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被宠坏的太子 ...

  •   贞顺皇太后并不是现任皇帝的亲生母亲,但由于慈和皇后早逝,皇帝由继任的贞顺皇后抚养长大,所以母子之间还算和睦。就现有的情况来看,皇帝是一个很孝顺的人,对皇太后和皇太后的儿子郑亲王都很好。不过大家私下里议论,郑亲王身体虚弱,对皇帝无法构成威胁,也是皇室和和美美的原因之一。
      虽然只是一个四品中级官员的女儿,但作为和皇室沾亲带故的贵族的一员,我不可能去打听这些,这是在国子监上课的哥哥和他的朋友们谈论中得到的一些皇室消息的总结。
      申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礼教严格的国家。
      就拿我们家来说,虽然我是女孩,但由于是正室夫人嫡出的孩子,比庶出的哥哥待遇要好很多。根据历来的传统,我甚至可以说是这个家隐性的继承者,哥哥和弟弟们未来的主人。
      庶出的孩子,即使是男孩,但由于母亲家里的地位不高,也很难让人瞧得起。
      所以当皇太后的懿旨驾临,宣我进宫贺寿的时候,我分明看到哥哥眼中的无奈与不甘。
      已经快二十岁的人了,还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感情,他的将来,不知道是福是祸。
      贵族生活当然好,但是被抄家和诛全族的也不在少数。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
      已故的慈和皇后的死因就是一个谜。为了她,当时的仁宗皇帝据说杀了一千多人。
      还都是正三品上的大贵族。
      现在也只是看上去的平静,据说皇帝在悄悄调查母亲的死因,很可能又是另一场风暴的开始。
      父亲小心翼翼的做官,他的胆小和怯懦是同僚们背后嘲讽的主要内容。不过我和他都不介意,我们没有野心,只想安静平稳的过日子。
      所以接到懿旨后,父亲对我的嘱咐是:“千万小心,少说话,礼仪上不可有一丝一毫的差错,我等你回来。”
      我谢过父亲,稍稍装扮了一下,坐上来接我的轿子。
      轿子走了不久后停下来,我想大概是进宫前的例行检查。但是这一次等待的时间未免有点长,大概是进宫人很多的缘故。
      突然,前面传来几声尖叫,应该是侍女,因为贵族小姐的礼仪中是不允许大声叫嚷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刚想问一下从小跟着我的随身侍女紫鹃,就听见紫鹃急切的叫了一声:“您是谁?您不能这样!”然后,轿帘被猛的掀起——
      霎时,我的眼前出现一张灵活生动的,俏皮微笑的脸。
      糟糕的是,那是一张青年男子的脸。
      太过分了!我生气的瞪大眼睛怒视。胆敢在皇宫门口骚扰入宫的贵族女眷,他的身份应该不低,越是这样的纨绔子弟,越是教人讨厌。
      男子见我一没有惊慌失措的低头拿袖子遮脸,二没有失声惊叫,居然还瞪着他,显然也有点惊讶。旁边紫鹃急的跺脚,小声的怒斥:“您这样太无理了!我一定会据实向太后陛下禀告!”
      男子微微一笑,说了声:“抱歉!”放下帘子走了。
      后面继续传来尖叫吵嚷的声音。
      谁家的公子?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谁这么大的胆子?紫鹃在帘外担心的问我:“小姐你没事吧?”
      我的声音平静:“我能有什么事情?你尽管放心。”
      过了不久轿子又开始前进,应该是进了第一重宫门,也就是所谓的“外宫”,是高级官员办公的地方;进“中宫”的时候,抬轿子的人换了一批,因为这里是皇帝办公的地方,外男是不得擅入的,所以抬轿子的变成了太监们;到“内宫”的时候,这次抬轿子的又换成了年轻力壮的宫女。
      紫鹃扶着我小心的走出轿子,我抬头看看周围,和我一起进宫的人果然不少,但几乎都不认识。
      也是,虽然我平时也有一定的交际,但都是和父亲平级或者低级别官员们的女儿,而能够入宫晋见太后的,至少是正三品上的大贵族之家,这样家庭的姑娘,和我当然没什么交情。
      有几道目光在我身上稍作停留,立即又转了过去。
      一位尚宫过来传话:“给姑娘们请安!太后娘娘今天起的晚了,现在还没有用膳呢,请姑娘们先到仁寿宫偏殿稍作等候。”
      大家一起跪下,齐声回答:“谨遵太后吩咐。”然后低头起身,跟着她转了个弯,又穿过回廊,眼前是一个花园,右边是一个小一点的殿阁。她引着我们进到前厅,已经布置了一溜座椅,上面都是青色的椅褡,于是大家再一次行礼坐下。
      我品级最低,当然站在最后面,等轮到我的时候,发现没有椅子了。
      尚宫的脸上稍稍有一点沉思的表情,说道:“你看这都是底下人的疏忽,居然少了一个椅子,姑娘莫怪,我这就叫人去拿一个来。”
      我能怎么办,只有毫不在意的说道:“劳烦尚宫姐姐。”
      她向我回礼,转身走了。
      大厅里先开始静悄悄,后来终于有人忍不住说话。离我很远的一位小姐向身边的另一位小姐小声的说着什么,我听不太清楚,两个人说着说着,还相视一笑。
      有了这个开头,说话的人多了起来,姑娘们平时也时常来往,大多都是认识的朋友,只有我仿佛格格不入。
      那位尚宫去了不少时间,我的椅子还是没有着落。好在平时身体不算太差,站着也没什么,换成其他小姐,恐怕难说。有传言称:大司马家的二小姐在过年祭祖的时候因为站了半个时辰而晕倒,又因为大过年的不能请太医,晚上居然转成了伤寒,差点一命呜呼。
      这时一个太监进来,看服色应该刚来不久,还是最低等的小侍从。他看见我一个人站着,朝我一招手,说道:“正好找不到人,你到仁康殿去传个话,说皇贵妃娘娘今天身体不舒服,中午就不去大殿赏花了。”说完,居然回头就走。
      这下所有的人都不说话,全体愣住!
