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7、五彩馒头(1) ...

  •   杭州以外的大城市,杨忆去得最多的就是上海。
      在这座被称为“魔都”的国际化大都市,有三样东西像磁铁一样深深吸引着杨忆,那就是弄堂、地铁和外滩。
      先说上海弄堂,这个在上海最平凡最具烟火气的地方,总让杨忆心醉神迷。上海弄堂的魅力无法言说,它们质朴而精致,真实而细腻,随和而温暖,每时每刻都在噗噗噗地是冒着的浓烈生活气息。
      在民居稠密的浦西,这些纵横交错密密麻麻的大小弄堂,像上海的毛细血管伸入到千家万户。在闲暇的午后,伴随着暖暖的阳光,杨忆会从这些深浅不一的弄堂走过,房顶的老虎天窗,屋披上的琉璃细瓦,窗台上的红色月季,穿着旗袍倚着窗台默默无语却自带灵气的上海女孩,这些风景都会一一在杨忆眼前闪过。有些老巷子会有些陈旧,矮墙上的水泥脱落了,露出土红色的砖,灰暗的水泥地有点破了,山墙上有了裂纹,还有绿苔,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破的旧的地方,都干干净净,透着少有的整洁。上海人就有这种本事,能把最平常的东西也打理得精致迷人。
      上海的每一条弄堂都是风景。弄堂里的人家也是那么生动迷人,两个时髦的女人正在厨房后窗太阳底下扯闲篇,估计是商量晚饭的菜肴,上海话听起来轻软动听,窗边的后门,有小朋友正拉着爷爷的手蹦蹦跳跳往里走,估计是幼儿园刚放学回来,而另一户人家的大门口围着一圈人,好像正在商量什么大事,不吵不嚷,都在轻声嘀咕。这些寻常的景致都带着老上海的风情,在弄堂柔润的暖风里流淌,述说着大上海的迷人风韵。
      在这些温情脉脉的小弄堂里,还飘荡着各种惹人食欲的上海味道。
      生煎馒头,仿佛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小弄堂里到处都有,皮酥、汁浓、精巧,轻轻咬一口,焦香酥脆的美味就在口中弥漫。上海小笼,像是生煎馒头的小兄弟,它们俩总是不时地一起出现,皮薄、汁多、味鲜,又嗲又香。老虎脚爪,这种形状特殊的烘饼,黄松脆的面身,美味又实诚,入口焦香四溢,可惜不是很多见。麻油馓子,油锅里炸出来的盘成环状或栅状的饼,这个有点油,比较上火,杨忆不是很喜欢。粢饭团,这是上海的特色小吃,有白米饭和血糯米,包热油条捏紧,又软又韧又脆,特别好吃。
      还有上海春卷,杨忆每次来上海都要尝一尝。做法很简单,将肉丝馅加到春饼皮子上,卷好,两头折拢,在油锅里炸两分钟就好。这个春卷色泽金黄,个头小小的,一口咬下去,外香里嫩,松脆可口,味道真当好。
      最洋气的小吃,要数鲜奶小方。小小一块方蛋糕,上面一层雪白的奶油,中间有一朵奶油花,有的还点缀着半颗红樱桃,香醇、浓郁,一个下去,超满足,百吃不厌,超多人爱。据说这口味来自英国,现在早就上海化了。
      还有排骨年糕。雪白软糯的年糕加上色泽金黄的排骨,一定要浇上上海老牌的辣酱油,那才过瘾,美美吃上一口,哇,怎么会这么好吃!
      这些芳香四溢让人惦记的美味,让上海弄堂成了杨忆心中神秘而温馨的最佳去处。每次来上海出差,几乎有一大半的时间,杨忆都泡在各种各样的弄堂里,去找寻那种属于上海的特有味道。
      除了弄堂,有事没事,杨忆还特别喜欢逛上海的地铁。
      这座城市似乎很早就有了地铁。1号线从上海火车站到莘庄,2号线从中山公园到龙阳路,3号线从上海南站至江湾镇。1号线和2号线在人民广场中转,2号线和3号线在中山公园中转,到浦西就坐1号线,到外滩浦东就坐2号线,杨忆对这些了熟于胸。3号线又称明珠线,是轻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铁,杨忆坐得很少。相比较而言,穿行于中山公园、静安寺、人民广场、南京东路、陆家嘴等站点的2号线,途经站点都十分高大上,是杨忆坐得最多的一条路线。
      如果说弄堂是上海的万花筒,那地铁就是这座城市的能量棒,它除了给这座城市带来便捷和通畅外,更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
      杨忆喜欢在上下班高峰的时候看地铁站里拥挤的人潮。这些人大部分和他一样,都是庸庸碌碌的上班族,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打卡、作息、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他们和他一样,要时刻关注领导的脸色,揣摩领导的心思,在错综复杂的职场上努力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嗯,这就是城市中芸芸众生最普通的生活,上海人,也是如此呀。当然,出差上海的杨忆和他们又不一样,他是上海的客人,不用急着上班,可以悠悠闲闲地站在地铁站的一隅角落,看着这纷乱而嘈杂的人潮陷入沉思。有一次,杨忆看见一对拉小提琴的情侣,他们优雅地站在地铁大厅的柱子旁边,旁若无人地互相凝视着拉着手中的琴弦,任行人匆匆无视地从他们身边闪过,而杨忆的心情就像他们的琴声那么悠扬隽永。
      在地铁2号线南京东路站出口,就是大上海的标志性景点,外滩。
      杨忆喜欢在夜色中漫步在外滩边。江对面的浦东高楼耸立,灯火辉煌,一片欣欣向荣,而外滩这边的大马路旁,却静静伫立着一大片租界时期的老房子。这片“万国建筑群”,是百年上海的一个印记,也是旧上海沧桑岁月的缩影,它们在灯光的照射下那么美轮美奂,任凭浩瀚的江风雄浑的江水在它们身前匆匆而过。
      夜色中杨忆轻抚着外滩江边的栏杆,看着浩浩荡荡的江水奔流入海,各种念头在心头奔涌撞击,过去和未来,传统和时尚,屈辱和荣光,对与错,成与败,苦与甜,在静默不语的黄浦江边,杨忆仿佛谛悟了这一切的答案。
      杨忆想,上海为什么叫做“魔都”?因为它是一座充满魔力让人着魔的神奇都市。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