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0、第一百四十章辽宋夏金元明时代 ...


  •   一、明南京城:

      1、明南京城已是明代早期的都城,位于今天江苏省南京。

      2、明南京城的城墙和宫殿主要建造了好几次,加筑了外郭城,后都城迁往北京,南京成为陪都。

      3、明南京城由外郭城、京城、皇城和宫城多重城墙构成。外郭城在应天府殿的外国,其修建主要出于军事防御上的考虑,利用天然的黄土丘建成,共有十八座城门,如果连外郭城在内,明南京城堪称世界古代第一大城。

      4、京城即应天府城,呈不规则多边形装,有十三座城门,均设有翁城,城墙高大坚固,以条石做基,内外壁包砌大块城砖,以石灰、糯米汁加桐油粘接,中间用砖石、黄土填充,城墙周边有宽阔的护城河,南京城的防御设施之坚固完备世上罕见。

      5、旧城区的街道仍沿袭元集庆路城的街道,同样采取了开放式的街巷制度。城南属于繁华的商业区,街巷基本上经纬垂直。城北保留了大量的军垦农田,街巷数量不仅少于城南,而且受到城墙布局的影响,街道走向呈斜向。

      6、皇城位于城的东南隅,为正方形。皇城的正南门为洪武门,位于京城正阳门内北面,皇城南面的街道两旁是文武官署,一直延伸至洪武门。正阳门外还设有祭祀天地的大祀殿和山川坛、先农坛等礼制性建筑。

      7、宫城又称大内,平面呈长方形,居皇城之中,有城墙和御河环绕,宫城内由三大殿构成了前朝部分,后寝部分有乾清殿、坤宁宫等重要建筑。宫城正南门为午门,午门前的中轴线上有端门和承天门,旁列太庙和社稷坛。

      8、明在南京城根据实际地形而建,形制特殊,尤其是注重城市的防御功能。皇城和宫城布局则继承了前代的传统,布局壮观、整齐,符合三朝五门、左祖右社等礼制要求。明南京城的修建拉开了明代全国性筑成高峰的序幕,尤其对明清北京城的修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二、明北京城:

      1、明初元大都被明军占领后,宫城即被拆除,改大都为北平府,此后燕王朱棣就在于此。

      2、靖难之后,改北平府为北京,永乐十五年营建新宫城,后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嘉靖三年增筑外城,入清以后,北京城的范围、宫城、街道均未变更。

      3、明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分为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四部分。城墙包砖,共开九门,九门均设瓮城和城楼,城外围绕护城河,外城修好后,北京城就成了凸字形。

      4、皇城位于内城中部偏西南,在元大都皇城的基础上向东、南拓展,没有护城河。中央主要官署集中在皇城前方两侧,东部和北部主要是为皇家服务的内官衙署和作坊仓库等。

      5、宫城又称紫禁城,位于内城中央,其东西墙与元大都宫城相同,宫城有四门,前面正门为午门,宫城较元宫略下,仅为唐代太极宫的六分之一强。前朝为皇极殿,后寝为乾清宫,宫城的前方左右分别为太庙和社稷坛。

      6、明代北京城中轴线突出,皇宫、衙署和重要的礼仪性建筑均分布于城市的中轴线上,皇城和宫城成为整个城市的中心,更加体现了皇帝的至尊。街道系统、市场安排等大都继承了元大都的特点,几个大的商业中心大都继承元大都之旧,外城围起的工商业区反映了当时北京工商业者和市民阶层的日益壮大。

      7、明清时期北京城的建造继承了历代都城建设的经验,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后的都城,它规模宏大、雄伟,布局严谨、完备,体现了明清两代帝国大一统的气势,也是中国古代封建帝国都城的最后代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