      他敢对我这么说,无非是因为她们坐着我站着,侍女们又都被留在中宫,所以把我当成侍女了。
      而且我的打扮和在座其他小姐相比,也确实像一个侍女。
      可即使我是小姐们的侍女,也不可能在宫中乱走,这位太监就算刚进宫也应该知道这个道理。
      这算什么意思。
      好在那位尚宫总算回来了,她没有带椅子进来,而是宣布我们现在可以和她一起去参见太后。
      她一说完,我就走到她面前行礼:“这位尚宫姐姐怎么称呼?”
      “不敢当,奴婢原来是姓张的。”
      “张尚宫姐姐,刚才一位公公进来传话,说皇贵妃娘娘身体不舒服,中午就不到大殿赏花了,张姐姐看看能不能请个人到仁康殿说一声。”
      张尚宫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她连忙笑笑:“这是谁?这么毛毛糙糙的,想来是新来的,不知道规矩,等我回去查出来,一定重重责罚,姑娘别往心里去。”
      我也笑,但是不说话。
      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这是永恒的真理。

      皇太后陛下居住的仁寿宫是整个皇宫占地最大的宫殿,当然,光就房屋大小而言,皇帝居住的仁康殿还要大一些,但太后这里有一个大花园,相比起来就显得大多了。
      从偏殿走到仁寿宫正殿,足足三十多分钟,有些小姐面露愁容,努力忍耐,还有的已经显出气喘吁吁的样子。
      只有我,一贯的优哉游哉。
      这里的小姐们,大概也只有我平日里能够常常出门。当然按照礼仪,贵族之家的小姐,哪怕只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也最好不要上街露脸。不过,各家的情况不同,有钱当然另作别论,以我们家的财产情况,日子要想过的去,我必须亲力亲为。
      好不容易到了,大家屏气凝声,鱼贯而入,按照礼仪跪地参拜。听见一个略显的沙哑的声音说道:“都起来吧,你们这些丫头平时也不习惯这些,看着都怪可怜的。”
      大家又谢了太后娘娘的恩典,才站起来。
      仁寿宫正殿比刚才的偏殿大很多,宫女们陆续搬来椅子,太后身边的女官提醒大家坐下,又是一阵子谢恩礼仪,这次总算没有落下我,一起坐好。
      这里的小姐们大多见过太后,我虽然好奇,但不敢越礼抬头,所以一直低头坐在最后。
      听见太后问:“听说大司空病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惠丫头来了没有?”
      一个姑娘站起来,躬身回答:“父亲已经好多了,皇上特命太医院正堂到府上看视,吃了几剂药,现在已经能够坐起来,说话也利索不少。”
      “你父亲才五十多岁,我记得比我还小几个月,去年过年的时候还是精神抖擞的,怎么突然就中风了呢,想是平时太辛劳的缘故。这次病好了,可不能再操劳,叫你父亲好好养着,身体要紧。”
      “是,臣女多谢太后娘娘关怀。”
      大司空是太后娘家的堂弟,那么站起来的这位姑娘,应该就是传说中太后最喜欢的娘家侄女,内定的太子妃人选。
      太后又问了其他几位姑娘家里的情况,什么父母身体是否安康,兄长有没有出仕等等,都是一些官样文章。我刚才站久了,又走了一阵子,有点饿了,正想着中午不知道会留我们吃什么,听见太后问:“判府令大人的女儿今天也来了吗?站起来我瞧瞧。”
      我刚站起来,躬身说了句:“臣女给太后请安。”就听见外面一个焦急的声音:“殿下,殿下!您不可以这样,太后娘娘正在接见各位臣工家的小姐们,您可不能——”
      话音未落,大殿外面可以说是猛的跳进来一个人,并且一下子冲到太后身边,笑嘻嘻的说道:“给祖母请安。”
      后面跟进来一个焦急万分又无可奈何的太监,看着他穿的服色,居然是正三品的总管太监。一进来就跪下请罪:“老奴没有看好太子殿下,请太后责罚。”
      啊,我低头听着,原来是太子。
      太后没理他,不过看着太子的脸假装面色一沉,道:“越来越不知道规矩了,也不看看我在干什么,教人家笑话。”不过,说完就微笑起来,问:“今天怎么啦,又给师傅骂了,要我去帮你说项?”
