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来的正是时候 ...

  •   接下来的日子十分平静顺心。很顺利的过了年,春天的天气很好,雨水充沛。龚尚仪和赵尚仪两个人天天祷告,派人到处求神问卜。不过龚尚仪祷告的是生个儿子,赵尚仪祷告的是千万不能让对手生出儿子。
      到了夏天,龚尚仪在疼了两天两夜之后,终于如愿以偿,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婴,但刚刚做了母亲的她在第二天因为大出血撒手人寰。
      我按照侧妃的礼仪安葬了她,张选侍认为规格太高了,其实这些又何必在意呢?人都去了,就算是以皇后之礼安葬又能够怎样。
      赵尚仪痛哭失声,好像龚尚仪的亲姐妹。大家都很奇怪,认为她有些太做作了。其实我很明白她的感受,一贯的老对手走了,新人马上就要进来,一个比一个年轻貌美,她有深深的危机感。
      喜报传到宫里,太后很高兴,这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孙子,赐名“天庆”,给了不少好东西。但是做父亲的亲王殿下却对这个儿子不怎么热心,我有了赵银莲小姐童年的经验,怕女官们不尽心,亲自带在身边。
      紫鹃很不理解,对我说:“他毕竟不是您亲生的,以后您如果有了自己的子嗣,恐怕会生出事情来。”
      也就是说我生下的嫡子才有继承权,但是如果养在身边,给这个孩子一种嫡子的感觉,以后等我自己有了儿子,难免对他会有所疏远,到时候不知道这个孩子会怎么想。大户人家里嫡庶之间的斗争异常残酷,皇宫里更是常常要命。但是我毫无在乎,对紫鹃说:“放心吧,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张选侍却不这么看,说:“如果娘娘不生,这倒也是一个好办法。若以后生了,再把他随便指给哪一个人养着就是了。”
      这一年既无旱灾,又无水灾,没飞来蝗灾,没发生疫病。到秋天的时候,庄稼大丰收,我还了康国公的钱,又加倍送了厚礼,算是放下一桩心事。
      上京那里传来消息,弹劾太子的奏章络绎不绝。从前也有,但都是一些小事,现在却教人紧张起来。一会儿有人上书,说太子府某某人家中私藏兵器,最后查实只是护院的仆人为了捞点钱自己私铸了几把斧头而已,但对太子的影响却很不好,因为大家都会联想:如果不是斧头而是别的呢?如果没有被发现越来越胆子大了呢?皇帝将太子斥责了一顿,更换了太子府所有的官员。可是过了两天又有人上书,说太子师傅家里的大儿子和一些朝廷官员秘密联络,想为自己争取司徒的位置。这件事情闹大了,表面上好像和太子没有关系,但人们会想:您现在就准备培植自己的势力?司徒很不得太后的欢心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皇帝顶着压力没有换掉,而别有用心的人这么一闹,司徒的位置倒稳定起来,只是令人吃惊的是,一向反对太后的司徒在这件事情过去以后又衷心的拥戴起太后来。
      之后,关于弹劾太子的奏章就源源不断的送到皇帝的办公桌上,皇帝发了几次脾气,逮捕了一批人,但收效甚微。一向为太子出头的太后娘娘这次没有了声音,因为她病了。
      消息传到开阳郡的时候,我正像去年一样,从山庄回到王府准备过年。亲王立即上书,要求回京探望母后的病情,但是皇帝没有回答。
      也没说不答应,反正就是拖着。
      为此亲王府人人整装,随时待发,只是旨意迟迟没有下来。虽然很多大臣们都上书,说不可以阻止亲王回京进孝道,但是皇帝就是不松口。
      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府正在吃年夜饭,旨意突然驾临,要求亲王和我七日之内必须赶到上京。
      开阳府到上京,快马大概五天左右,我们带着侍卫坐马车,七天是很紧凑的。于是全府连夜出发,我抱着天庆,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摇晃着走在通往上京的官道上。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也就是正月初一一大早,我秘密的派一百名近身侍卫,单独保护亲王从小路直接去上京,我则继续和大队人马招摇过市。
      事先并没有告诉亲王这个计划,所以他走的时候很疑惑,说:“非要这样吗?那你怎么办?”
