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二十六章 ...

  •   钱十五并不是青石县人,而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桐州人,七年前他来青石县做药材生意,突发恶疾客死他乡,无人知会他的家人,因此也无人来收尸,尸骨被丢进乱葬岗的山崖下,摔得粉碎。

      他渴望魂归故里,也放不下故乡的父亲和兄长,因此心有执念化为了孤魂野鬼,待在乱葬岗的日子比姜迟还长。

      姜迟雇了辆车,载着钱十五的尸骨,一路从青石县到桐州,没想到来了这里竟然还碰到了个熟人。

      “阿弥陀佛,这位施主看着面善,也许和贫僧从前曾有一面之缘,世间缘起缘灭,大抵如是,不知今日施主可否愿与贫僧结个善缘……”

      “好了好了别念了,”姜迟招了一下手,“老板,再来一碗面!”

      净安立马不啰嗦了,毫不见外地坐下来,给自己倒了杯茶。

      姜迟见他嘴唇干裂,想来是真渴了,等他喝完三杯茶,才问:“你不是在京城吗?怎么到这儿来了?”

      净安捧着茶杯,不紧不慢道:“阿弥陀佛,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未晓天地之大,怎知佛法无边?”

      大皇子之事了结之后,净安的师父曾单独和他长谈过。

      净安端正地坐在蒲团上,他没有问师父叫他来的缘由,似乎也并不关心,只是安静地坐着喝茶,低头看着白瓷杯里的茶叶浮沉不定。

      短暂的沉默过后,师父长叹一口气,道:“净安,你走吧。”

      净安没料到师父要赶自己走,他放下茶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师父……”

      净安的师父摆了摆手,看向碧空如洗的窗外,仿佛在出神,思绪随外面的麻雀飞向不知名的远方,向来古井无波的眼睛,此刻泛起涟漪。

      他语气平缓道:“去看看外面的天地吧,大千世界、十方微尘,佛法禅意当在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之中,用心去听一听花开花落的声音,看一看这世间的因果轮回。

      “为师在这京城里困了一辈子,人在棋中身不由己,也看过风起云涌,什么勾心斗角、争名逐利,心性早与初入空门时大不相同,这京城的浮华三千,终究非我所求,回头看才惊觉已茫然走过了大半生,可恨深陷淖泥无法脱身,此生修行再难有进益,近些日子总忍不住想起年轻时云游四方的时光,孤筇双屦,披星戴月,以天地为席,与山间飞禽走兽为伴,偶遇有缘人,结伴同行,相交为友……

      “如今故人已去,我也不复从前少年,实在不愿你再重蹈覆辙,困在这方寸之地消磨一生,宁愿你保留此刻赤诚之心,天地之大自有一方净土,若是有一天累了就回来,鸣钟寺永远是你的家。”

      净安听完,抬起头望着师父,动容道:“师父……”

      “嗯,”师父温和地看向他,点了点头,目光又重新投向窗外,叹道:“为师此生已成定数,再不做他想,只是当年故人之子遭难,本该出手相助,因怕累及师门而未曾援手,虽有苦衷但问心有愧,夜夜愧不能眠,又困于京城之中无法脱身,若你路过故人之墓,便代为师上香祭拜以表歉意……”

      ……

      “阿弥陀佛,”净安双手合十,“贫僧此番游历,没想到又与姜迟施主相逢,可谓有缘矣。”

      姜迟微微挑眉,问道:“你大老远怎么从京城到这儿来了?”

      净安微微一笑,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注),既然有缘,千里之遥也如咫尺。”

      “那可真是无巧不成书。”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姜迟不信世上有这样的缘分。

      净安并不在意他话中深意,看向旁边的钱十五,索性换了个话题问道:“这位施主也是来吃面的吗?”

      钱十五的鬼行不高,白天一般人都看不到他,他没想到净安能看到自己,顿时吓了一跳,慌忙看向姜迟。

      净安作为鸣钟寺的高徒,能看得见钱十五自然不奇怪,此时面摊上人不多,倒也不怕引人注意,姜迟微微点头,示意钱十五不用担心,答道:“我送他尸骨还乡。”

      “不知贫僧可否与二位同行?”

      “你从京城出来没事做吗?”

      这一点没说错,净安确实没事做。

      净安笑道:“本就是出来游历,又何必在意去哪儿?”

      姜迟一语道破:“你就是想跟着蹭吃蹭喝吧?”

      被识破了净安也没有丝毫不好意思,马上捡好听的话说:“姜施主心善,好人定有好报。”

      “一起走也可以,但饭不能白吃,”姜迟指了指旁边的钱十五,道:“他走的时候麻烦你做场法事,来生投胎也顺利些。”

      吃人家的饭自然该干点活,净安道:“阿弥陀佛,这位施主生前是良善之人,贫僧自当尽力而为。”

      吃完面,钱十五带路,好在这些年桐州没什么大的变化,很快就到了钱家门口。

      钱家和寻常人家一样,一座小院,一扇大门,姜迟上前敲门,钱十五跟在他身边,阔别故乡多年,如今终于要见到家人,他忍不住热泪盈眶,泪水把脸上的血迹都冲淡了。

      “擦一下。”姜迟瞟了一眼,掏了张帕子塞给钱十五。

      敲了一会儿,门内传来一阵脚步声,木门打开一条缝,一个中年男子出现在门口,相貌与钱十五有三分相似,他警惕道:“你找谁?”

