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李淳风没有食言,第二日一早就送来启蒙书籍,一起送来的,还有他长子的课业供长瑛参考孩子的学习进度。有了这些帮忙,长瑛花了几日重新安排小外甥的学业。日子总算上了正轨,安排妥当了。

      一段时间里,长瑛除了去西市取回了定制的衣物,就没再出门。而小孩有了应季的冬装,也跃跃欲试地想要去外面玩耍,于是,在一日检查课业小崇道得了满分时,长瑛就带着孩子去市集去好好游玩了一番。总闷在空间里,对孩子可没什么好处。

      长安西市也属于长安县管辖,是长安县最大的坊市,在这初唐时代就聚集了来自大唐各道的,甚至是周边国家的行脚商人。在这个时代就算是个首都国际贸易中心了,坊市上见得到金发红发的西域商人,甚至还有黑皮肤传说是昆仑人的非洲人。实在如同现代商业一般开放了,可见唐朝经济贸易上的发达。如今正是这个盛世的开始,长瑛看着宽敞的街道,崭新的店铺住宅,不计感慨万千。

      虽然这个世界,不是他原本所在的时空,但是也兴起了参与这个好时代的念头。长瑛带着崇道四处逛,顺便也思考在哪里开个店铺。他能做的很多,但是考虑带自身精力,也只打算开家食铺酒馆茶馆之类的。这样他的空间产出就完全可以应付,不用在吃食上另外支出。但是经营店铺,店掌柜和招待的伙计还是需要雇上几人的,毕竟她可没时间整日在这边晃。

      转了几日,他看好了一处不在正街上的转角店铺,打算开家茶馆会所之类的。两层小楼,位置靠近延康坊,离他在崇业坊的家宅只一刻钟的路程。既不那么喧闹,又不在贵人所在的范围,最妙的是附近还有一家书院,以后送孩子读书也方便。一壶好茶,不错的点心,再放上一些闲书,雇上一个会读书,讲评书的书生,估计就会是来往行人的一个不错的去处。

      长瑛带着孩子去找长安县的衙役打听这边店铺的租赁购买的价格,在心中计算了一下开支,感觉只要挺过头两年,就应该不会亏本。既然有小孩了,那么稳定的收入,和消息来源还是必要的。就干脆地买下店铺,初唐的店铺还没有盛唐时期那么昂贵。所以他完全没有租店铺的想法,明知道不到五年价格就会涨起来,还选择租赁,他又不傻。

      因着店铺已经空了一年多,原主并没抬高价格。花了五百六十两银子,地契就拿到手,长瑛拉着特意一跑来看书的李淳风去雇掌柜的,至于伙计他打算省事儿全权交给掌柜的。李淳风被抓了壮丁,心里还是很不情愿的,但是为了长远打算也只能应承了。带着长瑛去了东市那边,西市虽也有人找工,但是要是开茶馆还是找个识字会算帐知晓人情的才好。

      长安城东市的主要服务对象一般都是些王公贵族,从这边的店铺装修格局就看得出来,长瑛觉得在东市做生意不是普通商人能够撑下来的,光维持店铺的开支估计就很可观。他们要去的地方不是这里,而是挨着马市的新昌坊,这里是未来大诗人白居易的住所。长瑛在现代来陕西旅游的时候也是参观过的,如今这边的住宅还很简陋仍旧是平民区。

      官牙属于万年县属下就在延兴门南面,这边的求职人员大多是想要进府被引荐做官或者做门客的人,还有的就是在大户人家工作过的管家仆役。因为这个时代,如果是罪臣被贬奴仆是会被遣送至教坊司处理的,若是不能被接手则会随意贩卖掉的,运气不好的会卖去矿山边境做工。所以这边找到的仆从一般都会忠诚,因为一旦信誉不好而再被卖去修城挖矿那是要命的。而长瑛在万年县人牙这边就是想要找到这类雇工。

      长瑛不太赞同这种奴役别人的做法,由着李淳风上前与人牙子交流。自己仔细观察了一番,找到了一位姓许管家,他曾经在前户部郎中王大人的妻弟家做过账房,因为人不够伶俐恶了贵人,被打发去庄子上管理农地做工,如今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才又被变卖至此。长瑛找到他就是这人曾经管理农庄,又懂帐。交谈了几句知道了许管家妻子早就改嫁别人,又无子女。确定许管家会经营店铺,有帮主家打理店铺的经验,被他雇佣也很愿意就直接交钱买了人回去。

      而其他事情,长瑛就全权交给许管家打理,最终雇佣了两名店伙计,又请了一位颇有学识的杜秀才约定好能茶馆开业,就每日三个时辰在茶馆读书。店铺的装修花了五天,主要是因为冬季新粉刷的漆不太容易干。其他也没做什么太大开支,这里原本就是饭馆,后来因为礼泉坊的来自各地的饭店酒楼生意越做越好,才渐渐倒闭关门的。

