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1、第八十一章 献计 ...

  •   经过一番准备,使节团凑齐了百十号人马,携带了千名羽林军,西出京师,热热闹闹的往青石关而去。
      这下周老爵爷坐不住了,在书房来回踱步:“若是能不战,也是好事,可青石关二十万边军出路在哪里?”
      “鞑坦并入大荣,是大势,陛下和朝廷全赞成,青石关便是反对也是独木难支,况且鞑坦入荣后,青石关也能结束边患,百姓也厌倦了连年征战。您和徐大人高瞻远瞩知道手里没兵,任人鱼肉的道理,下面的大兵和基层的将领没读过书,见识少,难免只看眼前,青石关自个的意见都不统一。”宁先生叹道:“再者说,卧龙河那边日子好过,大伙儿恨不得这会子就脱了戎装去那头种地盖房,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占,您还是得早想法子。”
      周爵爷捻了捻胡子气道:“叫你拿个主意,你倒叫老夫早想退路。”
      “您为官一甲子都多,您都没法子,我又有什么主意。”宁先生无奈道:“您所虑不过是人走茶凉,怕陛下苛待青石关,吴猛又不是死人,会照应大伙儿的。”
      周爵爷眼睛精光四射:“这话我爱听。”
      步入夏日,树上的蝉叫的人心烦,刘文举就在这酷暑的日子回到了京师,一路风尘仆仆,晒的黑了不少,休整了两日,提了些地方土产过来找三壮叙旧。
      “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说是这么说,三壮的眼睛已经盯在土产上了,溯南府的干黄鱼好吃天下闻名,刘文举也几次在信中夸了又夸,这几年也托人给他带了几回,确实别有风味。
      刘文举把黄鱼干递给下人笑道:“这么快能调回来还多亏吴兄,这几年家里也多蒙吴兄照看。”
      “你我相交多年何须如此客气。”三壮拱拱手道:“户部现在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好运作,你先去兵部帮他们算算账,熬熬资历,眼看着鞑坦要入荣了,陛下必然不许青石关再拥兵自重,裁军迫在眉睫,边军战功赫赫,朝廷收了他们的军权,也不好什么都不给,虚衔荣养还是要的,把你夹在里面弄个三品的虚衔,以后有机会补实缺就顺理成章了。”
      “嘿嘿,那我就等着升官了。”刘文举拱手笑道。
      两人又谈了一会,刘文举告辞回府。
      刘文举在兵部入职不久,周老爵爷苦夏病倒了,御医诊后道:“老爵爷只是有些心火,喝点儿清凉败火的凉饮即可。”言下之意,老头子最着急近上火了。
      周老爷子一病,徒子徒孙于情于理得去周府探视,亲近的直接递了请假侍疾的折子,三壮这种徒弟的徒弟的徒弟也抽了沐休的一日上门探病。
      府医说为了老爷子就是苦暑上火,没什么大毛病。
      周老爷子听说吴尚书到访,忙叫人把三壮请到了书房。
      老侍卫给三壮上了茶水就退出去守在外面,留了周老爷子和三壮说话。
      “我欲告老归乡,儿郎们以后的前程托与你可好?”周老爵爷直来直去的说道。
      “鞑坦收服在即,老祖思退也是常情,不过归乡之路不平静。”三壮叹道:“陛下胸怀宽广,此时急流勇退,必不会为难。”
      “此时朝廷求稳,陛下那关好过。”老爵爷叹了口气,从袖口拿出一枚私章,推给了三壮:“我和大郎都年纪大了,其他儿郎们勇猛有余,智计不足,此物唯有托给你才放心。”
      “万万使不得。”三壮连连摆手:“这最好是交给陛下。”
      “兵符总归是要还给郑家的,这只是我的私印,不当什么,此事天地知,你我知,出门不入三耳。”周老爵爷笑眯眯的将私章塞到了三壮手里。
      三壮攥着私章犹豫了盏茶的功夫,终于下定了决心:“老祖既然将大事托付,我也有一计相送,或能令周家平安出荣。”