      太子依然笑嘻嘻的,倒在太后怀里:“师傅怎么可能骂我,还夸我聪明,说我写的策论比二叔写的还要好。”说完回头,眼光落在站起来的我身上。
      太后道:“这么大了,还撒娇,还不快站好,亏你还是太子殿下呢。”
      听说太子殿下,也就是当今皇帝的长子很得太后宠爱,比自己的亲儿子郑亲王还要疼惜,当然也只有他敢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地点这么干。
      这里女官搬来椅子,太子在太后身边坐下,看着我问:“这位姐姐平时没有见过,不知道是谁家的姑娘?”
      太后喝了口宫女递过来的茶,很慈爱的看着太子回答:“你叫声姐姐也没错,说起来也是亲戚,虽然远了一些,算起来是你的表姐,以后要多多照顾人家。”
      于是太子问:“表姐平时怎么不进宫来玩?”
      废话!我心里哀叹,不请我当然不能来,不过皇宫这种地方,请我我也未必次次都来。这位太子殿下已经十六岁,怎么说话行事倒像只有六岁的样子。不过表面上当然不能这么讲,我按照礼仪回答:“臣女资质粗陋,位份低下,所以不常进宫请安,请殿下见谅。”
      太后听了点点头:“你父亲官位虽然不高,不过听人说起为人很是谨慎,哀家听了心里也觉得安慰,以后你也多进宫来陪陪我这个老太婆。”
      我只能谢太后陛下恩典。
      太子拉着太后的袖子说道:“老祖宗,我想和表姐一起到园子里去逛逛好不好,表姐还没有见过我新布置的园子呢。”
      这次太后瞪了他一眼:“你也给我安生些,你表姐是女孩子家,哪像你这么脸皮厚。”
      可惜太子毫不害怕,依然拉着袖子左摇右晃的:“好嘛,老祖宗,求您了,我平时也没什么玩伴,好不容易来了个漂亮的表姐,您就让我到二叔那里去现一现。”
      他口中的二叔,也就是太后的亲儿子郑亲王,看这个样子,传说太后喜欢他这个没什么血缘的孙子超过了自己的儿子,并不是虚言。
      太后仿佛拗不过他的样子,对我说道:“丫头叫什么名字来着?”
      “臣女小名银莲。”
      一旁太子吃吃的笑,用大家都听的到得声音小声的说道:“这个名字真俗。”
      我自然只当作没听见。
      太后还是没什么威力的瞪他一眼,问我:“那么银莲,你可愿意和太子一起去逛逛他夸了半天的园子?”
      我立即回答:“臣女和太子殿下并不熟悉,素无交情,请太后娘娘恕臣女不能答应。”
      我这么一说,所有姑娘的眼睛立即全盯着我看。
      太后点点头,拉着太子的手:“吃排头了不是,你这位表姐可是个有主意的,你就别为难人家了,待会儿我让大家都到你的园子里逛逛,也算来玩一趟。瞧你一头的汗,也不知道擦一擦,李总管。”
      一直跪在一边几乎已经被人遗忘的李总管立即答应一声:“奴才在!”
      “给太子梳洗一下,待会儿和我一起吃午膳。”
      “是!”
      这里太子向太后装模作样的行了个礼:“那么我先去了,马上来陪老祖宗。”说着走下台阶,经过我身边的时候,突然把脸凑过来,整个脸几乎要贴在我的脸上,我吓了一跳,往后一退,差点跌倒,太子朝我做了个鬼脸,哈哈大笑的走了。
      大家目瞪口呆!
      太后依旧笑眯眯:“这个孩子,真给我宠坏了?”
      是这样的吗?我想:皇家真的有宠坏的孩子吗?
      这个太子,我总算知道他长的什么样,就是刚才掀我轿帘子的人。
      想想也只有他了,别人怎么敢。
      至于太后,虽然一直被称为“老祖宗”,其实她只比皇帝大八岁,还不到五十,有一种富丽的高贵的美。
      有女官进来禀报说午膳准备完毕,大家又是一阵子按礼告退。
      太后当然和太子一起吃饭,我们在旁边的便殿用餐。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就我自己来说,实在不希望和太后娘娘一起吃,免得食不下咽。
      况且为了晚上的晚宴,我打算至少午饭要多吃点,好歹熬过今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