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拼命三郎林惊羽 ...

  •   然后,请允许我跳过本文的主角,先介绍这个叫做林惊羽的农村小孩。
      不意外地说,这孩子用现在的话讲,是个天才。考试从来就没得过满分以外的成绩,小学连跳两级去了县里读初中,还是出类拔萃,年年的学年尖子。
      校长语重心长地对草苗村村支书,也是林惊羽的父亲说,没有意外,这孩子应该能保送进不错的高中,读一个很好的大学,学一门很有前途的专业,到时候,你就等着享清福吧。
      林支书幸福的都哭了。
      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BUT这个“意外”还是有DI——就是结果嘛,没有什么改变。
      苍松后来因为耕地追加赔偿还特地又来了一次草苗村,那时赶上林惊羽读的初中放假,他就跟苍松,碰个正着。
      青云实业,最出名的还是她在教育上的贡献。
      青云学园,从幼儿园到大学直读的综合型教育中心,最开始是国办高中,在青云实业的资助下,一开始出现了大学,然后是研究院,渐渐积累了好的名声吸引了强大的师资,然后渐渐出现了初中小学,最后索性连幼儿园都有了。按理说直读升上去的学生会因为没有压力而渐渐堕落,不过青云学园的学生,尤其是直读生,罕见地多年保持极高的素质,让社会惊叹,连续几十年的时间让国家也承认了她的直读系统,目前青云是为国家唯一承认的从幼儿园到大学一体化的国立综合性教育基地。
      苍松是青云高中部的主管,同时兼任□□。对于培养有前途的孩子,及其着迷,甚至不夸张的说,已经成为了他的信仰。
      这么多年的经验也告诉他,林惊羽是难得的人才,不收,遗憾。
      于是这个意外就这么诞生了:林惊羽这匹千里马被伯乐苍松相中,得了一个青云特招名额。
      青云这个学校,几乎是个神话,多少人挤破脑袋也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去读,可是学校为了保证教育资源向学生有效分配,每年名额有限,多少有钱人施压想要增加特招名额,青云竟然岿然不动!
      本来按理说,林惊羽所在的初中,连青云的一个名额都拿不到,不,就连S市市区内的重点学校,每年也只有三个名额而已。林惊羽当然也没有想过能读青云。
      大家可想而之,林家有多么荣幸。
      十里八乡轰动了。
      虽然林惊羽是有名的天才儿,但最多也就是村里念得紧,周边也就是偶尔会有三姑六婆说东家长西家短时扯出这么一个孩子以显示自己的谈资广泛。此事一出,十里八乡基本上每天都要唠叨这个话题上千遍……我对不起大家先ORZ一下——太震撼了。
      总之,林惊羽的前途注定,光明……了?
      真的能这样说吗??
      总之没有意外,林惊羽会读超好的青云高等部,后来选个青云好专业毕业有个好前途……是的,这些都没错。然而青云的录取分数是什么概念?大家知道吗?
      苍松第一次把学校里的内测考卷拿到外面去就是为了林惊羽。没有心理准备,天才也能被考卷给打击死。
      果然,不出所料,平时净考满分的林惊羽,在内测考卷面前竟然只得35分!
      里面的题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信心十足写上答案却发现与正确答案相差悬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楞头小子,一个农村小孩,终于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什么叫不可跨越的壁垒!
      “怎么,退缩了?”苍松表面上微笑,实际他自己心里也没底——会不会太打击这孩子了?
      “不!这题很有意思,我想挑战更多!”
      苍松十多年来第一次觉得想要痛地大笑,他也这么干了。
      他果然没有看错这孩子啊!
