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6、孙喜琴 ...

  •   王蛋蛋和周云云的事前面说过,第一节回顾了王蛋蛋和周云云的童年时光,第二节说了周云云带着唐甜再次去了王蛋蛋家,第三节通过回顾王蛋蛋的生活经历,说明了王蛋蛋对恋爱和理想这两个问题的态度。
      接下来,继续说周云云和唐甜离开王蛋蛋住处以后的事。
      周云云带着她的发小唐甜再一次去了王蛋蛋的住处,但是事情本身并无进展。
      周云云和唐甜一起走出那个院子以后的第一句话是周云云说的:“你觉得王蛋蛋这个人咋样?”
      “我觉得……我觉得你俩要是结婚了可能会生出来个傻子……”
      “不——你说啥呢!我问你的是他这个人咋样!”
      “他这个人挺好的,但是你们是一个村的!”唐甜用严肃的表情说出了这句话,有意引起周云云的注意。
      “一个村的怎么了?”周云云的语气里是不解的意思。
      “我看你是被他冲昏了脑子了!你忘记了!一个村的有可能是近亲!近亲结婚可能生出来智障人!”唐甜说着这些话,脸上依然保持着严肃的表情。
      “哦……我是忘了这个事了!不过……同村也并不一定就是近亲吧?况且他姓王,我姓周,怎么可能是近亲!哎!你这个担心肯定是多余的!”周云云说着,说到底还是在为自己的想法打圆场。
      “不过你说的也对,或者可以问问村里的老人,或者问问村长,看看你们两家在祖上有没有什么联系,要是没有联系,那应该就没有什么事。”
      “对!不过我现在想的不是这,而是怎么跟我家里说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是给我爹说吧。”
      “你怎么还在为这个事发愁,之前你不是说决定了要跟你爹说吗?你怕你家里不同意?”
      “不是啊!但是总得说说吧!不说那不就成私奔了哈哈哈!”周云云说着自己就笑起来了,眯着的眼睛里竟然隐约闪出了幸福的光。
      “你要真敢私奔那就厉害了!”唐甜微笑着说。她心里还在想着生出来智障孩子的事情。
      周云云回到家以后是下午四点多,夏季的这个点,离天黑还有很远,现在家里只有她的母亲孙喜琴,她坐在一个木板小凳子上择菜,这是在为晚饭做准备。周云云走到跟前去蹲下来,也伸手去捏着菜择菜了,但是她脑子里翻腾的可不是晚上吃什么,而是如何跟家长说她喜欢上了王蛋蛋。
      本来,她是想向唐甜讨主意的,结果她的这个老朋友非但没有给她出个好主意,却挑出了个大毛病,而且还揪住这个毛病不丢了,这让她颇为意外。虽然是很意外,但是完全不至于影响到她们的感情,因为她们从小就一起玩,不是什么生死矛盾不可能危及他们的关系;不危及他们关系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生活中的周云云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她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安排去处理事情。她之所以叫上唐甜,表面上是想跟她商量事情,其实里面隐藏的是她的虚荣心,她是想向唐甜炫耀她看上的人;同时,以她对唐甜的了解,唐甜挑毛病,就说明唐甜在内心是认可王蛋蛋的,因为她吃醋了!
      唐甜也知道周云云会因为自己的吃醋而猜出她的心思,但是她还是没有掩饰,这里面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她们彼此都太了解了,第二是她的家庭条件远不如周云云,她争不过周云云。
      唐甜的回话内容更坚定了周云云的选择,然后她自己在内心决定跟她的父亲坦白这个事情。
      周云云在孙喜琴的跟前蹲下,漫不经心择了两颗菜,然后突然嘟囔道:“妈!你说我要是看中了谁家的孩子,你会同意吗?”