      这么一来,楼下原本20张小桌,抽掉靠墙中间的四张桌子,留出中间靠墙位置摆了看台用来讲书。长瑛只需要把二楼六个包间里,那些大一些的餐桌换成小些茶桌,茶凳,茶几坐塌就好了,厨房那边不用炒菜就缩减一部分做了两个伙计的住处,掌柜的则住在楼上的厢房。长瑛没想过敛财,茶馆自然不需要容纳很多客人,多出来的地方都摆上了书架,博古架。书架上面摆上经卷书籍,虽然大多是游记话本,风物图谱,但是对于喝茶消遣的人来说也是很好的去处。

      茶叶都是空间产出,主打茶叶简单地分为绿茶,乌龙茶,普洱菊花茶。茶馆一楼墙上装饰的是茶仙陆羽茶经上的名句。而字则是长瑛亲自仿写的,字体多样行书楷书隶书都有,各不相同,这一世长瑛的修行之余模仿前世的记忆练着消遣的,如今写了挂到墙上,加上古代精致的装裱,古色古香的自己欣赏了一番竟然还挺大气的。长瑛板着脸听过来装裱的工匠恭维之语,谦虚地回应几句。心里其实虚得很,他其实不懂什么书法,都是模仿来的,全凭这一世修真者超于常人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

      楼上包厢上则是挂着一些山水,人物的彩色水墨画,这是空间内的装饰品,仔细看就是那种类似打印出来的复制品。空间里装饰的名人字画很多,拿走一副等到第二日更新,消耗了修复的能量点就又出现一封一份挂在原处了。长瑛也是发现了这个功能,才直接带出了空间挂到茶馆。不过这些装饰品,在如今这个时代就是很雅致的名画了。早知道装饰品能够靠能量点修复,他才不会去亲自动手写楼下的字幅,咳,氪金玩家就是这么没追求,现充才是王道。

      农历十一月十五,茶楼正式开张营业。店名很随意,就叫茶馆。一开张生意就一般,感觉来往的行人减少,长瑛打听了一番,天上神仙打架,政治敏感的都城人自然都谨言慎行,生怕波不小心波及,自然不会在西市闲逛。最近朝中风声很紧,太上皇和当今斗得乌烟瘴气的。忠于上皇的老臣以司空裴寂为例,联合世家在朝堂上给李世民添乱。加上上皇宠信佛家法雅和尚,法雅和尚希望壮大佛家,重现佛教鼎盛之时,众生信佛,修建寺庙信奉佛祖的盛景。但是他没意识到的是,他只是上皇与当今懂政治中的一个筹码。一方面,上皇使唤法雅和尚帮自己积福延寿,另一方面通过法雅拉拢佛教势力,毕竟佛教僧人信徒众多,也是一个不可小看的势力。

      长瑛自从来了长安城,还未曾在玄都观见到孙道长。完全是因为孙道长被宫里的大事儿小事绊住了没法离开。连李淳风身为当今还是秦王是的嫡系亲信都不敢在外逗留过久,这几天帮忙长瑛已经是冒着风险了,所以茶馆开业,长瑛也没大肆宣传。只放了一挂鞭炮,装饰了些开业应景儿的绸布。很多来西市才买的人都是开业很久才发现这边多了一家茶铺子的。不少长安人心里吐槽店名太随意,好奇地自然就会来试一下。

      很快文人们就被店里的特殊吸引了,就如同每天赖在店里不走的杜秀才一般。杜秀才本来不需要长期待在店里,现下也没有那么多客人需要他讲故事说书。不光为了那些极品书画,杜秀才体验了一把在茶馆宝箱里读书的舒适之后,就主动赖在店里不走了。毕竟这边笔墨纸砚对于他来说是免费取用的,空间里生产的宣纸和墨石在这个时代质量绝对上乘。长瑛对此不予置评,只是安排了杜秀才的伙食开支。只是到了饭时,常常需要店里的伙计去拉杜秀才下来用餐,还颇麻烦。

      原本许掌柜还有些忧心这边的生意,感觉愧对主家,但是在长瑛悠闲的作风之下,也渐渐放松下来。若说茶馆的客人,一旦来过就一定会变成常客,茶好环境好,空间物品哪怕是低级产品也带着淡淡的灵气。喝了之后自然醒脑保健,一些敏感的人自然会注意到。所以虽然茶馆的茶水,不同于时下带调料的茶汤,还是很快有了市场。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长瑛意料之外的菊普,飘在茶汤中的白菊,在这个冬季是一个雅致的美色。引来了不少慕名而来的人,没多久许掌柜的就卖掉了不少茶叶。

      虽然时局紧张不敢在外逗留,能够买罐茶叶回去自己慢慢品尝也不错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