      我的脸上没有笑容,“殿下认为陛下会让我们平安到达上京吗?不用我说您也明白这一去,以后的事情难以预测。本来想多派些人,只是这样一来目标太大,而我身边人数太少也惹人怀疑。殿下此去自己保重,到了上京我们再会合吧。”
      亲王上马,走了几步又回头望着我,最后被侍卫们簇拥着走了。
      不知道他的身体是不是吃得消,到了现在这样的地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郑亲王平时就不怎么露面,现在就我一个人,谁也没有告诉,除了紫鹃和张选侍,没有其他人知道郑亲王已经不在队伍之中。
      走了两天,接连遇到山贼、土匪,侍卫们向我报告说:“……看上去并不是当地人,有人认出来其中一个是从前侍卫营的同事……”
      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愈加小心。我知道这些只是开始,厉害的在后面,只吩咐他们尽快赶路,越快越好。
      真正的危机是第四天的白天。我的侍卫队大概一千人左右,这两天损失了差不多一百人,伤员都带着。走到中午的时候,突然遇到大股的土匪,直奔我的马车而来。
      对方人数众多,又在平原地带,我们根本无处可藏。侍卫们拼死保护着我。坐在马车里听见外面的厮杀声,听见弓箭射在我车顶上的声音,恐惧的发抖,抱着天庆干着急,没有任何办法。
      紫鹃掀开马车的一角往外看了看,脸色很不好,强自镇定,焦急的对我说:“小姐,我看事情不妙,您还是和我换了衣服,抱着天庆走吧。”
      怎么走?
      对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
      土匪已经杀到跟前,我从马车的窗口向外望去,一个侍卫中箭倒在了马车的车辕上,身上好几个大伤口,血流了一地。
      土匪们手里拿着长剑或者大刀,背着弓箭,逐渐缩小了包围圈,向我的马车冲过来。和我认知上纪律松散的土匪不同,他们训练有素,弓马娴熟,甚至着装都很整齐。
      紫鹃又像上一次在宫里那样挡在我前面,但是我一把推开她,就在这一瞬间,一支箭“嗖”的射进来,钉在车梁上。
      我把天庆往紫鹃手里一送,说了声:“教给你了,不要乱动。”拿起身边的一柄长剑跳下车。
      眼前一片混乱,侍卫们已经支撑不住,而且大多都有伤,地上的尸体横七竖八。一个土匪骑着马向我冲过来,我举起剑迎上去,“呯”的一声,长剑几乎立即脱手,他拨转马头第二次砍过来,这次被后面支援的侍卫挡住,我趁机一剑刺穿他的心窝。
      有人大声喊叫:“她是郑亲王王妃,杀了她有重赏!”
      立即,所有人都向我这里杀过来,几个侍卫上来挡住,身上立即被捅了好几个窟窿。
      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我拿起剑,准备自杀。
      其实我很怕死,拿着剑的手一直发抖。只是我更加知道落在他们手里以后的下场。皇帝一定会拿我要挟太后,而太后肯定会牺牲我,反正他儿子再娶就是了。
      在这一秒钟里,我的心里转过很多念头。最后甩甩头,把剑横在了脖子上。
      还没有下手,紫鹃已经滚下车跪地抱着我的大腿哭道:“小姐万万不可!”
      我急了:“天庆呢?”
      “天庆在马车上,小姐您决不可自杀!”
      我叹息着:“你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说话间,几名侍卫又在面前倒下。我一脚踢开紫鹃,横下心举起剑,这次是来真的,闭上眼睛正要用力割自己的脖子,就听见前面一声大喊:“谁敢打劫官家马队,还不快点下马受降!”
      好些人一起喊起来,“放下武器,立即投降!”此起彼落的声音教我心里一定,睁开眼睛,看见一对御林军已经和土匪们战成一团。
      紫鹃立即站起来打飞我手里的剑,抱着我又叫又跳:“小姐太好了,有人来救我们了。”
      我浑身没了力气,软软的靠在她身上。
      御林军人数占压倒性的胜利,不久就把土匪全部消灭,投降的人也都捆起来,扔在一边。
      为首的过来向我行礼,他摘掉头盔下跪:“给王妃娘娘请安,恕卑职搭救来迟,请娘娘恕罪。”
      我扶起他一看,是季川。
      我说:“你怎么知道我们遇险?”
      “太后娘娘说这里是平原,最不易躲藏,也无法逃跑,贼人必定在这里等候。况且这里离上京不远,在走下去,就更加不容易得手了。”
      我点点头:“辛苦你了。”
      紫鹃抱着天庆下来,我的马车已经不成样子,季川把他的马让给我,打扫好战场,保护我们回到上京。
      在城门口遇见了亲王,他也遭到袭击,不过只是小股的敌人,没受什么损失,精神也不错的样子。皇帝算是四处撒网,最大的一个网被我遇上。
      算算时间,正好七天。
      刚走到皇帝御赐的亲王府门外,接到太后的懿旨,宣我们进宫见她。
      离别上京两年之后,我又回到了这个权利中心,接下来,就是重头戏,太后和皇帝要展开最后的斗争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