      三壮如是这般分说,周爵爷听的眼睛发亮,最后大笑道:“好小子,我果没看错人。”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宽心话,三壮就告辞了。
      酷热了几天,一声响雷之后,暴雨嗖忽而至,一连下了五六天,京师的贵人们挺有兴致开宴赏了几次雨,席间文人骚客还即兴出了好些个贺雨诗文。
      朝廷可不清闲,北方暴雨,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成了隐患,陛下发了急旨,叫各地官员注意水患,抢修河坝,又派了工部的人去北方最大的河,卧龙河沿岸督查,务必防微杜渐,陛下还想着收鞑坦,这个节骨眼上,万一大河决堤,淹了良田,赈灾这一块银子必然是流水一般要花费的,那边花了这边肯定就没有了。
      外面大雨滂沱,屋内周爵爷又召集儿孙心腹开小会:“咱家早年把陛下得罪的狠了,如今鞑坦归附在望,若不早做打算,等鞑坦投降之日,就是咱们周家灭族之时。”
      “老将军打算如何?”有人问道问道。
      “趁现在陛下忙着收复鞑坦,咱们带着族人西出青石关,穿过鞑坦人的草原,再过苦水海,到时据海以守,或可躲过灭族大祸。”周爵爷道。
      “那边比青石关还冷,是苦寒之地,又人烟稀少,如何去的?”有人便不乐意了。
      “总比身死族灭强。”也有人道。
      “如何就到了这一步呢?咱们青石关兵强马壮,陛下未必敢动咱们。”又有人道。
      “今时不同往日,儿郎们家眷都在卧龙河,军心散了,这仗如何能打,再说我们周家从前起事也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不过是日子过不下去,如今青石关既然远离了战乱,咱们就不要倒行逆施了。”周大将军懒洋洋的说道。
      周大将军一发话,底下的人就齐声道:“仅听将军号令。”
      周家的小会散了以后,周派人马各自回家准备。周大将军也遣心腹周奇悄悄去了城西五柳巷。
      城西算是京师小民的地方,城西五柳巷这一带又是平民中的贫民窟,这里鱼龙混杂,治安混乱。
      很多魑魅魍魉都藏匿于此。
      周奇熟门熟路的敲开了一户人家,这家住着一位孀居的老妇人。
      “阿奇,怎么来了。”老妇人把周奇请到了堂屋。
      “少爷要离京了,跟您说一声,想一起走的话,早点收拾收拾行李,时机一到立刻就走。”摒退左右之后,周奇道。
      “我知晓了,妾身自然是随老爷一起走。”老妇人道。
      “那我便回禀少爷。”周奇道,随后起身告辞。
      周奇离开后不久,那妇人就指使一个小丫鬟去城东的玲珑斋取一枝早定好的红宝石缠枝流花簪。
      当晚凌晨就得了信,周家要出京。凌晨不敢耽搁,连夜入宫陛见。
      京师大雨一直不停,凌晨匆匆披上了蓑衣和斗笠带着一队人马一路急驰到皇宫,又快步穿过了长长的宫内夹道,雨下的极大,一行人虽然披着蓑衣,带着斗笠,衣服下摆还是全湿透了。
      一路急行,进了御书房的偏殿,早有小太监。带着熏好的干衣等候在一边,陛见总不好失礼,几个小太监快速的伺候凌晨换过衣服,擦干净头发上的滴水,那边葛公公已经派小太监过来传话陛下有请。
      凌晨进入御书房的时候。里面只有陛下和葛公公。
      “陛下,周爵爷已经下定决心,西出大荣。”凌晨跪下禀报道。
      “周卿一向滑不溜丢,惜命的很,如今鞑坦归附,他晓得从前周家太过张扬,担心朕秋后算账,闻风而遁,人之常情。”陛下叹道:“朕与他虽有私仇,可现在鞑坦归附的关键时刻,对周家动手青石关怕是不稳,便放他走吧。”
      凌晨领命,退了出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献计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