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金枝玉露 ...

  •   “翊杨哥哥,你的《尚书》学得很好,能不能教教我?”

      “呀,哥哥你竟然会有《礼记》的抄本,快借我——”

      语华在萧翊杨的卧房中不停翻看着,扯出几本厚厚的书来吵闹着想拿走。萧翊杨有些无奈,却还是点头应允了,心里却为自己的书籍抹了一把伤心泪。

      “喂,哥哥,你让我自己看,我看不懂啊——你也该多教我一下吧,我决定了,以后要喊你先生!”语华接下来的话让萧翊杨有些吃惊,连忙回过头去,惊疑不定的看着她。

      “你竟是识字的?”萧翊杨皱皱眉头,讶然道。

      “对呀,识字有什么奇怪的吗?祖父说过的,所有的女孩子都应该多多读书,才能成为有名的大才女啊!”语华眨眨眼,更加奇怪的反问道。

      萧翊杨一时噤声,踌躇一会儿才小声说道:“可是《女诫》中不是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难道女子有才就无德了吗?”语华听见他的低语,立时便将他堵得说不出话来。

      萧翊杨兀自愣了半晌,少顷,还是颇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好吧,语华你坐过来一点,我给你讲。”

      “这就对了嘛,谢谢翊杨哥哥!”语华这才笑了开来,毫不客气地在书案前一坐。
      *** ***
      时光飞逝,一年的时间转瞬流过。

      随王府的书房中,萧翊杨一如往常的教语华《四书》《五经》。语华聪明伶俐,又有过目不忘之能,做她的“先生”却是让萧翊杨颇有成就感。

      “华儿,这就不对了啊,《孝经》的大致意思应当是‘百事孝为先’,非是‘尽孝而平天下’,意为孝敬父母乃人生首要大事——”萧翊杨拿起手中的书册,轻轻在桌上一敲,双眼微微扫过语华,不由得有些开怀地笑了起来。

      时候正是六月中旬,莲花盛开的大好季节。只有七岁的女童儿穿了浅藕色薄纱夏装,刚至背心的柔软长发披散下来,并不是妇人装扮,却更让她多了几分属于孩子的纯真。

      “不对不对,韩婴《韩氏列传》有说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只说了要让子女及时尽孝,又没说以尽孝为人生头等大事!”语华随手翻开一本书册,耸肩微笑,细细的凤眼微微一眨,小嘴儿也俏皮的撅了起来。

      “小王爷,太史令前来教习了,要不要请进来——还有,夫人是不是该回避一下?”萧翊杨无奈的笑了一笑,刚想说话,便有一个家奴快步跑进来,下跪禀报。

      “罢了,不必避讳语华,将先生请进来吧。”萧翊杨看看身旁仍在思索的小语华,轻轻叹息一声,淡然道。

      “是,小王爷——可是今天来的不是太史令,那小孩子自称太史令长公子,代替其父教习的,我看他的年纪不比小王爷大了多少,便先让他在偏厅候着了,王爷,要不要请进来?”那家奴沉吟一下,还是小声问道。

      “不必了,请他来吧,太史令的大公子却是一位难得的早慧孩童,太史令请他代为教习也不甚奇怪。”萧翊杨淡淡地挥挥手,从容道。

      “翊杨哥哥,我——还是不要打扰你学习了,一会儿你再教我好不好?”家奴临走之前用意味深长的眼光看向语华,语华心中微微一颤,忙不迭的向萧翊杨摆摆手,退出书房门外。
      *** ***
      王府门外,语华只是随意的走着,突然想到王府花园池塘中的莲花,便打定了主意摘上几朵来和翊杨哥哥一起玩耍。

      她想到做到,便直接甩开了跟着自己的小丫环春儿,步履轻盈地晃到了莲花池畔。

      不曾想莲花池边早已立了一人,是位身穿青色布衣的少年,看年纪应当与萧翊杨相似,手中把玩着一只雕工精细的青玉埙,听见声音,便缓缓回过头来,与她直面相对。

      满池的荷花,深碧色的荷叶,少年独立于这一片景致之中,五官中每一部分都无甚突出,可偏偏在组合起来之后,飘飘然散发出一种发自内心的遗世之感,仿若那藏身于山林之中的隐者,令人心中好奇,却说什么也琢磨不透。

      不知是他衬托了荷花,还是荷花反衬了他,又或是——他早已与那张风景画卷融为一体。

      语华却没有想太多,只是好奇的凑过去,拉了一下少年的衣角。

      “小哥哥,能不能帮我把那朵花摘下来,嗯——就是那边开的最漂亮,最大的那一朵。”

      少年闻言,只是轻轻一笑,微微踮起脚来,很轻松的摘到了池中荷花,并将那朵粉红色的荷花悄然放于她掌中。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看着语华亮闪闪的眼,少年忽然缓缓吟出几句诗来。

      “嗯,我知道这首诗啊,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澦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只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语华双眼咕噜一转,便丝毫不差的接着他的上句念出下句。

      少年微微吃惊的打量一下轻声吟诗的女孩儿,却见她穿了漂亮的藕色纱裙,未曾挽发,料想着她大约是随王府中的某个婢女,却还是有些吃惊于她学识的渊博。

      “原来你识字,还学过诗?”他有些惊讶地低语一句,接下来,便有些洒然的笑了一笑:“这样吧,你叫什么名字,我向王爷说一说,今后你便去我府中住吧!”

