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册封(中) ...

  •   转眼进入六月,都说六月是暑月,这闷闷的天气着实让人觉着心情讶异浑身燥热郁郁不乐。大安宫中专门为停放太上皇棺椁所修葺的冰室在昨日完工,一早在李二陛下的主持下,将灵柩转移到了冰室中存放。

      眼见着一天比一天热,持续一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李二陛下开始隐隐担心长此下去,百姓田地里的庄稼作物。

      魏征这日散朝以后,和房玄龄杜如晦两位一起被留了下来。宣政殿右偏殿一向是皇帝接见朝臣,商议重要国家大事的所在鲜少会有人在这里,看见除大家或是大臣以外的人。

      魏征三个尚且还一头雾水,不知陛下传召所谓何事。

      “这天眼见着一天比一天热,有多少日子没下过雨了?”李世民头也不抬,专心致志地翻阅着堆积在案头的奏折,各地方呈上来以告慰太上皇的问安折子,看得多了,也就麻木了。

      这些地方官问安的折子大多都是一个模板套出来的,李世民还没当皇帝之前就抄过,眼下自己做了皇帝,看这些人连套路都不换一个,着实有些失望。

      前朝都亡了多少年了,你们这些人草书奏折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多考虑一下讨他这个新朝天子的欢心?

      房玄龄扭头看一眼两位同僚,随后回:“大家,按日子算来的话上一回降雨,还是在太上皇西驾之前呢。长安及周遭地方近来未见有乌云遮蔽,不知何时才会降雨。”

      “是啊,都有一个多月了。平常吧你数着日子算出太阳,这真连着一个月不给你下雨,又是这么热的暑月,也不知田地里庄稼可好。”李世民状似不经意的一问,瞬间点名了今日召见三位大臣的原因。

      魏征三个互相一打量,房杜两人各自在肚子里揣摩,魏征却是个说话不打腹稿的:“大家既然问了,臣就直说了。昨日下午臣接到线报,说是有一药农上县衙报案,称自家种植的几亩药苗尽数枯死。县令亲自率人前往查看,又差人走遍周遭寻迹水源,这才发现往日里被当地用来吃穿洗浆的溪流已经干涸了。”

      “竟有这样的事!?”李世民抬了眼。

      魏征接着道:“陛下,暑热难熬,百姓用水又不加节制挥霍无度,再多的水也会又被耗尽的一天。”

      这言外之意,是在传达皇帝好比是那用水吃水的人,而人心就是那看似洋洋不禁的水流,若不加以善用施以恩效,人心尽失那他这个需要被民心簇拥起来的天子,还有什么可当的?

      李世民自然听懂了魏征的弦外之音,故此暗狠狠地盯了对方一记之后,便开口:“左仆射有何见解?”

      措不及防被点名的房玄龄闻言猛地一抬头,看了眼李二陛下之后,缓缓道:“陛下,臣以为降雨一事且看天意,今日未下雨明日未必不降雨。暂且先观察两日,若迟迟不降雨,或可传召太常寺占卜祈雨……”

      “臣附议。”杜如晦连忙配合。

      李世民也没出声,直到批阅完最后一道折子,才开口让三位大臣回去。坐出了一身冷汗的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一出来便忍不住大口大口呼吸新鲜空气,反观旁边的魏征一派自然,很是羡慕:“魏相,方才你那一番话可真是胆大包天!”

      “怕什么,我魏征就这一颗脑袋一条命,陛下若想取,只管来就是。”

      杜如晦劝道:“大家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何必要如此冒言直撞呢。你有再大的本事,可别忘了自己的儿女妻小也会跟着你遭殃,帝王多寡义,你且好自思量吧!”

      三人各怀心思揣着笏牌或快或慢地往台阶下走。

      迎面遇上李孟姜,三人站定做叉手礼:“十二娘子。”

      “三位叔伯有礼,孟姜听说阿耶传召三位叔伯,所以特地让小厨房熬煮了几碗解暑的绿豆酸梅汤。”说罢,叫身后的宫女们上前来,打开食盒一看,已经盛装好了的四碗绿豆酸梅汤上还冒着冰气。

      房玄龄与杜如晦都不避讳,自自然然的接过来喝了。

      魏征尚且心存疑虑,李孟姜又说:“孟姜以晚辈的身份前来给您送酸梅汤,只是考虑您几位年岁事高,酷热难熬罢了。您只管将我看作是自家子侄,何以不敢一尝我这酸梅汤?”

      “是老臣固执了,小娘子见谅。”说着,也是一口饮下了酸梅汤。

      见三人继续往宫门的方向走,李孟姜道:“三位叔伯慢走。”

      殿中,李世民正口干舌燥不知该如何解暑,外边进来一个中人端着李孟姜送来的酸梅汤上前:“陛下,十二娘子刚才送来一份冰镇酸梅汤,您快尝尝。”

      “十二娘?她来了多久了?”

      中人回道:“刚来就走了。”

      这里是前朝,按例来说李孟姜是不该到这里来的。思度着十二娘来此的真实目的,李世民不知不觉间喝光了酸梅汤,末了也不由得赞一句:“此物甚好,去问问十二娘熬煮酸梅汤的法子,让人传下去,让各宫和各个大臣家中都这么做。”

      中人连连称是。

      又过了几日,天上仍是不见半点要下雨的迹象,李世民旋即下令传召太常寺占卜。太常寺卿祈雨无果被降旨罢官坐监,之后又接到洛阳某县奏报,称有庄稼枯死。

      李世民怒中生怒,情绪暴躁中竟然下令处死那已是白身的太常寺卿。

      李孟姜得到这个消息时,正在承庆殿内给太上皇诵念往生咒。她迅速起身从大安宫出来,从一名禁军骑兵手中抢走了一匹马后疾驰到天牢,赶到的时候那位大人已经服下了毒酒。

      奄奄一息之际,李孟姜给他喂下了洗髓丹。

      “我阿耶一时糊涂热血上头难免做错事情,老大人您何错之有,天道不卫百姓尚且未曾责备您,万万保重好身体。”将老大人安置好,李孟姜又动身去宣政殿见驾。

      此时正是早朝时间,宣政殿外宫门已经关闭。

      李孟姜虽为皇女,但擅闯前朝也是要受罚的。其实一顿板子打在身上她一点儿痛觉都没有,挨完了打,她带着一身伤去见李世民,哀求他收回赐死老大人的命令,并将太上皇的遗驾送入皇陵早日安葬。

      李世民头一次被自己的女儿违逆,当庭大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