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灵鸟儿遇蓬莱机缘,别真人赴瀛洲求仙 ...

  •   且说镐京秦岭界地,有一名山唤作终南,又称太乙山,其山峰俊逸,更多奇花香草、怪禽灵兽。自有吕尚公离山助武王伐纣,子房功成身退隐居山麓,又有王摩诘别业终南,再有道教显赫,修道之人常云居至此。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相传于此山飞升羽化之人,不在少数,其姓名可考者,亦不乏辑录。所谓紫气腾云,仙迹可寻,终南之名,不逊于仙山蓬莱。便是那山中的花草禽鸟,亦开了悟性,有了灵识,倒胜过俗世庸人几分。

      且说其间有只灵鸟,天生便开了灵智,非凡鸟可比,常恨山中孤苦,周围友侣不知它心,倒爱山下道观的烟火气,常常飞下山,与道童们玩闹。道童见它识得人心,都疼它爱它。只要山中无事相扰,这灵鸟便飞来与道童讨食,竟渐渐学会了人语。

      一日,秋风萧萧,道馆周遭种着梧桐,那灵鸟嫌山中孤寒,便飞来取火。赶巧这日道童们都下山除鬼,道观中只有几个不通人情的老道士,见了灵鸟飞进供奉西王母的殿宇,便来驱逐赶走,竟用扫帚伤了它翅膀。

      这灵鸟自幼被双亲疼宠,姊妹弟兄具是不开灵智的,道观里的道童们也怜它爱它,因此素来有些心气。此番下山想找个宿处,竟被几个牛鼻子老道驱走了,心里愤愤不平,不肯罢休。正好观外梧桐叶密,它因翅膀受伤,只能栖在树上,暂且避风。

      到了子夜,天气愈发孤寒,灵鸟冻极了,又见天上圆月中天,那几个老道士已经睡下,便颤颤地飞下,想进观里寻个过夜之地。没料到,刚飞下树,便摔到一人身上。只见那人身着一身青白道袍,眉眼沉静,年岁尚轻,端的是风流容色,却是不曾在道观见过的。

      灵鸟接连两伤,无法动弹,惧怕道长要扑杀它,只好求饶道:“道长神仙!求饶小的一命!”道长将它从地上拾起,打量它几下,却是笑道:“难怪都道此山是仙山,连只小小雀鸟亦能通人言,你栖在梧桐树上,想必是能修成凤凰的,你且安心,我不会伤你。”

      灵鸟见他笑颜善面,知是个好心的人,便央求道:“道长今日救小的一命,小的来日自当报恩,求道长将我放归山林,我双亲自然晓得来救。”那道长道:“我便是放你到山上,你如今无法行动,山间多的是猛兽野禽,若你出了什么好歹,岂不是损了我的因果?再者若你双亲带你归巢,你却伤重不医,自会留下病根。不如我将你医治完全,再放你归林,如何?”那灵鸟思忖片刻,道:“那便劳烦道长了。”

      原来这道长竟是蓬莱仙山的得道之人,名唤云起真人,素慕终南山仙迹,便行舟履步,足足半年时间,才来到此处,没料到竟撞上一只小小灵鸟。见这只灵鸟栖于梧桐树,与自己有缘,又见它有灵智,不定能修成仙,便悉心照料它,时时携它于身旁。久之,这灵鸟亦不惧怕他了。

      从此过了半月有余,云起真人游历遍整座山,便对这灵鸟道:“你如今已无大碍,只是不好飞行,再将养三两天,便可行了。此山虽仙气充沛,但与我无缘,我算了算,你的机缘正在此山南麓之中,若潜心修行,不定比我先得道。等你伤好,便就此别过。”那灵鸟道:“道长好心肠,救我一命,又告知我前途,但如今我与山下那几个牛鼻子老道结了仇怨,在此处难以修行,不如我与道长一同去蓬莱,也是与道长的机缘。”

      云起真人笑道:“你双亲具在,姊妹弟兄全仰仗你,若你随我去了,他们又何如?”灵鸟正色曰:“我双亲渐开了灵智,知我有修行的命途,我姊妹弟兄俱已成家,不需我再来道观讨食。此番果真去了蓬莱,修得仙身,它们定是喜闻的。”真人思忖良久,道:“罢,我与你有缘,虽算不准你在蓬莱的命数,未必不是你的归宿,等你伤好,便与我一同去罢。”

      果真三日后,灵鸟便与真人离了终南山,前往蓬莱。这蓬莱仙山远在海境,凡人只听过,又有几人得见?灵鸟素听道观里老道士讲起这蓬莱仙山,此山于渤海之东,渺渺可见,山上金银遍地,奇珍满路。有仙草灵兽,无不通晓灵智,有仙人行者,无不法力高深。

      灵鸟心中筹谋,这树上一摔,反倒摔出了仙缘,莫不是前世修来的福报?蓬莱仙山,可见不可至,饶是真人自小在仙山修行,至终南山亦花费半年时光,一路山阻水挡,异兽恶妖多拦其道,足足又用了半年,才得以泛舟渤海。

      这渤海广垠无边,白日水静如镜,夜中黑云压顶、翻涛滚波,真如鲲跃鳞、鹏振翼,泰山倒、岳山倾;若夜中水平无澜,白日定是狂风骤雨,毁帆坏桨。如此又足足一月,受尽苦难,方才到了蓬莱山下。