      以后,苍松竟然不顾自己青云主任的架子,每天往返林惊羽就读初中的镇子给他单独辅导,着实难得。
      更为难得的是,林惊羽不用叮咛,下苦功夫学习的劲头——就是面对高考,苍松也没见过哪个学生如此拼命。
      “你还年轻,凡事还是量力而为,悠着点来。”别的,苍松也不好多说,又怕打击他的热情又怕他累坏了自己,伤了革命本钱。
      林惊羽,还是大家熟知的林惊羽。小小年纪就十分懂事:“我知道老师是为我着想不想我太累,可是人生有几个豆蔻年华可供我这样拼搏?我总觉得现在不这么做今后会后悔的。”
      苍松一万零一次感谢上苍让他见到了这孩子。
      终于,林惊羽以高于考试十三分的成绩插班进入青云初等部。他自己都有些惊讶,怎么今日的考试题要比那天见过的内测题要简单一些呢?
      原来那日苍松带去的内测卷,是青云内测卷史上平均分最低的一套超难卷子,为了激发林惊羽的全部潜力,苍松当真是用心良苦!
      青云史上倒不是没有插班转进来的学生,大多撑不过两周,原因多种多样,不外扛不住巨大的心理压力。林惊羽也得迈过这个槛。在原来的初中,他年纪最小,却最聪明,多少老师宠着,多少同学围绕着,就是形容成众星捧月也不为过!如今到这里,他不是全班最末也差不多了,年纪还比别人小,很多事他都不明白,心机不是没有,奈何周围那些都差不多称得上是城府了,结果一比较,林惊羽竟落得个小白一只。尤其是从农村出来,在经济程度相差不多的小镇倒是没什么,一到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周围那些从小生在长在书香门第的孩子一比,立分高下——别说成绩上差的,就算水平相当,气质素养也差一截!
      惊羽觉得周围的任何人,似乎知道的常识都比他多,都比他博学,最糟的是这还是事实。
      从现在积累,已经太迟了,班里会的最少的同学,还是钢琴九级!
      过年回家的时候,一向乖巧的林惊羽竟然跟自己的亲爹发起脾气,说他没本事,不能荫庇自己儿子,也就是怪他父亲没能让他小时候学那么一两门特长。也是那一晚林姨一巴掌呼惊羽脸上,第一次打了他。
      林惊羽心高气傲竟就那么跑出去——孩儿呀,大年三十的,外面还是冰天雪地咧!
      其实林惊羽的父亲没有“荫庇”惊羽吗?
      农村人的启蒙教育,大都不甚好。这不是他们的错,城乡差异乃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套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通俗(?)的哲学原理,启蒙教育的不好,当然是因为草苗村村民本身的平均素质决定的,其实这个村子的人均素质还是不错的,至少都是小学毕业,没有文盲,不少还都初中毕业的学历,大家对比一下全国农村人均学历水平就知道了。然而,我这里不是在说什么无奈话题,而是本着认真的态度来批判林惊羽这个不懂事小孩的!
      村里的人,对孩子最开始的教育最高不过是被唐诗三百首,而林惊羽的父亲,对他的培养一上来就是古文!惊羽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四大名著基本看了一圈,《中庸》《史记》里还能背下几段,到他大一点,开始教他英语!
      林惊羽这样的农村孩子在幼年得到这样的教育,何其难得!你又怎么能怪你父亲说他没能“荫庇”你?!
      有些人,倾尽全力,也换不来一句感恩。林惊羽的爹,就是这样的惨痛。
      他不怪儿子,只是偷偷流泪。
      因为林惊羽,这一年也是几乎到了极限。
      不是分数够了,就可以进得青云这个“龙门”,跃龙门的鲤鱼,还得有一技之长,像林支书对惊羽的“初等教育”拿到青云学生里,那都是小儿科,是基本素养里的基础。
      这已经根本算不上特长了。
      没有特长的青云学生,大都转到全国重点中学高中去了,可是林惊羽哪也不想去。
      他只想在青云念书。
      哪怕同学都瞧不起他是个从农村出来的小孩,哪怕周围人因为鄙视他知道的少而孤立他,哪怕他这一年在青云根本,没有交到一个朋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拼命三郎林惊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