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 24 章 ...

  •   想明白了事情,在这个地方,在今天晚上,赵浥尘睡着了,还做了一个梦,说不上好坏,但给了他一个机会去回忆这几年不敢触碰记忆。
      五年前,秦遇还没有赵浥尘这个名字。他从小被父皇寄予厚望,才五岁之时便被曲殷国皇帝封为太子,入主东宫。在他成为太子后三天,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这个少年,整整大了他十岁。秦遇还记得当父皇身边的总管大监带着赵扬这人来到自己面前时,那少年低头看着他说了句:“小殿下,你好啊!”秦遇还小,但是却早已被封了太子,自尊心很重。平时别人在他身边都是喊他殿下,而且没有一个人敢这样低头看他。秦遇看着面前这个高出了他好多,身形颀长的敢在他的称呼之前加了小字的人,气不打一处来,当即叫道:“大胆,谁允许你在孤的称谓前加小字的,而且你这是什么眼神,还不快跪下请罪!”秦遇很生气,但毕竟还是一个软萌的小孩子,即使这样也只有可爱,那生气反而不怎么明显了。赵扬看了看这个气的跳脚的软萌孩子,不由自主的勾起了唇角。虽然没出声,但是唇角的弧度也足以让秦遇知道他此时的心情了。果然,秦遇更生气了,他一下子跳了起来,冲着赵扬跑了过去,想给他一个教训。奈何实力不够,还没碰到,那大监便拦住了他,不让他靠近赵扬,免得伤了自己。人就在眼前,却打不到,秦遇更加委屈了。那少年大概也看出来了,便向前一步,老老实实的向他一拜道:“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秦遇看着这跪倒在地的人,一时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大监看他楞住了,便道:“启禀殿下,这位是赵大将军和安素长公主的儿子,赵扬,陛下派他来做殿下的伴读!”大监一句话说完,秦遇立刻知道了。这赵扬,若是按辈分来,岂不是自己的表兄!
      秦遇看着眼前的少年,脑中思绪翻飞,最后,他看着赵扬道:“你今年多大了?”你为什么那么高!
      少年看着他轻声笑了笑道:“殿下,臣比您大十岁,您说,我多大呢!”
      秦遇听他说完后便脱口道:“十五!”
      少年笑了笑,而后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
      秦遇撇了撇嘴,心中暗道“难怪!”
      “你比我大了好多,但是伴读不都是年龄相仿的世家子弟吗?”秦遇对伴读一事,所以乍然听到这少年是自己的伴读还有些诧异,小孩子最藏不住秘密,且这秘密也影响不到什么,所以有什么便问什么了。
      少年看着面前这个小太子,道:“殿下说得没错,一般伴读都是年龄相仿的世家子弟,但陛下暂时还没有找到那最佳的人选,所以便由我暂时做殿下的伴读吧!”他说的是当初皇帝告诉他的理由。赵扬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皇帝会叫他这个英姿勃发的少年来管孩子,虽然太子肯定比一般孩子要聪慧懂事,但还是孩子啊!他怎么会带孩子呢!赵扬想到此处,叹了一口气,蹙起了眉头。但一想到皇帝说马上就会找合适的人接替他才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
      赵扬的动作做的无意识,但是秦遇却好好的看在了眼里,看着人不知想到什么叹气又吐气的,他直觉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你为什么叹气?”秦遇问道。
      “我知道殿下对我成为你的伴读不满意!”赵扬睁眼说瞎话。
      “为什么我会不满意?”秦遇很疑惑,他好像没有说什么满意或不满意之类。
      “因为我比殿下大十岁!”赵扬十分顺畅的接上了话。
      “那你为什么又吐气呢?”秦遇又问道
      “我在增强自己的承受力!”
      “?”
      “这样殿下即使要我离开我也不会太难过了!”
      “真的?”
      “真的!”赵扬看着小太子,内心毫无负担,旁边站着的公公却是想笑不敢笑,只能低低的低下头,肩膀一耸一耸的。
      秦遇听后,又看了赵扬两眼,严肃的道:“放心,你是父皇叫来的,我不会让你走人的!”秦遇是真的相信赵扬再难过了,还特意安慰道。
      赵扬看着信誓旦旦的小太子,突然有了骗了一个单纯小孩子的强烈感觉。
      赵浥尘看着梦境中的赵扬,轻轻地道:“从小就是一个骗子!”
