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记不清的出生 ...

  •   八十年代末,还未改名的“青春”姑娘,顶着叔叔起得名字——青青,和弟弟一起寄养在大伯、三伯家。基本上,青春寄养在大伯家,算是大伯家的孩子;而弟弟寄养在三伯家,给三伯的小女儿一起,为了逃避计生惩罚上户口,年龄改小两岁,称作双胞胎。
      这是一个大家庭,有爷爷、奶奶,四个儿子;还有已故从未谋面的二姑和四姑。
      这个大家庭来之不易,爷爷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但资料散落,只留得当兵的记录,据说曾经也是一位长官级别的;为此右膝盖中枪留下碎骨。战乱穷困年代,易子而食都有发生,孩子走失、抱养那是常事;而爷爷就是抱养孩子之一。爷爷大抵也只能记得原本姓陈,住在黔北高山花秋,那里土地荒漠化及其严重,庄稼自然收成不好,饿饭年代,爷爷本家实在无力养育重多孩子,只得随着一位远亲出走,后被抱养在谢家,也成长在谢家,受谢家养育之恩,得以成家立业。曾经隔着千山万水,怕再也不能认祖归宗的地方,如今找到原籍,才知道就两个县城之隔。
      而奶奶则是地主家的大家闺秀,受时代影响,家庭落寞。用奶奶的话说,受了爷爷的蒙骗,才从大城市辗转到这乡下生活。受到时代的影响,奶奶的出生以及成长史倒真是很少听长辈摆谈,奶奶自己也很少摆谈。只知道奶奶家原本也算是书香门第,曾经还当过记者,也才能有机缘认识爷爷。家境富裕,自然姊妹众多,依稀记得念叨过得长辈有九姨婆...所以人丁应该也算兴旺。也正如此,家教还是急严厉的,小辈都曾受到她的教导,在家、出门在外都时刻谨记规矩不忘。
      家下面有四兄弟,大伯、三伯为了年轻的两兄弟能出人头地,不再困于大山,走出大山,兴旺家庭,在读书不易的年代,读到初中就辍学帮工了。而青春的父亲(五弟)和小叔叔(六弟)则在家人的扶持帮助下,顺利读完大学并有了自己来之不易的事业。剩余的二姑和四姑,只听得长辈说,饿饭年代,加之身体孱弱,早上十二三岁就夭折了。
      在出生不易、养活难的年代,男孩子自然比女孩子更受欢迎,且那是一个家庭劳力的象征。自然,解放年代走过来的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这个家庭也是存在的。
      为了兴旺人丁,大伯娶了山沟更远更穷地方的大伯娘,生下一子两女;三伯也娶了临近村庄的三伯娘,生下三女,始终未得一子,也算三伯的心病了。青春的父亲因为读得两年书,且是那个时候生产队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家庭负担,娶了生产队队长的女儿,有了青春和弟弟两个孩子。小叔叔则结婚比较晚,只得一女。
      这一大家人,靠着谢家和邻里相亲的帮扶,在远离城镇的山里村庄得以延续,人口众多,靠着两位老人家和大伯、三伯的努力,有房屋两栋,名属于大伯和三伯名下,而青春父亲和小叔叔则退出自己的田土交由两个哥哥经营,确保一年有更好收成,能够养活这一大家人。为了生活,青春父亲和小叔叔几乎全年在外谋事,只得逢年过节回家探望,时不时的带点新鲜玩意给家人,将收入分给家人减轻负担。
      而青春的出生,大概就仅有两张照片可以作证了。只记得,年少和大伯家分一栋房,左边大伯家,右边青春家。而青春家只有青春、青春弟弟和青春母亲在家,青春父亲为了学业和生计在外奔波辛劳。青春和弟弟相差两岁,大抵就是那句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两岁能走会说,那抬个碗端个饭什么就已经可以算是基本操作了,已经能搭把手买个酱油了。
      这一大家人,靠着四兄弟的辛苦付出,在生产队也算小有名气,提到谢家,总能想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孙辈基本都是大学生,教养也极好,对人接物也还好。
      虽然爷爷奶奶也难再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在这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这里早已变成了家。认祖归宗大抵也是老人家心里想回回不去的地方。
      如今,奶奶已离开五年,爷爷93岁高龄,身体康泰,一家人其乐融融,早已实现四世同堂;日子也算小康,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