      “屁话!你要是看上谁家孩子你会跟我说吗?你肯定第一个跟你爹说!”孙喜琴抬起头来,眼睛里突然冒出光来说了这一句,然后就低头继续择菜了。孙喜琴答话时候眼睛里突然冒出来的光里,包含着自信,包含着睿智,但是似乎没有多少对周云云的爱。
      要想弄清楚这其中的原因,事情要往回说。孙喜琴在家里排行老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她自打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备受嫌弃。他们六个孩子的情况是这样的:老大是男孩,剩下的五个全部是女孩。当时他们父母的计划是这样的:至少要有两个男孩。父母之所以会生出这么个奇怪的计划来,有两个原因,根本原因是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直接原因是杨家同辈人已经生了两个男孩了,无论如何也要跟杨家持平,跟他们旗鼓相当。
      当时村里的局面是这样的:
      这个村名字叫孙洼村。村里主要住户是两大姓氏,孙姓和杨姓,孙姓住户是村里的本来住户,而杨姓是外来住户,是多年前因为一场蝗灾从西边的某县的乡下逃难过来的。经过了几十年的生息繁衍,杨姓人越来越旺盛,到了孙喜琴父亲那一辈,杨姓的人口数已经超过了孙姓的人口数,而且,杨姓人口增长的势头不减。到了孙喜琴这一辈人出生的时候,更是出现了戏剧性的对比,孙喜琴的大哥是他们兄弟姊妹当中的老大,这个老大和杨姓某家的老大是同年差一月出生,一年半以后,孙家和杨家的老二差三个月出生,但是孙家的是个女孩,而杨家的是个男孩,两年以后,杨家又生了双胞胎儿子,而周家又是个独独的闺女。就这样,孙家无形中跟杨家比上了,结果到了最后,杨家各个儿子,六胎七个儿子,孙家六胎一个儿子,五个闺女,等到孙喜琴出生的时候,她父母的失望已经彻底积攒成了绝望,所以她的出生也就意味着她在这家庭里的阴暗命运的开始。
      那是怎样的一种阴暗呢?这种阴暗贯穿于孙喜琴出生到出嫁的整个生活阶段。正常的新生儿落地的欢迎仪式自然是父母的欢呼、庆祝、怀抱甚至是眼泪,但是她的欢迎仪式是母亲的一声哀叹和父亲的嫌弃的目光以及转身离去的背影。父亲之所以看她一眼,并不是出于必要迎接的表示,而是不相信医生的话,或者是不死心,想最后再确认一下性别,当他掰开婴儿的双腿看了一眼之后终于转身离去了,眼睛里的嫌弃和绝望不能再增加一点了。
      不过还好父母没有因此而抛弃孙喜琴,也承担下来了基本的养育的责任。但是这个被养育的过程并不是那么舒适和开心的,吃饭的时候锅底永远是她的,有了就吃,没了就吃不上;至于穿衣服,也是大的剩下了她来穿,自然是穿得又破又旧,毕竟她是最小的那一个;除了吃和穿,还有一个最大的痛苦和颜色最深的阴暗就是父母对她的冷落——物质上的缺乏并不能从根本上打倒、消灭一个人,精神和情感上的孤独和绝望能把一个人连根拔起,然后锉成粉末再烧成烟和灰,这个人就彻底消失了。物质是外在、直接的,精神、爱、信仰是内在、根本的——她的父母会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对着她发脾气、数落她,会在她犯了一个细微的错误以后大声辱骂她,会去捶打她,会在她因为饥饿而争抢食物的时候去收拾她、把她推到一边,会在她因为争不到姐姐们手中的玩具而哭闹的时候把她推出门去让她在风雪中哭泣。当然,除了这些,在她成长的漫长岁月当中,她的父母肯定也有爱她的时候,要不然她不可能活到出嫁,当然,这爱相对于冷落应该是少到微不足道。
      当她出嫁以后,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再回忆起出嫁以前特别是幼年、童年时候的岁月,她总会深刻觉着那是她整个人生最为漫长的一段时光了。这段时光像什么呢?像是一个漫长、漆黑、阴冷的独处的夜晚;像是独自跨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炎热、干渴、寂寞;像是历经一次绝症之后的意外康复;像是独立在战后的尸堆上呼唤生命;像是一场企图吞没人类的疫病过后极少数的幸存者立于荒芜的大地上欢呼胜利;又或者,像是某个秋日的黄昏,一片黄叶从树上飘落到水面,浮在上面,缓缓顺流而下。
      这一段阴暗的经历除了给她留下了硬邦邦的回忆,还种进去了一个观念,生出了一棵树苗来。这个观念就是女孩天生就不如男孩,这棵树苗就是性别上的自卑。
      若照常规的心理心理习惯来推断,一个从小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以后应该走向她所经历的对立面,也就是去反对性别歧视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她成长为了一个不一样的例子,她长大以后、独立以后不但没有站到这个问题的对立面,而是选择了维持、支持她所经历的。她的这种行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所导致的,这种心理状态的形成过程究竟又是怎样的呢?