      梦境一转,秦遇身边的伴读换了人,与他年龄相仿,也是一个世家子弟,是由皇帝皇后千挑万选出来的,派专人培训好了才送到他身边来的。这个世家子弟很好,知礼懂节,勤奋好学,也是个聪明的人。但就是有些死板固执,不知变通。虽说各有各的好,但在秦遇心里,现在的伴读比起赵扬,差的简直太多了。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此话是正语无误了
      秦遇今日有些烦躁,原因无他,只因皇帝突然问了他一个问题:“将来吾儿想要怎样治国?”秦遇看着他的父皇道:“德法兼用!”皇帝看着他继续道:“怎样德法兼用?”秦遇也道:“以德治国,以德服人,以法束己,束官,束民,对贪官污吏,违法乱纪者必以法惩之!就像父皇这样!”皇帝听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露出一抹苦笑道:“还是莫像朕一样罢,德法兼用,说来简单,但若振作起来,才发现并非一般的艰难,望吾儿将来能将二者真的用好。说来,吾儿现在可知,治国,究竟是为了什么?当这个皇帝又是为了什么?”“为了国富民安!”秦遇想了一会才答道。皇帝听完他的答案后,拿起桌上放着的书看了一下又放下,目光再次转到他的身上,语气柔和的道:“吾儿,虽说说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有些东西确实书无法告诉你的。对于你而言,将来你会经历许多,而书是不会准确地告诉你答案的,你要自己想,想透了,想明白清楚了,那将来才不会太过疲倦,乏累。”说到最后,秦遇从皇帝的语气中听到了叹息与疲倦,也不知是不是听错了。秦遇不由自主的问道:“那父皇想通了吗?父皇的理由是什么呢?”皇帝摇了摇头道:“朕虽然坐上了这个位置,但朕也不知道朕想清楚了没有!”皇帝的语气就像是在询问,只是不知道,问的是秦遇,还是他自己。
      秦遇回来后,一直在想皇帝说的话。想了半天,他却没有找出结果。他握紧了手中的狼毫,在纸上写下了大气磅礴的国字。
      治国,为了什么?当皇帝又是为了什么?
      他父皇想了那么久没有找到,他能找到吗?
      秦遇跟随太傅一边学习,一边找那答案,但五年过去了,他给出的答案依旧是那些,皇帝说,书上的虽好但有时也许连自己也不会接受,哪怕你明知道那是对的。近日朝中事情很多,边境之地不断有所动作,看来和鹿是已经修养好了,想再次侵犯。皇帝下令,命赵大将军立刻带并前往镇守。
      大军出征前两天,秦遇又看到了赵扬。他比以前长得更好看了,青涩已经从脸上褪下,也更高,更壮实了,身上的气质也成熟大气了。看见他,赵扬行了一礼道:“太子殿下!”秦遇扶了他一把道:“起来吧!我听姑姑说你去游历去了!”自从赵扬不做他的侍读后,秦遇和他几乎就不怎么碰的到了。后来更是一次都没遇到,秦遇还纳闷,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问了安素长公主,才知道这人独自外出游历去了。赵扬道:“是去游历了,这些年,走了许多地方,看过了许多东西。殿下将来若是有机会,一定也要去看看。”
      “有那些地方?都有些什么?”秦遇问。
      赵扬看着比以前高出许多的太子,笑着道:“很多,弦月国的弦月和那秋露白,凌霜国的雾凇和烧刀子,逢春国的鲜花,邺笳国的山水湖泊,还有…”赵扬声音一顿,随后偏了偏头,看向了某处,一会儿,他才转过头,看着秦遇继续说道:“还有曲殷国宛城的壮丽景象,殿下,世界很大,书中装不下,必得亲自去体会才能懂得某些东西!”
      赵浥尘看着面前的少年跟他说他的所见所闻所感,眉飞色舞,侃侃而谈,自己根本就插不上话,最后,赵扬对他说:“殿下,我要和我父亲一起去守护宛城了,这次告知于你了!”赵扬看着北方,不知看到了什么,眼中满是坚定。
      赵浥尘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却是什么都没有。但他现在却知道了,北方,是宛城!
      宛城很好,好得让他把命留在了这里。无怨无悔!
