了,房谋杜断的名气也响了起来。

      只是朝中顺心,唐初的年景还是不尽人意的。天气干旱,到了雨季雨水仍旧不足,长安这边河流水源充沛还好,没受到太多影响。但是关陇那边百姓过的就又是需要救济的一年。而连续的不好年景,朝中也没多少存储了。李世民的最大问题,还是一个字“穷”!这种时候,李世民发掘了马周这个牛人。马周是中良将常何的门客,用他的名义给李世民提了二十多条解决朝中经济问题的办法建议,让正在烦恼此事的李世民十分欣赏,招为监察御史,开启了马周成为一名宰相的道路。

      对于人才的招揽,唐太宗总是做得很好。李世民是一位真正的好皇帝,种种举措在这个时代很多都是完全符合世人眼中的一位明君向往的。这种贤明的君主,让唐朝的民众渐渐从战乱的阴影中摆脱出来,变得骄傲大气神采飞扬。亲眼见证了初唐世风的转变,长瑛心中的感慨更深。盛世中华,历史长河中的种种激荡浪潮,亲眼所见更能让他这个后世之人激动万分。

      八月唐僧玄奘终于拿到了路引,孤身一人一清早离了长安城。路上并没什么人送行,甚至连和尚都没有。长瑛远远地看着玄奘步行出了城门,这可真是跟想象中的电视剧里演的那般。电视里演的那种皇帝目送玄奘离开,还封唐僧为御弟,的高大上模式不同。简直是差距太大了,不过想来一国之主的皇帝又不怎么待见佛教信众的穷皇帝,那里能够那么放低身价的求取经书?

      再想到等到十九年唐僧回到大唐时,原来的这个国那个国都变成唐朝领土了。李世民是一位很有雄心壮志的开拓者,想必那时候召见远方归来单纯和尚,搞不好只是想了解一下外国的风土人情,土地风貌吧。之后是打算远交近攻,还是顺理成章地表示自己的心胸宽广或者仁慈友善,宣扬自己睦邻友好的诚意也是可能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