      这其中的根本还在于她的成长环境和她的经历,她的成长环境太贯穿这种思想了,她的经历中的很多事情也在时时刻刻深化这种思想,所以,这种观念就根深蒂固种在她脑子里了,这就像是一个多次经历失败的人不再相信自己会成功,像一个屡次出海捕鱼空手而归的渔夫不再踏出家门半步——她就深信了,女孩子天生就不如男孩子,而且同时为自己是一个女的而感到深刻的自卑。
      孙喜琴不但在观念上这么认为,在心理上有自卑,在行动上,她的观念的外化也时时刻刻存在着,比如,在她的唯一的儿子也就是周云云的哥哥死于战场以后,她会经常在周云云的耳朵边说这样的话:“唉……你要是个男孩子就好了,那样周家也算有个后了;我要是还能生,我一定会给你多生几个弟弟;我也是命不好,还是老天爷故意为难我,让我不能为这家里做点事情。”
      除了这些语言上的自我否定和自怨自艾,还有具体行动上的,比如她会给周云云安排一些传统家庭主妇要做的事情,做饭、缝缝补补等等,会阻止周云云去读书,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说女子只要能生儿子照顾好丈夫就是最好的女子了。事实上,周云云也确实不是读书的料,要不然孙喜琴是不可能阻挡住她去学校的步伐的,这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她自己是一个生来就追求独立、自主性很强的人;第二是她有一个爱她又开明的父亲周华祥。
      当初是周华祥主动把周云云送到学校去的。虽然孙喜琴对这个事情在心里是持反对态度的,但是因为这是周华祥的意思,所以她也在行动上支持了,之所以有这种内外的矛盾,还是因为她内心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和自卑心理,她觉得男人天生比女人优秀,男人是一家之主,有事情还是要听男人的决定;再者她的自卑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她自己的生育,她只给周华祥生了一个儿子,这是她始终不能原谅自己的,她的内心的愧疚促使她更放低了自己在家中的位置。
      事实上,孙喜琴是一个天资聪颖的人,只不过因为成长环境所灌输的观念,以及成长环境本身的限制,束缚了她的天赋的运用和发挥。虽然她没有读过一天书,但是却在日常生活中靠着听和悟而记住了不少的日常用字;她不但能记住这些字,知道它们的常规用法,还能从这些常规用法中推断出来这个字的大概意思。比如她在镇上集市看到了“聚贤餐馆”,又听人说出了这几个字的发音(当然这个时候“餐馆”两个字的发音和意思她早就懂了),知道了“贤”字发“xian”音,她突然就联想到了以前听过的一个词语“圣贤之人”,她之前听人说过圣贤之人的意思就是有智慧有品德的人,根据这个意思,她在心里这样开始合计了:餐馆为了吸引客人肯定得起个好听的名字,最好是夸顾客的,谁都喜欢听好听话,那么这个“贤”肯定是个夸人的字,刚好跟那个“圣贤之人”的贤同音,估计就是那个字,意思就是有智慧有品德的人吃饭的地方。她这样想着,自己不自主开始点头了。
      周华祥看到孙喜琴在这闹市之地恍恍惚惚若有所思,就问她在想什么。她说出了她的思考过程。周华祥把她夸奖了一番。周华祥对孙喜琴向来都很好,尽到了一个丈夫的责任,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很欣赏孙喜琴的聪明的脑袋。
      孙喜琴的聪明的脑袋不只是表现在识字上,对算术她也很有天分和悟性。日常用的加减法,她用心算就能很快算出正确的结果,而且是三四位的非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加减法。她的这个天分让周华祥十分喜爱,因为一到了庄稼收成的季节,孙喜琴可就能帮上大忙了,计算粮食收成、卖粮食的时候,他也不用摆算盘再扒拉半天了,也不用纸和笔在上面算了,孙喜琴在旁边,这个事情无忧了,一口一个准。
      孙喜琴的聪明脑袋的第三个表现,是在对事物实质的准确把握上。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这种东西在关键时刻会起到影响全局的作用,所以准确把握住一个事物的核心,对于处理好这个事至关重要。