      赵大将军一出兵,就震慑了和鹿,和鹿又缩回了自己的地盘,不敢再越那条边界线了。大将军在那驻守了三年,而后因为伤病,被皇帝调回了京城,而赵扬,却留在了宛城,继续镇守,没有回来。那一年,赵扬二十五岁。
      安素长公主在这几年里一直在留意着与赵扬相匹配名门贵女,斟酌了许久,终于找出了一个合眼缘的。当然,是合了长公主的眼缘。对方是吏部尚书的女儿,是京城闻名的才女。长公主此举,其实是想让赵扬安定下来。毕竟,古往今来,都有先成家后立业的说法。赵扬马上就要三十岁了,再不成婚,适龄的女子都要没有了,而且,最重要的便是这位才女也喜欢赵扬。
      长公主催婚的第四封信传到了宛城,赵扬站在高台之上,看着远处大片的草地,握紧了手中的长枪。
      “父母在上,吾儿不孝,娶妻一事,儿子实难从命!……现今和鹿虎视眈眈,儿子无心成家。能守护宛城安宁,实乃吾之幸事。父母不必太过忧心,儿子身体康健。愿父亲母亲健康常相伴,无忧心之事,夜夜安寝。儿,赵扬,敬上!”赵扬写完了信,放下了笔,起身走到了窗子边上,看了看黑暗中的高楼,眼中的情绪让人看得不真切。
      赵浥尘看着赵扬写完了书信,又站在窗子边看了好久。照样也看了过去,是那座无声楼,更远一些,便是京城。
      梦跳转的很快,但很幸运的是,他能看到赵扬的视角。
      正当赵浥尘想要再靠近些,看看他的表情时,画面又立刻变了。场景变成了宫里,阳光很好,风吹起了四周的旌旗,吹动了宫檐角挂着的铃铛。赵浥尘立刻辨认出了这是曲殷国的皇宫。而在他面前,便是十八岁的赵扬。那时,赵扬卸任了他的侍读,他以为,赵扬会进入官场,开创独属于他的风云。但是,并没有。皇帝封他为大理寺少卿,他婉拒了。
      “听说你拒绝了父皇的封赏!”几日后,秦遇截住了赵扬问道。
      “陛下隆恩,但是臣资质驽钝,不堪其位,是以推拒了!”赵扬笑了笑道。
      “那你觉得你担得起什么职位呢?”
      “殿下!”赵扬看了看秦遇,行了一礼道:“殿下,我不想进入这个官场。水太深,我怕我会淹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人的大志,孤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官场水深,你想像你父亲一样是吗?”赵扬伸手托起了他,看着他道。
      赵扬直起身,笑了笑道:“我暂时是真的不知道我要做什么。殿下,说句大逆不道的,有些人的一生好像都被安排好了。就像我,一切都跟着父亲母亲的安排去活,三四岁的时候便由教书先生带着念书,五岁时跟着父亲开始习武,十八岁后自然而然地跟着安排当官,再过两年,娶妻生子……一切都安排好了,那我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意义在哪里。每一个人都应该找到他们自己的活法,他们做某事的意义和理由,这样,人生才算不枉!”
      秦遇听完后,觉得有些发懵,他突然想到皇帝前几天跟他说的话,问他的问题。许久,他才重新找到自己的声音道:“要是找不到呢!”
      “我相信机遇二字,若真有找不着的时候,在想以后罢!”
      “好罢,随你了!”秦遇说完了这句话便离开了。
      他也没问,他想怎么找,去哪找,后来,才知道,他去远游了。而他,真的就抓到了那个机遇,找到了自己的活法和理由。
      他找到了,而秦遇却越来越懵。他参政后,才真正懂得了赵扬所说的官场水深是什么意思。现在的官场,尸位素餐者有,野心勃勃者有,欺上媚下者也有……他们位高权重,却全然只顾自身利益,早忘了圣人教诲。偏偏就是这些毫无圣人言行的人在皇帝和他的面前强调礼数,体统,最坏的是,他们还必须注意!呵——秦遇想到这些,竟不自觉地笑出了声。
      秦遇越来越睡不着了,他时常躺下后就睁着眼睛想,修身究竟是为了什么?治国又是为了什么?当皇帝,又是为了什么?答案,无解!
      赵浥尘看着在床上辗转反侧的人,慢慢说到:“睡吧!之后,就知道了!”
      他刚刚说完,画面又消散了,但他看见,躺在床上的人这时却看了过来,眼睛里满是血丝,一看就没有好好休息过。赵浥尘看着,明知在做梦,却还是说道:“睡吧!休息一下!”