      姜迟道:“在下是钱十五的朋友,请问阁下可是他的家人?”

      “不是,你找错了。”

      男子说完就要把门合上,被姜迟伸手抵住,身边的钱十五喊了一声:“大哥!”

      男子自然听不见,几次用力都无法把门关上,不耐烦道:“你要干什么?”

      幸好姜迟脾气不算太差,他念及此人是钱十五的大哥,因此没发火,只是仍旧用手撑着门,旁边的净安凑上来,道:“贫僧见阁下与钱施主相貌有些相像,真的不是钱施主的家人吗?”

      同是圆脸,这男子生得并不如钱十五那般敦厚,眉眼之间有刻薄之相。

      男子冷冷道:“哪里冒出来的和尚?关你什么事?”

      净安并不在意他语气如何,仍旧温和有礼道:“钱施主不幸病逝,生前希望能叶落归根,我们便将他的尸骨送回来了。”

      “哦,”男子仍旧语气冷淡,“都死了这么多年了,随便找地方埋了吧。”

      钱十五没想到自己大哥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愣在了原地:“大哥……”

      姜迟听出不对劲来,不解地问道:“阁下知道钱十五多年前已经不在人世?”

      钱十五一直说自己多年未归、杳无音讯,怕家人担心,但他的家人若是知道他死了,为何无人来收尸?即便托人送他在青石县入土也好,如何会让他尸体无人认领,最后被丢进了乱葬岗?

      “我还以为他在外面发财了不肯回来,这么多年一点消息都没有,不是死了还能是什么?反正丧葬费我一个子儿也没有,你想埋哪里就埋哪里,人都死了还要我管?”男子推了姜迟一把,“碰”地一声把大门合上了。

      “哇好嚣张啊。”姜迟被人甩了脸,心里冒出点火气,但一看钱十五面上的惊愕和难过,他只好暂时把那点火气压了下去,问道:“你家里还有别的人吗?”

      钱十五眼圈发红,几乎要淌下泪来,流出的还是血,缓了一会儿他才道:“还有我爹……只是几年前他身体便不太好……”

      姜迟想了想,道:“稍等我片刻。”

      说完他纵身一跃,翻墙进了院中,以他的身手和速度,尽管是白天,普通人也不可能察觉半分。

      片刻之后,姜迟回来了,对钱十五摇了摇头:“这里只有一对中年夫妻、两个孩子,未见老者。”

      净安道:“钱施主,你在此是否还有其他亲眷故友,也好打听一二。”

      钱十五道:“我有个朋友叫张泉,就住在附近。”

      于是姜迟和净安跟着钱十五,来到张泉家门口,这次倒顺利很多,敲了门之后很快便有人来应答。

      开门的是个男子,瘦高个儿,一双眼睛微微往外凸,听完姜迟等人说明来意之后,眼神有一瞬间的躲闪:“你是钱十五的朋友?”

      钱十五在一旁道:“他就是张泉。”

      于是姜迟点了点头,道:“正是,请问十五的父亲是否还在世?”

      张泉眼带防备:“你问这个做什么?”

      姜迟耐着性子道:“十五生前最挂念的便是他父亲,如今要下葬了,想请老人家来见一面。”

      张泉道:“他爹七年前就不在了,你们怎么不去找他哥?”

      姜迟道:“他兄长似乎并不在意他,我们方才去过了,却被拒之门外。”

      张泉一抬头,才发现姜迟旁边还站了个人,一看头顶光光,便问道:“这位也是钱十五的朋友?”

      姜迟眯眼盯着张泉看了一会儿,才道:“这是我请的高僧,来替十五做法超度的,不知为何,十五故去多年始终魂魄不宁,也许有什么遗愿,请问阁下是否知晓?”

      张泉虽强作镇定,眼中仍掩饰不住慌张:“我、我怎么知道?”

      “是吗?”姜迟语气一顿,“那么阁下可知钱十五是否有何旧疾,到底因何而突然暴毙呢?”

      “我不知道,不知道……”张泉的手指无意识地扣在门板上,面色挣扎不安,沉默了一下,从怀里摸出一点碎银子,递给姜迟,“麻烦大师好好超度,还有,我和他也算朋友一场,替我上柱香吧……”

      大门关上,三人离开张家,没走几步,钱十五突然双膝一软,跪在地上痛哭:“爹,孩儿不孝,未能给您送终……”

      姜迟盘着手里的核桃,还在回想张泉种种奇怪之处,他看向身边捻着佛珠的净安,问道:“大师,你怎么看?”

      “贫僧当不起姜施主这声‘大师’,”净安道,“方才钱施主兄长一直在门后,贫僧未能看清,倒是这位张施主,面有凶煞之意,恐怕曾造杀孽。”

      这回轮到姜迟惊讶了,自己都只能看出张泉身上有些不对劲的阴郁之气,净安却能看出他曾杀过人?

      姜迟打量着净安,问道:“高僧这般厉害,为何之前许多年,未看出大皇子和皇后的问题来?”

      净安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因果之事牵扯甚多,贫僧修行尚浅并不能一眼看破,之所以能看出张施主的杀孽,是因为此孽乃他亲手所造。”

      既然有杀孽,说明当年的事并不简单,姜迟神情严肃起来,他蹲下身去看还在哭的钱十五,又递过去一张手帕:“节哀,先缓一缓,你能不能说一说当年你死时的情景?”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