      有一年冬天,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没有风,雪簌簌往地上落,站在门口往外望就是一张灰色的帘子在远处模糊了视线,能见度不超过一百米,因为这雪太密了。这样的天气,等到地上落够二指厚的雪,外面就不见人了,大家都窝在屋里该干嘛干嘛去了。
      但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讨饭的乞丐。
      这乞丐出现在周华祥的宅子的大门口的时候周华祥丝毫没有怀疑他会有邪恶的企图。之所以会如此,这并不是因为周华祥不够警觉,而是他一看到这乞丐的穿着他就慈悲心泛滥,这泛滥的慈悲心遮挡住了他的应有的警觉。周华祥看着这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讨者,顿时脸上是悲悯的表情,眼睛里是慈悲的光芒,伸着手去问他是不是要吃的。
      乞讨人气息奄奄说了一声是。
      周华祥就赶紧回屋去取馒头。这个时候孙喜琴已经走出来了,手里拿着一个馍。周华祥看到孙喜琴出来了,就折返回到院子门口了。孙喜琴递上去了馒头,然后往院子里退了两步。这个时候乞讨者并没有拿着食物转身离开,而是往门楼的地方靠过去了,然后蹲在门楼一侧的墙角,啃着馒头。很快馒头就被啃完了,乞讨者侧过身体仰着头看着周华祥,用沙哑虚弱的声音说道:“你看这大雪天,心善的人!能不能留我住一晚。”乞讨者一脸可怜相。
      周华祥本来就是个慈悲心肠的人,正在担心着一个馍够不够他吃,现在他又这样可怜巴巴乞求容他一晚,周华祥自然是接受了他的请求,而且在晚饭的时候又给他弄了一些吃的。
      在周华祥安排好乞讨者的住处以后,到了乞讨者听不到的地方,孙喜琴说话了:“你不觉得这个人不像要饭的吗?”
      “是吗?没觉着呀!哪里不像了?”
      “你没有看他的眼睛吗?他的眼睛根本就不像一个要饭人的眼睛,看着馍馍眼睛里都不闪光,还有,他眼里没有一点要饭人的低眉顺眼,眼睛里是看不清楚的奇怪的光。”
      “是吗?我倒是没注意这个。那可能他是刚刚开始要饭呢?眼神又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对了,你说他不像要饭的,那你觉得像什么?”
      “我说不清,反正我感觉他不是个正经要饭的,你还是让他到别处去吧!”孙喜琴说到最后面的时候语气里充满了担心。
      “你是怕他干坏事?偷东西?你看他瘦弱成那样,怎么会呢?我看他挺可怜的,不可能是你说的什么坏人。”
      孙喜琴知道周华祥一旦慈悲心泛滥,那是很难劝回去的,所以尽管她很担心,也没有再说什么了,这一个是因为她确实没有什么证据,再一个是她想好了办法了。最后她还是提醒了周华祥一句:“现在是看不出来好坏,但是今天晚上还是应该注意一点。”周华祥点头答应了。
      孙喜琴的办法就是她这一天晚上自己熬着,不睡觉了,时刻注意听着。果然到了后半夜,被她特意关进屋子里的狗叫了,接着,她隐约听见了一些响动,于是就赶紧叫醒了周华祥,他们两个一起去查看。在蜡烛的光线下他们一眼看着院子就发现了异样:一串脚印从乞讨者过夜的屋子里出来,伸出了院子门外,门是开着的。他们俩看到这慌忙跑到门口去了,发现门口有好几个人的脚印,明显在门楼底下聚集停留过。周华祥看到这些心下就明白了,插上门,然后把屋里、院里全部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丢东西以后,才回到屋里,坐在床上彻夜没有再睡了。事后周华祥对孙喜琴自然是夸口不绝,这也足以看出孙喜琴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事物的细节的准确把握。
      孙喜琴不但能从陌生人的细节上洞察出这个人的动向,还能在日常的了解中把握每个亲人的个性,所以当周云云问她自己看中了某家的小伙子她会不会同意的时候,她立刻回答说周云云会第一个给周华祥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