      场景又切换了,这次,是在战场上。宛鹿之战。
      战场上刀光剑影,鲜血横流。他看见赵扬穿着银白色的盔甲,握着长枪,一马当先的冲了出去,他的身后,跟着三千将士。而对面,是三万人。
      他的盔甲上满是鲜血,但就是不知道是他自身流的多还是别人喷溅的多了,一枝箭矢穿透了风声,冲他而来。他一枪解决了面前的敌人,听到碎空声,急忙又抓过了刚刚敌人的身体抵挡。长箭穿透了敌人的身体,扎穿了他的盔甲,刺进了肉里。他重重地吸了一口气,拔出了那根箭,握紧了长枪,将周围涌上来的敌军斩杀。
      将士一个个倒了下去,活着的人更少了,他们被敌军一一包围了。
      赵浥尘看见那些人因为誓死反抗,拒不投降而慢慢到下。他们中,有许多如赵扬一般年纪的。他们的光辉停留在了这个瞬间!永垂不朽!
      阳光照在银白的盔甲上,闪闪发光,与满地的鲜红映衬,到是另一种美。美得人都睁不开眼睛了。赵浥尘看着战场,两行泪不自觉地留了下来,眼泪落到了满是血的土地里,一瞬间就无影无踪了。
      长风吹了过来,带起了旌旗,浓重的血腥味飘散在空中,吹都吹不散。
      在阳光的照射下,空中的灰尘十分明显,这些灰尘在赵浥尘眼前慢慢凝聚,最后成了一个人的模样。
      “赵扬!”赵浥尘脱口道。
      “殿下,我已找到了我的愿望,不知你可有找到!”赵扬穿着那身银白色的盔甲,上面并没有鲜血。这一身,显得他精神抖擞,神采奕奕,仍是记忆中的模样。
      赵浥尘眼中满是泪水,道:“找到了!”
      赵扬笑了笑道:“那就好!”
      “殿下,找到了就去做吧。你做的定会比我好!”赵扬看着赵浥尘,慢慢伸出一个拳头,继续说道:“而且是绝对的!”。赵浥尘也伸出了拳头与他相碰,道:“绝对的!”
      此时阳光很好,照的人都睁不开眼睛。赵浥尘看着面前的人,笑了笑。两人拳头相碰的一瞬间,梦境开始散了,面前的人轻轻笑了笑,说了句:“必然!”后便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场景。安素长公主和赵大将军一身素白,脸色灰白,整个人都老了十岁,一女子站在旁边扶着安素长公主,怕她一下子支撑不住。
      赵浥尘记得这天。这天,是赵扬死讯传来的第三天。赵扬死了,听来报的人说,赵扬死后被敌人绑了鞭尸,让百姓们朝他的身上吐口水。他们砍下了他的头颅,高挂于城门口。他的尸身则被烧了,骨灰被扬了!当长公主听到这个消息时立刻就晕倒了,而当时的他,除了震惊就是不信。赵扬这个人,骁勇善战,怎么会死!
      想到刚刚的战场,又看到赵扬的灵位,灵堂上不断燃烧的白烛,赵浥尘的眼泪还是流了下来。
      梦还没有做完,一切都还没有结束,但不知那里的光却光照了进来,赵浥尘醒了。
      赵浥尘抬眼一看,自己躺在客栈方间的床上。外面才蒙蒙亮,偶有狗叫声传来。睡觉的时候做了那么长的梦,按理来说,他是并没有休息好的,但既然都醒了,他也没心情继续睡回笼觉了,便起了身,铺开了一张纸,研好了墨,提笔开始画了起来。一笔一画,画的极其认真细致。他回想着记忆中那人的样子,将他慢慢还原。
      临走之前,赵浥尘又去了无声楼,将画好的画,交给了姜瑜添。姜瑜添接过轻轻展开,上面画着一个穿着盔甲,手持长枪,骑着黑色战马,英姿飒爽,眼中满是坚毅的将士,旁边向其他画像一样写着丰明三十三年,宛鹿一役主将,赵扬。画画得很好,很像他。
      赵浥尘沉沉看了一眼无声楼,才转身离开。
      他走遍了赵扬走过的路,看过了他看过的风景,感受了他所感知的事物。现在,他已明了了。
      宛城,是个好地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