      “我——”语华张口半晌,却什么话都没说出来。

      “你叫什么名字?”少年嘴角的微笑又加深了一些,生怕将她吓到了,又带了一丝对聪慧之人的赏识。

      “语华。”许久之后,语华才小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那哥哥叫什么?”

      “记住了,我叫萧翊显。”

      少年的答案却是极为中肯果断。

      “哦,那就该叫显哥哥——”语华头一歪,慧黠一笑。

      萧翊显心中微有些奇怪于她的不懂规矩,却丝毫没有愠怒感觉,只认为她聪慧伶俐,如自己一般不愿被世俗规矩所束缚。

      “好,想叫什么都随你——语华!”想了片刻,他便默认了她亲切的称呼。

      “显哥哥——”语华刚想问别的,便看见贴身丫环春儿匆匆忙忙地跑过来,一叠声的叫着:“夫人,夫人——”

      “哎,又来了!”语华苦着一张脸,春头丧气的走向春儿的方向:“真是的,连跟别人说句话都不行!”

      “哎呀夫人,您已经成亲嫁了人,怎么可以和别的男子在大庭广众中说话呢?”春儿责怪的捏了语华一把。

      “你——你是随——王妃,王太尉的孙女儿?”萧翊显微微一愣,很快明白了她的身份。

      “对呀,显哥哥不知道吗,我叫王语华。”语华眨眨眼睛:“那样的话,你就是那个太史令的大公子啦?”

      “不错——可你是怎么知道的?”萧翊显又是一怔。

      “我随便猜的,真没想到,竟能误打误撞的说对了!”语华掩着唇吃吃笑了一阵,直到春儿责怪的目光扫过来才慌忙改口:“哎呀,对不起,我该走了,翊杨哥哥还要听教习呢!”

      “算了,如果王——妃也想学的话,在下愿意倾囊相授。”萧翊显说了几次才将“王妃”这个词安到眼前女孩儿的头上。

      “好啊好啊,我又多了位先生,嘿嘿——”语华掩住唇笑了一阵,也不管春儿与萧翊显作何反应,便直接将他们两个往书房方向拖去。
      *** ***
      南朝的皇族与世族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则传闻,四十余年前太祖萧澄与其十五名子嗣共同起兵,耗时十年,终攻破前朝都城婉城,并昭告天下,登基为帝,是为南朝太祖,并于十年之后将属地划分为十三份,将其一众子嗣尽皆封王。

      然而,天公不作美,太祖最宠爱的二皇子萧子湛早夭,紧接着,十三皇子萧子琮在战场上受伤恶化,不治而亡,也便失去了封王的资格,太祖只得追封此二子为王,另有皇十子萧子穆嗜书如命,不愿当王爷,偏去当那最最偏远的太史令,一生钻研史书,到了宣化年间,已是历经四朝,至此,太史令萧子穆的各类传闻也便传遍了天下,其中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他那个早慧的儿子萧翊显。

      闻说此儿三岁始读《郑书》,九岁时其父考核他的学识,他竟熟练地将五经融会贯通,提出了不少极有创意的见解,令其父喟然称叹。

      时至宣化二年,萧翊显的年纪也不过才十二岁,却已经接管了太史阁中的一些事务为父分忧,却总能将每件事情都处理的恰到好处,令太史阁中的一干人等击节长叹。

      这些传闻语华自然也听说过,一开始的时候她只是扁扁嘴,做出一副不相信的模样,此时真正听了萧翊显讲学,便不由自主的对这些传说信了八九分。

      萧翊显讲学善用典故,将各种深奥道理讲得由浅入深,不仅是萧翊杨,就连语华这个小孩子都能从他的讲课中获益不少。

      “古语有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说到这里,王爷,显明日再来拜访。”三个时辰之后,萧翊显见萧翊杨和语华都有些疲了,便起身向他们行了个礼。

      “噢,好,显哥哥再见。”语华正在思索着萧翊显今日所授之事,听闻此言,连忙回礼。

      萧翊杨看到语华沉思的模样,唇边的笑容却愈发温暖,等她醒过神来,便走上前去为她整理好额前的碎发。

      “语华,我们今天晚上要进宫饮宴的,好好让春儿帮你拾掇一下吧!”

      语华却只是一径儿的沉默,记忆中的场景挥之不去,连带着,那一份茫然与怨怒便也是愈加清晰。

      “唷,你看……没娘的小孩,讨狗嫌!”

      “就是的,听说她娘就是个狐媚子,把自己的丈夫都克死了!还有人说呢,她娘会妖术……”

      “真的吗,真的吗?”

      “嘘,这可是个大秘密,别让那丫头听着了……”

      话虽这么说,可恣意谈笑的那几个男孩子却是故意将话声放得恰好让她听见,似是要故意让她难堪般。

      那是她入随王府一年之前,祖父的一次饮宴。

      只不过……在那之后,那几个孩子便不动声色地消失,从此之后,她的记忆之中便再无饮宴场景。

      她从未相信过,自己的母亲是个坏女人,可是……

      眼见的又要到了饮宴时分。

      她却再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是好。

      沉默许久,她忽的问出声来:“翊杨哥哥,你喜欢你的娘亲吗?”

      萧翊杨不知她为何会突然说出这样一句,沉默片刻,又道:“我娘亲在生下我的时候便去了,不过……再怎么说,他都是我的娘亲啊!要说完全没有感觉,倒也不是。”

      语华愣了许久,口中只是轻声喃喃着:“是啊……她是我的娘亲……她是我的娘亲……”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金枝玉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