      这蓬莱仙山果真不同,外有黄云耀日,紫气腾天,灵鸟甫一入山,连呼吸都顺畅许多。真人对它道:“如今仙山已至,你自可寻一处门派修行。”灵鸟曰:“不知道长师承何处?”真人笑道:“我不过是小小散仙,没有归入那个门派的。”

      灵鸟有心跟着他,便道:“我初来此地,没有甚么门道,不敢轻易去拜师的,不如先跟着道长修行,道长有什么需服侍之处,要用得到我的,亦是我的造化。”真人素怜它乖巧伶俐,又一同历经磨难,那里肯轻易与它分别,两三折推脱后,便同意了。此后灵鸟便跟在真人身边,似奴仆又像友侣,赘去不言。

      此后又过去几年,灵鸟习得些许法术,长了本领,时常在山中采果集露,为真人备好吃食,真人潜心修行,倒是渐渐离它不得了。但这灵鸟本不是蓬莱土生,时间久了,难免生出思乡之情,只是不舍这道长,便一直藏在心头,不与他说。

      它常在山中找食,结识了两三个玩伴,其中有只黄丽鸟,羽毛艳若金银,且极通灵智,不定是要修成仙的。真人清修之时,灵鸟便常与这黄丽鸟作伴。

      一日,黄丽鸟问它道:“你可知晓,渤海除了蓬莱,还有两个仙山,叫做方丈、瀛洲的?”灵鸟道:“听真人说起过,只是未曾去过。”黄丽鸟又道:“我听闻瀛洲有位司神,司掌百鸟,你何不与我一同去寻?蓬莱虽好,久待也厌了。”灵鸟道:“好是好,但若我去了,真人又何如?”

      黄丽鸟笑道:“何尝需你来为他计较,他得道多年,便是辟谷三五月,亦无大碍,瀛洲在渤海之中,若我俩作伴,至多海上飞一月,便可寻到。你若有心修道成仙,三日后来花巢找我。”灵鸟听它如此说,只好先应了下来。

      黄昏之时,雾气横秋,万般萧瑟。灵鸟于林中寻采了一串红浆果,几株药草,又用叶子折成呈露樽,在花萼上采了小半樽露水,往真人修行的洞口飞去。真人吃了浆果,饮了露水,便要入定。

      灵鸟将黄丽鸟所语之事说给他听,真人听了,道:“你在蓬莱待久了,终日只为我备食,自己的仙缘却没寻到,如今瀛洲有你的仙缘,自去便是了。”灵鸟思忖了一夜,心想自己自小便开了灵智,如今修行了近十载,仍无法化作人形,不如去瀛洲试试仙缘,来去也就两三月的事。

      故三日之中,它便来往林间山洞,辛勤采集了许多果子、露水,三日后,它飞到花巢,与那黄丽鸟一同去寻瀛洲。

      瀛洲为海外仙境,果真是“烟涛微茫信难求”,两鸟在海上飞寻了一月,吃尽了苦头,终于越过一片水龙腾天之地,落到了瀛洲。此时二鸟俱是疲倦不堪,但观海面忽然雾气缭绕,几条窜天水龙卷浪而上,不由心惊神晃。

      但观瀛洲山中,真是好个灵秀之地。环山俊峰,叠翠上接琼天;绕水纵溪,飞泉下连碧海。日中星芒可见,夜里日月同天。云泽雨润,草萋花艳;风轻霜薄,时丰物鲜。

      两鸟飞到司神庙前,但见群鸟绕庙飞舞,鸣声泠泠,光艳可爱,皆非凡鸟。司神庙四周种着奇花异树,高可参天,芳香宜人。两鸟不禁也扑展翅膀,一同飞舞起来。

      不多时,自云中降下一只银羽大鹏,头顶金色羽冠,翼长十丈,影覆半山。群鸟自散去,各自停于树上。那银羽大鹏落在半空,身量渐小,直至翼长一丈。只见它落于庙顶,自有威严。大鹏道:“今日上神命我来瀛洲选有仙缘者,被选上者便可在司神庙修行。”话毕,几只威严的鹰鸟便列出行列,群鸟各自上前,查检是否有仙缘。

      黄丽鸟在灵鸟之后,轮到灵鸟时,大鹏打量了它一眼,问道:“你可在蓬莱修行过?”灵鸟道:“是。”大鹏又问道:“你可还在终南山修行过?”灵鸟又道:“是。”那大鹏见它能通人语,又有见识,心里认定了它,便道:“你且先去后殿待命。”灵鸟听了,自然喜不自胜,道谢后跟着一只鹰鸟到了后殿。

      后殿只有寥寥数只鸟,灵鸟惯是个嘴利有见识的,此时却不与它们言语,只因它惦念着黄丽鸟。不多时,黄丽鸟也被带了过来,灵鸟方才放下心来。

      黄丽鸟道:“瞧,这不是我们的好造化么?”灵鸟笑道:“恭喜。”黄丽鸟道:“你也恭喜,今后我们便可在此修行,早日修得仙身。”灵鸟心里却念着那云起真人,道:“我却想回蓬莱,与道长辞别。”黄丽鸟道:“你重情义,是好事,我虽生在蓬莱,却无留恋之情。你要回,我定不拦你,不过瀛洲海上水龙腾天,我是不敢再回去的。”灵鸟道:“道长于我有大恩,若无他相助,我亦无缘这份仙缘。”黄丽鸟道:“我不拦你。”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灵鸟儿遇蓬莱机缘,别真人赴瀛洲求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